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錫行業調研報告多篇

錫行業調研報告多篇

錫行業調研報告多篇

錫行業調研報告篇1

一、税源現狀及前景

現狀:通過對**縣建材經營行業的調查,就該行業經營規模、經營方式和購銷業務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砂石料經營業户領取《營業執照》、開採《許可證》,買一塊石山進行開採、加工、銷售砂料、石料。這類經營户規模較大,銷貨渠道廣,與房地產企業、公路段、預製構建廠、個體水泥磚廠等單位建立了比較穩定的業務關係。

不承擔貨物運輸費用,不開具發票,購銷業務一次完成,貨物購銷大多實行現金結算,銷路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據瞭解部分大户年銷售收入過百萬。據不完全統計,全縣從事砂石開採的不下200户,銷售收入近億元。二是生產水泥磚、水泥瓦和預製構件的個體户,此類經營户主要是利用砂石開採户生產的砂進行再加工,將產品銷售給建築企業和農民、城鎮居民用於建房。全縣從事此類生產的不下100户。其年銷售收入佔砂石總銷售的一半,大概在五千萬元左右,每個磚廠年利潤都在5萬元左右。

前景:十一.五期間,**縣着力優化交通運輸環境,縣內村村通工程正在進行,公路越修越寬闊,里程越來越長,需要大量砂石,其數量無法統計。同時,隨着**縣行政中心搬遷,以武漢大道為主軸的單位辦公高層建築越來越多。再者房價一路攀升,樓房越蓋越多。城鎮建設步伐的加快,縣內房地產開發火熱,各鄉、鎮的建築施工隊如雨後春筍般發展壯大。加上新農村建設的推動,不斷提高居民住房條件,**縣出現了私房建房熱。大興水利建設和沼氣等五改三建項目工程等都需要大量砂石,建材市場前景看好。

二、税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建材行業購銷情況掌握不準。由於建材行業税源分散,而且納税人是個體經營、成份複雜,財務核算賬證不全,又是現金交易,有的根本就沒有建帳,加之建材料行業供貨對象的特殊性,一般不使用發票,部分經營者銷售給縣水泥廠的砂石需要發票的就徵税了,而銷售給個人的部分還是沒有徵税,給税收徵管帶來了難度。

(二)建材行業税收徵管方面存在難題。一是發票控制難。由於個體建材户經營銷售的建築材料一般銷售給房地產開發商和私人建房户,而這些房地產開發企業為壓低價格等原因,往往不向個體建材户索要發票,滋長了個體建材户不按規定開具發票的行為,加上**縣建材市場求大於供,建材形成了俏貨;二是税源監管難。由於不按規定開具發票,個體建材户的實際經營額一般遠遠高於其實際開票額,税務部門不能有效實施以票控税的手段,給日常税源監控帶來很大難度;三是税收檢查難。個體建材户一般沒有建立規範的帳簿,實際經營情況只有經營者自己清楚,加之房地產開發企業屬於非增值税徵管範疇,國税部門在對個體建材行業進行檢查時一般很難得到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支持和配合,造成了該行業税收流失嚴重。估計年流失税收在300萬元左右。

(三)税收政策的優惠,給砂石料納税人造成盲區。由於起徵點二次提高後,**縣的個體納税户數大幅度減少,對個體税收徵管產生巨大影響。同時建材經營者又不建賬,其營業額是否達到起徵點,税務機關就很難界定,認為是未達到起徵點户,從而形成税收徵管盲區。

(四)日常管理監控不嚴。v2.0系統的考核與實際不配套,為了保證六率,辦證了開發票就交税,不辦證可以不交税,不要發票的也可以不管,給納税人造成可乘之機。調查中發現,由於起徵點提高,一些個體工商户只需辦證不需繳税,對於習慣邊徵收邊管理的税收管理員來説,勢必削弱對建材納税人的監控力度,甚至放棄對其進行税收管理,主觀上認為管理難度大,不願意管。也從另一個側面淡化了建材經營者的納税意識。

(五)部門管理協調差、信息不暢,機制不全,給納税人編織了逃税之網。建材料經營者在國土資源局、工商局取得砂石料經營權,工商註冊等證件,在公安民爆管理部門獲取炸藥使用資格,在電力部門獲加工用電權後開始經營。其電力、炸藥的耗用量可以確定其生產量,以及交通、能源等有關單位和企業的砂石使用量,其信息不能共享,相互配合力度小。信息傳不傳遞職責沒有新的機制約束,導致納税人逃税。

三、加強税收管理的對策及措施

(一)加強税收法規的宣傳力度。向建材經營户宣傳有關發票管理、税收徵管等方面的法律法規,講明利害關係,引導他們規範使用發票,逐筆開具發票,促進納税人的納税觀念轉變。加強正反典型的宣傳,培養納税人的誠信納税意識。形成依法納税光榮、偷税逃税可恥的社會氛圍。

(二)加強建材行業的税收徵管力度。要求建材經營户必須建立健全相關帳冊,對其實行查帳徵收。

(三)加強建材行業的檢查打擊力度。積極與地税部門聯合開展建材行業的税收檢查,從建材生產、銷售企業及建材使用單位及個人獲得建材行業的實際銷售數據,對檢查中發現的偷逃税經營户嚴格按照《徵管法》的規

定進行處理,從而規範行業的税收徵管秩序。

(四)從辦證上明確納税主體。為了充分利用砂石料資源,聯繫國土資源、工商等有關單位,掌握開採經營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地址、電話、開户銀行及賬號等。鼓勵身份置換,主要是鼓勵生產者從個體身份置換成企業身份。成為正規、穩定的企業後,其機器設備、廠房、砂石料的堆放場地

也會配套升級,財務管理也將逐步規範,企業控管難度係數將會縮小,税務部門更容易獲取企業有關生產經營信息。

(五)加強與電力、民爆企業協作,掌握建材經營者的月耗電和耗用炸藥的數量,從而進行納税評估。同時可以與電力、民爆簽訂代扣代繳協議,按照耗電耗炸藥量進行代扣代繳税款。

(六)建議地方政府統一協調、統籌安排,召集國土、礦產、工商、國税、地税、電力、民爆等相關單位召開協調會,按照炸藥使用量和耗電量,採取定時定點的管理辦法統一代扣代繳税費。

(七)加強砂石料銷售發票管理。充分發揮以票控税的管理辦法。一是針對該行業特點,重點對建築行業、公路交通、新建電站等有關單位取得的砂石料發票進行倒查,從中掌握髮票使用情況。二是提高消費者索取發票的意識,即購買方應向出售方索取發票。三是國税機關應組織人員定期到企業或單位進行核實調查,準確掌握髮票的使用情況,並把發票設獎延伸到建材行業,從而達到以票控税的目的。

(八)對未達到起徵點户要嚴格按規定辦理税務登記證,並加強日常管理。將其納入税收徵管監控範圍,強化納税申報管理,隨時監控税源變化,當其達到起徵點後要及時調整定額。

(九)加大納税評估的力度。一是調查整理一套方案實施。先收集境內納税人的經營信息資料,經營規模、砂石磚瓦儲量,用保本測銷法測定費用額、核定毛利率、銷售額,進行縱向、橫向比對,及時發現異情況,採取有效手段進行評估分析,提高評估質量,用證據、事實説服納税人。二是強化現場評估。結合納税人的核算情況,通過現場抽樣、核實測算、就地評估等方法,確定納税人應納税額。税收管理員應經常到現場進行回查核實,掌握納税人的生產變動情況,根據納税人的經營情況適時調整。

