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經濟論文模板 >

經濟危機對中國煤炭行業的影響及對策研究論文通用多篇

經濟危機對中國煤炭行業的影響及對策研究論文通用多篇

經濟危機對中國煤炭行業的影響及對策研究論文通用多篇

淺談大學生心理健康對策影響研究論文 篇一

一、情緒管理的內涵

對於情緒管理的界定,目前學術界觀點主要有三類。第一,從適應社會現實的角度出發。比如米歇爾和湯姆森等認為,情緒管理是一種適應社會現實的活動過程,是一種以社會可以接受的方式,要求人們對自己的情緒發展靈活地做出反應,以使得人們能夠迅速而有效地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情景;第二,從情緒管理的目的出發,突出情緒管理旨在服務個人。比如馬斯特指出,情緒管理是人們會在情緒管理以前,對社會情景與自身關係以及自身應付能力有個自我認識,然後決定接下來如何管理自身情緒。它是為達到個人目的服務的,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第三,從情緒管理的特徵入手來界定。例如伊扎德認為情緒管理在意識內外都有發生,是動力組織系統,包括生理、認知、體驗和行為反應。這種情況下,其功能是驅動和組織行為,以更好地適應環境。

綜合上述研究,三種觀點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對情緒管理涵義進行了界定。這裏我們將情緒管理可以理解為一個人對自己出現的積極或消極情緒進行辨別、認識、接納、控制,對他人的情緒反映狀態進行識別與應對的能力。推及到大學生情緒管理,就是研究大學生對自身情緒的認識、協調,對他人情緒的`引導、互動,以培養自我情緒管理的能力,促進大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擁有一個健康的情緒狀態。

二、大學生情緒管理的意義

1.有利於提高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一個人只有心理健康了,他才能更好的與自己、與他人保持和諧的關係,維持內在的身心平衡,更好的適應社會,在這種狀態下,才可以發揮出個人的潛質,追求實現自己的目標。因此,情緒與一個人身心健康有着密切關係,如果人長期處於負性狀態,比如悲傷、憤怒,這些情緒的出現會導致人內部紊亂,引起身體出現問題。有效的情緒管理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情緒,有利於身心健康,並幫助大學生在生活中更好地與人相處,學習、工作更有創造力,遇到困難更有力量。因此,大學生需要情緒管理,促進自身處於一種積極狀態。

2.有利於幫助學生取得學業成功

學習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過程,它包括學生的自我認知、行為動機以及情感反映相互作用,特別是自我情緒表達,良好的情緒有利於學生積極的投入認真的學習過程中,促進學生產生好的學習動機,目前在終身學習的背景下,促進學生的情緒管理能力顯得更為重要。因為一個人只有處於一種積極健康的情緒狀態時,他才有可能對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變得樂於學習、善於學習。現在出現學生困難的大學生中,缺乏學習動機,沒有學習興趣恰恰是影響他們的一個瓶頸。因此,情緒管理對於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顯得更為重要,它有利於幫助學生取得學業成功。

3.有利於提高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

社會適應是個體和社會環境處於一種和諧狀態,人在社會上不是孤立的個體,他在與他人的關係中存在。通常積極情緒有利於個體在面對複雜的局面時更好的改變自己適應環境。它有利於個體準確認識、恰當表達自我的情緒,實時調整對他人情緒的察覺以及調控,以便與更多的社會取得連接。此外積極的情緒還有助於個體更好的應對生活中出現的各種狀況,增強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讓自己能夠更靈活轉變,使個體更好的適應社會。因此,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夠提高自己適應社會能力,為以後的工作生活做更好的準備。

三、大學生情緒管理的特點

1.豐富性

隨着年齡增長,大學生的身心日漸成熟,對自我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同時,在自身性格、道德文化、社會交往等各個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新出現的問題,通常會有各種各樣的心理體驗,隨之而來的就是情緒變得更豐富。尤其是當自己雨大特別緊急的情況或者是自己無法接受的事情面前,容易在情緒方面表現強烈,莽撞行事。

2.不穩定性

隨着社會發展,學生面對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相應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當壓力超越其自身承受能力時,會產生一些消極的心理狀態。比如困擾大家的自卑、焦慮、抑鬱、易怒等等。這些情緒表現會讓學生的狀態不穩定,對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不適應,時間長了,會產生各種心理問題,甚至誘發各種疾病。

3.層次性

大學生的情緒發展會隨着不斷成長出現各個節點,在每個節點各有特點,比如,大一新生,因為剛入學,對大學生活充滿了新奇和熱情,滿懷激情。到了大二,對學校的那種新奇感消失,對學校生活環境已經熟悉和適應,於是會出現不喜社交,目標缺失等特點。大三、大四就要開始準備找工作,步入社會的就業初期,在這些轉折時期,學生的情緒特點會隨着環境的變化而出現焦慮、憤怒等等情緒特點。

四、培養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增進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徑

1.學校營造良好的培養氛圍

大學生,從中學到大學,面臨着學習方法、生活環境、人際關係等變化,學生容易產生種種情緒問題,需要學校進行情緒管理教育。目前情緒管理教育需要結合大學生的特點,貫穿大學生培養教育的全過程,為了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學校可以根據學生各個階段的特點,開設情緒管理教育。比如可以開設情緒管理教育相關教育,適應學生的需求,提高其情緒感知能力和角色認知水平。和諧健康的校園氛圍有利於大學生進行有效的情緒管理,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營造有益於情緒管理的校園氛圍至關重要。

(1)開展情緒管理方面的課程,以及通過校園網、專題講座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傳播健康情緒。課程教學或者專題講座能夠快速培養學生的情緒管理能力,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在課程中可以以情景模擬、遊戲等多種教學方式教學生如何更好調整負面情緒,讓學生在課程中享受學習過程,對自身情緒產生正確的認識,從而提高情緒管理能力。

