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及譯文【多篇】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及譯文【多篇】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及譯文【多篇】

教學方法: 篇一

朗讀法。

課時:2課時

白話翻譯 篇二

晉文公、秦穆公聯合圍攻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並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氾南。

佚之狐對鄭伯説:“鄭國處於危險之中,如果能派燭之武去見秦伯,一定能説服他們撤軍。”鄭伯同意了。燭之武推辭説:“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做不成什麼了。”鄭文公説:“我早先沒有重用您,現在危急之中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啊!”燭之武就答應了。

夜晚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上放下去,去見秦伯,燭之武説:“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如果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那就煩勞您手下的人了。越過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境,您知道是困難的,您何必要滅掉鄭國而增加鄰邦晉國的土地呢?鄰邦的國力雄厚了,您的國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假如放棄滅鄭的打算,而讓鄭國作為您秦國東道上的主人,秦國使者往來,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所缺乏的東西,對您秦國來説,也沒有什麼害處。況且,您曾經對晉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您。然而,他早上渡河歸晉,晚上就築城拒秦,這是您知道的。有什麼能滿足晉國的呢?現在它已把鄭國當作東部的疆界,又想擴張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損秦國,晉國從哪裏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國受損而晉國受益,您好好考慮考慮吧!”秦伯高興了,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並派杞子、逢孫、楊孫幫鄭國守衞,就率軍回國。

子犯請求晉文公下令攻擊秦軍。晉文公説:“不行!假如沒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會有今天。藉助了別人的力量而又去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國,這是不明智的;以混亂代替聯合一致,這是不勇武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撤離了鄭國。

講解 篇三

《燭之武退秦師》見《左傳》。《左傳》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編年體歷史名著,也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全書從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比較系統地記敍了整個春秋時代各諸侯國所發生的重要事件,同時也較為具體地描繪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瑣事,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和政治狀況。《左傳》長於敍事,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辭令。作者以其敏鋭的觀察力,深刻的認識和高度的文學修養,對許多大小歷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動的記述,形象鮮明,語言優美,成為歷代散文的典範。

本篇所記述的,是秦晉聯合攻打鄭國之前開展的'一場外交鬥爭。事情發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前此兩年(公元前632年,即魯僖公二十八年),爆發了晉楚爭霸的城濮之戰,結果楚國戰敗,晉國稱霸。在城濮之戰中,鄭國曾經出兵幫助楚國,因而結怨於晉,這就是晉秦聯合攻打鄭國的直接原因。這次戰爭,也可以説是城濮之戰的餘波。

這是一篇記述行人辭令的散文。鄭國被晉、秦兩個大國的軍隊所包圍,國家危在旦夕,燭之武奉鄭君之命,去説退秦軍。他善於利用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一番説辭,便説服了秦君,撤出圍鄭的軍隊,並且派兵幫助鄭國防守,最後晉軍也不得已而撤退,從而解除了鄭國的危機。

這篇文章,讚揚了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夠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去説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也反映了春秋時代各諸侯國之間鬥爭的複雜性。

譯文 篇四

(僖公三十年)晉文公和秦穆公聯合圍攻鄭國,然後因為鄭國曾對文公無禮,並且鄭國同時依附於楚國與晉國。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對鄭伯説:“鄭國處於危險之中了!假如讓燭之武去見秦伯,(秦國的)軍隊一定會撤退。”鄭伯同意了。燭之武推辭説:“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然後也不能有什麼作為了。”鄭文公説:“我早先沒有重用您,現在由於情況危急因而求您,然後這是我的過錯。然後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啊!”燭之武就答應了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上放下去,見到了秦伯,燭之武説:“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假如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怎敢冒昧地拿這件事情來麻煩您。越過鄰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邑,您知道這是困難的,(您)為什麼要滅掉鄭國而給鄰邦晉國增加土地呢?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然後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當作東方道路上接待過客的主人,出使的人來來往往,(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缺少的東西,對您也沒有什麼害處。而且您曾經給予晉惠公恩惠,惠公曾經答應給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修築防禦工事,這是您知道的。晉國,然後怎麼會滿足呢?(現在它)已經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又想要向西擴大邊界。如果不使秦國土地虧損,將從哪裏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國對晉國有利,希望您考慮這件事!”秦伯非常高興,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派遣杞子、逢孫、楊孫戍守鄭國,於是秦國就撤軍了。

