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論文模板 >

國小英語教學論文

國小英語教學論文

目錄

國小英語教學論文
第一篇:國小英語教學論文第二篇:國小英語教學論文第三篇:國小英語教學論文第四篇:國小英語教學論文第五篇:國小英語教學論文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國小英語教學論文

國小英語教學論文:如何創設學習環境和情景

英語教學是我校的一個重要特色,我們國小部英語組在英語學習的環境與情景的創設方面想了一些辦法。我們認為:國小英語教學應該創造一切條件採取一切可用的方法,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強烈願望,使他們喜歡學、樂於學,並且隨時隨地可以學。這就要求英語教師營造和督促學校創設學習英語的有利環境,也應該努力創設直觀、有趣的英語學習情景,並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大膽實踐、大膽交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以達到快樂學習,快速成功的目的。

作為國小部英語教研組長,下面談談在國小英語教學中我們是如何創設學習環境和情景的。

一、環境

所謂英語學習環境是指學生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和嘴裏説的儘可能是英

語。眼睛看到的主要指的是硬環境。讓學生在學習場所、生活場所、玩樂場所都可

以看到和學習英語。如:校園內的警示牌、標語牌、宣傳牌,用英漢雙語;玩樂場

地的器材名稱用雙語;教室裏的課表、班規和其它佈置用雙語;食堂內牆壁上的卡

通畫和漫畫等的人物對話用雙語;公寓內部設施名稱、名人名言等用雙語,等等。耳朵聽到的和嘴裏説的主要指的是軟環境一種語言的學習目的主要是聽得懂

説得出,這需要教師的主觀努力,去引導、去營造環境去創造機會。首先,在英語

課堂上毫無疑問老師儘量多用英語、少用母語,有人的國小生還聽不懂,但你可以

想辦法,一是多采用直觀手段,如實物、圖片等創設語境,二是老師利用眼神、口

形、手勢和其它肢體語言幫助學習理解;其次,在課堂外也儘量多用英語,我們是

這樣做的;一是國小部(請繼續 關注本站)全體師生人手一本《日常英語200句》,大家都學,路上打

招呼、各科上下課的問候語、早操課間操的司令都用英語。二是充分利用學校的廣

播站播放英語歌曲、英語小故事、小笑話等。三是每個月舉行一次英語競賽活動,如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朗誦比賽、英語唱歌比賽等。學校的其它大型活動儘量讓學

生主持並運用雙語。這些不僅讓學生有機會聽和説,而且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篇:國小英語教學論文

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國小英語新課程的教學具有一定的基礎性與可塑性。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現為缺少一定的自然語言環境,並且跟母語教學相沖突。

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教學活動體現英語化

學生學習英語缺乏英語語言環境,這就要求教師儘量用英語進行組織和教學,給學生提供濃厚的英語語言學習氛圍。從第一節課起,我就開始使用英語課堂用語。首先解決急用的幾句:“hello!”“good morning(afternoon).”“stand up.”“sit down,please.”“listen to me.”“read after me.”以後每節課堅持循環使用,並逐漸增加句數。碰到學生遲到、進辦公室,都會主動運用英語與老師對話:s:excuse me,may i come in? i am sorry!經過日積月累,學生基本聽得懂簡單的課堂用語,增強了學習英語的信心,覺得聽説英語並不難,為培養英語語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課堂上教師在教學中做到表情化、動作化。通過教師的言行舉止來演示説明教學內容,即以姿勢説話。如教listen,我們不妨以手半握拳放在耳後,同時做傾聽動作,反覆幾次後,只要半握拳手放耳後,學生便心領神會。同樣,以雙臂合攏輕輕向上抬起,學生便知是whole class齊讀,這樣節省了教學時間,加大了學生聽説英語的練習密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課後,教師應從語言發展的本身需要出發,以人文關懷的角度,大範圍、多層次地創設學習英語的氛圍。為此,每天上學、放學進出校門時,要求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都以英語進行問候。無論在校園中還是樓梯口碰到學生,我總會打招呼:“hi!” “good morning(afternoon)!” “how are you?”一段時間後,學生課外見到我,就會爭先恐後地用英語招呼我,養成了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習慣,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聽説能力。

第三篇:國小英語教學論文

在國小構建全方位英語大課堂的探索實踐

[摘要]:

國小英語由於課時的侷限和英語環境的缺乏,經常是費時較多而收效甚低.構建全方位英語大課堂強調在課外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並調動其它科老師和家長一齊為英語教學服務,通過創設豐富的語言環境使學生在"習得"的基礎上學得英語.