(2)採取多元培養模式。學校可以調動各方面力量參與學生情緒管理能力培養,比如任課老師、輔導員、專業心理老師、心理委員等等,當學生出現不良情緒時,這些力量多可以對學生產生的情緒進行疏導,對學生不好的情緒進行干預。輔導員是平時與學生接觸比較多的,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都能夠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狀況有更多的瞭解,包括學生的性格、興趣愛好、人際關係狀況等等。因此,輔導員這裏可以建立學生的心理狀況檔案,以這個為基礎,對學生多多進行幫助,採取一對一的方式,有針對性的幫學生解決情緒困擾。如果出現特別嚴重的狀況,必須接受心理干預,這個時候就可以尋求專業心理老師進行幫助。這樣相輔相成的培養方式,能夠從根本上幫助更好的學生更好的處理情緒困擾,從而順利的度過學習生涯。

(3)充分利用第二課堂,採取多樣式的輔導。第二課堂也是培養學生的主陣地,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特色活動,在增進學生彼此瞭解同時來培養學生調節自我情緒的能力,從而提升與人交往能力。比如團體輔導與單獨輔導,這種方式就能夠更深入、更詳細的瞭解學生心理狀態的變化,及時緩解和釋放學生出現的不良情緒。通過團體輔導,可以讓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將有同樣性質問題的學生組織到一起,通過自我表述、做遊戲等等方式增加學生互動,在互動中讓學生更好的瞭解自己,看清自己的不良情緒,認識到不良情緒對自己產生的危害,對自己生活產生的困擾,從而調整心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調解方法,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學習生活中。

2.自身提高情緒管理能力

提高自身情緒管理能力,首先應該讓學生了解情緒,認識情緒,從而提高自己的情緒感知能力,無論是積極情緒或消極情緒,都要認識其意義以及價值,由理論昇華至實踐,更好的提高自身情緒管理能力。日常學習生活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認識情緒。

1.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情緒表達説出來很簡單,但是真正做到不是特別容易。當我們出現情緒困擾時,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並且準確的表達出來是關鍵。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大學生要學會合理的情緒表達,並在平時加以練習。比如當你等一個朋友等了很久,等他到了的時候你可以跟他説我等你等了這麼久,你如果有事應該提前跟我説,我等這麼久很擔心你,等了多久就擔心了多久。這樣,表達出來既釋放了自己的情緒,同時也表達出了對對方的擔憂。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我們總會出現不盡人意的地方,這些時候我們更要學會合理表達情緒,遇事先站在對方的立場,充分感受、體諒對方,然後再表達自己的情緒。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這在大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非常重要。學生要多多重視。

2.學習如何調節情緒:情緒調節是指當情緒出現失衡時,個體對內在過程和外部行為所採取的調整,以適應外界環境。對消極情緒而言,它是控制調整,對於積極情緒,它是加強和管理。我們出現的各種情緒,都有其存在的價值,不可逃避或者抹掉。當一個人經常處於不良情緒時,就是認識情緒和調整情緒的時候了。通常我們所熟悉的情緒調整辦法,包括傾訴、散心、運動,這些方式把注意力轉移。可是這種方法只能治標不治本,唯有真正認識到這些情緒病調整自己的心態才是調整的最好辦法。一個人只有完全改變心態,才能更好地調整好情緒。

3.學習如何把消極情緒的作用發揮出來。當被消極情緒困住時,學會藉助資源,讓負面情緒得到釋放。比如,多看看書籍,多借助網絡,弄清楚不良情緒的源頭,並找到適合自己的辦法釋放。情緒對我們來説沒有好壞之分,所有的情緒都有它的能量。比如衝動,通常大家認為衝動是應該要摒棄的,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説,當一個人衝動時,他的另一面也會爆發出來。所以對於學生來説,應該好好認識到每個情緒對自己的作用,並在實踐中發揮出來。

大學生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行的階段,這時候教育是引導其情感優化的重要手段,通常按照這種理論,良好的教育能夠帶領學生從源頭上減少不良情緒的產生,並且當消極情緒出現的時候能夠提高自身情緒管理能力。因此高校應該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圍,培養大學生的情緒管理能力,使其能夠在面對困難時有個好的心態。同時學生個人也應努力提升自己,知道如何用有效的方式解決問題,從而使得自己有能力、有擔當面對各種問題。

對煤炭行業人力資源管理對策的思考論文 篇二

人力資源管理是指人力資源的獲取、維持、激勵、控制與開發的過程,其根本目的是提高人力資源的投入產出效率,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今後,是我國煤炭工業走新興工業化道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轉型期,煤炭行業的良好發展離不開科學的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而煤炭行業特殊的產品生產過程和特點,決定了其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一、煤炭行業人力資源管理現存的問題

1.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短視。煤炭開採行業受自然條件、生產方式和生產條件的制約相對較低,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目前,煤炭行業受傳統人事管理觀念影響,重物輕人的思想嚴重,對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職能範圍認識不清。管理人員常以權力部門自居,缺少服務意識,各企業領導卻對人力資源管理不太重視,總認為是管理部門的事情,不是企業各部門的事,對人力資本的投入較少。

2.人力資源管理程序不規範。國有煤炭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是行政委派,煤炭行業在管理人力資源過程中,缺乏系統的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體系,沒有形成適合煤炭行業特點的可操作的嚴格的用人制度、措施和機制,管理中採取一系列粗放式的、隨意的方式,領導者的個人意志凌駕於制度之上,致使企業生產規模及效率低下。企業人員考核制度不規範,標準不明確,考核走過場,考核結果極易受考評者主觀意志和個人偏見的影響,且考評結果不能及時反饋給員工,對員工和企業的發展不利。

3.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程度低。據調查,只有58.7%的企業建立了簡單的人力資源信息庫,其中只有7.8%的`企業建立了人力資源信息管理系統。而大多數企業由於缺乏成熟的人力資源管理經驗,對人力資源管理的一些關鍵環節,如員工培訓和員工績效考評等採用信息化手段管理的程度很低,致使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二、完善煤炭行業人力資源管理應採取的對策