錫行業調研報告篇2

第1章 20xx it人才需求調研報告

當整個it行業的發展已經進入第三個十年的時候,物聯網、雲計算儼然已成為信息產業的主旋律,不管從政府大力扶持的力度來看,還是從產業變革的主流方向來説,這股潮流早已勢不可擋,而嵌入式系統正是這些產業應用計算機技術中最核心、最關鍵的部分,正因為如此,隨着嵌入式技術在整個信息產業的廣泛應用和高速發展,it行業的發展也勢不可擋地進入了嵌入式時代。潛移默化中,嵌入式技術正在迅速改變着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嵌入式產品也以非常迅猛的速度不斷滲透到我們周圍的各個行業、各個領域,小到手機、平板電腦、機頂盒、智能家居,大到通訊基站、航天衞星、現代化工業控制等,智能化嵌入式產品的廣泛應用已經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據行業調研數據的不完全估計,20xx年中國嵌入式軟件市場規模將達到萬億規模,而這一增長趨勢將在未來幾年繼續以成倍地速度發展,毋庸置疑,嵌入式行業已成為當前信息產業中最熱門、最有發展前途的行業之一,而與此同時,掌握核心軟件研發技術的嵌入式研發工程師更是日益成為it職場的緊缺人才,那些掌握軟硬件開發技能的嵌入式研發工程師早已成為眾多企業招聘崗位中的熱點和焦點,而且專業性崗位的含金量也使得其成為企業招聘的難點。

近一年的調研工作已結束,在期間,我們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對嵌入式軟件開發行業高技能人才現狀及需求、能力及技能要求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及研究,下面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本次調研進行調研綜述:

==============================================================

一、調研範圍

據我們制定的調研方案,我們通過email、電話、問卷等形式對25家大型企業、50家中型企業、35家小型企業及4家培訓機構和4所職業院校等一百多家相關專家進行了調研。具體數字見下表:

二、計算機應用高技能人才現狀和需求

電子行業從單片機到嵌入式,特別是近幾年嵌入式技術日漸普及,嵌入式系統無疑成為當前最熱門最有發展前途的it應用領域之一。伴隨着巨大的產業需求,我國嵌入式系統產業的人才需求量也一路高漲,嵌入式開發將成為未來幾年最熱門最受歡迎的職業之一。

隨着三網融合不斷提速,3g網絡全面鋪開,將帶來更大的人才需求。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嵌入式軟件人才都將是企業爭奪的目標。

同嵌入式技術的快速發展相比,我國教育機構技術和培養則相對滯後,一方面有些學生畢業就面臨失業;另一方面一些嵌入式企業卻有項目沒有人做。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學校的高等教育和產業發展相對脱節;目前國內的高校教育中不是偏向硬件,就是偏向軟件,硬件設計人員作風通常比較缺乏系統全面整合設計,而軟件開發人員則相對缺乏硬件觀念;企業真正需要的有動手能力的嵌入式軟件人才,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才能上崗。

嵌入式系統人才的匱乏已成為眾多企業的共識,而嵌入式系統幾乎無所不在的應用領域使其成為一項極具發展潛力的產業,人才的匱乏已成為其發展的瓶頸,企業紛紛抱怨月薪過萬元卻招不到一個合適的嵌入式系統人才。

目前產業的發展趨勢是,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的系統趨於複雜,軟件將發揮起關鍵作用,當前業界非常缺乏的就是軟硬件技術兼具的人才。另據權威部門統計,我國目前嵌入式軟件人才缺口每年為60萬人左右。現狀和需求調研綜述如下:

1、計算機應用涉及的行業

目前我國對嵌入式系統設計人才需求較大的行業被調查者主要從事消費電子、汽車電子、醫療電子、信息家電、通信通訊、手持設備、工業控制、安防監控等領域產品的設計開發。消費類電子產品開發是當前最熱門,從業工程師最多的行業,佔到62%,其次是53%在通信通訊領域,46%在工業控制領域(如圖表1所示)。

2、對計算機應用人才需求較大的行業

消費電子、通信設備、工業控制、安全安防、汽車電子、醫療電子、軟件外包等(如圖表2所示)。 (1)消費電子

環球資源(global sources)最新的一項聯合研究報告-《亞洲嵌入式系統開發趨勢》(embedded systems development trends:asia)顯示在亞太地區對嵌入式系統需求最殷切的是消費電子行業,其中28%的受訪電子設計工程師指出,這個行業是他們採用嵌入式系統設計的主要領域。24%的受訪電子設計工程師表示他們主要將此類系統應用在通訊產品設計中,另外12%則表示pc及周邊產品是他們的主要應用範疇。

(2) 通信設備

電信行業傳統上就是嵌入式人才的需求大户。由於3g持續升温,這方面的人才也保持了供不應求的勢頭。據悉,目前國內3g核心嵌入式人才不足萬人,其中華為約5000-6000人,中興通訊、大唐各約20xx人,以區區萬人的陣容去爭奪據稱有上千億元的市場,3g嵌入式工程師的身價可想而知。

在近期的人氣職位榜上,電信行業嵌入式工程師行市走高,嵌入式研發工程師、嵌入式技術支持工程師都高居前五位。據預計,電信行業嵌入式人才的需求將會在今後一段時間內繼續上揚。

(3)工業控制

工業控制是嵌入式系統的應用的重要領域,linux 系統是嵌入式系統開發的有力工具,本項目主要利用linux 系統來具體實現一個嵌入式工業控制系統、同時支持多種實時調度方法提供了可能性。

智能儀表的出現推動着工業控制網絡的發展,新一代的工業控制網絡呼喚功能更強大的儀表和控制器的出現,面向工業控制的嵌入式系統應勢而生。

(4)安全安防

近年來,安防界影響最大的就是嵌入式系統,安防產品進入嵌入化發展階段。從傳統的門禁,cctv攝像頭,錄像機,逐漸過渡到以嵌入式系統為基礎的網絡化設備,如網絡攝像頭,硬盤錄像機,網絡數據採集器等,隨之而來對嵌入式系統開發人才的需求也迅猛增長。

(5)汽車電子

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汽車生產國。汽車電子產品及元器件市場空間極大。國外每台汽車採用汽車電子產品的平均費用1990年為672美元,20xx年已達到20xx美元。預測,汽車電子產品佔汽車成本的比例將達到50%,全球市場銷售額在近一、二年將超過1000億美元。

汽車電子的關鍵技術包括: 軟件技術,高性能強實時的嵌入式操作系統, 汽車電控、汽車網絡、以及汽車電器的嵌入式軟件平台及關鍵技術。

(6)醫療電子

醫療電子應用技術及設備:醫療影像設備,醫療微波治療與診斷設備,醫療監護設備,便攜式電子醫療設備等。 (7)軟件外包

日本及歐美嵌入式軟件人才急劇短缺,大量的跨國嵌入式軟件公司開始到中國考察,委託業務。在中國參與的在軟件外包業中,嵌入式軟件佔到了50.4%,可見,嵌入式軟件已成為軟件產業發展中最大的增長點和軟件出口的主要力量。 嵌入式軟件外包主要分佈在機牀、數控系統、汽車音響、程控交換機、醫用分析儀器、打印輸出設備、數碼相機等領域。不難想象,在數字化應用廣泛普及的今天,嵌入式軟件可以帶動所有與智能化有關的整機制造。 3、嵌入式證書情況