晉大夫子犯請求出兵攻擊秦軍。晉文公説:“不行!假如沒有那個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依靠別人的力量而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用散亂(的局面)代替整齊(的局面),這是不符合武德的。然後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就離開了鄭國。

註釋 篇五

⑴晉侯、秦伯:指晉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時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⑵以其無禮於晉:指晉文公即位前流亡國外經過鄭國時,沒有受到應有的禮遇。倒裝句,於晉無禮。以,因為,連詞。

⑶且貳於楚:並且從屬於晉的同時又從屬於楚。且,並且。貳,從屬二主。於,對,介詞。

⑷晉軍函陵:晉軍駐紮在函陵。軍,名詞作動詞,駐軍。函陵,鄭國地名,在今河南新鄭北。

⑸氾(fán)南:古代東氾水的南面,在今河南中牟南。

⑹佚(yì)之狐:鄭國大夫。

⑺若:假如。使:派。見:進見。

⑻辭:推辭。

⑼臣之壯也:我壯年的時候。

⑽猶:尚且。

⑾無能為也已:不能幹什麼了。為,做。已,同“矣”,語氣詞,了。

⑿用:任用。

⒀是寡人之過也:這是我的過錯。是,這。過,過錯。

⒁然:然而。

⒂許之:答應這件事。許,答應。

⒃縋(zhuì):用繩子拴着從城牆上往下吊。

⒄既:已經。亡鄭:使鄭亡。

⒅敢以煩執事:冒昧地拿(亡鄭這件事)麻煩您。這是客氣的説法。執事,執行事務的人,對對方的敬稱。

⒆越國以鄙(bǐ)遠:越過別國而把遠地(鄭國)當作邊邑。越,越過。鄙,邊邑。這裏作動詞。

⒇焉用亡鄭以陪鄰:怎麼要用滅掉鄭國來給鄰國(晉國)增加(土地)呢?焉,哪裏,怎麼。以:來。陪:增加。鄰之厚,君之薄也: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21)行李:也作“行吏”,外交使節。共(gōng),通“供”,供給。

(22)嘗為晉君賜矣:曾經給予晉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護送晉惠公回國)。嘗,曾經。為,給予。賜,恩惠。為。.。賜:施恩。許:答應。

(23)朝濟而夕設版焉:(晉惠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築城防禦。濟,渡河。設版,指築牆。版,築土牆用的夾板。

(24)厭:通“饜”,滿足。

(25)東封鄭:在東邊讓鄭國成為晉國的邊境。封,疆界。這裏作用動詞。

(26)肆其西封:擴展它西邊的疆界。指晉國滅鄭以後,必將圖謀秦國。肆,延伸,擴張。封:疆界。

(27)闕:使。.。減損。盟:結盟。戍:守衞。還:撤軍回國。

(28)因:依靠。敝:損害。

(2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別人的力量,又返回來損害他,這是不人道的。

(30)失其所與,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與,結交,親附。知:通“智”,明智。

(31)以亂易整,不武:用混亂相攻取代聯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易,代替。武,指使用武力是所應遵守得到一準則。不武,不符合武德。

(32)吾其還也:我們還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語氣,還是。

(33)去之:離開鄭國。

(3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沒有那個人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夫,fú,音同“服”;微,沒有。

教學過程: 篇六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左傳》

2、學習課文1、2、3段。

3、積累一些文言知識。

4、學習燭之武機敏善辯的外交才能。

上個單元我們學習了現代的一些詩歌,這個單元,我們將學習古代的一些散文。那麼,學習古文,我們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識是什麼呢?通過國中的學習,想必大家都有一定了解。

(板書)文言文所要掌握的知識:

①通假字。

②一詞多義。

③古今異義。

④特殊句式(倒裝句、被字句等)。

⑤實詞和虛詞的使用(使動用法、意動用法、之子的使用等)。

這些就是我們學習文言文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識了。好,下面我們開始上新課。

一、導入

自古中國便有“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兵”之説,在一九五五年也有這樣一個流傳,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衝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説:“我寧可把這傢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裏,都抵得上五個師。”五個師是多少人呢,相當於11萬人,一個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11萬人嗎?今天我們要學的《燭之武退秦師》會告訴我們這個問題的答案。請同學們打開《語文》第一冊第16頁,跟着錄音一起勾出難點字詞。(板書: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二、關於《左傳》

