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國小音樂説課稿精品多篇

國小音樂説課稿精品多篇

國小音樂説課稿精品多篇

國小音樂説課稿 篇一

一、説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動物説話》。首先,我來説説教材《動物説話》是六年制人音版教材國小音樂第一冊第四課歌曲部分內容,它是一首歌謠豐富的製作歌曲,表現了小動物稚嫩的叫聲和可愛的神態。樂句間加上伴奏比較風趣,富於變化是一首便於學生演唱和表演的一首兒童聆歌。教學是一首歌曲有利於開拓學生的音樂視野,發揮它們的想象,培養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增強合作意識。

音樂新課程標準指出,音樂課程目標的設置,要有益於音樂課程價值的實現為依據,通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音樂感受及鑑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因此本課我設置了以下三個目標:

①認識目標:有強弱的朗讀歌謠學會歌曲《動物説話》。

②能力目標:通過小組合作給歌曲創編歌詞,學生的合作習慣和創造力。

③情感目標:注意聆聽描寫小動物的歌曲,知道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並用動作表演想象中小動物神態。

重難點:根據以上三個目標結合一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將歌曲的學唱和認識音的強弱作為教學重點,將在演唱過程中準確表現音的強弱作為難點。

二、説教法

接下來説教法,托爾斯泰指出,成功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突破重點和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能源設備的優勢,以創設情景法、談話法、遊戲法等多種教法與多媒體課件相結合來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使之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間不斷進行思維交流和心靈溝通的過程。

三、説寫法

第三説學法由於這節課的對象是一年級的小朋友,它們的認知水平和感知水平不高,它們活潑好動愛玩遊戲,喜歡聽故事,看形象生動的畫面,所以在本節課中我引導學生通過以下兩種學習方法來完成這節課的學習任務,一種是體驗感知法,另一種是合作學習法。體驗感知法主要是通過體驗生活中的聲音,感受音的強弱獲取知識。合作學習法主要是通過小組合作進行創編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造力。

四、能源的運用

下面説能源的運用,為了使學習內容生動有趣,豐富多彩,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本節課的教學我做到課前檢閲有關資料,認真備課,同時利用能源設備製作多媒體課件來扶助教學。在本節課的開頭出示多媒體課件,比如天上的打雷聲,鐘錶上秒針的嘀嗒聲等等讓學生感受音的強弱這樣很好的解決了本節課重點和難點。在學習歌曲時我播放多媒體課件野生動物園讓學生在課堂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從而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五、教學過程

最後我來説説教學程序。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繫,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困此本節課我用火車開啦的音樂律動導入,創設音樂課的氣氛,通過模仿火車遠近不同的聲響讓學生在活動中初步感受音的強弱。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能源設備的作用出示多媒體課件,天上打雷聲、鐘錶上秒鐘的嘀嗒聲等等,讓學生在動感形象的畫面音響中體驗到音的強弱,形成一個初步的概念。再進行簡單的聽辨練習為接下來的學習歌曲做好鋪墊。

接下來的環節是學習歌曲了,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因此所有的音樂教學領域都應重視學生的藝術實踐。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將其作為學生走進音樂,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途徑,從而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在學習歌曲動物説話時我首先播放多功媒體課件野生動物園,讓學生觀看後對自己喜愛的小動物説句話,並模仿它們的叫聲,感受到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既激發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又對學生進行了愛護動物保護大自然的教育。接下來讓學生聽賞歌曲,初步感受一下歌曲的節奏,然後和學生談話。現在由老師來唱,你們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表演,好嗎?師邊放音樂,這樣通過師生合作來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同時也讓學生進一步熟悉歌曲為學唱打好基礎。通過老師唱學生表演的方式,初步學會歌曲後,再進一步要求學生能夠有強弱的朗讀歌謠。即對音的強弱這一知識進行實踐,也對歌曲的內容進行掌握和鞏固。進而突破本節課的重點,隨後再次播放音樂引導學生跟着老師邊唱邊做一些簡單的動作,這個師生的共同表演活動既讓學生得以表現也起到了很好的重新調動作用。

第三個小環節是創編歌詞。為了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質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使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合作習慣和創造力,在掌握歌曲的基礎上。我讓全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合作,為這首歌創編歌詞,隨後請學生演唱自己創作的歌曲,在這裏捉示學生演唱時要表示你很愛小動的心情,用聲音告訴大家,從而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六、遊戲

下面是遊戲鞏固環節,音樂新課程標準強調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的任務,不是為了培養音樂不專業人材,而是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使它們從中受益。因此在學生會唱歌曲後,根據歌曲內容,我設計了一個遊戲表演環節,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先讓學生把歌曲內容編成一個故事,並講出來,全班評選出講得好的並以予獎勵,再讓學生戴上頭飾聽音樂來扮演故事中的動物。在活潑開心的故事中用講、演、唱、奏的各種方法表現歌曲的內容,體驗音樂表達的魅力。讓學生在演唱、表演、想象、創造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健康和協的發展。最後為了再次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表演能力,我用以下話來做為本節課的結束語,小朋友們你們在這節課中表現的非常好,會唱會演,你們的爸爸媽媽要是知道了肯定非常高興。那麼你們想不想讓他們看看你們的成績呢?回家後你們就把這首歌曲唱給你們的爸爸媽媽聽,並且要邊唱邊表演,讓他們也高興高興好嗎?我的説課完畢,謝謝!