從調查結果可見,目前我國對於取得嵌入式系列證書,只有嵌入式工程師,如arm工程師。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還沒有設置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技術資格證書認證標準,調研數據如圖表3所示。這個正需要開發。

4、工程師男女比例

目前工程師男性化、年輕化。首先,從性別角度來講,嵌入式開發目前還是一個男性化的職業,在被調查的工程師中,有95%是男性。不過從平時跟工程師的一些交流中瞭解到,很多人表示希望有更多的女性工程師加入到這個行業中來,這樣會增加他們的工作樂趣(如圖表4所示)

5、工作經驗

在本次調研中,目前在嵌入式系統開發應用工作經驗方面,具有6-20xx年工作經驗的佔10%,有46%的工程師擁有3-5年的設計研發經驗,而1-2年的工作經驗有23%,可以看出有越來越多的新鮮血液加入到這個行業中來,這與近年來企業數量和企業發展規模擴大,對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和國家及高校加強嵌入式技術人才的培養密不可分(如圖表5所示)。

6、學歷要求

調查公司對嵌入式開發從業人員學歷要求的數據顯示,不重學歷重能力和經驗的佔大多數為40%,本科佔41%和碩士佔11%,大專學歷佔6%,而大專學歷以下、博士和博士以上學歷均分別僅佔2%。嵌入式開發目前屬於高端研發領域,除了對學歷要求較高,嵌入式從業人員至少應具備大專學歷基礎(計算機相關專業),本科以及有能力和經驗的則是這一領域從業人員的主體。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這裏的數據同樣也可以向我們展示企業在招聘嵌入式開發人員時的基本學歷要求。

7、公司可提供的工資分佈

調查數據顯示,公司提供的月薪在 3000 - 5000元和5000-8000元的比例最大,分別是40%和34%,佔總參與調研人數的絕大部分(74%),月薪5000-8000元的佔11%,其它高薪以及低薪所佔比例均較小。可以看出,嵌入式從業人員薪資待遇相比其他行業高些,一般從剛入行到工作一年左右,薪資就可以達到3000-8000元/月之間,而具備五年以一工作經驗的嵌入式開發工程師月薪則可達到8000-20xx0元/月,嵌入式從業人員薪資增長空間較大

8、工作職務崗位分佈

在工作職務上,通過調研我們獲得的數據是,其中硬件工程師佔36%,軟件工程師佔32% ,測試和採購工程師佔8%,系統設計工程師佔8%(如圖表8所示)。

9、軟件開發平台的選擇

在軟件開發平台的選擇上,嵌入式linux佔據了明顯的優勢(51%),linux以其開源成本低的優勢受到中小企業的歡迎,排名二三的windows ce和symbian,所佔比例分別是15%和10%(如圖表9所示)。

10、軟件開發語言的使用

在軟件開發語言的使用上,c語言作為嵌入式開發最經常使用的語言的地位也是無容置疑的,所佔比例高達73%,c++所佔比例為16%,位居第二,其他開發語言均佔據了較少的比例(如圖表10所示)。

11、企業人才需求現狀

調研數據顯示,嵌入式人才需求目前仍然是供不應求, 72%參與調查的的公司目前都急缺嵌入式開發方面的人才,如此巨大的人才缺口,表明了在嵌入式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專業的嵌入式開發人才已成為整個行業發展的一個瓶頸,如何培養適合企業需求的嵌入式開發人才也成為整個行業急需解決的問題。

12、對行業前景的認可度

調研結果顯示,絕大部分嵌入式工程師及行業人士都認為嵌入式是非常有發展前途的行業(95%),而在95%參與被訪問的人員當中,50%的工程師充滿信心,準備施展才華,另有45%的工程師雖然對嵌入式行業前景表示認可,但有時也會覺得迷茫。嵌入式行業無疑是目前非常有發展前途的行業,它以其眾多優勢吸引越來越多的工程師投入到這一領域,但在這一過程中,嵌入式企業以及從業人員也需要端正心態,戒驕戒躁,不要急於求成,只有腳踏實地才能真正在某一領域有所作為。

======================================================================

三、崗位設置分析

(一)主要結論

從上述調研報告可以看出,嵌入式軟件開發、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人才急缺,而目前其他行業職位的供需趨勢是逐漸拉大,即求職和招聘之比逐漸加大,越來越多的求職者去競爭一個崗位。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只有把握住熱門領域中的熱門、領先技術,才能在應聘者中脱穎而出,輕鬆就業。嵌入式軟件開發、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就是一個長期熱門的領域。

過去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應用是以服務行業為主,當今金融、教育、生產、物流、交通、製造等多行業都廣泛涉足;從以前的數據採集,到現在包括內部管理、流程控制都用上了移動商務。

目前,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在通信領域得到了最廣泛的應用。如手機的短信、彩信、wap、我們每天都可以收到的手機報。這些應用都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當中。據統計,20xx年中國移動商務將會達到1000億。特別是步入3g時代後,使我們可以通過手機實現視頻通話。

(二)思考

儘管近兩年全國許多高職、高校已經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紛紛搶先建設嵌入式實驗室、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實驗室,在教學中探索並加入高端嵌入式軟件開發課程和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課程,力求培養更有競爭力的人才。國內還有一些大城市的政府直接投資興建公共實驗平台,促進本地嵌入式、移動商務人才的培養。珠三角地區作為全國的電子、it行業中心,對高端嵌入式工程師、移動商務人才的需求更加強烈,相關培訓和教學的市場非常大。如何抓住機會?

通過對嵌入式軟件開發、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專業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可以在如中興、華為、大唐、諾基亞、西門子、摩托羅拉、貝爾、電信、聯通、移動等高端企業、運營商以及其它相關的技術公司任職。崗位包括嵌入式產品開發、移動互聯運營、售前服務、售後服務、技術研發、產品測試、終端設備的維護與維修等。

錫行業調研報告篇3

第一部分調查背景

隨着旅遊業的發展,相關的酒店業又有了新的發展契機。正在發展階段面對當今時代的大好機會,酒店經營者更要抓住機遇,努力在自己的營銷領域創造一片天空同時也要面對市場經濟條件下激烈的市場競爭是自己的營銷處於不敗之地。

鑑於此,我們這次主要針對西昌酒店業進行市場調研。期望通過我們的調研,使西昌的酒店更加清楚自身的優勢,利用外部機會,避開市場威脅。提高酒店市場戰略目標與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強酒店人才培養和管理,形成品牌營銷的效益。以開拓市場,促進酒店事業的蓬勃發展。

第二部分調查內容

本次針對西昌酒店業的市場調研,具體內容如下:

1、客人對西昌酒店的服務感受客人對西昌酒店業硬件設施的具體看法客人對西昌酒店業的滿意度與建議。

第三部分調查説明

一、調查總體:

調查總體界定為花園鎮的人羣。

二、調查方法:

