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校園與法調研報告多篇

校園與法調研報告多篇

校園與法調研報告多篇

校園與法調研報告篇1

摘要:

校園是師生學習、工作的空間,校園文化體現在學校內部則形成其獨特的校園環境、和諧的人際關係、共同的思想作風和行為準則,它是這一時空存在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從文化形態上看,校園文化表現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學校德育工作不能僅僅侷限於簡單的政治説教,更應充分發揮德育工作的育人內涵,努力做到教書育人、活動育人、環境育人。校園環境建設對改善校園學習風氣,提升老師和學生的精神生活,起到舉足輕重的地步。

關鍵詞 :

校園文化;誠信體系;校風建設

一、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1.校園文化是一種氛圍、一種精神。

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的靈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學校形象、提高學校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校園文化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着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而這種影響往往是任何課程所無法比擬的。健康、向上、豐富的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滲透性、持久性和選擇性,對於提高學生的人文道德素養,拓寬同學們的視野,培養跨世紀人才具有深遠意義。

2.校園文化建設可以極大提升學校的文化品位。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位哲人也曾説過:“對學生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是他周圍的環境”。學校的校容校貌,表現出一個學校整體精神的價值取向,是具有強大引導功能的教育資源。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着巨大的影響。校園文化建設的終極目標就在於創建一種氛圍,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構築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因此,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發揮學校師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構築全員共建的校園文化體系。要樹立校園文化全員共建意識,上至學校領導、下至每個師生員工都要重視、參與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在高校實現培養目標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決定着它不是單靠學校內部某一部門努力就能收到應有效果,它與學校各方面工作都有關係。

3.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綜合實力的反映。

校園文化建設包括學校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和制度文化建設,這三個方面建設的全面、協調的發展,將為學校樹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綜合實力的反映,校園文化的核心競爭力主要表現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優秀的校園文化能賦予師生獨立的人格、獨立的精神,激勵師生不斷反思、不斷超越。總之,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發展的重要保證。

二、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營造一個寬鬆、和諧的育人環境,對學生的素質培養有着積極的作用,我們必須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學校的校園環境建設

育人離不開環境,優美的校園環境,如詩如畫的校園風光,風格各異、錯落有致的校園建築,鳥語花香的校園小景,寬敞明潔的校園道路,萬紫千紅的綠化景觀,明亮寬敞的教室、圖書館,這些都能給學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學生在優美的校園環境中學習、生活,增進了他們熱愛學校、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懷,使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不僅僅侷限於綠化、美化校園,應有重點地搞好校園主要景點的建設,辦好宣傳櫥窗、閲報欄、標語牌等,讓校園的每一個景點都發揮育人的功能。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能規範學生的行為,使他們形成自律,優美的校園環境使學生的行為操守更加規範。

(二)、加強誠信教育,引導學生樹立誠信價值觀

加強誠信教育,既要注重發揮典型案例教學、課堂討論、辯論等生動直觀教育方式的作用,使學生明確誠實守信的意義和價值,更要充分發揮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優勢,聘請企業老總現身説法,説明誠實守信的重要性。

(三)、充分發揮教職員工的表率作用

開展誠信校園文化建設,學校首先要規範自身的辦學行為,教職員工也要做好“誠信”的表率,為學生樹立誠信的榜樣。教職員工在道德品質、文明修養、治學態度、生活方式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誠信品質,對學生樹立誠信道德意識、確立誠信價值觀能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與學校領導相比,廣大教職員工與學生的接觸更為密切、更為頻繁,教職員工的品質和形象是一種強大的潛在教育力,它容易使學生產生價值認同而自覺地接受和仿效。這種選擇是單靠任何外力的灌輸和教育所不能比擬的。為此,在建設誠信校園文化過程中,廣大教職員工要努力加強誠信文化修養,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在工作上要做到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光明磊落,襟懷坦白;在學術上要做到勤奮刻苦,嚴謹創新,自覺遵守學術道德規範;在生活上要做到忠誠老實,不貪不欺;在與他人相處上,要誠實為人、誠懇待人、誠心感人、誠意服人,以良好的誠信道德形象取信於學生,感染學生,激勵學生,做學生的表率。

(四)、建立學生個人誠信電子檔案

學生誠信檔案內容可涵蓋校內外,分兩大類摘要:講誠信言行和不誠信言行。具體可包括誠實記錄、信用記錄、特別記錄,具體內容如誠信承諾書、個人資料、品行説明、助人為樂及學習效果、經濟狀況等。誠信檔案的記錄時間始於學生進校,止於學生畢業,並於每學年結束時通知學生本人和家長。到畢業時,還可為用人單位提供該學生在校的誠信記錄,供其參考。誠信內容的輸入堅持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由學生管理部門負責,並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將誠信檔案內容上網,接受全體師生員工的監督。學生只要輸入自己的學號,教師輸入教工編號即可進入網站查詢、瀏覽,並可對誠信內容的真假髮表看法或提供相關信息。

當然,建立學生誠信檔案的同時,還需制定相關的誠信制度與之配合。如把“是否誠信”作為學生入黨、評優的一項必要條件,也可制定學生個人和團體在誠信方面表現突出,為學校爭光方面的獎勵制度,等等。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學生誠信檔案功能的最大化。

(五)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誠信制度

在建設誠信校園文化中,面對不同學生個體的思想和行為,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誠信制度十分必要。這裏,我們不妨把引導誠信稱為“疏”,把建立誠信制

度稱之“堵”,“疏”與“堵”兩者是相互依賴、緊密聯繫的,疏與堵的有機結合,才能真正推動誠信校園文化建設。因為,有堵沒有疏,就不能從源頭上有效抑制不誠信行為的產生;有疏沒有堵,誠信者受不到鼓舞,不誠信者受不到處罰,學生的誠信價值觀就難以樹立,校園誠信文化氛圍也難以形成。為此,在疏的同時,還得在建立和完善誠信制度上下工夫。學校要按照誠信文化建設的需要,修訂完善與誠信相關的校紀校規,建立和完善與誠信相關的獎勵、約束、處罰機制,公開公正地接受師生與社會的監督,真正使誠信者受到鼓舞和獎勵,使不誠信者受到應有的處罰。