[關鍵詞]:英語大課堂 語言環境 課外

心理語言學指出:兒童學話並不單*模仿或機械重複,而是不斷地通過接觸語言材料把語言規則"內在化",形成隱含的規則,創造性地使用語言.這是人類大腦處理新語言材料的工作原理,對外語學習似乎也同樣適用.這就要求英語教師要努力創設豐富的語言環境,使兒童在大量地接觸語言材料中自然地習得語言.目前許多英語教師都注重在英語課堂上用英語組織教學,營造英語氛圍.然而在40分鐘的英語課堂上,學生有多少時間開口説英語 在有限的英語課以外,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又有多少 有多少父母懂英語 有多少其它科教師會跟學生説英語 有多少學生有機會接觸外國人並與之交談 英語環境的缺乏使得英語教學的重擔落在英語教師一人身上,既吃力又收效甚微.

出於這樣的困擾,筆者進行了在國小中構建全方位英語大課堂的實踐,以學生為主體,開闢各種途徑和創造各種場合,讓學生大面積,高頻率地接觸英語,生活和學習在濃郁的英語學習氛圍中.具體做法如下:

一,拓寬英語課堂教學的外延,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

現在國小英語長短課結合,估計學生投入英語學習時間每週僅為120分鐘.根據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國小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國小開設英語課程應遵循短課時,高頻率的原則,然而要使學生高頻率地接觸英語,一週120分鐘的英語課堂遠遠不能達到目的.同時如果教師只能為學生創造英語課堂這麼一個有限的語言環境,也無法提供學生充足的語言"習得"的機會,該如何克服英語環境的缺乏及開設課時的不足呢 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國小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又指出:學校可通過長短課結合,課內外配合,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教學活動.而陳琳教授建議:"應當為孩子創造儘量豐富的外語環境,由老師利用這種環境,通過各種方式(包括課上練習,課外活動,多種媒體)來教會兒童掌握外語技能.簡言之,就是要讓兒童在’習得’的基礎上學得外語."

英語課外活動增加了學生語言的輸入,輸出量,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和使用英語,不僅有利於學生鞏固課堂上所學過的知識,而且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間,同時彌補了缺乏英語語言環境和課堂教學時間有限的不足.如何構建全方位英語大課堂,開闢課外活動這片廣闊的天地呢 筆者進行了如下實踐:學期初筆者把自己的設想與英語教研組討論後,把整體構思寫成計劃報告校長室,徵詢校長意見.校長十分重視,全力配合活動的開展,並把英語系列活動列入學校工作行事曆.學校的支持使我們得以大刀闊斧地在校園中進行實踐.具體活動包括:

1,英語節

英語節是給學生展示學習成果,發揮特長個性的一次機會,它由一系列學生喜愛的活動組成,並整合了其它學科內容.根據學校行事曆安排,我們英語教研組提前兩週把英語節活動通知發給各班主任,請班主任配合,早做準備.筆者安排了這樣幾項比賽:①看單詞寫中文比賽,目的是為了培養提高學生的認讀能力.開設英語起始年級全體學生參與,全校統一用一節課的時間,由各班主任交換監考.比賽共評出滿分獎18名,優秀獎11名,並在學校晨會時,在全校學生面前給學生頒發獎狀和獎品.②英語剪報比賽,融合了英語與美術,並培養學生蒐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擴大英語知識面.由於當時學生還不會書寫,因此比賽採用剪報形式.剪報比賽由學生自願參加,份數不限,排版形式不限.學生參與積極性很高,他們分別從《學英語》,《英語輔導報國小版》,《英語畫刊》等雜誌,報紙上去找資料.尤其是有美術特長的學生得到了發揮的機會,也許他們英語成績並不一定優秀,也可能在英語剪報比賽中獲獎,甚至可能把學美術的興趣轉移到學英語上.比賽共收到剪報作品38份,由英語教師,美術教師,校領導組成的評委小組共評出5個一等獎,8個二等獎,9個三等獎.(部分剪報見附頁)這些作品形式多樣,排版新穎,令人大開眼界.評獎頒獎後我們把獲獎剪報作品裝裱懸掛於走廊上,贏來了學生和老師們的嘖嘖稱讚.③英語才藝大賽,融合了英語和音樂表演,給唱歌,表演,跳舞等方面有特長的學生提供了表現的空間.符合了國小生表現欲強,創造精神強的心理.大賽以晚會形式,利用雙休日時間開展,除了表演的演