國小音樂説課稿 篇二

一、説教材

《哦,十分鐘》是人民音樂出版社第七冊教材第六單元的教學資料。是一首不帶再現的二段曲式的大調歌曲,歌曲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學生在課間十分鐘的歡樂心境。

教學資料:

教材分析。

歌曲《哦,十分鐘》是一首24拍,D宮調式,二段體結構的兒童歌曲。歌曲曲調歡快、活潑,語言形象生動。歌曲經過對孩子平日課間十分鐘的描述,表現了孩子們在緊張的學習後自由歡樂的心境。

第一樂段為方整性結構,包括4個樂句。前兩個樂句具有典型的起承轉合的特徵,後兩個樂句分別是前兩個樂句的局部重複,構成平行樂段。該樂段的節奏緊湊,曲調輕快活潑,表現了活蹦亂跳的孩子們在課間簡便,歡樂的形象和喜悦的神情。第二樂段為非方整性結構,包括三個樂句,第一句與第二句運用旋律的模仿手法,三度、四度的跳進。第三樂句有兩種不一樣形式:第一遍結束時,是第二樂句下三度自由模進的節奏變化。第二遍結束時,是第三樂句的局部重複。此樂段音調轉為舒展,哦,十分鐘唱出了孩子們對課間十分鐘的由衷歡迎。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具備初步的視唱、演唱和分析歌曲的本事,班中學生樂於理解新鮮事物,求知慾較強,一經點撥便能進入進取的思維狀態,情感也易被激發。但班中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個性方面存在很大差異,一部分學生常是課堂的守望者,缺乏課堂學習的積極參與習慣和專注學習的本事。所以,在課堂上進取提倡和推行各種形式的教學理念,相信能在發揚個性,分享思想和經驗的基礎上,面向全體,關注更多學生知識的理解力和情感的感悟力,培養學習的主動性和職責感,最終促進學生良好學習方式的養成。

教學目標: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哦,十分鐘》。經過聆聽歌曲,引導學生為歌曲劃分樂段。經過學習歌曲,培養學生的歌曲創編本事。

教學重點:能用甜美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O X X節奏的掌握及歌曲的視唱練習。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具學具準備:鋼琴、教材、打擊樂、多媒體課件。

二、説教法、學法

根據教學目標的制定,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經過情景導入、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經過教師範唱,引領學生分析歌曲、演唱歌曲、表演歌曲。學生在教師引領下,經過觀察、體驗、模仿等方法掌握學習歌曲。

三、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揭示課題。聆聽音樂《假如幸福的話拍拍手吧》

設計意圖:經過有意識的安排師生間的互動,讓教學氣氛活躍起來,為本節課的教學做好準備。

歌曲教學。初聽歌曲,感受旋律。請你説一説歌曲的速度?這首歌曲帶給你怎樣的情緒?

設計意圖:經過聆聽歌曲,讓學生分析出音樂要素。歡快的朗讀歌詞,掌握難點。按節奏朗讀歌詞。

講解節奏難點:O X X加上旋律進行視唱。加上歌詞演唱歌曲中的難點樂句。

設計意圖:經過比較、視唱等教學方法,使學生比較直觀的掌握帶休止的切分音的節奏型。

下課的鈴|聲0|送來十分|鍾0|來吧|來吧|大家來輕|鬆|讓那疲勞的|眼睛|看看藍|天0|讓那緊張的|大腦|吹進清|風|

下課的鈴|聲0|送來十分|鍾0|來吧|來吧|大家來活|動|讓那握筆的|手指|摸摸皮|球0 |讓那快活的|叫喊|衝出喉|嚨|

踢毽子: X X | X X | ta ta ta ta跳繩: X X X X | X X X X | ti ti ti ti ti ti ti ti投籃球: X 0 | X 0 | ta空ta空溜溜球: 0 X X | 0 X X |

復聽歌曲,熟悉旋律。請你説一説歌曲兩個樂段所表達的情緒有什麼不一樣?

第一樂段:歡快活潑。

第二樂段:優美抒情。

請你説一説歌曲兩個樂段的演唱方法有什麼不一樣?

