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矛和盾的集合教學設計

矛和盾的集合教學設計

目錄

矛和盾的集合教學設計
第一篇:矛和盾的集合教學設計第二篇:25、《矛和盾的集合》教學設計第三篇:《矛與盾的集合》教學設計與反思第四篇:25矛和盾的集合教案第五篇:新課標人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下冊25《矛和盾的集合》教學案例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矛和盾的集合教學設計

《矛和盾的集合》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矛和盾的集合》講述了發明家將矛和盾的長處集合在一起而發明了坦克的經過。本設計旨在通過對文本的學習,抓住重點句“坦克把盾的自衞、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讓學生穿越時空隧道,在民主、和諧、寬鬆的教學情境中盡情思維;同時從“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中得到啟發,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教學目標

1.理解“合二為一、大顯神威、左抵右擋、難以招架” 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重點句“坦克把盾的自衞、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讀懂本課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4.初步瞭解用事實來説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

2、理解、體會由坦克引發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同學們,老師帶大家認識兩個大字。(出示課件:矛、盾的金文)

猜猜這兩個是什麼字?你是怎樣猜出來的?我們來看看矛、盾兩個字的變化過程。(課件出示)

看樣子就能才出來的字叫象形字,象形也是一種造字方法。象形字是祖傳的,但文字也有進口的,如:坦克。矛、盾、坦克之間有何聯繫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矛和盾的集合》,課題中有三個新朋友,你認識嗎?這也是本課要求書寫的生字。請舉起你的手和我一起認真地寫吧。

讀讀吧!(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用三分鐘的時間讀通課文,畫出你認為好的詞語。

讀一讀你畫的詞語,其他同學聽聽哪些詞語和你畫的相同,看看哪些詞語的人氣最旺。

我呢也找了一些好詞語,請你讀一讀。(課件出示)

三、由重點句引發思考,激起探索欲

文中有個句子把矛、盾、坦克都用進去了,請找找這個句子。(本文來源本站:) 根據生的回答(課件展示)坦克把盾的自衞、矛的進攻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大顯神威。

這個句子是什麼意思?

坦克為什麼能大顯神威?

“一”指的是什麼?“二”指的是什麼?

“合”就是課題中的集合。

四、洞察發明之思

1、矛的進攻和盾的自衞是怎樣結合的呢?請讀第1—4自然段,畫出矛進攻厲害,盾自衞的句子。 (根據回答,出示句子: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

①指名讀。

②從那些詞語可以看出矛的厲害?同學們,有些句子讀着讀着可以讀出一幅畫面來,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場面?

③讓我們來演演那緊張危急的時刻吧! 請拿出你的雙手當作盾,老師的矛要進攻了,準備好了嗎?我的矛刺向你的上方、下方、左方、右方??(學生做動作,説體會)儘管我們左抵右擋,但還真是—— (學生:難以招架)誰來讀出發明家的急?

2、在這緊張危急的關頭,發明家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生補充)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站在鐵屋子裏,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3、這樣的盾很安全,可安全之餘又有了困惑,是什麼困惑呢?(生齊讀第3自然段)

4、這個問題得到解決了嗎?你是從哪知道的?

(生自由讀第4自然段)

5、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發明家的思考和發明過程。(課件出示表格)

6、你們能介紹坦克的發明過程嗎?(按課件提示回答)

7、坦克發明出來了,我們來看看坦克。(課件出示坦克圖,簡單

介紹)

五、抓住“大顯神威”理解課文

1.坦克把盾的自衞、矛的進攻合二為一(生補充)

2.坦克在戰場上是怎樣大顯神威的?請自由讀讀課文第五自然段。(課件出示)

你從哪兒感受到了坦克的“大顯神威”呢?

(生回答)

真可謂是:(課件出示詞語)落荒而逃、潰不成軍、抱頭鼠竄、哭天喊地、丟盔棄甲、魂飛魄散。

總結朗讀:同學們,1916年那一戰呀,當時的德國兵是非常厲害的,可以説是所向無敵。而當他們遇到坦克竟被嚇成了這樣,你説坦克厲害嗎?你能讀出坦克的大顯神威嗎?