考慮到科學性和可行性,本次調查對總體按酒店的星級進行分層後採用抽樣調查的方法,通過當面方式進行。

(1)抽樣指標:考慮的指標是“能支付酒店住宿的人羣”。

(2)樣本量:根據成本與精度的結合,在95%的置信度下,取最大的允許絕對的誤差2。考慮設計效應和發生率等,本次的調查設計樣本量為50。

(3)不同星級酒店的抽樣:

第一步:用抽樣調查法在同等級的酒店中隨即抽取同數量的號碼

第二步:確定抽取調查對象。在撥通電話後,吧接聽電話的人作為被訪對象。先詢問其是否聽説過西昌,如沒有,可以介紹西昌,然後先説明我們的電話目的,同時記錄其個人資料。

三、調查實施:

採用結構式問卷進行訪問。在實施過程中配備專職監督員和質檢人員,對每份問卷進行100%的審核,以保證調查結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最大限度減少人為誤差。調查問卷回收後,抽取一定比例的問卷進行電話複核,一檢驗調查結果,並將不合格的問卷全部作廢。

四、抽樣調查成功率:

按美國輿論研究協會的成功率公式三計算。

五、數據處理與分析:

在數據處理之前,對數據中的變量的取值、變量之間的關係,配額等進行檢查。對其中的不合格的樣本進行核對、刪除和補充。最後進行處理與分析。

第四部分調查結果

通過這次的調查報告問卷發現:

(1)多數學生所傾向於住的為家庭式賓館。在所調查的五十人中有二十六人為學生,其中二十人表示價格超過一百一晚的客房有點難以承受。

(2)在調查中的十人為在花園鎮工作的人。月薪基本為20xx-3500、其中六人表示酒店的環境對於他們而言很重要。

(3)對於酒店的服務態度,多數被調查者表示,這是他們考慮選擇酒店的一大最重要的因素。如果酒店的服務差強人意,多數人下一次在選擇酒店時便不會考慮這家酒店。所以,酒店業的服務質量是一個酒店可否長遠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4)酒店的硬件條件:如牀的舒適程度、乾淨程度及洗漱用品的質量是否有質量的保證與熱水的提供等都是一個酒店要越走越好的必要條件

錫行業調研報告篇4

20xx年10月10日下午3時許,交通部召開了深化出租汽車改革專題新聞發佈會,並於5時許發佈了《關於深化改革進一步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為解決移動互聯網對出租汽車行業模式革新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革除出租汽車行業存在已久的弊病,穩定推進行業改革促進行業有序發展提供了政策指導。

?指導意見》指出,出租汽車是城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交通的補充,為社會公眾提供個性化運輸服務,近年來國內出租汽車無論是在車輛數量還是客運量方面都呈不斷增長趨勢。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5-2020年中國出租車行業經營管理模式與投資發展預測分析報告》指出,2009-2014年,全國城市出租車輛規模保持逐年增長,年複合增長率為2.95%。2014年末,全國擁有出租車輛規模137.00萬輛,同比增長2.24%。

從客運量來看,2010-2014年出租汽車運送旅客數量亦呈穩定增長趨勢,年複合增長率為4.10%。2014年,出租汽車運送旅客406.00億人,同比增長1.01%,增速有所下滑。

?指導意見》起草背景指出,出租汽車行業在羣眾出行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同時,也存在較多存在已久的問題,如存在出租汽車打車難、行業服務質量不高、行業穩定基礎薄弱等現象,存在行業定位失準、供需失衡、經營權管理不盡規範、服務水平難以提升,以及新舊業態衝突等問題;移動互聯網快速融入出租汽車行業,在提高出行效率、便捷羣眾出行的同時,對傳統巡遊出租汽車也造成了不公平競爭,行業矛盾進一步凸顯。

針對行業發展問題,交通部起草的《關於深化改革進一步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從科學定位適度發展、改革巡遊出租汽車經營權管理制度、完善巡遊出租汽車經營管理、促進互聯網與出租汽車融合發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和加強組織保障六個方面提出指導意見,其中促進互聯網與出租汽車融合發展這一點將對出租汽車行業互聯網模式普及起着重要推動作用。《指導意見》指出要鼓勵出租汽車行業加快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同時鼓勵使用符合金融標準的非現金支付方式,同時對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發展進行規範。

除《關於深化改革進一步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外,交通部還在今日宣佈已成立出租汽車行業改革工作小組,發佈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和《關於立法治理專車市場的提案》、《關於規範出租車叫車軟件的提案》等多項提案,這將全面推進出租汽車行業的健康發展。

錫行業調研報告篇5

隨着社會交往的日益頻繁,酒水作為交際的道具作用永遠不可替代。而隨着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酒水的低度化、清淡化、健康化日趨明顯。從廣義上來看,白酒市場在不斷下降,而其銷量下降所造成的市場空間很大一部分將會被中高端酒水和快速崛起的保健酒所替代。那麼,我國保健酒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呢?糖酒網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分析認為有以下幾個發展趨勢。

一、品牌進一步升級。

保健酒目前普遍認為是小酒種,但是隨着保健酒的泛保健化,隨着保健酒被越來越多的接受和信任,最終一定會成為商務用酒和聚飲的一種選擇,成為大眾酒,進入a、b類餐飲網點。而要成為大眾酒,品牌必須升級。

品牌升級不是簡單依靠廣告的轟炸,而是必須賦予品牌內涵,要提供給消費者你價格高的理由。糖酒網認為,首先要回歸本源—產品。

二、口感進一步優化。

保健酒過去由於藥味過重消費飲用的口感很差,限制了消費人羣的廣普化。隨着勁酒口感的消費適應性,越來越多的保健酒企業認識到,保健酒首先要作為酒來推廣,才會讓更多的消費者接受。尤其是餐飲飲用,有哪一個消費者願意在餐桌上喝藥呢?

三、銷售模式進一步創新。

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消費者如此理性的今天,單純想依靠高端媒體投入廣泛招商拉開市場或者完全依靠地面推廣人海戰術隊伍的執行力慢慢熬的方法已經斷無成功的可能。保健酒經銷商需要順應時代的潮流,抓住機遇,轉變以往的銷售模式,迅速佔有市場。

四、功能進一步細分。

可以預見的是,隨着保健酒認知的深入,消費者的需求會進一步激發。未來會朝着充分滿足消費需求方向進一步細分功能,比如補腎、抗衰老、抗風濕、補血、養顏排毒等更為多元化的訴求目標。但功能需求中尤以老年羣體需求最甚,畢竟老年人希望健康長壽的心理最為急迫,其他羣體雖有需求但表現不是特別強烈。但由於老年消費趨於保守,老年市場更集中表現為兒女送老人的禮品消費。未來,一定會出現以老年禮品消費為主,功能細分多元化的局面。

錫行業調研報告篇6

內容提要:隨着中國加入wto和經濟全球化速度的加快以及知識經濟的到來,中國當前的就業形勢特別是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已顯得尤其嚴峻。會計雖説是許多人認為的前景的行業,但仍然存在着不少的就業隱患。本文通過對會計人才市場的主體現狀、機制特徵的調研分析,結合會計行業就業短缺的原因,總結出會計5大就業方向並作具體解析,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會計的行業發展和就業情況,準確定位自己,進一步確定自己在大學期間的發展方向,並在畢業後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

關鍵詞會計行業人才市場分析就業方向

一、引?