第一樂段:非連音唱法。

第二樂段:連音唱法。

設計意圖:經過聆聽音樂,使學生對歌曲的情緒有更進一步的認知,並且對於歌曲的演唱方法上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第一樂段

第二樂段

視唱練習:學生跟鋼琴視唱旋律。

分組練習:全體視唱。

歌曲學習:學生跟鋼琴輕聲演唱歌曲。教師及時指導並進行範唱。全體學生演唱歌曲。歌曲處理。速度。情緒。聲音。

歌曲拓展:歌詞創編。創編第一樂段的歌詞並演唱。節奏創編。利用打擊樂來為歌曲進行伴奏。欣賞歌曲《哦,十分鐘》。

設計意圖:

經過打擊樂器的練習反饋,檢驗學生是否把音樂知識轉化為實踐表演本事。

總結評價。

學生談知識的收穫及情感的體驗。教師針對學生的表現進行客觀性的評價。教師根據本節課的資料進行總結。

國小音樂説課稿 篇三

一、説教材分析:

本課我所用的教材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國小音樂教材第八冊的第五單元中的《雨花石》。《雨花石》是一首旋律優美,非常深情的一首歌曲。它動聽的旋律給小朋友們的眼前營造了一副美麗的景象,我們藉助歌曲以和講述石頭的故事的形式,向同學們展示出一個多姿多彩的小石頭的藝術長廊

本課的教學目標,包括了我對同學音樂技能技巧的訓練,能力的培養以和品德的教育。通過學習,讓同學能用中速深情的情緒演唱歌曲,培養同學的音樂聽辨和想象的能力。使他們的表示美、鑑賞美,發明美的能力得到煅煉,讓同學在自然中呼吸着美麗的氣息,在自由中抒發着發明的理想,讓藝術的生活隨同小朋友一起快樂生長。

本課的重難點是:

1、學習歌曲,能深情的演唱。

2、掌握休止符,在歌唱中能體會休止符的作用。

3、通過歌唱教學,使同學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結合自身講講理想。

二、説教學方法:

1、緊緊圍繞教學大綱,教材內容,深入挖掘快樂的因素。

2、學習過程與音樂緊密結合。始終把音樂放在重要位置,遊戲、音樂、動作、情節都是為了加深同學對音樂的感受與體驗。

3、在教學中我還採用情景教學法,VCD圖片,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信息量大等優點,為同學創設環境。在這種環境中,讓同學感受石頭的美、音樂的美。

4、在教學中,我重視同學的表示力和發明能力。針對兒童愛玩、好動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扮演參與法,實施了寓教於樂的教學戰略

三、説學法指導:

音樂課應重視對同學的音樂實踐,所以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同學,讓同學主動參與學習並且自由發揮。在學習中,我注意去引導和激勵同學通過音樂遊戲,律動,歌扮演等一系列活動,使他們始終堅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調動同學積極主動性,充沛體現了老師為主導,同學為主體的地位。同學分組進行活動,在交流和協作中,加深對音樂的體驗。

四、説教學過程

1.律動進教室

聽着《雨花石》優美的旋律進教室,同學提前感受歌曲的美,能更快的而今如音樂的角色。

2.發現你的美

以談話的方式導入,師生一起交流

教師:同學們,上節課老師讓大家到户外去收集一些你自身比較喜歡的小石頭,現在請大家拿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教師與同學一起觀察小石頭,並引導同學從不同的方面發現石頭的自然之美。

你的小石頭哪裏最吸引你?你喜歡它的什麼特點?

小石頭在我們的生活中恬靜的存在着,在不知不覺中帶給我們許多異想不到的驚喜。

師生在交流中昇華認識:原來,有許多事物、許多美麗需要我們去尋找、去發現。此處加入背景音樂《雨花石》。

3.學唱歌曲

播放音樂《雨花石》並請同學生觀看一些有關石頭的圖片

教師有感情的範唱。

教唱歌譜。在教唱歌譜中注意難點的解決,分別出示以小石頭造型的節奏卡片,複習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還有新學的音符,十六分休止符。同學根據直觀判斷時植的長短,並口讀,練習。

有感情的讀歌詞

聽琴聲輕聲哼唱歌曲。其中請同學體會與比較:運用休止符的地方你有什麼樣的感受?假如不用會怎樣。唱一唱,比一比,説一説。

請同學有感情的演唱,教師和時給予鼓勵。

教師總結石頭可貴的精神。石頭雖小,卻有很多的作用等我們去發現。

法國著名藝術家羅丹曾説過:“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想,通過這樣的優秀教案,讓同學在音樂中認識美,在生活中尋找美,在未來裏發明美,讓美融入每一個小朋友的心裏。

國小音樂説課稿 篇四

一、指導思想

為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要求,全面實施素質教育,20xx年7月教育部頒佈了《全日制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新《標準》從音樂學習的角度入手,將課程內容劃分為四個領域,即感受與鑑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從音樂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來看,由於3-6年級的學生生活範圍和認知領域不斷擴展,感受體驗與探索創造的能力不斷增強,其音樂學習領域有必要進行拓寬。接觸的音樂曲目需要更加豐富多彩,音樂體裁、音樂表演形式、音樂常識也需要增加內容。所以我將瞭解和體驗進行曲這一體裁進行了拓展教學。將《感受進行曲》這一教學內容帶進了教學課堂。