傳統煤炭行業從業人員數量多、素質低、社會形象較差。煤煤行業人員構成複雜多樣,既有從事工程技術、企業管理的人員,也有各類服務人員,還有從事生產勞動的工人。其中管理人員大部分是生產部門的技術人員轉型而來,普遍缺少現代企業管理知識,行業營銷人員又數量不足,從事專業技術崗位的人員更是嚴重短缺,井下采掘一線還有相當一部分是農民輪換工,煤炭行業人力資源呈現出結構不合理,高素質人才過少、低層次人員過多的特點,且企業中高級技術管理人才流失現象十分嚴重。針對國有煤炭行業人力資源現狀,需加快人力資源管理改革的速度和進程,使其成為企業發展的強勁推動力。

1.轉變觀念,加大人力資源的管理力度。人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動力,人才是企業經營的重點,只有擁有優秀的人才,企業才能生機不斷。國有煤炭行業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樹立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思想。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樹立人本價值理念,確立人的核心地位,重視人的主體性、能動性和全面性,充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注重人的全面需求,充分考慮員工的成長價值。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不僅要注重生產、經營、管理崗位的基礎教育和技能教育,改變人員待遇不能與其貢獻掛鈎的傳統作法,充分釋放人力資源潛能,促進員工自我價值的實現。

2.立足企業總體發展戰略,制定企業的人力資源戰略。沒有目標就沒有方向,沒有戰略就沒有發展。企業要實現一定時期的經營發展目標,拓展市場,需要有大量人才,企業的發展和個人的發展互相依託,互相促進。人力資源戰略是企業總體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人力資源戰略支撐的企業戰略往往以失敗而告終。因此,要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就要既考慮企業的發展,也不能忽視員工的發展,通過制定企業人力資源發展戰略,優化人力資源結構,使企業人力資源得到科學合理利用,企業和員工都能獲得長期利益,最終實現長期和短期的人力資源供需平衡,為企業發展提供一流人才,使企業迅速發展。

3.緊貼煤炭行業需求,制定科學的人力資源規劃。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對企業發展提供的戰略性支持主要體現在人力資源規劃方面,人力資源規劃具有先導性和戰略性,在實施人力資源發展戰略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制定一個符合煤炭行業需求的長期、中期和年度人力資源發展規劃,企業找到了想要的員工,個人找到了理想的職位,人得其位、位得其人,實現了企業人力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從而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人力資源規劃涉及三方面的內容:企業勞動力未來需求預測、內部供給預測和外部供給預測。企業勞動力需求變化,一方面是由於員工的自然流失引起,如職工的退休、職工的辭職,另一方面是由於企業內部員工的數量和質量不能滿足崗位的需要而帶來的。煤炭行業專業門類較多,對各類人才的需求也多,必須超前培養,嚴格管理,及時預見企業人才需求的走勢,做好人才培養中長期規劃,保證有充足的人才資源調配。目前,高素質技術專家、複合型的經營管理人才和技藝精湛、經驗豐富的技能型人才,是企業人才培養的重點。勞動力供給方面,要根據企業人力資源需求,在立足於企業內部,充分挖掘現有人力資源潛力,盤活人才存量的基礎上,注重多渠道開發引進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有計劃、有目標地為企業開發所需的各類專業人才和特色人才,使其成為這一領域的專家和權威。在制定人力資源發展規劃時要注重規劃的長期性、時效性和考慮經濟效益。

4.適應煤炭行業發展規律,建立行之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制度環境,規範企業勞動用工制度。企業設立專門的人力資源管理機構,賦予其相應的職能,從戰略高度對人力資源發展規劃、政策制定完善、企業人事改革等方面進行通盤考慮。健全企業用人機制,根據生產經營的現實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崗位設置與崗位職責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人員績效管理,將績效考核結果作為招聘使用、崗位調整、職務晉升、教育培訓、薪酬分配、獎懲激勵等工作的重要依據。建立企業人力資源儲備庫和交流中心,打破壁壘,互通有無,使人才流動到企業最適合、最需要的崗位上,用人之所長,發揮優勢,提高人力資源利用率,實現人力資源配置效率最大化。搞好人才再培訓、再教育,錘鍊人才隊伍,促進低層次人力資源向高層次躍升,增強人才隊伍的生產力、創造力。

5.創新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提高人力資源使用效率。煤炭行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要打破舊有模式,向職能全能型模式轉變,在企業內部形成職能完善、機制健全、運行規範、考評科學、監督有力的人力資源開發管理體系,實現人力資源管理的最大效能。目前,煤礦企業由單一煤炭產品的企業轉為以煤炭為主,兼營焦化、發電、運輸、商貿等非煤產品的綜合型企業,除地測、選煤、採煤、通風、機電等工程類技術人員外,企業缺少財會、金融、經貿、法律、計算機等方面的專業人才。人力資源管理人員應按照現代人力資源的管理要求進行調整改革,藉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對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進行創新,促進人力資源開發管理工作向更高層次邁進,確保人力資源開發不斷適應市場經濟形勢和企業發展的需要,實現企業總體發展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

[1]董克用,李超平。人力資源管理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金融危機對我國外貿企業影響及對策研究教育論文 篇三

金融危機對我國外貿企業影響及對策研究教育論文

[摘要]以來,由美國次貸危機演變的國際金融危機持續惡化,國際市場的需求進一步萎縮。對我國外貿企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探尋影響對策是當前國家和外貿企業應積極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關鍵詞]外貿 企業 金融危機

206月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國際經濟環境日趨複雜多變,已經給我國宏觀經濟運行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首先,我國經濟外貿依存度較高,隨着歐美國家經濟下滑,將嚴重影響我國的出口領域與企業,這需要對我國經濟結構做出相應的調整與改變。其次,是通脹的挑戰。由於美國自身存在巨大的債務問題,其通過降息、發行貨幣等手段減輕壓力,必然會加劇國際市場流動性氾濫,造成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而我國由於自然資源所限,受其影響通脹壓力正日益加大。