*發佈:目前我國會計行業從業人員有1200萬人左右,不過高層次會計人才只佔20%,隨着我國經濟、國際化程度的提高,對高水平會計人才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據報道,我國註冊會計師協會現有6.1萬名執業會員,7萬名非執業會員。這個數字距我國提出的擁有30萬註冊會計師的目標仍有很大差距。很多人表示“會計熱門證難考”,“考過後是幸福的,但過程可真是艱苦呀。”“會計累就累在總是有考不完的試,什麼時候是個頭兒呀!但是不考又不行,那就真的永遠出不了頭兒了。”説到這兒,科目的調整、考試難度的提高,使許多本來就工作繁忙的從業人員只恨自己分身乏術。很多人都是考過初級就不再考,只要能按時拿到薪水就好,然後保持現狀,對於再上一層,不是怕辛苦,就是學歷不夠,或是能力有限,因為還涉及到外語跟其他。在最近一項名為“中國未來十年緊缺人才資源”的調查中,會計師赫然位居短缺人才的榜首,而另一方面,普通財務人員工作越來越難找,平均工資甚至呈現出不升反降的現象。這説明低層次的會計人員供大於求,而高層次的會計人才是緊缺的。

二、正文

(一)我國會計人才市場主體現狀分析

隨着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會計人才市場逐漸建立和完善,會計人才供應主體和需求主體的主體意識已經基本形成。但在會計人才市場上,會計教育單位尚未成為全權的會計市場主體,使會計人才市場缺乏應有的經營主體,會計教育單位不承擔任何風險和責任,只要取得了招生指標,就能獲取相應的收入;至於學生在學校學了什麼,到社會上能幹什麼等等,都似乎與會計教育單位無關,而實質上會計人才使用價值的大小與會計教育單位教學質量的高低是密切相關的,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為:一個完整的會計人才市場必須有會計教育單位的入市,這樣會計人才市場才能健全。會計教育單位的入市可以有兩種方式:一是由會計教育單位與會計受教育者共同承擔會計人才的就業責任,並由社會根據不同會計教育單位畢業生就業狀況對其做出評價,即由市場來直接決定其收益水平;二是由會計人才中心對畢業生進行全國性的統一考試,把不合格的“產品”留給會計教育單位進行處理或者“再加工”,即由市場來直接影響其成本高低。只有會計教育單位進入市場,成為社會經濟循環中的一個產業部門,才能構成全社會的會計教育競爭,也才可能通過競爭來提高會計教育質量,達到為社會輸送合格人才的目的。

(二)會計人才市場機制特徵分析

市場機制在會計市場中的運行形式,是通過會計市場內部有關會計商品價格,會計市場主體競爭及會計市場供求變動的相互制約關係來實現的。本文擬從市場機制的過程來考察、探討、分析會計人才市場機制包括的內容。

1.會計人才的供求機制

會計人才的需求來自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經濟管理水平提高以後,人們對會計信息需求和對會計管理需求的提高。由於會計信息是會計工作人員的直接勞動成果,會計服務經營主體使用會計人才的收益,主要表現在取得會計服務收入上。會計人才的供應規模取決於會計教育的規模和社會對會計職業的評價以及會計工作人員的收入狀況,當會計人才的供應大於需求時,會使會計人才工資水平降低,但這還不是主要的結果,更為重要的結果則是會有一部分會計人才找不到會計工作崗位,從而使會計人才的實際收益降低,導致社會對會計人才投資的減少;當會計人才供應小於需求時,會計人才工資水平會上升並超過其他專業人才的工資水平,從而導致社會教育投資的增加、各種會計教育形式出現和更多的勞動者願意接受會計教育並充當會計人才。

2.會計人才的價格機制

從理論上講,會計人才生產價格的主體是會計教育的投資,它包括四個組成部分,即會計受教育者所在家庭的投資、國家投資、會計人才經營主體投資和會計人才在走上工作崗位以後由使用單位做出的後續培訓或教育投資。這些投資所形成的價值量對會計人才所有者個人來説,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只有國家政府才可能掌握這些數據的統計資料。但是,由於不同國家或不同地區甚至不同院校,其文化傳統、教育水平、教育條件都不同,對會計人才教育的投資也存在着較大差異,所以,國家政府所掌握的生產價格也只是一個大致的平均數據。由於會計人才的價值與會計人才的生產價格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並且對會計人才所有者來説生產價格又是一個模糊概念,所以,會計人才所有者的決策一般是在工資水平與機會成本之間進行比較後做出的。

3.會計人才的競爭機制

會計商品的不可替代性使會計市場競爭出現壟斷和限制於會計行業內部。具體講會計人才經營主體的目的是為了爭取更多的國家對會計教育的投資和獲得更多的會計教育收費收入,會計教育單位之間的競爭反映了會計教育單位之間的利益關係。其結果是:一方面提高了會計教學條件和會計教學質量;另一方面相對降低了會計教育的收費標準和國家教育投資的數額。會計人才個人競爭的目的是為了爭奪有利的就業條件,獲得優厚待遇,它反映的是會計人才個人之間的利益關係;在會計人才供過於求時,會計人才個人之間的競爭會更加激烈;會計人才個人競爭的結果表現為:一方面,降低了會計人才的工作條件和待遇;另一方面,提高了會計人才的素質,即會計人才的質量。

4.會計人才的管理機制

由於會計人員所從事的工作是貫穿於會計信息加工過程中的、對經濟活動的管理活動,所以,會計主體單位使用會計人才的收益就不僅表現在對會計信息進行加工和分析等使用活動上,而且還主要表現在對經濟活動的監督管理過程中,即如何降低成本費用,提高經濟效益。會計市場供給主體是一種特殊職業,它的存在必須以高素質的會計執業隊伍、高質量的會計商品為前提。根據我國會計市場的現狀,政府對會計市場進行了較強的干預以提高會計商品質量。在供給方面,政府規定了會計商品生產者的執業資格條件以及會計商品價格標準,並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質量檢查,以保證會計商品質量。在需求方面,政府則主要規定了應接受審計、評估及其他會計服務的範圍,以增加會計商品的需求量。與其他商品市場相比較,會計市場宏觀管理的直接性十分明顯。

(三)目前會計行業就業短缺的原因

原因一:一部分會計專業的畢業生會從事其他行業。很多學會計專業的中專畢業生,在畢業前夕,最後半年實習時間,可能還有更長的。在這個時候,學校就會提供一些實習工作,但提供的實習工作裏,大部分都跟會計工作無關,有些學生覺得,是個鍛鍊自己的機會,便去面試了,還有些,因為家裏經濟條件不好,想提前工作,補貼家裏,所以也會去應聘,沒去的同學,有的可能是覺得學校介紹的不好,沒有自己找的好,但他們大部分會選擇南下打工,廣州,深圳等,而此時,他們又會因為沒有畢業證書,用人單位會讓他們從最基層做起,但也是跟自己專業無關的工作。剩下的學生,有的繼續選擇上課,考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或其他會計證)。而有的是等到拿到畢業證,再出去找工作。等拿到畢業證書的畢業生,有的會找跟自己專業相符的工作,有的是,父母找關係,到某廠,某公司,去上班。像之前已經參加實習的畢業生,在拿到畢業證之後,這時,他們有的可能已經通過自己的努力,從最基層爬起來了,有了更高一層的職務,那這些人就會考慮放棄畢業證,放棄會計工作,從而保住目前的工作,或繼續往上爬。還有些在學校裏,交了學費,只是為了混日子,為了混畢業證,沒有真學實才,這些人在畢業以後更不會把會計工作當作是就業的第一目標。