六、品味作品之道

1.矛和盾在一起為什麼沒有自相矛盾,反而變成了大顯神威的坦克?(生回答)

是的,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學生齊讀:“是的,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你能説説對這句話的理解嗎?(交流後再次齊讀)

2.同學們,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享受着集合帶給我們的便利。比如説這枝鉛筆,它就集合了橡皮的優點—— —可以擦,筆的優點—— —可以書寫。請與同桌討論討論:在日常生活中還有什麼類似"矛"+"盾"的發明呢? (交流點評)

同學們,我們的身邊充滿了集合,我們的未來也充滿了集合! 有興趣的小朋友課外可以再去找找!

3.句中的“誰”可以是你,是我,是他。請再與同桌討論討論:如果有可能的話,你希望將哪些同學的優點集於一身?

4、在這節課結束之際我想把這句話送給大家:取長補短顯神威,強強聯手走天下。以此勉勵!

第二篇:25、《矛和盾的集合》教學設計

25、《矛和盾的集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矛、盾”等6個生字,會寫“矛、盾”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等16個詞語。能根據自己的水平用一個詞或幾個詞造句、寫話。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課文中你認為好的詞語。

3.初步瞭解用事實來説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4.培養學生針對課文內容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的能力。

5.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讀懂本課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

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

過程,是教學的重點。

2.理解、體會由坦克發明引發的道理,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成語故事引出課題

從前,楚國有個賣矛和盾的商人,為了推銷他的矛和盾,他誇他的盾説到:“我的盾很堅固,任何矛都刺不破。”又誇他的矛説:“我的矛很鋭利,能刺破任何盾,”有人就問他:“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結果會怎樣?”那人漲紅着臉,半天回答不上來。

1、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成語?板書:自相矛盾

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就和矛與盾有關,揭題《矛和盾的集合》

齊讀課題,響亮的再讀一邊。

剛才同學們聽了《自相矛盾》這個成語故事,那麼當課文中的矛和盾再次相遇,又會碰撞出什麼火花呢?結果會怎樣呢?學完了這篇課文你們一定會得到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

2、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請同學們打開課文,用你們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帶着兩個要求,a讀準字音,讀通句子。b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同學們剛才讀書都很認真,哪位同學來説説,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兒? 生:坦克集合了盾自衞和矛進攻的優點,在戰場上大顯神威。

4、這課的生字朋友已經迫不及待的要和同學們見面了,想一起去認識一下嗎?

矛盾如雨點般左抵右擋難以招架首次、長處戰場、

蝸牛大顯神威龐然大物自衞烏龜

a、自由讀生字詞

b、我請一位同學來噹噹小老師,提醒一下其他同學小黑板上哪幾個字是容易讀錯或容易寫錯的。

教學生識字,如“抵”“烏”字,範寫“威”“神”字,正音“長”“神”“招架”等

指名讀,正音,不要拖音。

c、還有哪位同學能把生字朋友的名字都準確的讀出來?

d、開火車

e、齊讀。

5、同學們都知道矛和盾是我國古代非常常見的兵器,矛是用來進攻的,盾是用來抵禦敵人刀箭進攻的,下面就請位同學來配合我一下。

現在我用我的“手矛”(食指)來攻擊你,你用你的“肉盾”(手掌)來防禦我矛的進攻。看看是你的盾厲害還是我矛的厲害。

師:看了表演,有誰能夠説説“左抵右擋”的意思嗎?

生:左邊擋擋,右邊擋擋。

師:那他擋住了嗎?

生:沒有。

師:噢,矛沒有擋住,那課文中用了哪個詞語來形容他沒擋住,誰能最先找到。

生:難以招架。

師:是呀,同學們找的真認真,難以招架,哪位同學能給招架找個近意詞?(生: 難以抵擋,承受)

師:那我來採訪一下配合我表演的這位同學,為什麼你的盾會擋不住我矛的進攻呢?