一、金融危機對我國外貿企業的影響

1.外貿需求疲軟。金融危機對我國外貿企業最直接的影響在於出口訂單的減少、出口更加困難。由於歐美地區經濟不景氣,失業人數始終高居不下,民眾消費意願普遍不強,對進口商品的需求減少。且人民幣從7月份以來大幅度升值,導致中國製造在國際市場上喪失了價格競爭力。據海關總署的數字統計,年是我國加入WTO7年來對外貿易進出口增速首次低於20%,出口比回落了8.5個百分點。

2.企業資金鍊緊張。歐美市場不振,使得我國出口企業的產品出現積壓,資金回收出現問題;或進出口雙方未曾在貿易合同中約定採用信用證方式結算貨款,導致海外客户延期付款,海外貨款回收期延長。對於外貿企業,資金鍊出現問題時,雖然可以尋求融資,可問題隨着金融危機開始向全球蔓延,我國又面臨着較大的通貨膨脹壓力,央行對此加大了貨幣政策工具的調控力度,如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央行票據對衝操作、提高利率等措施的方式,進一步提高了貸款的成本。開始,信貸環境有所寬鬆,但是對於一般外貿企業來説,無論從貸款的額度或者期限上都無法和有些大型企業或國有企業相提並論,很多企業陷入了資金鍊斷裂困境和破產境地。

3.經營成本上升。企業經營成本上升主要是由於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和出口退税税率的調整引起的。隨着2008年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企業的用工成本上升,如企業需要為農民工交納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在2008年8月份以前,國家對較多的出口產品維持較低的出口退税率,使得我國出口企業的經營壓力越來越大。而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國際市場需求低迷、競爭更加激烈,通過提價來轉移成本壓力幾乎不可能;另一方面由於需求下降使得產品積壓,企業為了加快存貨週轉,短期內降價是速動的辦法,這樣就形成了成本上升與售價降低的兩頭擠壓,使得利潤空間進一步緊縮、甚至虧損,經營壓力增加。

二、外貿企業應對金融危機的對策

1.政府層面對策

(1)金融機構視角對策。加快建立完善的國家金融體制,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建立完善的金融體制、增強其他防範和抵禦風險的能力已是當務之急。建立金融危機預警系統,增強對金融市場的發展規律和態勢的瞭解,及時獲得信息,加強對資本市場的監督,從而增強對金融危機的預警抵禦能力。不過,光有預警指標的設計沒有建立相應的組織、制度體系,便難以對金融運行實行有效的監督。

(2)資本市場視角對策。健全和完善的貨幣市場是資本市場乃至整個金融體系得以順利運行的基礎。我們要大力發展和完善我國貨幣市場,對於國債回購市場,主要是規範交易形式,必須在指定的交易所和滿足最低的資產抵押比例前提下才可交易,此外還要規範交易主體(必須取得入市資格)和通過回購取得資金的'用途,嚴防其流入股票、期貨和房地產等市場。

(3)外匯管理視角對策。我國已是WTO的成員國,我國外匯管理的最終目標應該是人民幣資本項目下的自由兑換。需要繼續完善資本項目管理,運用行政、法律、經濟的手段來控制居民和非居民間的資本流入、流出,改進資本項目管制的方法,採取以市場為基礎的間接管制方法來提高管制效率。應該根據我國國情來選擇我國資本項目的開放順序,並根據開放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調整,使資本自由化過程得到有力控制和保障。

2.企業層面對策

受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的影響,2008年6月以來一度出現相當數量的外貿企業倒閉。在金融危機面前,外貿企業必須自身以多種形式與模式從容應對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才能在危機中堅持下去,實現發展。

(1)市場視角對策。外貿企業應積極開拓多元化出口市場,降低對歐美市場較高的外貿依賴。面對歐美市場衰退,出口企業應開拓新的市場領域,爭取把損失降到最小。在鞏固已有的、傳統的貿易渠道,穩步提升市場份額的基礎上,加強對發展中國家市場的探索開拓,大力拓展東歐、中東、非洲、南美市場,逐步形成重點突出、層次分明、風險分散、渠道多元、方式多樣的出口市場分佈新格局,降低對歐美市場較高的外貿依賴。

(2)併購視角對策。由於金融危機導致美國金融市場流動性緊張,部分企業陷入了暫時的困境,增強了原股東出售的意願,降低了美國企業的估值,更削弱了美國國民和政府對外資併購可能存在的排斥心態,從而降低了收購的政治性風險,一些歐洲企業也存在相似的情況。利用對方的估值偏低,外貿企業可以趁機折價併購一些境外企業,以併購方式實現出口目標。

(3)綠色視角對策。外貿企業需要高度重視綠色品牌建設的力度。我國出口500強中,34個名牌出口企業的出口額僅佔6%。部分企業雖然已經開始出口自主品牌商品,但由於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特別是缺乏核心技術,品牌的附加值偏低,特別是遭遇綠色壁壘的制約。所以説我國是商品的大國,卻是綠色品牌的小國。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走綠色經濟發展之路。特別是月召開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更是把外貿企業綠色品牌出口提到現實日程中來。發展綠色經濟有利於提高資源利用率及我國出口產品中的技術含量,有利於優化我國商品出口結構。我國外貿企業能夠實現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雙贏”的發展道路,首要是轉變我國的對外貿易增長方式,走綠色出口之路。

總體來看,中國當前的對外貿易形勢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變化,但國際市場需求低迷的狀況可能會持續較長的時間,我們所面臨的外部環境仍然充滿了不確定性,我們應當在遵循WTO各項規則的基礎上,政府積極出台各項政策措施,外貿企業提高綜合競爭力,積極應對各種貿易摩擦,保證對外貿易的順利開展。

全球經濟危機論文範文二:世界經濟危機中國對策 篇四

一、前言

如今我國的經濟發展受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很大,世界經濟危機的爆發無疑對我國造成巨大的衝擊。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迅速惡化,這使我國內部在投資、消費、出口這三方面本身固有的問題更加突出了。為此,很有必要深入分析一下世界經濟危機下中國經濟的這些問題,進而及時尋找出緩解經濟危機的辦法,使世界經濟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降到最小。