原因二:資質要求。資質包括工作經歷、工作業績和現在的職位三個方面。當今,大部分大學會計本科,專科畢業生,時學四年出來後會考慮去中,大型或國有企業應聘,而這些企業的招聘條件是除了基本的會計證以外,還有各方面都要好,最為重要的,會計工作的工作經驗,經驗越長越好,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很少有一出校門,自身就有很多經驗,有也多半是其他經驗,與會計無關。在大學生畢業時,中等畢業的學生,可能已經工作一年多或兩年,其間他們也考取其他證書,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公司都會考慮,有證書,有工作經驗的中專生,此時,大學生面臨生活的問題,很多不得不放棄所學專業—會計,另就高職。

原因三:法律和制度出於條而行於塊。也就是説,出台的法不能説少,著書立學的學者也挺多,但批“作業”的老師卻有限。內部的監督部門受制於企業領導,外部監督部門聽命於地方政府,塊強線弱。執法程度因人而異、因環境、關係等各種因素而不同。例如,檢查中發現一企業有意偷漏税x萬元,處理結果:鑑於被查單位態度良好,考慮到企業實際困難,免去罰款而補交較少的款數等。頻頻曝光的一系列財務醜聞使得會計師們面臨一場誠信危機,做會計,確實需要在飯碗和良心之間選擇,目前的從業環境使得這一選擇常常是很艱難的。面對繁瑣而辛勞的工作,面對壓力和*,會計師的錦繡前程只有他們自己小心才能好好把握如,很多私人企業,或部分企業,都存在偷税,漏税的行為,那這些大部分是,在帳上作手腳,涉及最多的是財務人員,所以這些企業在招聘時,也會提出會不會做假帳的問題,如果不會可能就直接被踢開,如果會,就有可能有“前途”,如果在利益面前屈服了所以,會計不但是看一個人的專業技能如何,也是考驗一個人的職業道德,人品。原因四:執業保護不善。會計專業實行持證上崗已有多年,但仍有一些無證、無學歷人員佔着崗位,其中有些人往往財經政策和財會知識缺乏,影響會計工作的知識性、嚴肅性,影響了會計工作質量。會計工作業績宣傳上有偏差。會計工作的任務,不僅要守法和聚財,還要向內部和外部負責。可如今在輿論導向上卻重效益輕執法。在介紹企業財務人員先進事蹟時,有關企業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報道比比皆是,而在維*紀、頂住壓力、如實反映事實的報道卻少得可憐,財會人員若主動暴露了存在的問題,不但會在內部受到非議和排擠,更可悲的是外部也得不到應有的支持、保護。

原因五:會計人員嚴格的要求。同從事任何技術工作一樣,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要在專業素質方面具備一定的條件。《會計基礎工作規範》對此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持有會計證,即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會計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規定:“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持證者才能上崗,這既是對用人單位的要求,也是對用人單位利益的保護。因為用人單位一般難以對擬聘用的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進行考核;同時,對已經持證的人員來説,這項規定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他們的工作權利。而對希望從事會計工作但尚不具備條件的人員來説,這項規定為他們確立了努力的方向。二是應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會計基礎工作規範》第十四條規定:“會計人員應當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熟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遵守職業道德。”這是對會計人員最基本的要求。至於如何考核和確認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從目前來説,主要是通過設置會計專業職務和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來進行的。三是要按照規定參加會計業務培訓。《會計基礎工作規範》第十四條規定:“會計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會計業務的培訓。”這是因為,受我國會計學歷教育規模的限制,目前會計人員中具備規定學歷的比例還不高,要使會計人員具備必要的政治和業務素質,進行在職培訓是重要途徑之一。此外,即使是具備了規定學歷的,也還有知識更新的問題,有適應法律的、經濟的、政治的或者是技術上新的要求的問題,這些只有通過在職培訓才能解決。一般説來,會計人員大多是認識到這一點的,在這個問題上,需要強調的是單位的支持。對此,《會計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對會計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工作應當加強。”《會計基礎工作規範》第十四條還作了進一步有針對性的規定:“各單位應當合理安排會計人員的培訓,保證會計人員每年有一定時間用於學習和參加培訓。”這是對會計人員的關心和愛護,也是與各單位的根本利益一致的。

原因六:考證難,考證貴。職業資格證書已成為職場中人獲得職位晉升及擴展事業的重要砝碼,是人們趨之若鶩的“硬通貨”。有人斷言:“21世紀將是職業證書的時代”。例如:申報高級會計師的基本高求,主要是英語-職稱綜合英語b級(也包括日語等小語種)。計算機(*),還包括政治思想水平,另外還有學歷的要求,各地方的要求都會有些差異。但一般起碼要本科以上學歷。如是專科,或相當專科,甚至更低學歷,申報評審會比較困難。除非在資歷和工作實績方面特別突出,不然落選的可能很大。

隨着中國成為wto成員國,許多職業的就業標準開始國際化。一些外國教育培訓瞄準了中國市場,紛紛在中國開設考點,國際認證變得炙手可熱。大量的“洋”資格證書湧入中國,令中國的“考證族”應接不暇。一時間,職業資格認證考試掀起了一股“洋”流。國外的一些行業的資格考試,如國際註冊會計師證書(acca)、ccna(cisco職業認證)、ccie(國內互聯網專業證書)等國際認證,都受到就業者的普遍歡迎,而許多證書目前在國內獲得人數甚至不足百人。調查結果顯示,獲得一項認證,個人的薪金就能得到一定幅度的提高。為一紙證書付出了大部分的業餘時間和大量的金錢。因為大多數人相信,為證書付出的金錢和此後得到的回報是成正比的: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報名費是幾十元,四六級就是最普遍的“入門證”;而要通過國際註冊會計師(acca)14門考試,則需要3萬元。考證費用昂貴。

原因七:新世紀知識經濟的發展、高科技的進步和現代化的管理,將促進會計學會計學的專業化、國際化、綜合化、細化、邊緣化方向發展。

會計的國際化,要求中國應當走向世界,與國際慣例接軌,融於統一的國際會計體系中去;會計的國家化要求中國會計立足於自身的社會經濟環境,體現中國特色,繼承和發揚中國會計的優秀成果。

從會計專業分類角度看,會計國際化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1)會計政策慣例國際化。即在制定會計法規、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的過程中,在內容、結構體系、制定方法和程序等方面趨同國際會計政策慣例,其中核心是會計準則的國際化。因為會計準則是會計規範的核心,一國的會計準則在結構、體系和規範的內容及方法上是否與國際會計準則慣例趨同,是影響會計國際需求的主要因素。(2)會計管理體制慣例國際化。主要是指會計組織管理體制和會計人員管理體制兩方面趨同國際會計管理慣例,它包括本國會計管理機構設置、企業會計機構和人員的管理模式、民間會計組織設置與運行模式,特別是積極參加國際性會計組織等內容。(3)會計教育慣例國際化。包括會計教育目標的定位、專業層次的設置、課程體系的編排、教育管理模式等趨同國際慣例。(4)執業會計慣例國際化。包括註冊執業人員的認定、考核方法、機構的審批、民間審計的運作和監管模式等趨同國際慣例。(5)會計確認、計量、記錄與報告慣例國際化。即建立與國際慣例相同的會計確認標準、計量記錄方法和報告體系等,促進所供會計信息滿足國際經貿往來和國際資本市場等的需要。(6)積極引進和運用國際上通用的先進會計思想、管理方法和技術方法。(7)促使與各國會計事務處理的協調化、標準化和規範化。(8)積極參加國際會計活動,努力促使其他會計事務處理方法趨同國際慣例。