員們,另有二百多的學生觀眾.為了才藝大賽的順利開展,我們成立了以副校長為首的籌備小組,有負責場地,音響的總務處老師,有負責背景佈置的美術老師,有負責攝影的老師,還有培養小主持人用簡單英語主持節目的老師.隨着小主持人優美的英語開幕詞,英語才藝大賽緊鑼密鼓地開始了.大賽節目單上一共有16個節目,形式多樣,有二重唱《teddy bear》,有歌伴舞《how are you》,有小品《go to school》……大賽現場計分,現場頒獎,由校長,音樂老師和英語教師組成的評委小組共評出了2個一等獎,3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部分節目見附頁)一系列英語節活動使學生通過積極體驗,參與,實踐以及主動的嘗試與創造,獲得了語言能力的發展,還進一步刺激了學生學英語的勁頭,同時引起了家長和其他科老師的重視.

2,校園英語廣播

由於校領導的支持,我們學校的課間音樂及放學音樂全部替換成兒童英語歌曲和歌謠,由電腦控制,每天播放.這些英語歌曲和歌謠大部分來自pep英語教材,少數選自其它材料.歡快的英語歌曲和歌謠遍佈校園每一個角落,學生們置身於濃郁的英語氛圍中.同時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耳濡目染,甚至會唱,會説上幾句.這樣,教師在課堂上教學這些歌曲,歌謠時,只要稍稍點撥一下,就事半功倍.

3,英語走廊

筆者與其它英語教師一道,合作佈置了一條英語走廊,分為do you know,super star,have a try,let’s talk等幾個版塊,鼓勵學生到英語走廊參觀並互相用英語對話.英語走廊所有的資料讓學生參與動手製作和蒐集,並定期更新.學生非常樂意參與,有的看報紙,雜誌,有的上網查找,推薦了許多有用的材料.看到他們蒐集的資料在學校英語走廊上展示,又使學生體驗到一種成功感和榮譽感.他們經常在走廊上指指點點:"你看!那是我找的!這是我發現的!"英語走廊成了英語課堂之外的"第二課堂",拓展了英語陣地.

筆者曾在一次英語教研活動中結識了一位法國籍國小英語教師 guerry,在與他交談中介紹了我們學校的英語走廊,他非常感興趣,於是邀請他來校參觀.絕大多數學生是第一次真實地接觸外國人,他們非常興奮,在英語走廊上把guerry圍得水泄不通,而且大膽地與他對話.在對話中學生認識到英語的交際作用,並體驗到一種成功感:"我學了英語能跟外國人對話了!"

4,英語開架閲覽室

徵求校長同意後,學校訂閲了適合國小生看的英語畫報,雜誌,有《英語畫刊》,《英語輔導報國小版》,《英語週報國小版》等等,學生可去閲覽室取閲.鮮豔的插圖,有趣的語言吸引了學生,他們個個都爭着要看,有的還自己掏錢訂閲.英語開架閲覽室使學生通過看的形式大量接觸英語,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

二,發動其它學科老師和家長為學生創造英語環境

1,利用零星時間

每節課預備鈴響後的1—2分鐘,筆者請課代表領唱英語歌曲,説英語歌謠或做tpr活動.以一天五節課,每節課1分鐘計算,一週下來也多了二十五分鐘的英語活動時間,而且這是高頻率的接觸英語,學生想忘也忘不了.2,發動其它學科老師上課指令用英語

筆者為其它學科老師培訓了一年的英語,在每個星期學校例會後,為他們上40分鐘到60分鐘的英語課,尤其注重培訓課堂用語及問候用語.同時要求他們上課指令用英語下達,平時與學生見面也儘量用英語打招呼.陳琳教授指出,"最基本,最方便,最日常的語言環境,就是讓學生多聽到英語——課上説,課下説,到處説."如果全校的老師都能跟學生説英語,那是多好的語言環境呀!筆者學校裏大部分年輕教師能做到跟學生説説英語,這就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輸入,擴大了接觸語言的量.