二、世界經濟危機下的中國經濟問題

投資、消費、出口,這三者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問題最終會體現在這三方面上。所以,這裏就從這三個角度出發對世界經濟危機下中國經濟問題進行分析。

1、投資問題。拿投資來説,我國的投資比例是不平衡的。由於受世紀經濟危機的影響,一直作為我們的產業重點的製造業的發展停滯不前,出口受阻,其結果必是帶來巨大的損失。目前的投資需求以政府公共投資及其派生的引致性投資為主,市場性投資需求仍然沒有恢復,民間投資意願不強,在政府投資計劃完成後,投資增長的持續性和經濟回升的穩定性還存在一些不穩固的因素。可以説,這些使我國的投資環境迅速惡化了。

2、消費問題。消費的問題不僅僅是收入高低的問題,它還涉及到醫療、教育、住房、商品物價水平等一系列的問題,對內消費的不足會使我們在經濟危機中處於更加被動的狀態。目前在我們的製造業大國裏,顯然消費水平是不足的,這樣造成的後果是十分嚴重的。更為嚴重的,世界經濟危機讓我們的老顧客們大大減少了對我們商品的進口,加之我們自身的消費又不足,這時產能過剩的問題就出來了,商品積壓,生產萎縮,以至一些中小企業紛紛倒閉。產能過剩帶來的後果勢必是資源消耗、貸款劇增,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繼續下滑。可以説,在發生世界經濟危機的今天,我們是否有足夠大的內需對於我們能否抵抗住經濟危機的波及具有決定性的意義。為此,在這方面必須加強重視程度。

3、出口問題。出口問題,它一定程度上牽涉了我國製造業。我們的製造業大多是勞動密集型的出口製造業,沒有掌握專利和技術,在人民幣升值與生產成本提高的壓力下我們並沒有權利提高銷售價格。現在全球經濟危機一來,我國製造業的出口量必定是鋭減,我國製造業受到巨大打擊。作為支撐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大產業製造業出現了問題,我國經濟是無法實現平穩發展的,我國的經濟結構也一定會出現問題。綜合上述,由於受到世界經濟危機的極大影響,我國經濟發展中出現諸多問題,同時這些問題又相互影響,導致我國經濟無法實現平穩發展。所以,下面就對世界經濟危機下中國經濟的應對策略進行探索和思考,積極的嘗試解決,以此來幫助我國逐步走出經濟危機的陰影,穩定國內發展。

三、世界經濟危機下中國經濟的應對策略

1、大力改善投資環境,以恢復我國經濟元氣。惡化的投資環境使大家都把錢緊緊握在手裏,不敢拿出來投資了。這樣顯然是不利於我國經濟恢復元氣的。因此,在歐美髮達國家市場需求萎縮的情況下,我們應積極開闢其他的國際潛力市場,不斷改善投資環境。比如,廣東就已經提出在粵澳港的區域基礎上加強與東盟的經濟合作,為我們的製造業創造更多的出口渠道。此外,政府直接出手扶持製造業,鼓勵製造業都是改善投資環境的積極措施。

2、實現有力、公平的金融監管,使我國經濟走向正常發展軌道。這次美國的次貸危機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家放鬆了對金融機構的監管,導致大量的住房抵押債券在全世界氾濫。金融衍生品的使用本來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一旦離開嚴格的監管,各種違規現象就會發生,違規的操作一定會打破市場的平衡。所以,強化金融監管十分重要。我們要杜絕一切非法資金流動污染市場,合理引導資源流向有需要的企業,這樣我國經濟才能正常發展。此外,也可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金融信用體系,促進市場的公平、公正,有序競爭,並實現經濟、人口、環境間的和諧發展,為經濟發展提供源動力和可持續力。

3、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以提高國民消費水平。建立一個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對提高國民的消費水平是極為關鍵的。我們應建立一個包括政府福利、社會保險和社會慈善的全方位、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並不斷加大這些方面的投入,減少消費者對未來的不確定。這對於提高我們百姓的消費水平,刺激大眾的消費慾望是具有深遠的意義的。消費水平提高了,產能過剩的問題就能大大緩解,出口阻礙對我們製造業的打擊也減輕了,我們整個社會的資金流動就會更加暢通、更加合理。另外,為了緩解經濟危機,幫助我國逐步走出經濟危機的陰影,還要提升產業結構。尤其是面對現在的狀況,提升產業結構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這項策略主要針對我國的製造業。要加大技術改造投資,積極採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保護好我們的專利,掌握定價權,以使我們在國際貿易中處於更加主動有利的位置。

四、結束語

總的來講,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加深的今天,中國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我們必須在保持經濟快速回升發展勢頭的基礎上,更加註重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更加註重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以此緩解經濟危機帶給中國的不利影響,重新實現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

中國採礦工程對煤炭行業發展的影響 篇五

中國採礦工程對煤炭行業發展的影響

下面是一篇關於中國採礦工程對煤炭行業發展的影響的論文,對正在寫有關煤炭行業發展的寫作者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指導作用!

摘要:煤炭作為我國的重要能源之一,對我國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推動了我國的經濟。在我國,煤炭資源是相對較為豐富的,據相關的調查和預測,我國的煤炭資源大約在50592億噸,在世界上都屬煤炭資源大國。一些專家和學者曾作出這樣的報告,我國的煤炭工業依然還停留在低層次的發展道路上,由於結構不合理、安全事故多、浪費等現象給我國的煤炭工業帶來不小的壓力。煤礦採礦和安全已經成為我國目前需要緊迫面對的挑戰,煤礦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煤礦安全是目前唯一要解決的理由。

關鍵詞:採礦工程;煤炭行業;安全事故;措施

一、煤礦採礦安全事故分析

1、安全管理思想不端正

在一些新聞的報道和網絡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煤礦上發生的重大事故,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也給我國的採礦安全敲了警鐘。在一些特殊的地區和一些偏遠的煤礦,常常會有一些管理層的領導不能夠真正的在思想上認識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也不能夠及時的對安全知識進一步的掌握和了解,這樣就會引發很多很大的安全事故,一些領導對安全知識的缺乏和不在乎,往往會導致系列的事故發生,生產和效益以及安全常常會發生矛盾,一些煤礦的企業在採掘工作上風量明顯不足,瓦斯經常會超限,卻又不能夠結實的採取堅決的措施進行治理和強化,並且還要危險的繼續生產下去,最終導致了大事故的發生。