知識經濟擴大了會計領域,會計向管理領域擴展,向與會計相關的領域擴展,大大豐富了會計的內容,使會計學呈現綜合化發展的趨勢。會計學的綜合化主要是:(1)對全部會計學科的綜合,把各種相互聯繫的會計分支學科作為一個總體進行研究,研究它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的發展趨勢和規律、理論體系、方法體系和學科體系等,如對《會計科學學》進行研究。(2)對類會計學科的綜合,把各種分支會計學科中性質相近的學科作為一類進行研究,也就是把會計學科體系劃分為不同的學科羣(類)進行研究,如對會計基礎學科、會計部門學科、會計專門學科,或對會計人本學科進行研究。(3)對會計學科比較的綜合,將性質相近或相同的幾門會計學科進行比較研究,如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的比較研究,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的比較研究,中外會計原理的比較研究等。

知識經濟在擴大會計領域的同時,也深化了會計內容。在這種趨勢的影響下,從實際出發,探討適應國民經濟高速發展、科學技術進步和加強經濟管理需要的會計分支學科。會計內容的深化,既是適應客觀需要的過程,也是人們對會計內容提高認識的過程,兩者的結合,才形成某些專門的會計分支學科。在這方面,會計學的發展具有專門性的細化特點,即對某些專門的或特殊的問題進行專門研究。這種專門性會計分支學科的發展,主要是會計學中基本學科——財務會計學和管理會計學的細化。

進入21世紀,科學融合發展趨勢將更為明顯。科技進步為科學融合創造了更好的物質條件,科學研究、經濟發展和管理要求為科學融合提出更多的要求。科學發展的融合趨勢,向會計學的發展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促進了會計科學的融合發展。

會計科學的融合即會計學的邊緣化,是將其他現代科學的理論、方法與會計學的理論、方法相結合進行研究而發展會計學的過程。這有兩種情況:一是會計學科與自然科學的結合,會計學科將某種自然科學的理論、方法移植或運用到本學科,使會計學科的理論、方法發生顯著的或質的變化,會計科學與其他科學的融合發展,主要是:融合現代科學理論與方法發展新興會計科學;融合現代科學理論與方法發展新的會計理論與方法;移入其他科學理論與方法,完善會計理論與方法體系,發展會計科學。

三、調研總結

經調研,總結出會計5大就業方向,如下:

方向1:公共會計

就業工種:國際會計、審計/保證服務、税務、環境會計、法務會計、信息技術服務、個人財務規劃

理想僱主:大型/跨國、區域性會計師事務所等。

方向2:企業會計

就業工種:財務管理,財務報告,內部審計,成本會計,税務規劃,預算分析

理想僱主:各行業中的各類企業。

方向3:政府財務

就業工種:審計、財務報告、財務管理、預算分析、研究類工作

理想僱主:美國聯邦機構和部門,其中包括聯邦調查局、國家税務局、財政部、審計總署、行政管理和預算局、證券交易委員會、美國各州及其當地機構。

方向4:教育財務

就業工種:教師、科研機構、諮詢服務

理想僱主:美國各大學學院或相關教育諮詢服務機構。

方向5:非營利機構或組織財務

就業工種:會計、內部審計、財務規劃、預算、鈔票打理和財務記錄保管

理想僱主:社會服務機構和組織、醫院、公立學校系統、各類大學學院、宗教組織、圖書館和博物館、各個政黨機構、工會組織。

希望大家都能根據自己的情況,找準自己的位置,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錫行業調研報告篇7

教師培訓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升教師隊伍素質的重要途徑,教師培訓的質量不僅關係到教師自身的專業成長與發展,更關係着當前教育改革的成敗。培訓需求分析是整個培訓管理活動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決定着培訓能否應對正確的目標,影響到能否制定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和科學性的培訓方案,最終對培訓的有效性高低起着重要作用。為此,我們採用自編的教師培訓調查問卷,對永城市1010名在職公辦中國小教師培訓需求問題進行了抽樣調查,並訪談了其中的62名參訓教師,他們的態度和建議有利於對教師培訓工作的全面審視和規劃,通過了解該地區中國小教師培訓的需求及其差異,為制定不同層次教師的培訓方案提供依據。調查結果分析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本調查於20xx年4月~7月進行,主要調查對象為永城市29個鄉鎮及市屬學校的中國小教師。我們在查閲大量教師培訓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結合對一些校長、骨幹教師的訪談,編寫了《永城市中國小教師培訓需求調查問卷》,問卷圍繞中國小教師的培訓需求進行設計,調查內容共分為三部分:一是關於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學歷、所教學段、職稱、教齡、年齡、任教學科、所帶年級等;二是培訓需求情況,主要包括教師參加培訓的目的、期待、形式,培訓時間安排以及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培訓效果評價、培訓內容需求、影響教師參加培訓的因素等;三是以開放題的形式瞭解調查對象對教師培訓的建議。

問卷採用分層抽樣的方法,選取全市29個鄉鎮和市屬學校中國小教師為調查對象,問卷發放覆蓋各學段、各學科的教師羣體。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10份,回收有效問卷1007份(其中男教師500人,佔49.5%,女教師 510人,佔50.5%;中學教師427人,佔42.3%,國小教師 584人,佔57.7%),有效回收率為99.70%,問卷數據經過篩選、整理,輸入計算機,主要運用excel2007、spss13.0等相關軟件對調查結果進行了統計與分析。

二、結果與分析

1.中國小教師參加培訓的動因

調查顯示(見表1),有39.94%的教師參加培訓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與水平;24.43%的教師參加培訓的目的是建立關係,學習先進經驗;21.03%的教師參加培訓的目的為了走出去開闊視野;服從上級安排的教師佔8.18%;評先晉職需要僅佔到6.00%,關注度較低。結果表明,大多數中國小教師渴望學習,提升素質。他們對參加繼續教育培訓,態度端正,認識正確、目標明確。可見,內部動機是大部分被調查者參加教師培訓的主導因素。但不可忽視的是,仍有一少部分被調查者參加培訓是屬於外部驅動,缺乏持久的積極性,不利於自身的專業進步。

2.培訓內容需求

調查發現,中國小教師認為最需要的培訓內容依次是:教育實踐與教學新技能(23.11%)、現代教育技術(19.71%)、教師心理健康教育(16.90%)、專業發展與教科研能力(15.71%)、教育理論與學科新知識(11.53%)、職業道德與素養(9.23%)、教育政策與法規(3.45%)、其他(0.37%)。由此可見,老師們迫切希望得到教育實踐、教學技能;其次是現代教育技術能力和教師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訓;第三是對專業發展與教科研能力;教育理論與學科新知識等涉及個人專業發展的理論和知識也有一定的需求。可以看出,中國小教師對培訓內容需求方面體現出強烈的實用取向,培訓內容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教育實踐與教學新技能、現代教育技術、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發展與教科研能力四個方面。因此,培訓機構應根據教師的需求確定相應的培訓內容。