(六)、加強思想文化建設和校風

校園文化反映了一個學校的辦學水平,體現了校園的人文精神,能塑造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一個學校良好的校風,體現在自由的學術氛圍、多學科交匯的氛圍、寬容失敗的氛圍、個性得以充分發展的氛圍等幾個方面。校園文化的最大特點在於它在潛移默化地、有意無意中影響、同化環境中的每一個人,人們都在自覺與不自覺地經受着這種文化的薰陶。在校園文化的作用下,學校的每一個成員,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校園文化的影響。校園文化是德育教育的有機結合,它把德育的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意圖變成一種精神化的形式溶於文化氛圍中,出神入化的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是一種高超的德育教育藝術。

(七)、加強社團文化建設

學校要開展高品位的校園文化活動,加強校園文化的導向作用,把德育的功能有機地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學校要加強社團組織的管理和建設,充分利用校園文化活動羣眾性、廣泛性、參與性的特點,多形式、多層次、全方位開展各項活動。校園文化經常是以學校或班級為單位開展活動,很多活動都需要學生集體參與,需要有相互協作的精神。每個學生要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係,以構建一種友好互助的羣體氛圍。融洽、和諧的師生關係,優化了師生的心理環境,為實施素質教育創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圍。校園文化為學生追求個性的發展,追求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適應了學生精神需求的多樣化、個性化的特點,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可塑造學生形成尊重個性、發展個性的空間。

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以自身物質因素為基礎,在特定的環境中,通過長期積累而形成的較為穩定的精神生活的整體。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不能急功近利,要循環漸進,將校園文化建設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機統一起來,使之互相促進,真正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

1、體現發展的理念,建立創新、競爭為理念的校園文化

建設校園文化,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主題,以“人文、協作、創新、實踐”的學校精神為指導進行。以人為本的校園文化建設承載着精神文明建設的使命,必將體現一定的時代特徵,從而培養並輸送出能適應時代發展,能參與社會競爭與合作,能積極推進、引導社會發展的學生個體。這些學生走上社會,將會用他們的品質影響社會風尚,用他們的人格影響未來的社會道德,使他們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生產力發展的中堅力量,成為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先進文化的弘揚者和最廣大人民利益的維護者。

2、堅持創新的觀點,創建新型一流的校園文化

要以全新的觀念、方法去創建新型一流的校園文化,樹立終身教育、創新教育理念,使校園文化傳遞融為一體。徹底摒棄“應試教育”,推行“素質教育”,提供創新思維平台,引導學生把夢想變為現實,激發熱情,張揚個性,啟發創造,

讓每一位學生經過多種實踐活動,展示特長,體現自我價值,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實踐活動的開展,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和提升學生創新思維、學習能力、蒐集和處理信息等多方面的素質和能力。

3、建立校園網絡文化,傳遞先進思想和時代最強音

網絡作為“第四媒體”進入校園,對傳統教育提出了挑戰,校園網絡文化已成為校園文化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獨有的方式深刻地影響着和潛移默化地改變着學生,特別是對學生的認知、情感、思想和心理。但網絡文化並非一方淨土,如何進行引導和實施有效的監管,正成為學校德育急需解決的問題。所以要搶佔網絡思想文化陣地,弘揚主旋律,突出網絡政治性、思想性、導向性、理論性、親和性、多樣性。如何突破,就要加強研究,努力構建健康文明、藝術化的、蓬勃向上的校園網絡文化環境,使學生在這種文化環境中既獲得信息素養和審美能力,又具有正確的信息價值觀和道德觀。

4、建立健全文化政策,突出文化建設整體性原則

突出文化建設整體性原則,就要注重“四育人”(教書、管理、服務、文化)的有機結合。在教學中,既要傳授學生知識、又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更要教導學生如何做人;在管理和服務上提倡“博愛”,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提供有效保障,在嚴謹規範的運行軌道中,充分鍛鍊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環境是育人“土壤”,不但要注重“硬”環境條件的建設,更加突出“軟”環境的培植,在學習創新、技能實踐、文體競技、團隊精神、思想導向及生活等方面全面營造出良好成長環境。

三、校園文化建設整體性原則

突出文化建設整體性原則,就要注重“四育人”(教書、管理、服務、文化)的有機結合。在教學中,既要傳授學生知識、又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更要教導學生如何做人;在管理和服務上提倡“博愛”,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提供有效保障,在嚴謹規範的運行軌道中,充分鍛鍊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環境是育人“土壤”,不但要注重“硬”環境條件的建設,更加突出“軟”環境的培植,在學習創新、技能實踐、文體競技、團隊精神、思想導向及生活等方面全面營造出良好成長環境。

總之,良好的校園文化建設和先進的教育教學相結合,一定能開出美麗的花朵。也一定能促進社會主義文明建設,培養和造就一代社會主義新人。

校園與法調研報告篇2

目的:瞭解校園環境建設

時間:25

地點:校園

調查方式:實地調查和網絡搜索

我們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無疑給現代社會文明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環境優美是實現現代文明的重要標誌,這正成了我們的一種共識。作為現代社會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其環境的優美程度自然也是現代學校文明的重要標誌。學校校園的環境當中,校園環境文明建設是至關重要的。為營造學校良好的學習環境,必須重視對校園環境文化的建設,校園環境文化建設,在學校發展中越來顯示其獨特的一席之地。

對現化中學生的心理需求以及未來社會的發展需要來加強對校園文化活動的引導和陣地建設,是一個教育不可忽略的重大問題,理論和實踐都告訴我們必須重視對校園環境文化的建設。

一、校園環境文化是一個校園生態系統

眾所周知,學校是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教育的機構。從生態學的觀點看,校園是一個獨立的生態系統,它有着自己的結構和功能。校園生態系統是開放系統,不斷地與外界交換着物質、能量和信息,從而使自己保持着一種有序狀態,並不斷地發揮着自己的能。校園環境文化,在培養學生綜合性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這種綜合能力的培養並不是課堂教學所能夠完全承擔的,它需要多種邏輯的訓練。校園環境文化,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之一,有其獨特的作用。