3,發動家長在家與學生用英語對話

筆者經常佈置學生回家與家裏人用英語對話,或唱英語歌和念英語歌謠給他們聽.如果家裏沒有人會英語,那就讓學生選擇一人做他的學生,把自己所學的英語都教給他.學生把自己所學的英語教給別人,不僅又鞏固了一次,而且加深了印象.

構建全方位英語大課堂實踐將近1年,取得了如下成績:

(1)學校的整體英語學習氛圍大為改善,學生養成了隨時開口説英語的習慣.日常問候,課前準備等等都用英語組織表達,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已經形成.

(2)促進了學生課堂內的學習.進行全方位構建英語大課堂的實踐後,學生的英語整體素質明顯提高,尤其是聽説能力.課堂上師生之間開展的雙邊活動配合默契,水乳交融.學生學得輕鬆,掌握良好.另外,學生在英語才藝大賽上演出的小品,短劇等,語音,語調地道自然,表演生動活潑.

(3)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了學習積極性.學生下課經常哼上幾句英語歌,外賓來校時大膽,主動地與他對話,還有很多學生自己去購買英語歌曲磁帶和訂購英語報紙.根據抽樣調查,91%的學生把英語列為自己最喜歡的科目之一.

通過將近一年的實踐,筆者得出如下體會:

1,英語教學必須遵循語言教學的規律,採用多種手段,多種途徑為學生創設語言教學環境,構建全方位英語大課堂,使學生在習得的基礎上學得英語,讓英語教學回歸到語言學習的輕鬆,自然的狀態上來.通過課內課外英語材料的大量輸入,經過學生主觀能動地吸收轉化,在潛移默化中學得語言.

2,由於課時的侷限,如果教師只重視課內小課堂.不重視課外大課堂,學生的語言學習不可能取得突破性的發展.各種課外活動不僅是課堂的教學的補充,而且為學生提供了更大的發揮特長的空間及運用語言的場所.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體現個性化學習思想,鼓勵學生按照自己個性自主選擇參與,並充分發展自己的個性.在課外活動中學生不僅鞏固了課堂上學到的語言知識,而且提高了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

3,英語教學不應只是英語教師獨挑重擔,要想辦法引起家長和其它科老師的重視.他們的重視會更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書目]

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國小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

王 薔《國小英語課應遵循的幾個原則》,中國小外語教研通訊,2014年第2期

林國躍《英語教學課外實踐活動的設計》廣漢市教科所,2014

桂詩春《心理語言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

胡春洞《英語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陳 琳《國小開設英語課會加重學生負擔嗎》,中國小外語教研通訊,2014年第2期

雷望香《中學英語活動課與英語教學》,中國小生英語教學與研究,2014年第1期

趙均寧《international week的創新和思考》,中國小英語教學與研究,2014年第3期

krase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pergamon,1982

第四篇:國小英語教學論文

談談國小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

王金鳳

“語言這東西,不是隨便可以學好的”,學本族語如此,學習外國的語言-英語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學得法,便可事 半功倍。要取得這樣的好效果,趣味教學可以説是一種好方法。

受因斯坦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創造一個和諧融洽的 師生關係;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做中學,學中用,從而激發興趣,學得 主動,提高效率。

一個成功的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於較佳的學習狀態之中,使他們對英語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因此,課堂教學手段必須不斷更新,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實踐的熱情,加強對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培養,讓學生變興趣為參與實踐的動力,並在漫長的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這種興趣,為語言實踐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一、和諧、融洽師生關係。

“親其師,信其道”,這對完成教學目的至關緊要。 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親師性”較強。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他們便對這位 老師的課感興趣並分外重視,肯下大氣力,花大功夫學這門課,因而成績卓著。這種現象大概就是我們常