課時安排為一課時。

二、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義務教育九年一貫制音樂教材第8冊第7單元的編創與活動的基礎上開展拓展教學。本單元通過聆聽舞曲、進行曲、搖籃曲,讓學生了解和體驗這三種體裁的最基本風格特徵。進行曲這種體裁在生活中運用的較為廣泛。如升國旗時演奏《義勇軍進行曲》,迎接嘉賓演奏《歡迎進行曲》,開展運動會時播放《運動員進行曲》等。為了讓學生進一步去體會“生活中處處都有音樂”,“音樂伴隨我們的終生”的道理,所以我將《感受進行曲》定為了教學內容。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音樂藝術的一切實踐都須依賴於聽覺。“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特點”,這是音樂教育重要的指導思想。我這堂課就遵循了“以聽為中心”的原則。把全部教學活動都圍繞“聽”這個中心來進行的。

進行曲是一首以步伐節奏寫成的音樂,主要指軍營中用以弘揚軍威、鼓舞士氣、整齊步伐的音樂。進行曲通常由簡單而鮮明有力的節奏和整齊規律的樂句構成。聽起來雄壯有力而有行進感。為了配合行進時步伐一致的要求,常以偶數拍作週期性反覆。進行曲按內容可分為軍營進行曲、凱旋進行曲、典禮進行曲、婚禮和葬禮進行曲等。為行進作伴奏的一般為二拍子。

根據對新教材和音樂新大綱的學習,為了指導學生體驗進行曲這種體裁,在實踐活動中不斷的加深感受和了解,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一)、通過對多首進行曲的欣賞,學唱及隊列表現歌曲《紅星歌》,使學生感受和了解進行曲這種體裁的主要特點。

(二)、認識到進行曲在不同場合的作用並提高學生的欣賞素質。

(三)、通過欣賞“半個世紀以來第十三次大閲兵”的錄像,使學生樹立民族自豪感,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點:感受和了解進行曲體裁的主要特點。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團隊協作意識。

學具準備:多媒體展示平台、課件、錄音機、磁帶、實物(一束黃花、小皮球、小三角旗、隊旗、彩色的小指揮棒)

三、教學過程分析

合理的教學程序設計,能充分地調動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之中,去探索,去實踐。

(一)組織教學

學生按三個半圓形坐好。半圓形座位的設計,突破了常規的教學模式,便於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合作。

(二)對比欣賞,引入新課

播放《搖籃曲》、《jun隊進行曲》兩首樂曲,引導學生用形體動作表現出對樂曲風格的理解,並進行對比,找出其特點。然後點題。

(三)實驗體會,加深感受

音樂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音樂教學的所有內容都具有體驗性和操作性,不僅包括音樂知識傳授等外顯的方式,尤為重要的是體現在音樂與學生生理、心理相互作用而產生內在的音樂感受上。為了突破本課教學的重點,進一步讓學生去感受進行曲的體裁特點,我通過三步實踐操作來完成。

1、隨歌曲的伴奏錄音邊聽邊拍打節奏,感受進行曲的節奏特點——鮮明有力。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進行曲一般的情緒特點——雄壯有力。

3、隊列行進的創編和展示,感受進行曲的基本特點——步伐節奏。使學生在多種形式的反覆體驗中獲得對進行曲體裁特點的感受和了解,較好地避免了體驗形式單一的單調性和感受的不深刻性。從而去突破本課的教學重點。

(四)類比欣賞,拓展延伸

是不是所有的進行曲表現的都是類似這樣的情緒呢?帶着這樣的質疑,把學生再度領進豐富多彩的進行曲中,播放《葬禮進行曲》、《玩具兵進行曲》、《婚禮進行曲》讓學生聆聽,並能體會其情緒,做出相應的律動。通過同一體裁的不同樂曲進行互比,開闊學生的聽域,使學生對進行曲體裁有更多地瞭解,認識到進行曲在不同場合的作用,在比較之中無形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學生的欣賞素質。通過欣賞“半個世紀以來第十三次大閲兵”的錄像片段,使學生樹立民族自豪感,增強自信心。

四、教法、學法分析

我的這堂課具有創新性,根據新《音樂課程標準》的理念來看,音樂體裁與形式這一教學領域所留的教學空間是很大的,有利於音樂教師設計與組合多種形式的教學。因此,我將瞭解和體驗進行曲這一體裁進行了拓展教學。

在本節課中,我以探索為突破口,以聽為中心,以實踐為手段,以體驗為重點,讓學生在大量的音樂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創造。

具體做法有:

(一)體驗性音樂教學法

1、演示法:利用多媒體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興趣。

2、欣賞法與律動教學法:樂曲的欣賞,使學生對樂曲的感受立刻形成一個強烈的對比和反差,從而牢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慾望。通過説(交流感受)和動(形體表現)。初步感受進行曲的體裁特點,也直接感知了進行曲與搖籃曲不同的體裁風格。