3.培訓方式需求

對於培訓方式,當問及“您認為下列哪種培訓方式對您是有效”時,結果表明,排在前三位的培訓方式分別是:經驗交流(23.29%)、觀摩考察(18.60%)和名師帶教 (16.49%),而對於自主研修、網上學習和課題研究形式選擇的比例較低(見圖1)。比較發現,對於實踐性、指導性、可操作性較強的學習內容,老師們需要更多的是面對面的直接指導和借鑑。訪談發現,老師們更重視參與、互動、體驗、生成的新型培訓方式,這些方式有助於教師開拓視野,打破傳統的習慣性思維,有利於發揮教師在培訓中的主體地位。

4.培訓模式需求

在培訓模式上,認為效果最好的培訓模式選項中,“集中培訓”排在首位,佔25.59%;“遠程與校本相結合”和“以遠程為依託,整合集中和校本的混合學習模式”分別佔17.11%、14.68%;“校本培訓”佔13.90%;“遠程培訓”佔13.37%;“集中與校本相結合”佔11.35%。結果表明:從排在前三位的情況來看,集中培訓、校本研修、遠程培訓相結合是大家認為更有利於各種培訓模式的揚長避短,因而大家更樂於接受。

5.培訓時間需求

在培訓時間安排上,有47.95%的教師希望在“學期中”組織培訓,43.84%的教師願意在“暑假”接受培訓,願意在“雙休日”和“寒假”接受培訓的僅分別佔3.10%和5.11%(見圖2)。由此可見,大部分教師希望培訓時間安排在工作期間,不希望培訓佔用休息時間。與部分教師訪談發現,一方面,老師們工作負擔和家庭負擔較重,僅有的休息時間(尤其是雙休日)需要休息調整或用來處理個人的一些事務,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老師們的自我權利意識增強,國家法定的節假日,他們希望能夠得到充分享受。

6.培訓師資需求

對於培訓師資,問卷中列舉了專家教授、教育行政官員、教學名師、教研人員、進修學校教師和教材編寫者等幾種主要的培訓者。調查結果顯示:位列前三的培訓師資是“專家教授”、“名師”和“骨幹教師”,分別佔28.40%、25.43%、16.38%,“優秀教研員”、“教材編寫者”和“進修學校教師”分別佔16.38%、7.03%和6.83%。結果表明,一方面,老師們希望得到既有豐富教學實踐經驗又能將實踐上升到一定理論高度的“專家教授、名師和骨幹教師”的培訓引領,專家教授掌握着最新的教育理念和理論,是教師的專業引領者,名師和骨幹教師擁有豐富的經驗,又比較瞭解教育教學的真實情況,其授課的針對性和適用性比較高,自然歡迎程度就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教研員”和“進修學校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亟待進一步提高。

7.培訓期待與收穫

從教師對參加培訓的期待看,相比於教學理念和專業知識,能夠通過培訓獲得可以在工作上應用的一些有效的技巧或技術(31.00%)是教師第一位的`需求;其次是獲得適用的新知識(26.18%);第三是獲得新的理念(23.59%),參見表2。這反映出教師對提高自身專業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渴望。教師對培訓的期望是相當現實的,華而不實的培訓是教師所不願接受的,也是資源的浪費。因此,教師培訓一定要注重培訓的實效性。

8.目前培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調查表明,教師們認為目前中國小教師培訓中主要存在的問題依次是: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31.73%);培訓目標缺乏對課程改革進行有效指導(29.05%);培訓方法陳舊(20.34%);培訓管理不嚴(12.06%);培訓者水平不高(6.46%);其他(0.37%)。因此,對於負責教師培訓的機構而言,要反思現存的這些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應對之策,從而進一步提高中國小教師培訓的實效性和有效性。

9.影響教師參加培訓的因素

表3統計結果表明,影響中國小教師參加培訓的首要原因是教學與管理工作繁重,時間精力有限(32.41%);其次培訓形式化、無實效(15.46%);第三是培訓時間安排不合理(14.07%)。此外,培訓內容和個人需求不符(14.02%)、個人承擔的培訓費用高(11.52%)和參加培訓學習沒有激勵機制(6.26%)等因素也是影響教師參加培訓的原因。如此看來,合理安排培訓時間,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解決中國小教師的培訓經費,解決教師的工學矛盾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三、思考和建議

通過實地調研,我們發現中國小教師對培訓認可度較高且具有強烈的培訓需求,他們對參加教師培訓,態度端正,認識正確、目標明確。但調查同時也顯示,教師對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和模式、培訓時間和師資,培訓過程等方面的需求沒有讓教師完全滿意,相關問題的存在導致培訓偏離了教師的需求,從而使得培訓效果缺乏實效。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1.要進一步完善和落實教師培訓管理制度,加強督導評估力度

首先,既要落實約束機制,又要建立激勵機制,要通過制度的完善落實來提高教師參訓的積極性、主動性。其次,要加強對教師培訓工作的督導評估,以推動教師培訓工作的持續開展。可以建立自上而下的教師培訓工作評估制度,通過評估,促進教師培訓,提高培訓效果,使培訓學校、中國小和教師個人均獲得相應的收穫。第三,要加強培訓管理,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做好培訓後跟蹤指導。制定相應的培訓要求和管理標準,從培訓方案設計、學籍管理、過程監控、結果評價、關注培訓後教師對培訓工作改進的建議等方面加強教師培訓管理,分層推進,分類實施,實現培訓管理的科學化。

2.要從教師的現實需要出發,以加強現代教育技術為突破口,科學設計培訓內容

當前,新課程改革正深入開展,課堂教學正在向追求“有效”、“高效”的方向發展,一線教師最普遍、最迫切的需求就是如何有效引導和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有效學習,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為此,教師培訓必須圍繞“如何提高教師指導學生有效學習的能力”為核心內容進行設計,要強調在“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唯有如此,培訓才有實效。此外,教師培訓要順應當前社會變革和教育改革發展形勢以及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其他培訓內容也是必需的,如:教育發展規劃綱要、班主任工作、師德師風建設、專業知識更新和學科素養提升、電子白板的建設與應用等專題。

3.要滿足中國小教師多樣化的需求,可採取多元化的培訓方式,建立分層分類分崗的培訓體系

從教師的希望和教師培訓工作發展的趨勢來看,集中培訓、遠程培訓和校本研修相結合的混合學習模式是開展中國小教師全員培訓的主要途徑,但在實施過程中,三種培訓方式一定要既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又能互相彌補各自不足,成為有機結合的整體。集中培訓主要解決培訓的組織部署、交流研討、階段性總結和問題指導等;遠程培訓主要解決問題指導、交流展示、專業引領等;校本培訓主要解決“做什麼”和 “如何做”的問題。同時,可考慮建立分層分類分崗的培訓課程體系。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個長期的、動態的、複雜的過程。從入職,到調整,再到成熟,每個階段的教師都有不同的專業需求。同時,學科的特殊性使得不同學科教師的需求也各有差異,不同的崗位也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同的崗位也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建立分層分類分崗的培訓課程體系是實現培訓針對性的必然要求。注意把專家講座、經驗交流、問題研究、參觀學習、理論學習等方式有機結合起來,從而使教師通過培訓,達到既能更新教育觀念,又能運用所學理論解決當前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的目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59qp5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