在進入課文之前,我先來帶同們玩一個遊戲(PPT展示內容)。

三、閲讀課文,整體感知。

1、解題:退:使動用法,使-----撤退師:軍隊

2、糾正字音。

函(hán)氾(fán)佚(yì)縋(zhuì)闕(quē)逢(páng)

4、剛剛同學們跟隨視頻錄音讀了一遍課文,請問:課文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解析:秦晉圍鄭,鄭國危在旦夕。燭之武奉鄭君之命,隻身前往秦國,説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場戰禍。

那麼,“燭之武退秦師”為什麼要退?怎樣退?退的結果若何?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看燭之武是怎樣退秦師,結果又如何的。

三、課文分析。

(一)講解第一段。

1、譯文:晉文公、秦穆公聯合攻打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理,並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氾南。

2、第一段寫了什麼事情?——秦晉圍鄭

3、秦晉為何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補充背景:

①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重耳過鄭);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晉、楚城濮之戰(退避三舍)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貳於楚也)。

②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都很好(秦晉之好);秦國也有向外擴張的願望。

4、重點講解:

①候、伯——指晉文公和秦穆公(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②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倒裝句)

以,是連詞,表因果關係;

其,代詞,代鄭國

於,是介詞,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對於”。

“於晉”,是古漢語中常見的介賓結構後置,按現代漢語的語序應是:以其於晉無禮。翻譯成現代漢語是: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

“且貳於楚也”句中的“貳”指從屬二主,

“於”是介詞,引出二主之一的“楚”。

貳為數詞動用,翻譯成現代漢語是:並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

(提醒學生從翻譯的方面看句子語序的調整,得出本句的介詞結構“於晉”、“於楚”本來應在“無禮”和“貳”的前面,但句子中卻是在它們後面,所以是倒裝結構中的介賓短語後置,也叫狀語後置。)

③晉軍(於)函陵——軍,名詞活用為動詞,駐軍、駐紮。(省略句)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這樣斷句對不對,為什麼這樣斷句呢)”。“軍”是名詞活用作動詞了。同時,也可以明顯的看出秦晉是分駐在兩個地方的,為什麼這樣交代呢?(且看下文)(這為下文埋下了伏筆)。

5、秦晉圍鄭,來勢兇猛,鄭形勢危急,渲染了氣氛。同時,兩事均與晉利害相關,與秦關係不大,秦可以爭取;兩軍分兵駐紮,鄭有機會單獨與秦接觸,為燭説秦埋下伏筆。

(二)講解第二段。

1、譯文:佚之狐對鄭伯説:“國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燭之武去見秦王,秦軍一定會撤退。”鄭伯聽從了佚之狐的意見。(燭之武)推辭説:“老臣壯年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不能做什麼了。”鄭伯説:“我不能早點重用您,現在危急之中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您也有不利啊。”(燭之武)答應了。

2、第二段寫了什麼什麼?——燭之武臨危受命。

3、重點講解:

①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倒裝句,介詞結構後置句,還原後的正常句式應為“佚之狐於鄭伯言曰”;

②辭曰:省略句,補充完整後為“(燭之武)辭曰”;

③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之:助詞,不譯;

④無能為也已——不能做什麼了。無能:不能。已:同“矣”,句末語氣助詞;

⑤是寡人之過也——這是我的過錯。是:這。“也”字表判斷(判斷句)。

4、文中寫了個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對燭之武有足夠的瞭解,但是寫他是為了寫燭之武服務的,燭之武未出場已經引出了讀者的強烈關注。燭之武可以説是壯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滿腹牢騷、滿心委屈,但能以國事為重,深明大義。文中還着力寫了鄭伯,他用於自責,更能以情動人,以誠動人。

(三)、講解第三段

1、燭之武採取了什麼方式去遊説的呢?有沒有效果呢?我們看到第三段,第三段寫了什麼事情?——智退秦師

2、譯文:

3、重點講清以下詞句:

(1)詞類活用:

亡:動詞的使動用法;利: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闕:形容詞的使動用法;鄙:名詞的意動用法;

封:名詞的意動用法;厚: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薄: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東:名詞活用做狀語;

盟,名詞做動用,釋為訂立盟約。

(2)通假字:

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

厭:通假字,通“饜”;説:通假字,通“悦”;

闕:通假字,通“缺”或“掘”;

(3)古今異義:

以為:古意:把……當作;今意:認為。

行李: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時帶的包裹。

東道主:古意: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請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異義詞,古意:缺乏的東西;今意:精神不好。

(4)特殊句式: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介詞結構後置,還原後為:若亡鄭而於君有益。