(二)實踐性音樂教學法

創作教學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的表演慾望。留給學生自主體驗的大量空間,讓學生自由組合成小隊進行列隊行進的創編、展示。這樣就更好地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精神,給予學生想象和創造的空間,充分調動了學生創作的積極性,並逐步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

對學生的隊列表演,老師要充分加以肯定,肯定其成績,充分地尊重了學生的創造成果,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在表演中不斷地探索和總結,並使自己學會在集體中約束自我,融“小”我於“大”我,產生情感上的溝通和聯繫,體驗與他人合作的愉悦,進而培養他們的團隊意識。也進一步激發了他們的表演慾望。

(三)探究性音樂教學法

請學生下課後回去找一找進行曲或是具有進行曲風格的歌曲,下一節課帶來,再繼續交流。通過課後延伸,再次啟發和調動學生繼續求知的慾望,提高學生的探究學習的能力,也使得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得到了無限的延伸。

五、評價分析

本節課,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對比欣賞、思考與交流、創作與展示、拓展與延伸幾個教學環節,使學生充分的感受和了解了進行曲體裁的主要特點,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團隊意識。所以,我認為我這是一堂成功而優秀的優質課。

國小音樂説課稿 篇五

一、説教材

本次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國小音樂第三冊第五單元第二課。本課1課時,本課的教學內容是:歌曲《大風車》。

《大風車》是一節以唱歌為主的音樂綜合課,這首歌是一首電視少兒節目的主題歌,歌曲表現了小朋友看大風車節目時的快樂情形,表現了大風車節目伴隨着小朋友的身心成長的願望。

二、説目標

1、認知目標:用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大風車》。

2、技能目標:讓學生隨音樂旋轉大風車,培養學生感受音樂和聽辯能力。

3、情感目標:在活動過程中體驗歌曲、合作學習的愉快。豐富學生情感體驗,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

三、説重、難點

重點是:用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大風車》。

難點是:學生隨音樂旋轉大風車。

四、説教法

我在本課中的教學方法是結合新課標的基本理念,遵循以審美教育為核心,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在教學中,主要運用了創設情境法、聽唱法、討論法、學科綜合法、拓展延伸等教學方法。根據音樂教學特點注重運用多種手段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帶着濃厚的興趣、愉悦的心情,積極主動參與開放、互動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

創設情境為了使同學們很快進入到歌曲內容中去,我用聽賞《大風車》的音樂把學生帶入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到了音樂的快樂。

聽是感知和理解音樂的前提條件,聽是藝術實踐中最重要的過程。如,我在導入新課時就是通過聽音樂《大風車》讓學生感知的。音樂情感實踐教學法重在對音樂作品表現的情感體驗和主動參與之後的有理解的真情實感地表現。在學會唱歌曲後,我通過學生自編律動,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表演、創作等綜合音樂藝術中,使學生獲得感知與創造音樂美的能力,在音樂情感的體驗與抒發過程中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審美教育。

運用討論法以引起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分析能力。

五、説學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給學生如何學習的啟示。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線”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通過學生整體感知、討論、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創造、模仿等方式。引導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讓學生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感知音樂、表現音樂、創編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討論法、小組合作法:通過學生的小組合作,解決學生的個別差異性,要求全組學生共同討論。學生與其他同學一起學習時,可相互激勵、互相啟發,而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在本課中這種方法我主要用學生律動上。

六、説過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我把它分為激趣導入、揭示課題、視聽結合、整體感知、合作學習體驗創新、拓展延伸。

七、教學反思

通過為歌曲做律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了他們積極探索,逐步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

國小音樂説課稿 篇六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以人教版國小音樂第十二冊第四單元《愛我中華》一課為內容為大家説課。

一、説設計理念:

音樂是積聚靈感、催發情感、激活想象的藝術,它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不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養,而且有助於開發智力,特別是在激活學生創新潛能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於以上認識,我設計了本節課。

二、説教材分析:

本課我所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國小音樂教材第十二冊第四單元第三課時新授課《愛我中華》。它在本單元中起着總結全單元,甚至是整個國小階段“五十六朵花”系列總結的作用。它體現了《音樂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弘揚民族音樂”的教育理念。《愛我中華》是一首集我國南北地區較有代表性的少數民族歌舞音調創作而成的的歌曲。四四拍,曲式結構為三段式。全曲旋律流暢,變化豐富,有張有弛,一氣呵成,營造了熱情奔放的情緒。

教學目標:

本課的教學目標,包括了我對學生音樂技能技巧的訓練,能力的培養以及品德的教育。

①通過學習,我計劃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學生能用熱情、自豪的情感演唱《愛我中華》,感受歌曲的歡快情緒和喜悦心情。

②從民族音樂出發,讓學生進一步瞭解民族生活,民族文化,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情感。

使他們表現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得到鍛鍊,激發學生熱愛音樂、熱愛生活的良好情感,從中滲透對學生心靈美、行為美的品質教育。