2、保障安全生產條件降低

在我國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來看,目前針對一些中小型的煤礦時常會出現一種狀況,生產設備和裝備明顯使用的時間較長,由於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很難對一些生產上的設備和裝備進行更換和更新,這樣就會給生產的安全帶來一定影響,從而使採礦安全生產的條件大大的降低很多,也是促成安全事故發生的重要理由之一。

3、對採礦安全工作不重視,存在嚴重隱患

在一些事故的調查中發現,一些煤礦企業根本就沒能按照正常的規定去檢測裝備和安全報警斷電儀,在一些單位中我們發現,雖然安裝了裝備,但是有一些裝備明顯就已經壞掉了,沒能及時的維修和管理,無法發揮出其安全作用,對於採礦工人在工作上也存在一些安全隱患,有一些採礦工人不能夠按照生產要求和相關的規章制度,總喜歡蠻幹和冒險,這樣就很容易導致事故的發生,還有一些礦井巷道已經損壞很嚴重,不能夠及時的進行維修,在通風設備上其質量也相對不好,造成了礦井下的通風嚴重不足,沒有實施可靠的通風安全措施和相關的安全工作的更新,那麼這些理由等等都會導致事故的發生。

4、煤礦企業技術管理混亂

據相關的瞭解和調查,這幾年頻繁發生的煤礦安全事故,往往都和一些長期存在安全隱患的煤礦企業是有着密切關係的,有的煤礦在一開始設計的時候就留下了很多的安全隱患,在發現理由和隱患時也未能及時作出整改,比如,在採礦區域的部署很不合理,工作密度過大,甚至高強度瓦斯區域佈置採掘作業,造成風門過多,通風系統比較複雜,從而使事故發生後造成事故的擴大。

二、煤礦採礦安全的策略

1、處理好安全與效益的關係

安全生產管理是每一個生產企業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安全生產管理也是每一個企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煤礦是以經濟效益為核心出發的,是整個生產企業的目標和目的,所以,在生產過程中,必須要堅持安全第一,如果出現不安全的因素和情況,一定不能夠在繼續生產。煤炭企業安全生產情況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效益,一些事故的發生都會給企業的效益帶來不小的影響,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另外,在發生事故以後,對於生產工人的影響也不小,會造成人心不穩定,生產難以進行,這都是一些無法估量的損失。由此可見,安全生產對煤礦企業是相當重要的,對企業的經濟效益也有着很大的影響,因此,效益與安全是煤礦企業的兩項根本性理由,企業的領導必須要按照規章制度去嚴抓嚴打,不得有一點的馬虎和懈怠。

2、加強基層工作

安全生產的工作的重心是在基層的班組。班組的建設是煤礦安全生產的基礎,一些班組會出現重產量輕安全的現象,因此,一定要把班組建設納入安全管理總體規劃,杜絕不良現象,扭轉重生產輕安全的傾向,從而打好安全基礎。建立有效的管理辦法和機制,為各個班組提供規範、科學、具體的安全管理平台,提高班組的管理水平,針對一些班組進行有效地指導,多幫助和多關心,建立安全管理激勵之際,為本組安全管理提供大力的支持。認真實施安全生產許可制度,嚴格高標準,把企業安全質量標準開展起來,並且要持久的`堅持下去,打好煤礦安全基礎。

3、強加安全培訓,提高人員素質

煤礦安全教育可以説是一項重要而又複雜的工作,也是煤礦企業發展下去的基礎,把安全教育培訓作為抓安全生產的治本之舉,從而提高員工業務技術素質,把這些作為日常安全的基礎工作來抓。堅決嚴格按照生產的相關規章制度和法律法規,做好安全培訓工作,杜絕一切的無證上崗,實行定期培訓工作,把安全知識認真的貫徹到每一位工作人員的身上,定期進行安全知識的抽查。以安全培訓為起點,提高員工隊伍的整體文化素質,把培訓工作做到科學化、人性化、多元化,從而增進培訓工作的實效性。

4、提高企業安全科技水平

科學技術是煤礦企業的一切生產力,也推動了煤礦企業安全工作,實現煤礦採礦安全,必須要依靠科技進步,實現安全技術基礎研究、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和安全管理水平的同步提高。積極推廣新技術和新裝備,優化安全生產環境,以建設高產高效現代化煤礦為最終的目標,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的自動化、信息化。加大以預防安全事故、改善生產條件為目標,增強煤礦防災抗災能力,以人為本,科技興安,這些是安全生產的必由之路。

三、結束語

由於我國的經濟一直處於飛速發展的狀態,我國礦產資源也得到相應的發展,企業對其需求量也日益增加,但是由於我國採礦技術還不夠成熟,就需要我們引進先進的技術,並培養相關領域的人才來提高我國的採礦技術,以此促使我國經濟的發展。通過加強資源、環境等方面的提升整體改善煤礦行業中理由,從而實現我國煤礦行業的可持續化快速發展達到經濟效益最大化模式。

參考文獻:

[1]劉平。 我國煤炭安全預警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9.

[2]田時中。 我國煤炭供需安全評價及預測預警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

[3]代湘楊。 對加強煤炭安全管理的探討[J]. 神州,,30:255.