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句,還原後為:有何厭。

4、燭之武如何退秦師:

(1)“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矣”從這個形式圖中也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秦的劣勢。

(2)所以,燭之武一開始就擺正自己的位置,“鄭即知亡矣”,之後,説“若亡。.。.。.執事”,從形式圖中,也可以看出秦晉圍鄭,受益的就是晉。欲揚先抑,以退為進。(坦言知亡,避其鋭氣:鄭既知亡矣。)

(3)晉強,相對的秦就弱了。闡明利害,動搖秦君。(亡鄭只對晉有利:鄰之厚,君之薄也。)

(4)要是不滅鄭,會怎麼樣呢“君亦無所害”。替秦着想,以利相誘。(舍鄭會對秦有益:君亦無所害。)

(5)晉國曾經有不講信義的行為,還能相信嗎?引史為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

(6)(秦——晉——鄭)推測未來,勸秦謹慎。(唯君圖之。)經過以上這幾點的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燭之武説退秦師的原因(理由):

三個角度——現在、過去、未來。

五個理由:

A、越地難治論

B、亡鄭陪鄰論

C、舍鄭有益論

D、過河拆橋論

E、晉國擴張論

燭之武通過這幾個反面的分析,使得秦王心中開始動搖,我們且看結果如何?

5、説秦的結果是:①秦鄭訂立盟約;②秦國駐兵守鄭。

6、燭之武的遊説藝術:

(1)為對方打算——不暴露遊説目的`。燭之武先講明秦晉圍鄭,即使攻下鄭國,秦國亦無大裨益;進而分析晉侯出征目的在於擴張領土,且慾壑難填。一方面使秦伯覺得枉費心機,一方面頓感危機所在。於是,燭之武“一心為秦”地挑撥離間了“秦晉之好”。

(2)用婉言相勸——忠言順耳更利於聽。雖然燭之武年歲已高,但在秦穆公眼前豈敢倚老賣老,婉言以説,“良言一句三冬暖”,秦穆公怎能不愛聽,又怎能不依計行事。

(3)巧施攻心術——先對方之憂而憂。燭之武抓住秦伯擔憂“幫晉滅鄭後反而惹火燒身”之心理,步步深人,層層逼緊,透闢申明圍鄭對秦無任何好處,曉之以害,動之以利,所以得以解鄭國之圍。

7、燭之武三寸不爛之舌,強於百萬之師。他之所以能説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處處為秦國着想(表面看來),理由充分。這段説辭僅125個字,卻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地道出了秦、晉聯盟的虛偽,亡鄭對秦的不利,晉國的貪得無厭和背信棄義,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題,句句打動對方,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離”。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辭令。並且以自己睿智和勇氣為鄭國解除了秦國這一強大的危機。

這節課,我們分析了這篇課文的前面三段,下節課我們再來講解課文的第四段、也就是最後一段,看看晉文公是如何表現出一代霸主的睿智的!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4段。

2、分析人物形象及其人物描寫的手法。

3、本文寫作的特點。

4、歸納本文的文言虛詞。

一、舊課複習

1、特殊句式的考察。

2、詞類活用的考察。

3、句子翻譯。

二、講解第四段

1、譯文:略

2、第四段講講了什麼?——晉師撤離

3、重點講清以下詞句:

(1)詞類活用:

敝: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2)通假字:

知:通假字,通“智”。

(3)古今異義:

夫人:古意:那個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意:離開;今意:到,往。

(4)特殊句式: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斷句。

4、解析:晉文公是頭腦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條理由退兵,“不仁”只是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真講“仁義”,當初就不會發兵攻鄭。“不知”是實質,“知”是理智,是對現實情況的客觀分析,是對動武后果的冷靜判斷;“不武”,則是因為勝敗難以預料。所以,説到底,晉的退兵,是“利”字使然。這是一種隱忍不發、隨機應變的胸懷和謀略,正是晉文公終成霸業的根本原因。

5、所以故事的結局就是,晉文公毅然撤軍作結,鄭國轉危為安。而這也正是燭之武所想達到的目的。

三、人物形象分析

1、佚之狐:正面:慧眼識才、舉賢、伯樂

反面:狡猾、權臣

(1)找學生讀佚之狐的那句話: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讓學生談對佚之狐的看法。多數學生會説這是個伯樂。那麼請學生思考如下問題:他真的是慧眼識英雄的伯樂嗎?