重點難點:

重點:能用熱情、歡快的聲音演唱《愛我中華》。

難點:我計劃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學生能掌握多變的節奏,及時呼吸,吐字清晰。

三、説教法學法:

基於本課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渴望與掌握,讓學生感受音樂的旋律美。

2、自主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知識搶答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我採用了以下的輔助教學方法:討論法、評價法、分析歸納法、總結反思法、自主學習法、聆聽法、團結協作法等。

四、説教學流程:

現代音樂課程標準力求體現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體現以音樂審美體驗為核心。本課的教學過程是由導入新課、學習歌曲、歌表演、拓展延伸這四部分組成。過程如下:

首先我用知識搶答導入新課,我利用多媒體進行直觀演示,投影幾張少數民族服飾的圖片,請同學們分組搶答他們分別屬於哪個少數民族?搶答時,我則用卡紙分組計分,並對學生的回答給予鼓勵和表揚。以此讓學生了解我們的祖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民族眾多的國家,有五十六個民族。這五十六個民族由於生活的地區環境等不同,因此他們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和歌舞音樂也不相同,以此切入課題。接着用聆聽法讓學生欣賞兩遍《愛我中華》。欣賞兩遍是因為只有讓學生在聆聽中去體驗、感悟音樂,才能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感性認識和審美經驗。學生在兩次欣賞時都帶着不同層次的問題,如:

①這首歌表達了中華兒女什麼樣的思想情感?

②這種思想情感在哪句歌詞中可以體現出來?

③這首歌曲運用了什麼樣的演唱形式?

④這首歌曲的情緒如何?

結合以上四個問題的分組討論、選代表回答,讓學生對歌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並在潛移默化中對歌曲旋律加深了印象,為後面的學唱打下了基礎。

其次在學唱歌曲時,我採用了洋思教學模式中“先學後教”的教學方式。基於前兩次欣賞,再加上從六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考慮,我只讓學生跟範唱自主學唱一遍就過渡到了重難點教學。在這一環節中,我給學生儘可能大的空間,讓學生自己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我鼓勵學的好的學生向提出困難的學生伸出援手,我則彈琴協助。這樣既增強了學生自主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又避免了我“唱獨角戲”的尷尬。難點解決後我又趁熱打鐵,在學生完整演唱之前提出演唱歌曲的要求:要熱情、自豪地。下面是討論設計演唱形式與表演環節,我讓學生按小組自由討論設計並表演。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交流協作中加深對音樂的體驗,增強學生的活動組織能力與思維能力,還能積累與同學團結協作的經驗。在這一環節結束時,我遵循《音樂課程標準》的要求,設計了學生自評、互評、老師評的板塊,讓學生對於已掌握的來個總結與反思,我也積極的給予肯定與表揚。

第三步是拓展延伸,我利用多媒體再次使用直觀演示法,讓學生了解各民族的名字、部分民族的生活習俗及民族文化。目的在於激發他們繼續探究更深、更多的民族音樂、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興趣,從而產生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

然後自然的過渡到舞蹈創編環節。我的意圖是讓孩子們再次聽着音樂,自主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自由的隨音樂跳起來、唱起來,在歡樂的氣氛中,讓孩子們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得到鍛鍊。

最後給學生留的課後作業是讓學生為這首歌重新創編歌詞,引導學生從愛祖國的情感聯繫發展到愛家鄉、愛學校、愛班級!這就再一次讓學生的自主創編能力得到了鍛鍊,讓學生的情感從創作中得到昇華。

以上是我對本課的簡單設計,非常願意與各位老師進行探討交流,更希望得到各位老師的指導幫助,讓我能不斷的提高,謝謝大家!

國小音樂説課稿 篇七

【教材分析】

《大鹿》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國小二年級音樂課本第三冊的第九課,通過準備分析我對本課有以下了解:

1、複習以前學過的d r m f。

2、基本的節奏練習。

3、學唱歌曲《大鹿》同時進行情景表演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教學目標】

音樂課程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必修課程,對學生的人格成長、情感陶冶及職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而對學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養和科學認識等具直接和間接的影響,音樂課程要求培養學生音樂能力,同時還培養學生的整合創新、開拓貫通和擴與轉換的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課程標準的這些要求,就是我設計本課貫穿始終的教學思想,結合課程標準的這些要求和本課的特點,我認為學生學習本課應完成的教學目標有以下幾方面:

1、知識目標:指導學生用富有彈性的聲音,歡快活潑的演唱歌曲《大鹿》初步感受法國民歌的音樂特點。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和創造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個表演然學生明白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從而教育誘導學生應該熱愛大自然,保護小動物。

【重難點的解決】

根據學生特點和學生的認知程度,我認為學生學習本課的難點是:fa與mi的半音關係。我解決的方法是通過遊戲如:聽音連線、射擊打靶等練習為突破口,遊戲中掌握知識最終解決難點。

