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 篇一

關鍵詞: 國小數學乘法教學 口訣 教學方式 教學思路

乘法是國小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材中有整數乘法、小數乘法、分數乘法、乘法分配律、乘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等內容,為了讓學生學好這部分內容,我們就必須瞭解乘法的大致內容,讓學生在學完國小內容後能對乘法有全面的瞭解。

一、熟記全部乘法口訣需要有個過程,必須採取多種形式從不同的角度加強練習,才能達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一要指導學生利用口訣本身的規律記憶口訣。教學乘法口訣時,都是按照乘法口訣表中橫排的順序一個例題一個例題教的。整理成口訣表後,可以利用此表,採用豎着背、拐彎背等多種形式,熟記口訣;還可以找出表中存在的某些規律,幫助學生記憶口訣。

二要教給學生利用相鄰口訣間的關係推想出口訣。在4的乘法口訣後面,教材中安排了乘加、乘減的教學內容。學生掌握了乘加、乘減的計算方法,如果有哪一句口訣遺忘了,就可以用乘加或乘減的方法從相鄰的口訣推想出來。

二、關注學生回答,調控教學思路。

在教案設計中,備課除了備教法,更重要的是備學法,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實施教學——以學定教。學生由於已有的知識經驗,家庭教育不同,對知識的掌握也有區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關注學生回答問題,通過學生的回答瞭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及時調控課堂教學。如在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列出7乘9的乘法算式,這樣設計的目的是想學生只列乘法算式,不計算結果,列出乘法算式後全班學生獨立計算,算法多樣化。這個環節迴避個別學生用口訣計算,結果學生由於低年級的學習中算式和得數是一體的,列算式時都回答了得數。這時教師應該調控自己的教學思路。學生説出得數也沒關係,教師不板書得數,對列算式的學生進行肯定後問:你們都能算出這個算式的得數嗎?試一試。而不是不斷地提醒“只列式,不計算”。

三、關注學生活動,調整教學方式。

學生活動是課堂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別是低段學生更需要在活動中體驗,在操作中感知,在交流中構建。教師通過關注學生活動,瞭解學生課堂學習情況,結合預設,及時調整教學方式。如學生在編寫8的口訣中,在試講時出現“八九七二”這一典型錯誤,教師在教案中預設學生出現這一錯誤的教學環節,但教師巡視發現這節課沒有出現“八九七二”這一典型錯誤,教師就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採用故錯法,設計了4×7=28“四七二八”讓學生評價,提醒學生編口訣時注意不要出現這樣的錯誤。

四、關注學生的思考,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和時間。

在課堂教學中,特別是一些公開課中,我們有時怕學生回答不好問題,耽誤教學進度,往往就由個別優生以點代面地回答問題,為了增加課堂練習容量就採用口頭練習的方式。這樣,在課堂中,教師提出問題,中下等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個別優生已經回答出答案和解題思路,久而久之,中下等生就會產生思維惰性,每次老師提出問題,他就不思考,等現成答案。教師充分注意這點,在編寫口訣,應用口訣解決問題的練習中,讓每個學生都動手算一算,編一編,做一做,再訂正。給全體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促進每個學生動腦。這樣有利於中下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做到了面向全體。

五、關注學生的能力培養,體現新課標思想。

在教學中教師的任務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同時還要培養學生解題的基本技能——解題能力,而不是單純地解答數學問題。設計填表格找規律,根據規律填7個星期是幾天,8個星期,9個星期呢?給中下等生提供了基礎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再計算7的9句口訣的乘法算式,在計算中體現算法的多樣化:①連加;②用規律計算;③拆分、組合法;④查表法。在這一環節,學生自由選擇方法進行計算,尊重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特別是查表法,這是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教師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使學生的能力在學習中得到發展。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讓學生思考:如果沒有表格,採取什麼方法計算較簡便呢?讓學生對這幾種方法進行比較,對解決問題方法進行優化則更好。這樣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形成解決問題時尋求簡便方法的意識和能力。