二、校園環境文化對學生有影響作用

校園的環境文化通過教育者的組織和利用可以對受教育者產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養性怡情、陶冶情操的積極作用。這種積極性的功能需要通過教育者的設計而體現。校園以環境文化的育人功能僅僅通過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是不能充分發揮的,學校的老師,尤其是領導必須有意識地利用校園環境文化,甚至可以改變某些校園環境文化來為學樣教育育人服務。校園環境文化對學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學生的心理平衡;學生的價值觀念和行為習慣;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學習的內容和方式。

三、重視對校園環境文化建設有着深遠的現實意義

近些年來,學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加強了校園環境的綠化美化和設施建設,校園的環境文化建設有了很大的改觀。為適應新的`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學校都進行以學校內部綜合改革,並把比較多的精力散到了校園精神文明建設上來,特別是對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給予了高度重視。這都是因為我們已經認識到了學校校園環境文化的創建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學校的發展有着其獨特的潛移默化的、深刻有力的影響作用:

1、重視對校園環境文化建設是學校發展的需要。

前些年來,特別是90年代以來,校園環境文化建設中出現了令人擔憂,必須須引起高度重視的嚴竣問題。

2、營造校園環境文化氣息是學校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

校園環境文化,它具有特殊而多樣化的育人功能。如果説教師和學生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主角,那麼學校校園環境文化好比是他們活動的舞台,缺少這個舞台,師生的活動就失去了依託,並將直接影響教育教學活動的進程和效果。校園環境文化在學校思想教育中表現出以下幾種功能:1凝聚功能。學校環境文化建設的核心是樹立羣體的共同價值觀,通過它的影響力在青年學生中形成一種無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把青年學生行為繫於一個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之上,從而在高雅古富的精神生活中,陶冶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品格。2激勵功能。不同的校園環境文化會將教育教學活動導向不同的境界和水平,產生不同的育人效果。良好的校園環境文化,必然會出現“勤奮好學、積極向上”的校風,深刻地影響着師生的內心節辦,激發着師生的工作和學習熱情,比起千遍萬遍地説教方法,教育效果自然事半功倍。3薰陶功能。學校按照審美的要求去加強對校園環境文化建設,這對學生的審美理想、審美趣味和審美觀念的形成具有無形的薰陶、感染和潛移默化的作用。4益智功能。校園環境文化對學生的智能發展具有促進作用。一般地説,豐富良好的環境文化因素刺激,可以促進智力發展,還能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並以此為中介來促進智能的提高,特別是學習興趣的提高。

以上功能的發揮中顯出,學校校園環境文化是學校積極開展思想教育的極好陣地,必須加強重視和強化建設。

3、創設校園環境文化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極好舞台。

創設校園環境文化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極好舞台。校園環境文化陣地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競爭能力,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精神,可以培養學生的藝術才華,可以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可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可以改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使其置身於一種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境地,可以使學習在一種愉快教育、情境教育、和諧教育中健康地成長。總之,從整個校園環境文化的創設過程中,離不開學生與老師的參與。

校園與法調研報告篇3

【摘要】校園安全工作一直是校園工作中備受關注的一部分。我校長期以來認真貫徹落實各項校園安全工作,且效果顯著。但全國各地頻發的校園安全事故仍為我校的校園安全工作敲響警鐘。如何營造安全的校園環境,預防校園安全事故發生是值得深思的。鑑此,文學院團委思想調研室特展開本次調研。

【關鍵詞】校園安全、預防、調研

一、調研目的

本次調研活動旨在瞭解我校校園安全狀況,徵集廣大同學對校園安全問題的意見,關注已出現的校園安全問題,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校園安全隱患,在全方位衡量後得出妥善的解決方法以消除隱患,從而在根本上幫助同學們增強安全意識,做到防患於未然。

二、調研對象及方法

調研對象:文學院全體學生

調研方式:座談會、問卷調查、個人訪談、思想調研員協同調研

三、調研內容

(一)調研概述

座談會文學院團委思想調研室於xx年11月11日晚七點半組織大一、大二年級各班思想調研員召開了“關於大學生對校園安全認識”的座談會。本次座談會旨在聽取同學心聲,積極採納學生的意見和建議。

問卷調查為使本次調研活動的調研對象更為廣泛,調研結果更為真實,文學院團委思想調研室製作併發放了“關於校園安全的調查問卷”。本次調研共分發調查問卷145份,收回143份,問卷有效率98.6%。

個人訪談為深入地瞭解同學們對校園安全問題的認識,彌補問卷調查的不足,使調研結果更真實、深刻,文學院團委思想調研室隨機對部分大一同學進行了深入的個人訪談。

思想調研員協同調研為得到更全面的第一手調研資料,充分發揮思想調研員在各班的調研作用,文學院團委思想調研室協同各班思想調研員共同展開調研。

(二)深入調研

1.我校校園安全現狀

在調研過程中,很大一部分同學對我校的校園安全普及教育工作給予了肯定。根據座談會、問卷調查以及個人訪談得出的結果,我們瞭解到校園安全這一問題備受同學們關注。調研中,89.51%的同學認為大學進行安全演練是非常必要的,這同時也反映出了同學們非常重視校園安全問題。調研結果顯示,雖然我校的校園安全工作落到了實處,但也有必要進一步提高同學們的安全意識以及應對危險的能力。

2.存在的校園安全問題

根據各項調研結果,現就存在的各類校園安全問題做出以下分析:

(1)校園消防安全

部分同學表示過去沒有參與或很少參與消防實戰演練,對消防安全沒有清楚透徹地認識,不具備基本的火場逃生技能,不能熟練使用專業滅火設備。這些都是造成同學們火場自救能力較弱的原因。

個別同學沒有良好的用火習慣,在宿舍使用明火,造成火災隱患。個別寢室有不良的用電習慣,私自使用大功率電器,私拉、亂接電線。調查表明,15.11%的寢室曾用過較大功率電器。蘭天公寓樓內安全出口少,進出通道狹窄,發生火情時不利於樓內人員的安全疏散。

(2)校園食品安全

調查問卷顯示,60.04%的同學對學校食堂的衞生狀況表示滿意。在訪談過程中發現,剩餘39.96%的同學對學校食堂衞生安全略有疑心,主要是因為這些同學本人或周圍其他人在學校食堂發現了一些食品安全問題。