生:因為你的速度太快了。

師:是啊,矛進攻的速度太快了,那用課文裏的一個詞語就是什麼? 生:如雨點般。

師:蒽,真聰明,矛速度太快了,如雨點般,盾左擋右擋還是難以招架。 師:出示小黑板,找出哪些詞可以看出矛的利害?

生:如雨點般、左抵右擋、難以招架。

師:那位同學能抓住這些詞語讀出矛的利害和盾的困境嗎?

(指名生讀)還有更厲害的矛嗎?

6、那老師心中又有個疑問了為什麼這次矛和盾相處在一起,不再自相矛盾

而是變成威力無比的坦克呢,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生:讀課文中發明家發明坦克的段落。師綜合學生答案,總結。

師:發明家在和朋友比賽時處與弱勢,忽然他產生了一個想法,什麼想法呢?

生: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鑽在鐵屋子裏,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師:是啊,盾大得像個鐵屋子,發明家就誰都不怕啦。這個發明家還真會思考和想象,誰來讀一讀,讀出發明家想到點子時的心態和語氣。

師小結:同學們真厲害,從一個“忽然”瞭解了發明家產生想法的過程。 生: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鑽在鐵屋子裏,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師:本來呆在鐵屋子裏,誰也戳不到,很好啊,可是發明者又有了困惑?什麼困惑?

生:這樣的話自己就變成了只能縮在殼裏保命的蝸牛與烏龜。

師:是啊,自衞是為了更好地進攻呀!怎麼辦呢?發明者又是怎麼想的呢? 生: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裏伸出進攻的“矛”——槍口或炮口。 師:這樣既可以防守,又可以進攻,一舉兩得,兩全其美了,這個辦法真不錯。

師:這裏的“矛”指的是什麼?

生:這裏的“矛”指的是槍口或炮口。

師:是的。中間這個標點符號叫“破折號”,起到解釋説明的作用。 師:那麼,同學們,你們告訴我,發明家是不是把矛和盾的優點合二為一後,這輛坦克就是威力無比,就可以在戰場上大顯神威了?

生:不是的。

師:他還想到了什麼?

生:發明家想到了這鐵屋子還要會跑,得裝上輪子,安上履帶。

師:是啊,給鐵屋子裝上輪子,這樣一來,坦克就可以在戰場上進退自如,能攻能守了,看,一架坦克造好了。

多好的發明呀,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一段吧。讀出發明家想出好辦法的語氣和心情。

哪位同學還能結合黑板上的詞語來説説發明家發明坦克的過程。

生答。

7、坦克集合了盾自衞和矛進攻的優點,在戰場上大顯神威。

師:同學們思考一下:大顯神威什麼意思?( 很厲害,把潛力都發揮出來,) 課文中那些詞語讓你體會到坦克的“大顯神威”了?

找到的同學用波浪線劃出來。

生:我從“德國兵嚇得哇哇直叫,亂成一團,一下子退了十公里”知道坦克大顯神威的樣子。

師:你是從德國兵的失敗中體會到大顯神威的。還有嗎?

生:從“龐然大物”這個詞我知道了坦克很大,讓它大顯神威了。

師:你是從坦克的大體會出來的。還有嗎?

生:首次是第一次的意思,坦克第一次出來就大顯神威了。

師:是啊。多麼厲害。這段話中還有一個詞也是第一次的意思,請你把它找出來。

生:頭一回。

師:對,坦克第一次出場就這麼厲害,大顯神威了,指名把威武神勇讀出來。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這課,瞭解了發明家是如何將矛和盾的優點合二為一發明坦克的,並且他發明的坦克在戰場上是如何大顯神威的。這位發明家是個多麼善於思考的人啊,那麼我們在坐的每一位同學是不是也應該像這位發明家學習,在生活中做個有心人,勤動腦,善動腦呢。

8、佈置作業。

第三篇:《矛與盾的集合》教學設計與反思

《矛與盾的集合》教學設計與反思

彭勤

教材:人教課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25課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理解並積累“左抵右擋”“難以招架”“大顯神威”等詞語。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瞭解發明家發明坦克的過程,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勇於實踐的品質。