補充:據史料記載,説服秦伯的初定人選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勸退秦師。但他為什麼自己不去而舉薦了燭之武呢?

——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隻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説服秦伯誰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惱了秦伯,自己掉了腦袋不算,還可能被牢牢的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讓後人指指點點。抬出燭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機率,在成就燭之武的同時自己也落個“伯樂”的美名。所以説他是一條狡猾的狐狸!

(2)通過他的話,我們可知他對燭之武是很瞭解的。那麼既然他知道燭之武這麼能幹,為什麼到現在才舉薦呢?他這是一種什麼心理。——嫉妒、紅眼病。

2、鄭伯:正面:善於納諫、勇於自責、善於言辯

反面:目光短淺、不重視人才、不合格的君主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説説對他的看法。(大部分同學會説鄭伯是一個禮賢下士、從諫如流的君主。)

啟發:是不是還能有別的理解:他平白無故的怎麼禮賢下士起來了呢?——事到臨頭才開始求賢。

(2)、讓學生們品味他的話:“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來幹活,是幫我的忙也是幫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幫忙,對你也沒有好處。話裏含有威脅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晉攻打鄭的原因——當年慢待晉文公,可知鄭伯是個目光短淺又自私的人,如今來求燭之武,也不過是臨時抱佛腳罷了。

3、燭之武:正面: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知難而上,義無反顧的勇士;口若懸河,巧言善辨的辯士

反面:無自薦的“勇氣”、不懂得官場的左右逢源

(1)燭之武能言善辯,才智過人。這樣的人為何老不見用?——當權者不注意選拔人才,有權者的嫉妒。

(2)從文中可看出,他對國家大事瞭解得很透徹。既然燭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麼透徹想幹什麼?

啟發:劉備三顧茅廬見到了諸葛亮,諸葛亮對他暢談天下大勢。可以説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準備。——燭之武也是如此。儘管懷才不遇,但他沒有放棄自己的希望。燭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業,他的心始終沒有放棄過“一飛沖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關注着天下形勢,思考着安定天下濟蒼生一逞抱負的路徑。你想,一個小小的“弼馬温”,怎麼對晉國的歷史、對晉國國君的為人那麼清楚,對秦伯的心理、對秦晉之間的恩怨又是如此瞭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豪情無疑是後人敬仰他們的主要緣由。

(3)這樣一個才華長久沒顯出來的人,當國家有難的時候他還是出來解國家之圍了。

我們可以想象:這樣一個鬚髮盡白的老者,夜縋而出時是怎樣的一種情形。當他拄着枴杖走進秦營時又是怎樣的大義凜然,視死如歸。

(4)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知難而上,義無返顧的勇士;口若懸河,巧言善辯的辯士。

(5)在國家危難面前,燭之武深明大義、義無返顧;在強秦面前,燭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辯,聰慧機智。他的不計個人得失,處處為鄭國安危着想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的義無返顧赴敵營的信心和勇氣都值得我們學習。但是以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點呢?——燭之武為何不在“臣之壯也”的時候,也像三百年後的晚生毛遂那樣,大膽地“自贊”於鄭伯的駕前呢?

4、晉文公:正面:理智、審時度勢、雄才大略、隱忍不拔

反面:貪婪

四、人物的寫作特點

1、簡而精;2、曲而達;3、婉而有致

五、寫作特點(以小見大觀《左傳》)

1、情節波瀾起伏。

文章的事件一件連一件,情節是不是平穩發展的呢?——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明確:大軍壓境(十萬火急)——佚之狐薦燭之武(一線生機)——燭之武發牢騷(波瀾)——鄭公平息燭之武的怨氣(轉機)——燭之武出使退敵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議攻秦(出現危機)——晉公再曉之以理(一場虛驚)。

文章有張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2、伏筆和照應。

那麼,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從懸崖跌到深谷呢?——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設置了伏筆和照應

明確:這篇課文雖短,但在敍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例如,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説是“以其無禮於晉,且二於楚也”,説明秦、鄭並沒有多大的矛盾衝突。這就為下文燭之武説退秦軍埋下了伏筆。“夜縋而出”照應了開頭的“秦、晉圍鄭”,“國危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了上文秦、晉雖是聯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紮在一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就為秦、鄭聯盟提供了條件。

