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經驗交流材料 >

營林生產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營林生產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強化管理  科學經營 全面築牢生態綠色屏障

營林生產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營林生產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隨着商業性採伐的全面停止,林業發展戰略將以實施生態建設為主,營林做為林區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工作任重道遠。發揮好其作用,也是拉動林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促進職工羣眾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

2014年以前我局有營林生產作業組196個,均以聯產承包和僱傭社會勞力方式管理。營林生產作業人員多為下崗買斷工齡的工人、知青、職工家屬和社會勞力,而我局固定職工從事營林生產的僅佔從業人數的8%,職工參與率低,隊伍專業性差、流動性強極其不穩定,不利於質量追責和行業管理。現實基礎與停伐後出現大量木材生產、銷售戰線職工亟待重新上崗就業的現實存在激烈矛盾衝突。在這種情況下林業局採取多種措施對營林整體工作加大了管理力度,騰出崗位促進職工就業,以保證基本民生、維護社會穩定。現在全局基層8個生產單位共有技術人員56人、組建5個專業營林大隊和3個管護區林業固定職工隊伍,分105個作業組計1331人(其中,安置轉崗職工535人)從事營林生產,所有作業組均能按技術規範要求獨立開展生產作業,營林隊伍專業化程度大幅提高。現在營林隊伍基本穩定,職工基本民生收入得到保障、各項生產作業質量有所提高。現就主要做法與大家共同交流。

一、強化管理、促進營林工作科學穩定發展

1、優化整合全局營林生產作業組,打造專業化營林隊伍

2015年初林業局制定“一個必保、兩個補充”的職工安置原則(營林生產必須確保企業固定職工安置、勞動力不足情況下以知青和買斷工齡繼續為企業服務三年以上的混崗職工為必要補充)。根據這個原則對原營林生產人員和有意願轉入營林生產的轉崗人員進行整合。各生產單位組織將從業職工個人信息、買斷工齡職工用工合同等材料提交勞動保障、營林管理部門進行認證備案,經過培訓合格後方可從事各項營林生產作業。同時各生產單位實行營林生產副場長(副主任)專職化,並配備5-9名技術人員;同時成立營林大隊核定7-13人編制(含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後勤服務人員);每個大隊均成立11-15人的作業組若干個,作業組長由各生產單位任命,所有生產作業人員均為我局職工。

2、合理調整營林生產佈局,分配任務公開透明

每年年初,林業局天保二期森林後備資源培育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根據我局森林資源分佈情況實際,合理調整營林生產佈局,將森林撫育、補植補造、人工更新造林計劃按各單位生產職工數量分解到八個生產單位。計劃分配以徵求意見形式下發到各生產單位及機關各科室,並將計劃分配情況在呼中區電視台進行公示,以取得廣大職工監督,收到意見建議後及時調整直至所有單位沒有異議。計劃確定後由資源、營林管理部門委託設計對嚴格執行計劃進行調查設計。

3、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切實提高生產作業質量

生產作業過程中實行領導包片、專業技術人員跟班作業制度。林業局領導檢查指導必須涉及所有單位20%以上作業組;營林管理處領導檢查指導場地達50%;林業局技術人員100%深入到作業現地進行技術指導,補植補造和人工更新造林生產季節視作業組數量進行跟班作業,及時糾正生產作業中存在的問題,對作業質量存在嚴重問題的作業組有權進行停止繼續生產進行整改整頓,直至將已作業地域整改合格後復工生產。這樣的做法有效地提高了一次驗收合格率,避免返工造成職工收入降低、節約了生產單位管理成本。在生產期間林業局內部為便於統一指揮調度,執行生產進度日報制度,經統計分析後對各單位進行反饋通報;林業局對集團公司生產進度、信息執行旬報制度,有力地保證了各項生產的序時進度。

4、規範資金使用程序,確保專款專用

由於森林撫育資金與補植補造、人工更新造林資金來源渠道不同,林業局在財務科設立兩個賬户、資金分工資和費用兩部分分塊管理,配備六名會計由一位副科長專門負責營林各項費用使用,兩個賬户資金均封閉運行、互不干涉。計件工資支出憑營林管理處驗收單,由勞動部門審核後支出;其他管理費用經營林管理處審核、主管營林副局長批准後支出使用。資金使用過程中審計部門提前進行事中監督,從根本上保障了工程資金安全運行。