加入WTO對中國高等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篇六

加入WTO對中國高等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面對加入WTO後的新情況,結合當前中國高等教育的現狀,提出中國高等教育只有順應歷史發展潮流,融進世界高等教育的'行列中,按照國際規則行事,轉變觀念,深化改革,調整結構,提高質量,增加投入,加強管理,才能使中國的高等教育在國際競爭中得以發展,並以此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

作 者:馬鐵信  作者單位:蘭州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生處,甘肅,蘭州,730050 刊 名:蘭州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年,卷(期): 11(3) 分類號:F743 G640 關鍵詞:WTO   高等教育   機遇與挑戰

淺談大學生心理健康對策影響研究論文 篇七

大學生心理健康受到社會文化、學校教育、家庭環境等因素的共同影響,其中校園文化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產生的作用更加明顯,是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如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和制度文化建設都是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校園建設的目標是為了讓大學生在適應生活環境的情況下發展自我,由此看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是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因素。從育人為本的教育目標出發,校園文化建設要符合學生的發展,努力為學生提供健康的教育環境。

一、高校校園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特點

1.高校校園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校園文化能夠使大學生正確的認識自己,使學生更加自信。先進的校園文化能夠育人成才,戰勝困難,使人們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的精神力量。社會化功能。校園文化再學生社會化的過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與社會主流文化相一致的校園文化,可以通過暗示、薰陶、輿論等心理影響學生,使學生約束自己的行為,達到使學生社會化的目的。校園文化是需要經過周密的安排,精心的設計而建立起來的。具有陶冶情感的功能。如班級文化、社團文化等都會激勵學生前進,使學生產生積極向上的情感。

2.校園文化的特點

校園文化活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能夠增強羣體的認同感,在無形中影響着每個學生的行動和思維。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能夠使學生的自我修養、自我教育得到提高。校園文化具有精神的延續性、潛在性,行為方式具有多樣性,影響的普遍性等等特點。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可以作為愉悦身心的調節劑,使學生心態得到調節。

二、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建設目標不明確

校園文化建設的目標是通過文化教育活動,要把精神文化力量轉化為大學生的心理能量,要把文化發展為具備一定內涵的、樂於被大家接受的文化,校園文化要高於社會文化,在符合社會實際的情況下,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步伐相一致,爭取在現有的物質精神基礎上分析大學生的精神需求,培養大學生在知識、情感、意識、行動方面的能力,提高大學生對生活的幸福感和對學校的滿意度,這應該是我們去形成和踐行的校園文化。

2.校園文化建設策略不夠科學

目前看來,我們的校園文化建設多停留在表面工作,表現為形式,很多院校忽視了校園文化具體的形成過程,忽視了自身的引導作用,在校園文化建設設定目標時就已經忽略了大學生成長應該具備的條件,所有因素導致了校園文化對大學生健康成長造成的消極影響,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極為複雜的過程,因此在建設校園文化的過程中要注意與實際情況相結合,根據大學生心理來制定客觀、科學的統籌安排,創建綜合性的校園文化體系。

3.校園文化和建設主體不一致

長時間以來,校園文化的建設主體和文化主體不一致,傳統校園文化建設大多是學校職能部門起主導作用,比如學校的宣傳欄是由學校的宣傳部門主管來決定宣傳內容,這樣一來,學生逐漸對校園文化失去興趣,出現漠視校園文化的現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學生是主體,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校園文化的建設中,使學生真正成為校園文化的創造者和受益者。在文化主體和建設主體形成一致的情況下,創造出更加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從而達到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服務的目的。

三、建設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有益的校園文化

1.加強文化主體和建設主體的一致性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應爭取大量學生的積極參與,因為學生才是校園文化真正的主體和受益者,學校除了要為學生提供健康舒適的、適宜大學生生活學習成長的環境,還要有校園文化建設的具體內容,要使我們的文化做到被文化主體接受,也就是説,所創建的校園文化要被大學生所接受和認同。

2.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

校園文化會對大學生產生一種潛在的影響,人們總是會受到周圍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和制約,更多時候,我們是文化的被動接受者,所以,學校在建設校園文化環境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文化主體的需要,從尊重文化主體的角度出發,本着為文化主體服務的態度來建設校園文化,完成教育任務。在社會高速發展的當下,大學生心理髮展面臨諸多問題,校園文化建設變的越來越重要。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大學生面對人際關係和社會問題時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和處理,這就需要校方為學生提供切實際的文化建設舉措,例如成立專業的心理諮詢室、開設相應的心理學課程,為大學生普及心理知識,在教育過程中要注意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機結合共同進行,注重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包括在校園的物質文化建設中注意增添健康舒適的環境建設,有利於大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確定合理的內容和形式,發揮校園文化建設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促進作用。

3.加強物質、精神文化建設,增強兩者之間一致性

校園文化建設要加強環境建設,充分考慮心理健康發展的需要,促進文化環境和文化主體的有力結合,就要牢固確立以學生為本的觀念。把有形的物質文化和無形的精神文化建設相結合,在綠化、美化校園環境的同時,也要注重校風學風班風的建設,在安置教學和生活設施的同時,創造民主開放的學習環境,完美詮釋人性化教育的魅力。

總的來説,校園建設以文化為形式,以促進學生髮展為目標。建設要符合學生心理髮展規律,契合時代發展潮流,適應時代發展,使學生在社會和家庭雙重的影響下,形成積極向上的、樂觀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和生活態度,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發展。通過學校的積極引導使學生能夠健康的成長,提高校園文化對學生的綜合影響。

經濟危機對中國煤炭行業的影響及對策研究論文 篇八

1.1市場需求減少,價格大幅下滑

國際金融動盪、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大幅放緩,一方面使以美元計價的原油價格大幅走低,而煤炭、石油互為替代的特性,使煤價面臨大的調整壓力;另一方面,世界經濟走弱,使中國外部需求大幅度削弱,中國經濟多年來賴以增長的投資和出口部門遭受嚴峻挑戰。煤炭下游鋼鐵等行業產能弱勢供需平衡的格局短時間內被打破,而繼續向更趨嚴重的過剩態勢發展,從普遍來看,第二產業即重化工絕大多數產業將無法逃避過剩和不斷緊縮的態勢,建立於外部需求之上而不是以內需為主導的經濟增長結構將不可持續。從第三季度開始,我國煤炭行業多種產品價格出現持續下跌。