4.初步瞭解用事實來説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弄清楚發明坦克的過程,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預習情況,鼓勵學生養成預習習慣。

2、通讀課文,檢查學生讀文情況,提示讀文注意點。

二、導入課題,把握主體

1、書寫課題:提示“矛”“盾”“集”的寫法。(故意設置錯誤寫法,讓學生判斷寫法正誤)

2、讀課題,瞭解“矛”與“盾”。

(1)、出示課文插圖,哪是“矛”?哪是“盾”?從文中(哪些字詞句可以看出)找依據。

(2)、“矛”與“盾”的作用各是什麼?(板:進攻、自衞)

(3)、理解“集合”。你從文中哪句話知道的?“坦克把盾的自衞??在戰場上大顯神威。”(板:合二為一)

(4)、課文寫了什麼?發明家發明坦克----坦克大顯神威----明白道理(滲透用事實來説明道理的表達方法)(練習用先??接着??然後??最後??概括)

過渡:發明家怎樣發明坦克的呢?帶着這個問題,讀讀課文的1——4自然段。

三、瞭解坦克的發明過程

1、帶問題自讀課文1——4自然段。

2、朗讀、感受比賽

(1)、發明家發明坦克的起因?(比賽)

(2)、畫出發明家與朋友比賽的句子。

“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

(3)、朗讀,談讀後感受(緊張、激烈??)

(4)、從哪些字詞感受到的?理解“雨點般、刺、左抵右擋、難以招架”。

(5)、把握上述字詞,指導朗讀。

過渡:“在這緊張危急的關頭”理解“關頭”,發明家有什麼想法?

3、讀悟議“想法”

(1)、出示“緊張危急的關頭”發明家的想法。

(2)、“盾太小了”———“鐵屋子”

讀,發明家發現了什麼?怎麼解決的?

發現“盾太小了”,讀出感歎語氣;解決辦法:鐵屋子,“如果??一槍也戳不到我啦”讀出高興語氣。

(3)、安全但不能進攻——-“槍口或炮口”

這樣做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揮盾的作用,但僅僅這樣行嗎?發明家又發現什麼問題,又是怎樣解決問題的呢?

學生讀文、思考、交流,填表:發現問題“安全但不能進攻”,解決問題“伸出進攻的‘矛’---槍口或炮口”。適時交流引號、破折號的作用。

(4)、“還要會跑”------“裝上輪子,安上履帶”

發明家又發現了什麼問題?又怎樣解決的?(生交流解決)

4、交流“發明”,觀看坦克圖

小結:發明家把矛的進攻與盾的防守合在了一起,發明了坦克,再讀1-4自然段。 出示坦克圖,學生用自己的話説説發明家發明坦克的過程。

過渡:坦克把矛的進攻與盾的自衞合二為一,它在戰場上?-----(生:大顯神威)

四、感受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

1、出示片段:“1916年??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2、朗讀,談感受: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龐然大物、哇哇直叫、亂成一團、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3、朗讀指導。

4、觀看坦克作戰視頻。

五、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勇於實踐的品質

過渡:坦克神奇吧?了不起吧?但更了不起的是?(發明家)

如果發明家站在你面前,你想對他説些什麼呢?(生自由表達觀點)

六、理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過渡:坦克把矛的進攻與盾的自衞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取得了勝利;發明家把矛的進攻與盾的自衞合二為一發明瞭坦克,獲得了成功。是的??

1、出示“是的,誰??勝利者。”

2、學生讀句子,結合課文談理解:

(1)、坦克把矛的進攻與盾的自衞合二為一,在戰場上取得了勝利。

(2)、發明家把矛的進攻與盾的自衞合二為一發明瞭坦克,獲得了成功。

3、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生活中還有什麼例子也能説明這個道理呢?