二、採取的主要措施

1、加強輿論引導,豐富技術培訓手段

由於長期從事木材生產和貯木戰線的職工林業經營思想觀念和生態價值取向與營林生產職工迥然不同、甚至背道相馳。轉入營林隊伍後對整體管理具有消極的阻礙作用。針對實際,近年來我局加大了生態建設媒體正面宣傳力度,利用《呼中宣傳》微信平台分季節傳播營林工作紀實。通過各級報刊、電視台的輿論引導,樹立了新時期營林工作形象、激發了廣大人民羣眾參與生態建設熱情、對從業職工思想觀念轉變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我局每年舉辦兩期生產技術培訓班,選派具有林業中級以上職稱、具有實際工作經驗的人員,對兩級技術員、森調隊員、各生產單位主管營林的領導及生產作業人員進行理論技術培訓,課上疑難問題利用《營林一家人》微信羣進行課後答疑。各項生產作業前,組織各生產單位按不同立地條件選設示範樣地進行崗前培訓,對具體作業人員結合現地進行示範樣地實際作業,同時利用集團公司檢查機會通過以檢代訓形式,對全局營林生產技術員及作業組長培訓。尤其是今年在技術培訓過程中結合林業發展趨勢、森林碳匯業發展對補植補造、人工更新造林的意義進行了細緻講解,在示範作業時營林管理處技術員組成模擬作業組按工序進行了實際操作教學。通過大量的理論和實踐培訓,有效地提高了我局營林生產技術人員業務素質,提高了生產作業質量。

2、嚴格執行“三制”制度,杜絕與民爭利

各單位在每次生產作業前召開由林場場長、主管副場長、營林段隊長、作業組長參加的營林專業會議,在會議上通告林業局任務下達及本期撥交情況、根據人員組成確定各作業組生產任務量後,以抽籤形式進行生產任務分配。對分配情況均採用公示板形式進行公示,公示內容涉及作業組、組長姓名、作業區位置和任務量。各生產單位在生產作業初與作業組簽訂生產作業合同後方可進行生產作業。各單位根據合同簽訂情況建成生產作業人員實名登記簿,包含作業組、組長、生產作業人員姓名及身份證號碼。報林業局營林管理處備案,林業局依據此備案結合安全督導、產中檢查工作不定期進行核查,發現有違規使用社會勞力的立即予以清理、發現生產單位有外委、二次分包工程現象的進行整頓並對相關責任人予以紀律處分。在實際工作中,區(局)嚴格禁止各級領導和相關權力人蔘與營林生產,認真的落實營林生產任務分配公示制、生產作業合同制和生產人員實名制,使任務分配、地塊條件、生產價格等情況都在公眾監督之下,堅決控制外委生產作業。還利、還公平於生產一線作業羣體。

3、執行責任追究制度,強化質檢監督

在質檢驗收中,牢固樹立“質量是營林生產生命線”的理念。在嚴格執行三級驗收的基礎上,林業局聯合驗收組在工作過程中要求以申驗場地為中心集中就近場地的作業組長都集體跟隨驗收,這樣使作業組長對每一塊場地作業質量都有一個比較,驗收過程處於羣眾監督之下,保證驗收成果公平真實、結果公開;同時嚴格執行質量責任追究制度,營林管理處內部由書記、主任為組長組成驗收督查工作組,對驗收成果進行抽查、林業局分管領導及紀檢監察機關對驗收地塊不定期抽查實施動態監督管理,如發現問題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責任追究,在管理層面避免技術人員權錢交易驗收和人情驗收等違規違紀現象發生。

4、建立考勤機制,實名工資支付

為穩定專業營林隊伍、在利潤收益層面杜絕外委生產,保障基本民生、維護林業職工根本利益。我局將森林撫育生產成本中工資部分(81.97元/畝)全部列支給生產單位,分為生產計件工資和計時工資兩部分。生產期間,計件工資逐項分解為建撤點費用、割灌機手工資、力工工資、廚師工資、油脂消耗、其他費用等要素,作業合格後及時予以支付。在4—11月安排生產人員從事防火待命、社區公益勞動等工作,在對職工進行刷臉考勤的基礎上,以每月1500元計時工資標準平均支付到每一位生產作業人員手中,資金不足部分由林業局撲火預備金予以補充,同時在春秋兩季安排補植補造、人工更新造林集中作業,保證職工年收入達到24000元以上。各項工資直接核算到每一位生產作業職工身上,支付時在區督辦室、紀檢、營林、財務部門監督下憑身份證實名支付。這種工資管理模式,使生產作業人員認識到了長期工資利益,促使作業質量達到合格標準;同時促使生產單位加大產中管理監督,避免因作業質量不合格使資金運行斷裂,導致其它工作無法開展的問題發生。打破了長期 “以包代管”的管理模式,發揮出林場管理主體的權利和責任主體的承擔義務。