校園食品安全問題與學校各餐廳的衞生水平有直接的關係。餐廳從業人員食品安全意識較低是我校食品安全隱患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調研過程中發現,另一個食品安全的重大隱患是部分同學沒有養成良好的飲食消費習慣,不注重食品來源,喜食路邊攤食品而造成的。

(3)校園及周邊交通安全

在對各類校園安全事故的認識中,25.33%的同學認為交通事故是最容易發生的安全事故。經過調研得出,同學們對交通安全的高度重視是我校交通安全事故極少發生的重要原因。我們在思想調研員座談會上了解到,我校周邊道路交警警力不足是學校周邊交通環境擁擠混亂的一個重要的原因。這一路段交通監控設施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這一帶司機不能很好地遵守交通法規,危及我校周邊交通安全。校區與公寓的來往道路狹窄擁擠,且又有一些商販佔據路面,影響正常通行,更加劇了我校校園周邊交通安全隱患。

另外,有66.28%的同學認為學校有較合理的交通指示牌,但數量不足,所起到的積極作用有限。

(4)校園用電安全

據調查顯示,84.89%的同學表示從未在宿舍使用過大功率違禁電器,而剩餘15.11%的同學曾在宿舍使用過大功率電器。由此可知,大多數同學都較好地遵守了公寓用電守則。絕大多數同學表示不應該在公寓內私自使用違禁大功率電器。在進行個人訪談時,有同學指出部分公寓內存在原有電路不合理、線頭亂放、插座鬆動等問題。

校園與法調研報告篇4

一、校園環境軍鷹展翅,翱翔九天,百戰不殆,永不言敗文化是一個校園生態系統

眾所周知,學校是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教育的機構。從生態學的觀點看,校園是一個獨立的生態系統,它有着自己的結構和功能。校園生態系統是開放系統,不斷地與外界交換着物質、能量和信息,從而使自己保持着一種有序狀態,並不斷地發揮着自己的能。校園環境文化,在培養學生綜合性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這種綜合能力的培養並不是課堂教學所能夠完全承擔的,它需要多種邏輯的訓練。校園環境文化,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之一,有其獨特的作用。

二、校園環境文化對學生有影響作用

校園的環境文化通過教育者的組織和利用可以對受教育者產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養性怡情、陶冶情操的積極作用。這種積極性的功能需要通過教育者的設計而體現。校園以環境文化的育人功能僅僅通過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是不能充分發揮的,學校的老師,尤其是領導必須有意識地利用校園環境文化,甚至可以改變某些校園環境文化來為學樣教育育人服務。校園環境文化對學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學生的心理諮詢平衡;學生的價值觀念和行為習慣;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學習的內容和方式。

三、重視對校園環境文化建設有着深遠的現實意義

近些年來,學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加強了校園環境的綠化美化和設施建設,校園的環境文化建設有了很大的改觀。為適應新的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學校都進行以學校內部綜合改革,並把比較多的精力散到了校園精神文明建設上來,特別是對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給予了高度重視。這都是因為我們已經認識到了學校校園環境文化的創建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學校的發展有着其獨特的潛移默化的、深刻有力的影響作用:

1、重視對校園環境文化建設是學校發展的需要。

前些年來,特別是90年代以來,校園環境文化建設中出現了令人擔憂,必須須引起高度重視的嚴竣問題。

2、營造校園環境文化氣息是學校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

校園環境文化,它具有特殊而多樣化的育人功能。如果説教師和學生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主角,那麼學校校園環境文化好比是他們活動的'舞台,缺少這個舞台,師生的活動就失去了依託,並將直接影響教育教學活動的進程和效果。校園環境文化在學校思想教育中表現出以下幾種功能:1凝聚功能。學校環境文化建設的核心是樹立羣體的共同價值觀,通過它的影響力在青年學生中形成一種無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把青年學生行為繫於一個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之上,從而在高雅古富的精神生活中,陶冶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品格。2激勵功能。不同的校園環境文化會將教育教學活動導向不同的境界和水平,產生不同的育人效果。良好的校園環境文化,必然會出現勤奮好學、積極向上的校風,深刻地影響着師生的內心節辦,激發着師生的工作和學習熱情,比起千遍萬遍地説教方法,教育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3薰陶功能。學校按照審美的要求去加強對校園環境文化建設,這對學生的審美理想、審美趣味和審美觀念的形成具有無形的薰陶、感染和潛移默化的作用。

4益智功能。校園環境文化對學生的智能發展具有促進作用。一般地説,豐富良好的環境文化因素刺激,可以促進智力發展,還能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並以此為中介來促進智能的提高,特別是學習興趣的提高。

以上功能的發揮中顯出,學校校園環境文化是學校積極開展思想教育的極好陣地,必須加強重視和強化建設。

四、創設校園環境文化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極好舞台。

創設校園環境文化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極好舞台。校園環境文化陣地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競爭能力,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精神,可以培養學生的藝術才華,可以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可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可以改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使其置身於一種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境地,可以使學習在一種愉快教育、情境教育、和諧教育中健康地成長。總之,從整個校園環境文化的創設過程中,離不開學生與老師的參與。

校園與法調研報告篇5

中國小生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是我們明天的“太陽”,同時也是交通安全中的弱勢羣體。由於不少中國小校都在公路沿線,加上交通安全設施不全,在他們上學、放學參與道路交通活動過程中,慘劇常常就在他們身上不時地上演,嚴重威脅着他們的生命安全,影響着他們的身心健康。中國小生交通事故的不斷髮生,既牽動着千千萬萬的家長與教師的心,也牽動着各級黨委政府的心,更牽動着我們從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公安交警部門的心。筆者現就如何使中國小生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減少中國小生交通事故談一點粗淺的看法。

一、中國小生易發交通事故的原因

1、中國小生年齡小,活潑好動,行為無常。這種活潑好動的生理特點,使他們在通行道路和街道時,或蹦蹦跳跳,或嬉戲打鬧,行走路線變化無常,想跑就跑,想走就走,任意穿行,行動突然;有時騎車時還會勾肩搭背,甚至騎自行車大撒把或比試騎車技術,不注意避讓車輛和行人,不顧前後左右,這樣極易發生交通事故。