3、詳略得當。

這篇課文主要是表現燭之武怎樣退秦師的,所以重點放在燭之武的説辭上。對“退秦師”的前因後果,只作了簡單的交代。從秦晉圍鄭寫到晉師撤離,在這期間應該説發生了許多事,但作者並未一一羅列,如鄭國君臣如何焦急地等待燭之武的消息、秦伯是如何驕橫傲慢地對待這位即將亡國的國家的使臣等,文章隻字未提,而是集中筆墨塑造燭之武的形象。選材上注意到了“精”字,詳略得當,從而做到繁而不雜,有始有終,層次井然。

六、歸納

(一)虛詞

1、以

①以其無禮於晉 (因為,連詞)

②敢以煩執事 (拿,用,介詞)

③越國以鄙遠(表順承,連詞)

④焉用亡鄭以陪鄰?(表順承,連詞)

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把,介詞)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連詞,表順承)

②夜縋而出  (表修飾,連詞)

③若亡鄭而有利於君(表順承,連詞)

④朝濟而夕設版焉。(錶轉折,連詞)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表陳述)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為什麼)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疑問副詞,怎麼能)

4、之

①公從之。(代詞)

②臣之壯也。(置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③是寡人之過也。(助詞,的)

5、其

以其無禮(代詞,鄭國)

肆其西封(代詞,它的)

失其所與(代詞,自己的)

吾其還也(表商量或希望的語氣,還是)

(二)詞類活用

1、名詞做狀語:A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在東邊;在西邊)

B夜縋而出(在晚上,當晚)

2、動詞活用為名詞:A君亦無所害(害處)

B且君嘗為晉君賜矣(恩惠,好處)

3、形容詞活用為名詞:A臣之壯也(壯年)

B越國以鄙遠(遠方,邊遠的方)

C共其乏困(缺少的東西)

D鄰之厚,君之薄也(雄厚、削弱)

4、名詞活用作動詞:A晉軍函陵(駐紮)

B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封,作疆界。)

5、名詞活用作時間副詞:朝濟而夕設版焉 (“朝”、“夕”)

6、使動和意動用法:A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使鄭亡)

B越國以鄙遠(鄙,以……為鄙)

C若不闕秦(使……土地減少)

(三)特殊句式

1、省略句

(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主語)

(晉惠公)許君焦、瑕(主語)

夜縋(燭之武)而出(賓語)

敢以(之)煩執事(賓語)

晉軍(於)函陵,秦軍(於)氾南(介詞)

2、倒裝句

以其無禮於晉(於晉無禮──介賓短語後置,又叫狀語後置)

且貳於楚也(於楚從屬──同上)

佚之狐言於鄭伯(於鄭伯言──同上)

何厭之有(有何厭──賓語前置)

3、判斷句

是寡人之過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4、通假字

無能為也已(已——矣)

共其乏困(共——供)

秦伯説,與鄭人盟(説——悦)

焉用亡鄭以陪鄰?(陪——倍)

何厭之有?(厭——滿足)

失其所與,不説(説——智)

5、古今異義

①行李之往來。——(行李,古義:出行的人;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

②若舍鄭以為東道主。——(以為,古義:把……作為;今義:認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義:那人;今義: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義:離開;今義:往,到)

.燭之武為什麼能説服秦伯? 篇七

這篇文章對燭之武的善於辭令,寫得極為出色。他去説服秦伯,雖然目的是求和,但決不露出一點乞憐相。他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頭頭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説辭裏處處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誠服,不僅答應退兵,而且助鄭防晉。

(1)處處為秦着想。

首先,燭之武開門見山説:“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承認鄭國已處於危亡的地步。但作為鄭大夫的燭之武卻沒有半句為鄭國乞求的話,相反,卻以“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來表明為秦着想的立場。先分析了“越國以鄙遠”的難處,接着談了亡鄭實際上是增加了別國(晉)的土地,擴展了別國的勢力,而鄰國勢力的增強就意味着秦國勢力的削弱。接下來又分析了存鄭對秦有益無害:“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動心。

(2)充分利用秦晉的矛盾。

正當秦伯在考慮滅鄭、存鄭對自己的利害關係時,燭之武充分利用這一契機,進一步為秦君分析:“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來離間雙方。這番話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燭之武又把話題引向未來,預言晉國此後的動向:“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將焉取之?”指出晉國貪得無厭,滅鄭之後,必將進而侵犯秦國,秦晉的矛盾將進一步尖鋭化。由於晉國當時已成為中原霸主,秦伯對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燭之武的這篇説辭戳到了他的痛處,終於促使他下定決心,改變主意,退兵助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747qp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