5、實行質量風險抵押、完善作業保證金制度

在加強各項制度管理的基礎上,林業局採取預留質量保證金制度(保證金60%為直接生產費用、40%為單位管理費用),在森林撫育生產中按集團公司要求預留生產費用15%作為質保金,在集團公司核查結束後視結果予以支付。補植補造和造林工作隨生產成本調整今年預留100.00元/畝作為質保金,在按序時進度完成質檢驗收工作,成活率和麪積保存率達到合格標準後予以支付。這種做法將作業質量與職工個人、單位經濟利益掛鈎,極大地增強了職工生產作業責任心和生產單位管理責任心,促進了各項生產作業質量提高。

6、構造和諧生產環境,加強安全生產管理

通過請專業安監人員宣講,開展生產技術理論培訓專題對作業割灌機手、力工、後勤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引導全系統樹立安全發展觀念,堅守安全生產紅線,落實安全生產責任;通過觀看安全生產警示教育片,宣講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技能,增強安全生產意識,樹立安全理念使安全素質全面提升。在生產作業初期,林業局與林場、林場與所有作業組、作業組與生產人員均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同時林場為作業人員繳納安全保險;林場技術員在跟班作業時兼任安全員對生產全過程進行安全生產檢查。在森林撫育生產過程中營林管理處結合作業組實名制核實和產中檢查工作不定時對全局所有駐點作業組進行安全檢查,排查安全隱患及時予以督導整改;在春、秋兩級造林季節聯合交警、安全科對所有通勤作業組進行道路交通檢查,杜絕了超員、客貨混載等違章現象;同時建立安全生產考核制度,將安全生產列入年度經濟考核指標實施一票否決。嚴格做好安全生產檢查常態機制,將安全生產貫穿營林生產全過程。

7、細化考核指標,實施任務調控

林業局將各生產單位森林撫育細化為撫育完成面積、面積合格率、內業管理;森林培育細化分為當年苗木成活率、面積合格率、三年苗木成活率、三年面積保存率、內業建設等指標,並執行森林撫育完成面積、森林培育苗木成活率一票否決制度。對各單位進行年度經濟指標考核,考核結果與單位薪金獎勵、相關人員職務、職級晉升掛鈎。同時將排位後兩位單位下一年生產任務按比例調控給前兩名單位,對森林培育、撫育工作紮實推進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8、以人為本,加大標準化作業組建設投入

為確保營林專業隊伍的穩定,堅持“美觀、衞生、適用”的原則進行標準化作業組建設,2013年投入資金34萬元購買帳篷78棟、割灌機160台、對主伐生產宿營車進行了維修轉入營林駐點使用;2014年投入100萬元為購置9台生產指揮車;2015年又投入66萬元以“以獎代投”的方式購置設備,推進太陽能電池板、蓄電池及衞星電視等設備使用,豐富職工業餘文化生活;為生產作業人員統一配備了安全帽、手套等勞保物品,全面改善了職工生產作業條件,所有作業組生活條件徹底得到改善。各單位生產指揮車定期巡視每一個作業點,進行質量監督、技術指導、糾正生產中安全隱患,使家屬放心、職工安心的從事生產。

三、轉型期間加強營林工作管理的體會

首先,我們對林業經營思想要進行轉變。全面停止了商業性採伐,伴隨着國家生態安全戰略的實施,林業經營走集約經營、可持續發展之路是必然趨勢,雖然暫時面臨困難,但從長遠看,隨着森林休養生息和撫育培育經營,其林分質量必將好轉、蓄積量大幅增加,木材戰略儲備和生態價值凸顯;伴隨國家五位一體佈局、2017年全國碳排放市場統一開放、國務院生態補償機制建立及地區六大產業尤其是森林碳匯業的推進,營造林工作必將成為主導和基礎,我們應充分認識到強化管理,使我們的工作步驟程序化、運轉科學化是關鍵。其次,必須從實際出發,轉變對生產組織形式和管理模式的認識。營林生產採用生產作業組長承包,僱傭社會勞力進行作業的形式,在以木材生產為主、營林為輔的時期保證了森林經營工作開展。但在停伐的情況下,林業職工大量富餘,這樣的生產組織方式已經不能促進企業轉型改革、背離了國家撫育補貼的真正意圖。因此,我們在組織生產時必須堅持以安置本局職工就業,保證其基本生活收入為根本出發點,為企業平穩過渡奠定基礎。第三,順應時代要求,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長期以來形成的“獨木經濟”的思想理念,已不適應新時期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這就要求我們管理人員在一線工作中對生態建設的意義及營林生產的必要性進行宣傳。從思想和行動上統一廣大職工認識,使其崇尚森林經營、珍愛森林,樹立起生態價值觀,使參與營林生產轉為廣大職工的主動意願和自覺行動。只有做到這些才能消除轉型時期的消極負面影響,發揮出營林工作在整個生態建設中的主導作用。

以上是我局營林工作在經營管理上的點滴經驗,在交流期間敬請大家批評指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jiaoliu/q5k9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