2、交通安全意識淡薄,自我保護意識較差。由於現在總是把學校教學質量的好壞與升學率的高低掛鈎,因此學校把時間都放在文化課的學習上,忽視了對學生交通法規和交通安全知識的傳授;同時,交警部門由於警力有限,所以在宣傳教育上有時會顯得力不從心。現在的中國小生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知之甚少,有很多甚至不知道什麼是交通違法,對交通違法行為導致的嚴重後果認識不足。

3、交通工具的多樣化與中國小生的技能不相適宜。隨着社會的迅速發展,摩托車、電動車、汽車等的普遍使用,家長出於對自己子女的愛溺和上下學的方便,往往毫不猶豫的就購買給學生,但卻沒有讓學生學習相關的交通法規就上路。正所謂“無知者無畏”,初生牛犢不怕虎,中國小生由於好奇心強,思維簡單,思想幼稚,敢於冒險,什麼都敢接觸,什麼都想嘗試。基於這些心理特點他們就會貿然駕駛一些自己根本不能駕馭的交通工具,近年來中國小生駕駛摩托車引發的交通事故舉不勝舉。

4、家長監護不力,缺乏對未成年學生的教育和保護。很多家長由於工作繁忙,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孩子結伴出玩時,不注意遵守交通法規,違反交通法規的行為時有發生。再就是一些家長自己對交通法規就知之甚微,更無從談起教育孩子,有的家長甚至在孩子面前不遵守交通法規,沒能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這些都無形中對未成年人造成了不良影響。

二、當前中國小生交通安全教育現狀及分析

1、學校教育方面:一是導向的錯誤。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今天,各中、國小校都以學生升入重點中學或考入重點大學的人數多少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唯一標準,教育導向的錯誤,必然造成管理重心的偏移,因而不可避免的出現學校忽視學生交通安全的問題。二是學校交通安全基礎教育薄弱。學校主動開設安全教育課程的很少,即使有交警部門來督促,多半都是走走過場而己;學生的交通安全防護差不多都處於一種自發狀態,學校將學生的安全責任完全寄希望於家庭和社會;學校對學生遵守交通法律的情況掌握不實,缺乏必要的考試、考核和督導;教育的對象層面窄,僅限於國小生或低年級的學生,中學生很少有上交通安全課的,更不用説參加交通安全實踐活動了。三是對校園周邊交通環境的規範欠思考。學校對接送學生的機動車是否合法全然不知,也不聞不問;對學校的安全提示牌、警示牌、人行橫道線設置缺乏必要的考慮和規劃,各種標誌、提示、警示牌等交通安全設施很不完善。

2、學生自身因素方面:一是由於中國小生自身具有生性好動、好奇心強等特點,在進行與道路交通活動有關的行動時,往往比較盲目,不計後果盲撞參與,道路交通違法行為時有發生,極易引發道路交通事故。當前,中國小生存在的主要違法行為有:過馬路時隨意搶道,在車輛臨近時突然橫穿道路;騎車在公路上互相追逐、胡鬧玩耍等;乘坐無牌無證、超員、超載車和農用車、拖拉機等等。二是中國小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識普通較少。由於中國的應試教育,造成了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現象,中國小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識相對較少,對110、122、120這些常識性的`報案電話也不太熟知,因而常常出現中國小生騎車上車、成羣結隊,步行上路,不守交規,搭乘公車不守秩序等現象發生,為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3、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方面:一方面從警力而言,警力嚴重不足是普遍存在的客觀現實。由於基層中隊及一線交警承擔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任務重,工作忙,日常交通管理勤務已顯得捉襟見肘,因而面對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少數同志確實存在為完成任務而走過場的現象。另一方面宣傳形式和內容單一、枯燥。上交通安全法制課、作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報告、播放電視光盤和圖片展覽幾乎是慣用的幾種宣傳方式。缺少針對性、新穎性,中國小生接收效果相對較差。

三、如何加強中國小生交通安全工作

據有關資料統計顯示,全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378781起,比上年下降15.9%。自以來,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首次回落到9萬人以下,共造成89455人死亡。其中有近3萬名兒童在交通事故中受傷,是歐洲的2.5倍、美國的2.6倍。中國小生交通事故的發生,不僅直接造成人身傷亡,而且使無數個幸福的家庭片刻間支離破碎;不僅威脅學生身心健康,影響學校的正常教育活動,也讓家庭憂心忡忡,影響家長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秩序。學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家長的寄託,學生交通安全問題關係到家庭的幸福、社會的和諧穩定。同時,學生的交通安全也迫切需要在黨委、政府領導下,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宣傳部門、法制部門以及學校、家長、學生等社會方方面面各個階層共同來重視和解決。公安部製作的“籃球女孩”警示片真實反映了一個花季女孩的被無情的車輪碾碎了幸福的童年,給廣大觀眾帶來了極大的視覺衝擊力。交通事故已成為威脅中國小生生命安全的一個重要因素,他們的交通安全已成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近幾年來,由於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我縣未發生涉及中國小生的交通事故,但影響中國小生交通安全的隱患還大量存在,中國小生交通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因此,加強和改進對中國小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已刻不容緩。公安交警部門作為道路交通管理的主要職能部門,對中國小生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是交警義不容辭的責任。自交通安全宣傳“五進”活動開展以來,中國小生的交通安全問題被擺上了重要的議事日程。在對當前中國小生交通安全教育狀況分析之後,對中國小生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應當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建立齊抓共管,相互配合的教育模式。交警部門作為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的主要力量,在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作用的同時,還要積極與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密切配合,建立起協調聯動的機制。各部門之間要保持密切的聯繫,各負其責、各司其職,一同挑起中國小生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的重擔,通過不懈地努力,不斷提升中國小生的交通安全意識。