説的 “愛屋及鳥”吧!反之,如果他們不喜歡某一位老師,由於逆反心理,他們也就不願學或不學這位老師的課。 這種現象也是大家司空見慣的。所以,教師要深入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瞭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 情緒的變化,時時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讓你在學生的眼中不僅是一位 可敬的師長,更是他們可親可近的親密朋友。當然,這並非説他們的缺點不可批評,可以聽之任之。而是批評 和表揚是出於同一個目的的愛護他們。因而批評的方式比批評本身更重要。要讓他們不傷自尊心,人格不受侮 辱。從內心讓他們感到教師的批評是誠摯的愛,由衷的愛護和幫助。這樣,也只有這樣師生才能關係和諧,感 情融洽,興趣盎然地進行學習。

二、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

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 “一言堂”,早已過時了,課堂上教師總是向學生灌輸,學生也就無興趣可談。由於不感興趣也就逐漸放棄英語學習,從而導至“兩極分 化”,教學質量不佳。

課堂環境如何,對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極大,教師的責任在於為學生創造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 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要以滿腔的熱情,全心地投入課堂教學,儀表要灑脱,精神要保滿,表情要輕鬆愉快, 目光要親切,態度要和藹,舉止要大方、文雅,言吐要簡潔,語言要純正、地道、流利,書法要規範、漂亮, 版面設計要合理醒目等。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還要特別注意利用上課的前十來分鐘創造出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warming up)。比如唱一些英語歌曲,開展如“let me guess.”或“follow me.” 等有趣的複習知識型的遊戲,活躍課前氣氛,可以使枯燥的語音學習變得有趣,韻律,節奏是加速學生語音入門的好方法,學生可以在歌謠,遊戲中形成語感。

三、注重“以人為本”,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過去的教學常常強調教師的主導性,而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的頭腦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識的容器,忽視教學特點,無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應把國小生看作是具有成長潛能的生命體,其內部藴藏着主體發展的機制,認識到教學的目的在於開發學生的潛力,驅動其主體的發展機制,使之成長、成熟。“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來越深入人心。在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已成為廣大教師所熱衷的教學方法。母語習得研究及外語學習研究均證實:外語教學中的重點不再應該是 “我們該教些什麼”,而應是“我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造這些條件” 。新課程標準強調的是學生“能幹什麼”,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

四、重視師生情感交流,培養學習興趣。

(1)首先要尊重學生個體。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過去的觀念是:“你不會學習,我來教你學習;你不願意學習,我來強制你學習。”現在的觀念是:“你不會學習,我來教你學習;你不願意學習,我來吸引你學習。”“吸引”,就是“使兒童樂於學習,使他們樂意參加到教師和兒童共同進行的教學活動中來。”

(2)其次要愛學生。愛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其各方面給予關注,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尤為如此。愛是將教學中存在的師生的“我”與“你”的關係,變成了“我們”的關係。愛使教師與學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靈的溝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歡樂,分擔挫折的煩惱。和諧的師生關係,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強勁動力。

(3)再次是互動式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是一種師生交互作用的歷程,師生互動的性質和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學活動的效果起着決定性的影響,因為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

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增強語音知識的趣味性,使死板的事物變活,即在教學中穿插趣味性的遊戲,以生動活潑的形式來促進記憶,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介紹以下幾種方法:

1.競賽。 兒童都有一種爭強好勝的向上心理,競賽是發揮這種心理優勢的有效方法。特別是小組競賽,效果更好,學生樂於表現,積極為本組集體爭光,教學效果較好,也避免了教學時的沉悶和枯燥。

2.歌謠。 單一的知識傳授令課堂顯得沉悶。在課堂上引用歌謠讓學生玩一玩,唱一唱,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觸發學生的情緒記憶,這對加強新知識的記憶有較大的幫助。英語歌謠節奏感強,輕鬆有趣,迎合國小生的心理特點,容易被學生在無意識中接受。教師也要多多鑽研教材,創編出更多琅琅上口的歌謠,方便教學。