(1)、舉事物例子:輪子+椅子=輪椅??(出示圖,集合使我們的生活更方便、更精彩)

(2)、人物例子:學習別人的優點(集合使我們變得更加優秀)

4、齊讀“是的,誰??勝利者。”

七、佈置作業:摘錄這一課的好詞好句。

板書設計

25矛和盾的集合

進攻自衞合二為一

槍炮鐵屋子坦克

反思

這篇課文寫的是發明家手持矛和盾,在與朋友對打比賽時,由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説明“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設計時我從課文預習入手,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並初讀課文,瞭解學生對課文的熟知程度,為下一步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作準備。接着在出示課題時故意將“矛、盾、集”寫成錯別字,讓學生來糾正錯誤。順勢引導學生根據課文插圖認識矛和盾這兩種兵器(因為學生以前沒有學過《自相矛盾》,不知道什麼是矛,什麼是盾),知道兩種兵器的作用。在結合生活與課文理解了“集合”後,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然後通過問題“發明家怎麼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的?”引導學生了解坦克的發明過程;通過找問題,解決問題,體會發明家的思考過程;通過朗讀及觀看坦克作戰視頻感受坦克的“大顯神威”;通過“如果發明家站在你面前,你想對他説些什麼呢?”來學習發明家勤于思考、勇於實踐的品質;通過結合課文及生活中的事例來理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這個設計在實際的教學中效果很好。能順利地達到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能在課堂上進行了大量的聽説讀寫訓練,師、生、文本之間的交流非常深入。缺陷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不到位,缺少激勵性語言的評價。還有一點值得説明,因為教學前期準備充分,所以上起課來得心應手,也使我深刻理解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道理。

第四篇:25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語文備課大師 目錄式免費主題備課平台!

25《矛和盾的集合》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矛、盾”等6個生字,會寫“矛、盾”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等16個詞語。能根據自己的水平用一個詞或幾個詞造句、寫話。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課文中你認為好的詞語。

3.初步瞭解用事實來説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4.培養學生針對課文內容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的能力。

5.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讀懂本課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是教學的重點。

2.理解、體會由坦克發明引發的道理,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方法:觀察法談論法,朗讀指導法

教學準備小黑板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師:(出示課文中的插圖)請認真觀察這幅圖,圖上發明家手持矛和盾,正在與朋友比賽,從圖上看,你知道哪個是矛?哪個是盾?説説“矛”和“盾”的樣子和作用。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範寫2個字):

矛進攻

盾自衞

“盾”是一個象形字,一個人的手舉着盾牌,以盾蔽目(身體) )大家看看這個“集”字,上面的念“隹”,是指一種短尾巴的鳥。下面是個“木”,誰能猜一猜它的意思?)

師:如果我們把矛和盾的這兩種相對立的兵器集合在一起,那會是怎樣的情形呢板書課題:矛和盾的集合。齊讀課題。

師:讀了課題,你有哪些問題呢?根據學生反饋板書問題要點。

如:矛和盾為什麼要集合?怎麼集合的?結果怎麼樣?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師:矛和盾這兩種兵器怎麼集合?集合結果會怎樣?請同學們仔細讀讀故事吧。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學生自由讀課文。

三、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1、小黑板出示詞語:先由學生領讀到搶讀到憶讀競賽,重點糾正要強調讀音的生字是“戳、履”,熟讀的新詞有:

2、六句帶有生字的句子(1)矛(máo)和盾(dǜn)的集合;

(2)發明家手持(chí)矛和盾,與朋友比賽。

(3)對方的矛如雨點般(bān)向他刺來;

(4)敵人就一槍也戳(chuō)不到我了;

(5)自己卻變成了只能縮在殼裏保命的蝸(wō)牛或烏龜;

(6)裝上輪子,安上履(lǔ)帶。於是,發明家發明了坦(tǎn)克;

4、出示詞語:左抵右擋、難以招架、合二為一、大顯神威、龐然大物。再次默讀課文,藉助部分詞語説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呢?

語文備課大師 今日用大師 明日做大師!