二是全面提高交警隊伍的素質,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交管部門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但是由於交警隊伍警力有限,日常工作量較大,大多是民警都奮戰在交管工作的第一線,從而造成了宣傳警力嚴重不足,單憑兩三個人的力量根本無法滿足當前交通安全宣傳工作的需要。因此,這就要求我們打造出一支政治堅定、素質過硬的交警隊伍。“打鐵還需自身硬”,這是我們經常説到一句話。但是,要真正實現“自身硬”的標準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要不斷加強對民警的教育培訓力度,首先要對工作能力強、業務素質高的同志進行重點培訓,將其培養成為業務骨幹;其次是充分發揮業務骨幹的模範帶頭作用,先進帶後進,在隊伍上下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從而促進全隊民警整體業務素質的提升,為搞好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是建立交通安全宣傳教育長效機制。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地、系統地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由於多年來我們的宣傳工作長期處在一個落後的狀態,尤其是對中國小生的宣傳教育已明顯不符合時代的要求。因此當前我們所面臨的工作任重而道遠,這就要求我們建立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的長效機制,長抓不懈,克服平常心態,努力將對中國小生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是讓學生遠離事故的必要措施。通過這一措施,使學生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常識和技能,並在參與道路交通活動中,自覺地運用這些常識和技能,從而達到避免交通事故、保護自身安全的目的。在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中,公安交警部門應當有針對性地採取以下幾點具體做法:一是理性灌輸法。即由交警或老師將交通安全常識和技能以課堂講授的方式向學生進行教育的方法,也是當前最常用的做法之一。針對不同年齡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行為習慣,向學生傳授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基本內容,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走路、騎車、乘車習慣。二是活動薰陶法。這一方法的特點是寓教育於活動之中,受教育於薰陶之時。通過經常性地開展一些集知識性、趣味性、教育性為一體,形式豐富多彩的各類學生宣傳教育活動,穩固和深化學生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三是氛圍感染法。其主要特點是寓教育於交警等部門的日常管理之中,讓學生感受到社會各界對其的關愛,從而自覺養成良好的交通行為習慣。通過文明、整潔、有序的交通環境,醒目的警示標誌以及交警的規範管理,使學生受到良好環境和氛圍的感染,併產生與周圍環境相符合的情緒,自覺約束不文明的交通行為。四是自我教育法。採取這一方法的目的是希望學生通過交通安全宣傳教育,自我提升交通安全意識和素質,開展學生交通安全宣傳活動,容易激發學生的內在需求,引起共鳴。通過學校自身教育,採取遊戲、兒歌等形式多樣的教育方式。寓教於樂,並積極拓展外延,開展了“小手拉大手”等一系列活動,提高學生的自我防範意識和交通安全意識。

總之,我國中國小生近2億,這是一個龐大的羣體,面對複雜的交通現狀,短期行為和臨時性的措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宣傳教育是保護學生交通安全的必要手段,但不是全部,只有全社會共同擔責、共同呵護,才會讓道路交通事故等意外傷害遠離孩子,才能保證孩子們健康茁壯的成長。

校園與法調研報告篇6

中學建校兩年來,堅定不移地走”以德治校、特色辦學“之路,致力於學校文化特色建設,擴展了自己的生存空間,促進了學校持續不斷的發展。學校以《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見》為指導思想,在強化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教育、教學活動場所的同時,積極開展了學生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對學生道德情操的培養和行為規範的養成起到了較好的教育內化作用,逐步形成了”校以育人為本,師以敬業為樂,生以成才為志“的良好風尚。

一、加強物質文化建設,美化校園環境。

物質文化是一種直觀性文化,它直接表現出師生所處的文化氛圍,如校園佈局、建築裝飾、教學設施、環境衞生等。我校的物質文化建設以”三個面向“為指導思想,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充分體現了全校師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審美觀。兩年來,學校借創建市級示範國中之際,加大了校園文化硬件建設的力度,投入大量資金用於校園的改造和美化,學校的綠化面積、品位均有了較大的提高,校園內鮮花爛漫,綠樹成蔭,走進校園,櫥窗會”説話“,牆壁會”育人“,莊嚴肅穆的楊獻珍紀念像、耀人眼目的金字校訓碑,以及高標準的革命傳統教育展室和文化長廊等,處處洋溢着和諧樸實的文化韻味。

學校還在校園中建有一個長約十餘米的宣傳長廊和兩個閲報欄,集校板報、畫廊和校務公開公告欄於一體,簡潔、美觀、大方。學校在校園的醒目位置、所有教學區域的走廊、教室內外,張掛、書寫了名言警句、名人畫像等,真正做到了讓每一面牆壁都發揮教育作用,使學生在賞心悦目的環境中身心得到陶冶,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對他們的品德和行為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加強制度文化建設,強化管理機制。

制度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是確保學校教育有章、有序和有效的主要保證。兩年來,我校遵循教育規律,依據教育方針和教育法規,建立和健全了各種規章制度,我校的各種規章制度,主要體現以下四個特點:

1、全。學校根據教育、教學工作的實際情況,全方位制訂各項規章制度,做到事事處處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學管理制度、總務管理制度、內部體制管理制度等。

2、細。我校制訂的各種規章制度,能較好地體現學校的實際情況,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學校對各種規章制度中口號式的文句儘量減少,充實了具有較強可操作性的內容,便於各規章制度的具體執行。

3、嚴。學校按照教育教學的高標準,以創建示範國中的要求,以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嚴格制訂各項規章制度,充分體現科學管理思想,做到以人為本,賞罰分明,嚴格規範了全校師生行為。

4、實。學校在科學制訂各項規章制度的同時,狠抓了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學校按適用範圍將教職工管理制度及學生管理制度分訂成冊,定期組織師生學習掌握制度內容。學校還建立了一個完善的管理網絡,成立了以校長掛帥,主管校長負責,各處室負責人、教研組長參加的工作領導小組,分工明確、職責分明,考核措施到位。

三、加強課餘文化建設,豐富校園生活。

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我校多年來十分重視學生課餘文化的建設,形成了以嚴格執行課程計劃為手段,以藝術教育為特色的課外活動。

1、嚴格課外活動的管理。

我校的課外活動遵循自主性、實踐性、發展性和教育性的原則,每一種興趣小組、每一次活動都要求做到有計劃、有記錄、有成果、有總結,並且要定人員、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對興趣小組活動學校還要求負責老師記好台帳,學校定期檢查活動的開展情況。