3.遊戲。 愛玩遊戲是孩子的天性。根據國小生的身心特點,在課堂活動中,遊戲是最直接,最有效吸引他們好奇心和注意力的活動,也是最受歡迎的課堂活動。因此,在國小英語課堂教學中,設計合理有趣的遊戲活動,將會使英語課堂變成學生的樂園,使他們愛學英語,樂學英語,在學中玩,玩中學,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所以,師生互動構成了教學活動中的正反饋機制。通過反饋可以加強正效應,降低負效應。例如:“教師教學有熱情、有方法→學生學習主動、學習成績提高→教師更受鼓舞與鞭策、教學上更加精益求精。”這就是師生互動的正效應。

總之,英語學習,興趣為先。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英語學習興趣的程度。很難想象失去了興趣還能怎樣培養交際能力。所以,作為英語教師,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並使他們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培養和保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才能真正把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

第五篇:國小英語教學論文

國小英語教學論文:農村國小英語教學

春英

國小開設英語是新世紀社會發展的需要,是知識經濟時代為了更好的發展與國際發展接軌的必然要求。國小英語教學有其獨特性,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的,通過聽、説、讀、唱、玩、演等方式,着重於發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及學習智力,使之獲得語言知識技能,形成初級語感、語音、語調,培養其簡單英語語言交際的能力。要取得國小英語教學的成功,就應當把握好其特點,遵循其原則。

一、國小開設英語課的背景要求

(一)、國小開設英語課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現在,知識經濟的發展使人類進入了一個學習社會。 但是,由於底子薄,師資水平參差不齊,教學設備條件有限,又缺乏較好的英語語言學習環境,特別是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方法與評價手段單一,因此,英語的教學質量提高的速度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例如:多數學生在經過中學六年的英語學習以後,他們學到的英語仍只能算是“聾啞”英語,詞彙量僅有兩千。

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外語的教學質量?為了解決這一社會需要,教育部決定,把國小開設英語課程作為21世紀初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並就國小開設英語課程提出了具體指導意見,制訂了《國小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

(二)、國小開設英語課程有助於民族素質的提高

二、農村國小的特點

1、農村孩子比較膽小,羞於説英語

。2、農村國小教學方法、手段落後於城市國小,在農村國小中還存在使用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的情況,而這種“滿堂貫、英譯漢”的教學方法,不僅使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處於被動接受狀態,而且根本不符合國小生的生理、心理特徵和年齡特徵,也無法滿足他們的學習興趣,以致於學生產生厭倦心理,不願意繼續學習英語。

、3、缺乏學習英語的環境氛圍。 、4、家庭教育與環境的負面影響,家長們或許都意識到了學習英語的重要性

三、國小英語教學的特點、

、1、教學內容貼近生活,能激發出國小生的學習興趣

、2、教學內容生動有趣,如韻律詩、兒歌、遊戲、會話表演等,可滿足國小生的表演慾,因此也能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3、低年級的國小生很難保持學習的持久性,特別是對一門完全陌生的語言。

4、農村國小生往往會因為缺少較好的英語學習的氛圍,而減少了教學效果。因而學校應儘量地為他們創設一種英語習得氛圍。

四 、運用激勵機制,鼓勵學生積極進取

1、要重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每個學生取得的成績及點滴進步都予以肯定。可採用多種表揚和獎勵的方式,如:我在上課時給認真聽講的學生的書上畫上五角星,或在其額頭上貼上彩色五角星,並將每節課時英語學得好一點的學生指命為當天的小老師,並加兩顆紅

五星,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國小英語應符合兒童生理和心理髮展的實際,通過聽、説、認、讀、唱歌、遊戲、表演、畫畫等活動,激發和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對語言的敏感性,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初步形成較好的語音、語調基礎,並使其具備用所學英語進行簡單交際的初級能力。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努力開發學生的學習智力,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為學生進一步的英語學習打好基礎。

2、利用國小生的好勝心理,在平常教學時,讓他們用所學知識分組比賽,並由教師或其他同學給予評分,這也能促使他們更加認真聽講。

總之,教師在教學時應採用各種有效方式,鼓勵學生。

我們向您推薦更多相關文章:

國小英語教學論文

國小英語教學論文

國小英語教學論文

國小英語教學論文

國小英語教學論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z1y5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