【教學方法】

依據課程標準和二年級學生自律性差、好動的特點,我在教學過程中採用的教學方法有:合作探究法、快樂教學法、直觀等教學方法,運用引—激—拓的課堂教學模式,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創造為目的”的教學原則,發展學生能力。本課我準備用一課時來完成。下面我就把本課的教學過程展示給各位老師。

【教學程序】

(1)情景導入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為課堂的每一個環節都作了精心設計,製作了一套flash課件,將音樂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緊密結合起來,以媒體為手段,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把技能訓練滲透於藝術感受中,貫穿於音樂實踐中。一開始大屏幕顯示,藍藍的天空飄着幾朵白雲,紅花在綠樹映襯下格外鮮豔,一隻小鹿自由自在的在草地上奔跑,並向大家問好自我介紹,與學生拉近距離成為好朋友,為後面小鹿被獵人抓住,求助同學闖關解救等一系列內容沒下伏筆,獵人一共設有三導管卡:

1、聽音連線(獵人移動鼠標,指向音符,彈奏後大家演唱)

2、射擊聽音(請學生演唱靶心的幾組音符,音準才能過關)

3、節奏練習(用打擊樂器完整打出節奏才能把獵人的關押小鹿的音樂牢門打開)

[設計理念:這樣設計師根據地年級學生熱小動物有同情心喜歡動畫的心理特點,在枯燥的基本練習中,學生仍會興趣高漲,精神專注,在遊戲闖關中得到鍛鍊掌握知識。]

(2)學唱新歌

過我們大家的努力終於解救出了大鹿,為了感謝同學們,大鹿特別把我們的事蹟編了歌曲,我們一起聆聽一下?(第一次聆聽歌曲,因為是大家自己的事蹟,所以內心特別激動興奮高興,精神專注,這是整個新授部分中最重要的環節,運用課件把學生帶到虛擬的動畫世界,在具體情境的啟發下有效的學習,同時指導學生讀準節奏詞。)

(3)共同探究

針對學生的聆聽於小鹿的演唱,共同討論或小組討論以下幾個問題:

[1]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2]你聽完後有什麼想法?

[3]歌曲所要表達什麼樣的感情?

讓學生再有針對性地欣賞,加深對歌曲的理解讓學生再主動提出問題,共同討論引出本課的難點;fa的音高練習,組織討論應該怎樣唱,那一句難唱,來唱一唱、做一做、比一比,小鹿拉出結合一組鍵盤,邊彈邊唱,使抽象的音高變為有形的實物,更容易低年級學生理解。

(4)即興創編

這個環節,小鹿回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打擊樂器為他伴奏,或者是拍手、拍腿等小動作。組織分組表演,我及時地給予評價和指導,這裏主要是鍛鍊學生的相互配合、動手能力以及節奏感、樂感的培養。

(5)遊戲《森林裏的大鹿》

讓學生戴着頭飾扮演不同的角色,增強對歌曲的理解和培養學生初步的表演能力。

(6)回顧本節課的內容談話小結,進行思想教育,達到情感性目標。

(7)作業:帶着你做的頭飾,回家與爸爸媽媽共同進行歌表演。

國小音樂説課稿 篇八

一、説教材

首先是我對教材的理解。《保衞黃河》是人教版音樂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節唱歌課。它是冼星海《黃河大合唱》的第七樂章,歌曲為2/4拍,進行曲體裁,以短促跳動、鏗鏘有力的節奏,快速大跳的音型,使歌曲充滿力量,形象地刻畫了象徵中華民族精神的黃河,它以英雄的氣概出現在亞洲的原野,高唱着民族的讚歌,也描繪了抗日英雄們為保衞黃河、保衞全中國而戰鬥的壯麗場景。

二、説學情

作為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不僅要對教材要有所瞭解,還應該對本學段的學生情況有一定的把握,接下來我就來簡單分析一下這一階段時期學生的基本情況。

國小六年級的學生認知能力由感性逐漸上升到理性,渴望更深一層瞭解音樂內涵,教師對音樂元素的講解,音樂作品的分析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應該讓學生反覆聆聽、直觀演示,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同時這一時期有的學生已經進入變聲期,在教唱過程中應提醒學生注意保護嗓子。

三、説教學目標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以及新課改的要求,我設計的三維目標如下:

情感·態度·價值觀:聆聽學唱《保衞黃河》,感受歌曲描繪的黃河風貌及抗日鬥爭場景,學習中華兒女們的頑強鬥爭精神。

過程與方法:運用小組合作的方法,加強對輪唱的認識,提高音樂實踐能力。

知識與技能:瞭解輪唱及其特點,能夠背唱歌曲,並能完成二聲部輪唱,注意力度的變化。

四、説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是能夠背唱歌曲。難點是瞭解輪唱及其特點,完成二聲部輪唱。

五、説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堂課我採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聆聽法、表現法、合作法,以達到較好的學教學效果。