校園與法調研報告篇7

沿海開發,一體兩翼,半島經濟圈建設,優越的區域位置,使得堆溝港鎮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近年來,堆溝港鎮經濟、文化、社會事業日異月新,蓬勃發展。港鎮國小作為鄉鎮中心國小承擔着港鎮社區人民和企業職工子女教育任務,一直以來港鎮國小本着服務經濟發展,服務社區建設,服務企業騰飛,始終讓社區家長、企業職工子女享受優質教育,始終以辦社區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不斷整合資源,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內強管理,外塑形象,促進學校內涵發展,提升學校辦學品位,教育教學取得一系列成績。但是,隨着園區發展,教育現代化推進和社區人民及企業職工對優質教育的渴求,堆溝港鎮中心國小已不能適應園區發展、社區建設需要,校園迫切需要整體規劃和建設,現就目前辦學狀況和發展規劃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目前辦學狀況

1、校園建築情況

校園面積17342平方米(約26畝),教學用房2300平方,教輔用房1100平方,餐廳宿舍1160平方,教師宿舍550平方,幼兒園教學用房350平方,200米環形水泥跑道。

2、教師學生情況

現有教職工81人,其中外省市大學生12人,國小生1160人,幼兒290人,現有21個班,一至三年級均達50人,部分班級達60人(無教室可用)。

3、學校辦學瓶頸

①教師辦公桌、學生課桌凳簡陋不足,教師近50人擠於100平方的辦公室,辦公桌均已使用20餘年,其中高矮樣式參差不齊,有不少為合併的村小調劑過來;學生課桌缺少近150套。②班級生數超標,無教室可分班,目前教室已嚴重擠佔教輔用房,無閲覽室、實驗室、美術室、少先隊活動室等等,缺少功能室近10口,下學期隨着村小部分二年級升至中心國小三年級和外地打工子女轉學將面臨擴3班,但無一口教室可用。③外省市大學生住宿問題,近三年新分配近20名大學生,現有宿舍、樓梯間、電腦室機房都已經住滿,下學期新分配大學生面臨住宿難題。④灌河對面響水陳家港化工園一河之隔距離校園太近,排放污染嚴重影響師生身體健康,不良天氣和風向變化嚴重影響正常教育教學。

二、發展規劃設想

1、辦學規模

①港鎮現有在園幼兒1698人,按此推算中心國小每年新入學學生將達300人以上,其餘就近在村小就讀(按照佈局調整規劃下面保留3所完小,兩個教學點),中心國小三年後生數將達1800人左右,按照45人一班,中心國小班額為40班,教職工130人。②園區不斷髮展,企業職工不斷增多,外省市打工子女轉入就讀逐年增加,目前每年轉入學生近40人,一個班。

2、校園規劃

按照省合格國小標準生均佔地面積20平方共計36000平方,建築面積6.4平方計算共計11520平方。中心國小規劃建設校園面積40000.86平方,教學用房11765平方,食堂1428.816平方,生活用房5218.6464,建築總面積18412.462平方。校園按照生活區、教學區、運動區三區分離要求建設,學生運動區建300米環形跑道。

校園與法調研報告篇8

在30年的工作實踐中,各地始終致力於加強“服務文化”建設,發揮“服務文化”功能,有力地促進了老幹部工作的健康、科學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贏得了廣大老幹部的普遍認可。歸納“服務文化”對老幹部工作的促進作用,有以下四個功能。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引發了教育教學信息化、數字化,數字化校園的建設已成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制高點,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手段和教學水平,培養人才的迫切需要,只有予以充分的認識和高度的重視,才能確保數字化校園建設在學校工作中順利進。

下面就本校的數字化教育教學建設情況做一簡單介紹

一、加強領導,把信息化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

為增強學校信息化工作的推進力度,我校及時構建了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三個層面的管理體制:1領導層面:由校長、分管副校長、專職教師等組成的領導小組,負責整體規劃協調,並制訂相關制度。2管理層面:教導處、教科室和總務處等部門按各自職能,突出抓好教育信息化的推動工作。我校還專門設立了“信息技術處”這一中層職能部門,配備精幹力量,以加強管理。3參與層面:全體師生努力學習、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成為學校信息化建設的積極參與者

新農村文化建設是一個重要而複雜的系統工程,是一項迫切而長期的艱鉅任務。針對當前我市新農村文化建設現狀和存在問題,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新農村文化建設工作必須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加以推進。結合這次調查,我們特提出如下對策和建議。

二、學校園網數字化硬件系統建設

1、教學及校務管理系統

近年來,我省各級公路管理部門日益重視公路文化建設,把公路行業文化建設作為對內凝聚人心、激發活力,對外展示行業風貌、構建和諧公路的重要舉措,且取得了顯著成績。如:從20xx年起,省管公路貫徹“12435”發展思路,促進了省管公路的機制改革,使公路行業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以受社會高度評價的“三個工程”為例:

各處室級部配備公用辦公計算機,並在部分處室配置打印機,充分利用校園網一這平台將各處室級部的信息進行有效的管理。

2、數字化圖書館建設

第二種情況是開展活動斷斷續續,沒有固定的指導管理人員。這些鄉鎮綜合文化站所處地域環境一般,當地鄉村和廣大羣眾的經濟條件比較差,且大部分羣眾不十分喜愛文藝活動,加之這些鄉鎮領導也不十分重視羣眾文化工作,沒有安排固定的文藝活動指導管理人員。

加強電子圖書、文獻資源庫建設,學校購置數字化電子圖書館一套,計130萬冊圖書,並接入校園網,使全校師在工作學習之餘,通過校園網瀏覽閲讀全面升級圖書館現有硬件設備。完備電子閲覽室的使及管理;增加館藏電子圖書、電子期刊。舉辦各種文化藝術活動,形成校園電子圖書文化。

3、公共資源服務平台建設

建立教學資源共享平台,建立強大的課程教學資源庫,內容包括教學課件、教案、教學方法指導、論文等,並將壽光市教育網教學資源在網上公開,實現優質資源共享。建成學生自主學習環境,實現網上授課、網上輔導、網上答疑。學校充分利用ftp服務器方便宜操作的優勢,增大教學資源庫容量,以便學生能更方便全面進行網上學習。通過光纖與internet相連,實現了教育資源的共享,形成了地面;

4、多媒體應用平台建設

學校購置高性能計算機,建立功能強大的視頻服務器、音頻服務器、文件服務器等。內容涵蓋學校管理、網絡資源、電子圖書、信息發佈、知識資源及電子圖書等內容,為學校管理、師生的學習和交流提供了強大的平台。