四、、深讀課文,解疑生情。

(一).學習課文1—4自然段。 、感受比賽場面,品讀佳句

1、出示課文插圖,談話:原來坦克的發明源於一場比賽,誰願意當任現場解説員,為大家現場直播?(説話訓練)

2、我們來看看課文中是怎麼描寫這個場面的。

出示句子: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

①比——把你自己對比賽場面的解説與書上的描寫比一比,你有什麼感覺?(體會用詞)

②讀——自由讀一讀,感受比賽的緊張激烈。

③演——指名演,同桌互演,親身體驗比賽的緊張激烈,理解“矛如雨點般”、“左抵右擋、難以招架”

④悟——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⑤讀——把你體會到的讀出來。

過渡:雖然只是朋友間的比賽,但依然十分緊張,就是這樣一場比賽,讓發明家受到了很大的啟發,最終發明了坦克。

3、反饋交流:

⑴在這緊張危急的關頭,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鑽在鐵屋子裏,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①請大家用心去讀讀,看看你能發現什麼?讀懂什麼?

②交流:

a、盾的缺點是什麼?(太小啦!)哪些地方寫出了盾的缺點?

b、從第一個“!”,你讀出了發明家怎樣的心情?(不滿、可惜)從第二個“!”,你又讀出了發明家怎樣的心情?(盾可以改變的喜悦心情)

c、你能不能把發明家的這種心情讀出來?指導朗讀。

d、目前還存在着什麼問題?

⑵相機出示句二:對了,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裏伸出進攻的“矛”——槍口或炮口。“矛”字上加了什麼符號?表示什麼意思?(板書:槍炮)這樣的鐵屋子可以坐着去和別人比賽了嗎?為什麼?相機板書:坦克。

三、發明家就這樣集合了矛和盾,發明了坦克。學習第五自然段

1.經過發明家的一步步完善,終於發明了坦克,那它的作用如何呢?(板書大顯神威)

課文怎樣描寫坦克大顯神威的?

2.為什麼坦克能發揮出這麼強大的威力?

從這個故事中,你們懂得了什麼

[三]、暢談感受,理解道理。

相機出示句子:是的,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①用心讀,反覆讀,反覆思考,你能讀到什麼?感受到什麼?你想到哪些人,哪些事物?

②交流。(師及時引導學生語言的準確性)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取長補短,相得益彰。??(你為什麼要向他學習?因為??所以??)

③發明家用集合的方法發明了坦克,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到處都能見到集合

的影子,如橡皮頭鉛筆、雙層汽車等等。

小組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是運用了集合的方法來發明的。

交流。

3、你能不能想一個合二為一的妙計改變你身邊的小物品。

六、小結

師:同學們,社會在迅速的發展,人類時時刻刻在創造,在創造中發明,也許正在勤奮學習的你就是將來的創造者呢!

矛進攻

坦克大顯神威

盾自衞

(三年級李學梅)

第五篇:新課標人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下冊25《矛和盾的集合》教學案例

激活思維 整活課堂

新課標人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下冊25《矛和盾的集合》教學案例

《矛和盾的集合》這是一篇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課文。這一單元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想的不一樣,做的不一樣,結果往往就不一樣。在設計這堂課之前,我想課文中發明家發明坦克的思維過程是讓學生明白看待問題要多角度的關鍵。於是就將這一環節作為重點進行處理。

教學片段再現:

師:矛的進攻和盾的自衞是怎樣結合的呢?請同學們讀1-4段,劃下矛進攻利害、盾自衞的句子。

(生邊讀邊劃句子。)

師:誰來讀出矛進攻的利害的句子?

生: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

師:有更利害的矛嗎?

生: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

師:從哪些詞可以看出矛的利害?

生:如雨點般、左抵右擋、難以招架。

師:能抓住這些詞語讀出矛的利害嗎?

生: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發明家用盾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

師:一起讀。

(生齊讀。)

師:這個時候,發明家產生了一個想法?

生:他覺得盾太小了,如果大得像個鐵屋就好了。

師:文中得句子是怎樣寫的呢?

生: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站在鐵屋子裏,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

師:一起讀。

(生齊讀。)

師:把感歎號用方框框起來再讀讀。

(指生讀。)

師:你為什麼這樣讀?