1.2煤炭庫存增加,供求矛盾進一步凸顯

隨着煤炭市場需求的大幅減少,我國煤炭供給能力卻不斷增加(見圖1),港口煤炭庫存急劇增加。20全國原煤產量完成26.22億噸,同比增長12.8%,增幅同比提高3.4個百分點。在煤炭需求不斷減少的狀況下,增加的煤炭供應能力已經超過了煤炭需求,從而導致我國煤炭庫存量持續攀升,港口庫存快速增加,部分地區煤炭中轉及庫存出現“三高”現象,即部分北方中轉港口、南方接卸港口、電廠庫存煤炭量均居高不下。作為我國北方沿海煤炭下水的主要港口,截至年年底,秦皇島港煤炭庫存創歷史新高達940萬噸,已經超過該港煤炭儲存能力(900萬噸)。

2.3煤炭進出口市場格局變化

國際石油、煤炭價格大幅度下滑,而國內煤炭價格雖然有所下滑,但由於價格仍高於國際煤炭市場,這就造成我國煤炭市場供求格局將會進一步發生變化(見圖2)。首先,由於國際市場煤炭價格偏低,會刺激我國南方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放棄採購國內煤炭,轉向採購國際市場煤炭,減少對國內煤炭的需求。其次,由於國際煤炭市場下滑的幅度較大,速度較快,勢必倒逼擠壓國內煤炭市場,加大國內煤炭市場供過於求的壓力。再次,由於國內外煤炭市場價格的反差,再加上煤炭出口加税的影響,勢必使我國的煤炭進口增加,出口減少。

圖1-2008年中國原煤產量趨勢

數據來源:中國能源統計年鑑。

圖22002-中國煤炭進出口變化趨勢圖

數據來源:20中國能源統計年鑑。

2我國煤炭行業應對經濟危機的對策思路

2.1培育大型煤炭企業集團,提升行業抗風險能力

以市場運作為主,強化政府推動和政策引導,打破區域界限,發展跨區域企業集團;打破行業界限,發展煤、電、化、路、港為一體的跨行業企業集團;打破所有制界限,發展各類資本參與的混合所有制企業集團;致力於通過兼併重組培養特大型煤炭集團,加快實施戰略性重組整合,以提高煤炭產業集中度,為應對可能出現的市場波動做準備。把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培育成為優化煤炭工業結構的主體、大型煤炭基地開發建設的主體、平衡國內市場供需關係的主體、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主體,逐步形成若干個由國有資本控股、擔負跨省區市煤炭供應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提高國家對煤炭資源的控制力和對煤炭市場的調控力,保障煤炭供應安全,提升煤炭行業的競爭力和整體抗風險能力,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穩定協調發展。

2.2完善能源價格的改革機制

今後應進一步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努力完善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國家要適機取消臨時價格干預政策,推動價格改革,充分發揮價格的市場信號作用;煤炭企業要及時更新觀念,努力創建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有市場決定煤炭價格,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穩步有序的提高煤炭產品價格;另外,真正實現煤炭價格的市場化改革必須將煤炭外部成本外部化,通過徵收環境保護税和能源税等措施是煤炭價格準確的體現其真實成本,這樣才能有效的解決環境污染等問題,符合現階段踐行科學發展觀和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

2.3推動技術創新,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第一,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開發利用。完善煤層氣開發宏觀調控管理、法規體系建設和經濟扶持政策,協調煤炭開採與煤層氣抽採的關係,改進煤層氣礦業權管理,加強煤層氣開發關鍵技術的攻關,制定“先採氣、後採煤”的具體實施辦法,統籌規劃建設長輸管網。第二,鼓勵潔淨煤技術產業化。加強技術攻關,解決煤炭氣化液化的。技術障礙,制定生產和使用煤制油、醇、醚等替代燃料的財税優惠政策,促進煤炭深度加工轉化。完善煤炭產品質量標準,促進煤炭洗選加工的發展,限制未經洗選加工煤炭的長距離運輸和使用。第三,加強資源綜合利用。新建和擴建煤礦項目,必須提出資源綜合利用方案,嚴禁設立永久性煤矸石堆場。以煤矸石等低熱值燃料電廠為重點,建立資源綜合利用項目認證和督察制度。對綜合利用煤矸石、煤泥等資源,實行更加合理的財税扶持政策。最後,保護和治理礦區環境。研究建立礦區生態環境恢復補償機制、煤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和標準,明確企業和政府的責任,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投入,逐步使礦區環境保護和治理步入良性循環。推動技術創新、發展循環經濟是我國重要的戰略選擇,符合當前形勢下我國對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也是實現資源良性循環利用、經濟效益和環境保護雙贏的必由之路。

2.4不失時機的調整產業結構,延伸產業鏈條

儘管我國已經建成了一大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現代化煤礦,神華、中煤、大同等大型企業集團快速發展壯大。但是,產業集中度低下、煤炭行業利潤水平不均衡、全行業的採煤機械化程度落後等問題十分突出。因此,煤炭行業必須加快推進煤炭產業的結構調整步伐,延伸產業鏈條,使單位產量煤炭資源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變擴大開採的外延式發展方式為多方挖潛的內涵式發展方式。把發展煤炭循環經濟與產業和產品結構調整相結合,在結構調整的過程中注入循環經濟理念。充分依託煤炭資源優勢,拓展“煤矸石-煤泥-熱電”煤電化產業鏈,“焦炭-甲醇-建材產品”煤焦化產業鏈和“煤矸石-礦井水-合成油”煤油化產業鏈等,建設具有煤炭企業發展特色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式集羣,逐步形成低投入、高產出、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的可持續發展產業體系,最大限度做到資源、能源、排放物、廢棄物的合理、高效利用。

參考文獻

[1]@劉永峯。從國家競爭優勢淺談我國煤炭業的發展[J].市場論壇,2008,(3).

[2]@肖莉。金融危機下煤炭產業轉型發展思考[J].經濟問題,2009,(6).

[3]@黃佐研。煤炭價格機制沿革與發展趨勢分析[J].生產力研究,2009,(8).

[4]@牛克洪。中國煤炭企業化解金融危機對策的研究[J].中國煤炭,2009,(1).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國能源統計年鑑[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8.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ji/k6161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