5數字化校園建設的技術支持

學校將建成百兆到桌面、技術先進、高速、穩定、安全的校園網絡。學校各教室、辦公室全部設有網絡端口、提供一台公用計算機和打印機,並設置專業服務器,安裝教務管理軟件、學生管理軟件、圖書管理等軟件等。

統籌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動社會公眾資源向農村傾斜、公共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市文明向農村輻射。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加大對農村教育、衞生、交通、電力、通訊、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的投入力度,不斷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城鄉基礎設施的共享度,解決農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嚴重滯後的瓶頸制約。通過加大農村公共產品的支持力度,讓公共服務更多地深入農村、惠及農民,彌合各項公共事業方面的城鄉差距。

6電子實驗室建設

(1)計算機教室系統

在原有設備基礎上,20xx年9月,學校新購置高檔海爾品牌計算機30台,組裝服務器一台、教學用機一台,保證了計算機教室和高效運行。

(2)多媒體教室系統

學校設有高標準多媒體會議室、公用多媒體教學教室和多媒體教學班共9個,配備教學用機、投影設備各一套,並接入校園網。

三、數字化校園軟件建設

1加強數字化信息化教育教學模式的研究,提高教學質量。

在教學中,為了真正發揮數字化手段優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校注重教師對數字化教學手段的研究,一線教師人人掌握了現代教學教學手段,熟練運用計算機多媒全技術用於辦公和教學。

辦園條件不斷改善。改制前我市幼兒園的辦園條件普遍較差,改制後廣大業主積極籌措資金建造園舍,添置教育現代化設施設備、購置大型玩具和圖書資料等,辦園條件得到較快改善。目前各鎮中心幼兒園的教學、生活用房及衞生、安全、消防、供水、排水、供電等設施設備基本配置到位。各幼兒園的廚房設施能嚴格按照市衞生監督所的要求改造、添置。與此同時,不少幼兒園重視了幼兒園環境的淨化、綠化、美化工作,努力使幼兒園的生均佔地面積、生均建設面積、生均綠化面積逐步達標,園內環境逐步優化。

2培養適應信息化教育的師資隊伍

隨着壽光市教育網的開通,遠程教育資源和網絡資源豐富多彩,信息傳遞速度快,教師之間的交流與討論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給教師的教學和教研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和豐富的資源。我校校園網上建有教師備課系統和教研論壇,教師可以高度共享信息資源,利用便利的備課系統和教研論壇開展教學教研工作。教育信息化開闊了教師的視野,豐富了教師的知識,方便了教學教研工作,提高了教師教學教研效率和水平。

在大力推進教育改革,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學校文化建設越來越受到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而作為教育第一資源的教師,其文化建設則是學校文化建設諸多方面的核心內容。教師職業的基本功能決定了教師文化的內涵,良好的學校教師文化潛移默化地深刻地影響着學生的學習和成長,並影響着我們國家的未來。因此,加強學校教師文化建設,是確保中國小生健康成長的一項重要工程。前段時間,教育局人事科組織人員對全區八所中國小、幼兒園進行座談調研,總體上看各校(園)對教師文化建設工作較為重視,也取得了不少成績,但還存在着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對具體問題的分析,以指導今後學校教師文化建設。

加大投入。近年來,我校克服經費短缺、資金緊張等各種困難,多方籌措資金300多萬元,為每間辦公室配備了台式電腦,為每位教師配備了辦公用筆記本電腦,更新了4間學生機房,增添了6部數碼攝像機和15部數碼照相機,並對全校的網絡進行了升級改造,購買服務器2台,更換了數部交換機,各教學樓間用光纖連接,達到主幹千兆、桌面百兆。各教室、辦公室通過有線和無線連接,網絡基本覆蓋全校。學校還通過多種渠道購買大量教育教學軟件並自制課件和課堂實錄近500g,供廣大教師使用,提高了學校的辦學條件、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

為了提高教師利用數字化段教學的水平,充分發揮數字化設備優勢,在教學培訓中採取集中培訓、自主培訓、技能大比武,網課評選項等措施在教師中開展“以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為主的現代教育技術培訓。通過推薦和介紹運用信息技術的優秀教學範例,展示信息技術的魅力,激發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濃厚興趣。有計劃地安排學習內容,按照由易到難、由點到面的程序進行有重點、有層次的培訓,每個階段結束時都進行了相應的認知水平和操作技能檢測,活學活用,務實求新,保證了培訓效果。建立了與普及推廣信息技術相適應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鼓勵教師學以致用,把應用信息技術的過程同時作為信息技術學習提高的過程,在實踐中提高自己。同時把信息技術的學習與新教育理念的學習結合起來,通過技術手段的更新來帶動教育觀念的更新,促進教學方法的更新和人才培養模式的更新。

3開足開全課程,加強學生信息技術知識的掌握

校園文化是一種自覺地以文化為導向的現代教育管理模式。《中國教育改革和基礎綱要》明確指出:“要建設健康生動的校園文化,樹立良好的校風、學風,使學校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陣地。”作為一種育人環境和氛圍的創設,它在學校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尤其是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效果。

學校安排充足的信息技術課程,保證每週1節信息技術課,且上機操作時間保證在80%以上,以此使學生對信息技術有深刻的認識,樹立信息意識,提高計算機、網絡操作能力。在教學中,通過講解和上機實踐,使學生掌握常用軟件的使用,並提供網絡在教師指導下健康學習,增強對網絡文化的認識能力和利用能力,讓每一位學生在網絡上“安家”,通過網絡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傳遞、交流自己的思想,體會做為一個社會人在網絡上享有的權利和義務,最終達到提高信息素養的目的

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學校數字化建設有了很大的進步,教學設備的應用更加科學化,實際化,教師現代化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學校教學出現質地飛躍,但也存在許多問題,如教師的數字化教學水平還需進一步提高,真正實現數字化教學手段和課堂教學的融合,學校將加大資金投入,更新硬件設備,為數字化教學提供保障。將“數字化校園的建設”與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科研發展、學科建設等各個方面的工作有效地結合起來,把我校建設成為一所現代化學校,真正實現我校教學的信息化,數字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z471y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