生:第一個感歎號要有點感情,第二個感歎號比較高興。

師:帶着這樣的理解再讀。

(生齊讀。)

師:這樣的盾很安全,安全之餘又有困惑了,文中是怎樣説的? (生齊讀第三段。)

師:發明家又有自己的辦法了,自己讀讀第四段。

(生自由讀。)

師:發明家把坦克造起來了,你們來介紹一下坦克的發明過程。 (課件出示: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比賽時,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_________可是,_________對了,_________)

生: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比賽時,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站在鐵屋子裏,敵人就一槍也戳不到我啦!可是,這樣固然安全,自己卻變成了只能縮在殼裏保命的蝸牛或烏龜。對了,在鐵屋子上開個小洞,從洞裏伸出進攻的“矛”——槍口或炮口。再給鐵屋子裝上輪子,安上履帶,就是坦克了。

師:一號坦克造起來了,有二號坦克嗎?誰能用自己的話來介紹嗎?

生: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比賽時,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如果盾大得像個鐵屋子,我站在鐵屋子裏,敵人戳不到我啦!可是這樣自己就變成了只能縮在殼裏保命的烏龜了。對了,給鐵屋子安上槍口,裝上輪子,安上履帶,這就是坦克了。

【此處我把坦克的發明過程用一個填充的形式展示出來,讓學生根據這個格式,將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話複述出來。我在教學過程中稱之為“一號坦克”和“二號坦克”,使學生的思路活躍,興趣大增,生動自然的讓學生對坦克的發明過程有了清晰地瞭解。】

師:兩輛坦克已經造起來了,我們來看看坦克。(課件出示坦克圖,師簡單介紹。)

師:坦克把盾的自衞、矛的進攻合二為一,

生:在戰場上大顯神威。

師:坦克是怎樣大顯神威的?

生:1961年德國兵頭一次見到這個龐然大物,嚇得哇哇直叫,亂成一團,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師:能説得簡單點嗎?

生:1961年德國兵頭一次見到坦克,嚇得直叫。

師:再讀讀這個句子。

師:為什麼要用這個例子?

生:是為了説明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

【為了讓學生能對發明家的發明過程產生濃厚的興趣,我抓住“大顯神威”這個詞來感染學生,讓學生説出對“大顯神威”的理解,用課文裏的句子來説明。】

師:矛和盾在一起變成大顯神威的坦克,為什麼沒有自相矛盾呢?

生:因為坦克是把矛和盾的長處集合在一起。

生:矛的優點是進攻,盾的優點是自衞。

師: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一起讀最後一段。

(生齊讀。)

【此處設計思維訓練活動:“為什麼這次矛和盾相處在一起,不再自相矛盾而是變成威力無比的坦克呢?”在討論交流中大家明白誰善於把別人的長處集於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師:你的生活中有這樣的例子嗎?先來看這裏的趣味數學題。 (課件出示:矛+盾= 橡皮+鉛筆= )

生:矛+盾=坦克 橡皮+鉛筆=橡皮鉛筆

師:日常生活中還有怎樣的發明呢?

生:電視+電話=可視電話

生:輪子+椅子=輪椅

生:鏡片+鏡框=眼鏡

師:請你用這個算式寫一段話,可以模仿文中的寫法,並舉個例子説明新產品的作用。下課。

【這時我讓學生用生活中的例子來説明這句話,讓學生從生活中尋找類似的案例。激發學生對生活的興趣,同時激發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發明的樂趣。】

教學反思:新課標中具體的3-4年級閲讀目標是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複述敍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閲讀感受。“大顯神威”詞語的理解能為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對發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起來的過程複述,即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又對文本有了更進一步的研究,使得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好。

開發智力無疑是教育的一項根本任務,本文發明家的思維過程是值得學生體驗的過程。學生在反思發明家想法的過程使自身學會在看待問題上能從不同的角度出發,發散思維,學會求知,學會思考,學會實踐。

激活思維 整活課堂 ---《矛和盾的集合》教學案例

臨沂三小 陳慶林

2014年2月

本網推薦相關範文:

矛和盾

矛 盾

閲讀《矛 盾 論》有感

《矛與盾》續寫500字作文

我談"矛"與"盾"

標籤: 矛和盾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zv1v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