六、説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為五個環節:新課導入——初步感知——學唱歌曲——拓展延伸——小結作業。

第一環節是新課導入環節

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本環節我採用了音頻導入的方式。通過播放歌曲《我的中國心》,並提問:在這首歌曲中都聽到了中國的哪些地方?學生進行自由搶答。最後,我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一個總結:有長江、長城、黃山、黃河……而今天我們學習的歌曲就跟其中一個地方有關。從而引出新課《保衞黃河》。這樣的設計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從而更好的開展接下來的新課教學。

第二環節為初步感知環節

這一環節是本節課新課講授的第一個環節,我會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展開教學。

首先,我會為同學們播放歌曲《保衞黃河》,並提問學生聽完是什麼感覺。學生自由回答。通過初聽,學生大致可以説出音樂的力度堅定有力,節奏短促跳動。隨後復聽歌曲並提出問題:歌詞描繪了一個什麼樣的情景?學生自由回答,我會進行適當補充:剛開始描繪了黃河兩地的面貌,隨着歌曲高潮的逐步邁進,描繪了抗日英雄拿起武器,與敵人展開頑強的鬥爭,場面雄偉、激昂、熱烈。對於這樣的一部作品,學生對於曲作者也會想有一定的瞭解,我再趁熱打鐵,介紹一下冼星海:他是人民音樂家,廣東番禺人,他短暫的一生創作了大量的歌曲和管絃樂曲,尤其是抗日戰爭期間創作的《黃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到敵人後方去》等歌曲唱遍全國,其中《黃河大合唱》被選入“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而《保衞黃河》選自《黃河大合唱》的第七樂章。通過初聽、復聽及提問的方式,同學能夠捕捉到歌曲最表面一層的音樂信息,充分發揮音樂的感知能力,為接下來的學唱歌曲做準備。

第三環節是學唱歌曲環節

學唱歌曲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環節,新課標指出表現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在這一環節,我將以教師範唱,學生跟唱、背唱以及學習二聲部輪唱的方式展開我的教學,變枯燥為生動,引導學生親身實踐、自主探究。

首先是我會帶領學生進行簡單的發聲練習,幫助學生打開嗓子。

其次,我會範唱歌曲,學生小聲跟唱,體會我所演唱的歌曲力度。接下來,我彈奏鋼琴,學生視唱樂譜,並自主找出節奏比較難唱的地方。一般情況下,會發現樂譜中有很多切分音和附點節奏需要把握,我會帶領學生單獨練習這些地方,並提問學生歌曲中休止符的作用是什麼。學生自由回答,我會進行總結:是為了凝聚巨大的力量,有層層推進的感覺,表現了人民武裝的不斷壯大和抗日浪潮的不斷高漲。學生熟悉了樂譜,就帶着歌詞完整演唱,並嘗試着背唱歌曲。

最後,我會帶領大家學習二聲部輪唱。先通過聽的方式以及我的一個總結了解輪唱及特點。接着,通過一個口號遊戲的方式體驗一下輪唱的演唱方式。學生了解並練習了以後再融入到歌曲中試着輪唱第一句,並注意每個聲部的力度處理。還有一個難點就是輪唱的結尾兩聲部一定要同時結束,我會單獨請學生練習結束句,先唱的聲部到“保衞華北”的地方可將這幾個字重複唱一遍。之後,就是學生完整進行輪唱。

通過這樣的設計,不僅豐富了課堂活動,還可以引導學生更加輕鬆的學會表現歌曲,更全面的掌握新知識,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和積極性。

第四環節是拓展延伸環節

為了更好的鞏固已經掌握的新知識,提升音樂課堂的趣味性。我會先請同學們自由討論《黃河大合唱》的其他幾個樂章,然後進行總結:第一樂章《黃河船伕曲》、第二樂章《黃河頌》、第三樂章《黃河之水天上來》、第四樂章《黃水謠》、第五樂章《河邊對口曲》、第六樂章《黃河怨》以及第八樂章《怒吼吧,黃河》。每個樂章都有獨特的演唱形式,如詩朗誦、混聲合唱等。最後,我會請學生分成四個小組進行編創小活動。每個小組用不同的表演形式將《保衞黃河》演出來,可以用詩朗誦、可以用其他演唱形式,可以用舞蹈等。之後,小組上台表演,進行組組互評及教師點評。

這樣做既能鞏固本節課所學的新知識,也達到了新課標提出的面向全體學生的要求,帶領每一位同學充分的參與到課堂當中,同時,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對於音樂課程的興趣。

第五環節是小結作業環節

一個好的結尾能夠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這一環節,我會進行情感的昇華,與學生共同總結:《保衞黃河》表達了中國人民的心聲,凝聚了中華兒女抗日必勝的決心。過去人們不怕犧牲,保衞着我們的祖國,才有現在我們的美好生活,所以我們更應該努力,為建設美好祖國奉獻自己的一份力。

最後請同學們課下聆聽《黃河大合唱》的其它樂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wk3jl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