六、口訣的順序練習,使學生不僅能順着次序熟記口訣,而且隨便抽出一句口訣也能很快地説出得數。

花樣翻新,寓教於樂。根據兒童的心理特徵,採用兒童喜聞樂見的遊戲或競賽形式進行練習。如“開火車”、“對口令”、找朋友、奪紅旗、澆開數學花、“對山歌”、小組接力賽、個人多冠軍等。這樣能使兒童在玩中學,在學中獲得成功的喜悦,培養競爭意識。還要特別重視聽算,即老師念題,學生靜聽,限時計算。這樣,能提高口訣的熟練程度,培養學生的定向注意力及思維的敏捷性。在教學中,我發現有的學生在計算表內乘法時,因為口訣不熟,導致計算速度慢,經常出錯,那麼在計算中,乘法口訣不熟怎麼辦呢?

首先應及時複習、鞏固,多下工夫去練。乘法口訣是分段學習的,口訣比較多,在學習之後要進行及時複習。如果不及時複習,學生就會學了新的,忘了舊的,時間久了,就會導致口訣不熟。只有反覆練習、鞏固,才能達到熟練掌握口訣的目的,因此要多下工夫去練,不斷複習鞏固。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巧記、巧練。方法可以有:

(1)找規律,巧記憶。

(2)抓難點,對比練。

①難記的口訣要重點練、多練。

②容易混淆的口訣要對比練。

③積相同的口訣聯想練。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 篇二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小數乘法教學教案

【設計理念】

小數乘整數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因數與積的變化規律,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以上已習得的知識、經驗對本節課知識的構建非常有必要 ,因此我們在課的設計上力求溝通新舊知識點的聯繫,實現新舊知識的遷移和轉化。 教材以三峽工程——三峽發電了為素材引入課題,以“因數的變化引起積的變化規律”為着力點,把教學重點放在理解算理和方法上。引導學生在小數乘法到整數乘法的轉化過程中逐步達成“理解小數乘整數”算理這一目標,最終歸納出“小數乘整數”的一般計算方法。

【教學目標】

1.經歷小數乘整數算理的理解和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交流算法的過程中學生能説出算理,明白計算方法,並體驗算法的多樣性。

2.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等環節引導學生能進行有序的自主探索中,培養學生的分工合作意識,。

3.在對算理的學習交流時,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繫體會轉化思想,培養數學推理能力 ,規範數學表達。

4.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活動中,感悟數學來源於生活,體會小數乘整數在生活中的價值。在學習過程中感受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樂趣,培養自主探索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及算法。

【教學難點】

1、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及算法。

2、在數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運用數學思維方法探索新知。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教學視頻、音樂、自制答題板。

【教學學法】主要採用了自主探索,觀察發現,合作交流等活動方式,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學習。

【教學手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等等數學活動及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通過判斷、比較、歸納、總結等方式達到幫助學生主動獲得知識的目的。

課例前測

班級: 姓名: 等級:

1.直接寫出得數。

0.8×10= 25.6÷100= 0.37×100=

37.5÷100= 59.7÷1000= 0.37×1000=

縮小它的 ( )

2.按要求填一填。

0.568 擴大到它的10倍是( ),0.568縮小到它的100倍是( )

56.48擴大到它的100倍是( ), 56.48縮小到它的十分之一是 ( )。

430.6擴大它的1000倍是( ) ,430.6縮小到它的一千分之一是 ( ).

3.列豎式計算

25×7= 48×16 =

一、複習導入:

師:同學們,這節我們上什麼課?數學課。數學離不開算數這一關,快想想到現在你都學過哪些計算技能?口算是一種吧,……橫式]豎式、簡算。

讓我們做個課前小熱身,快速搶答得數!

21×9=

210×9=

2100×9=

我們之所以答得這麼快,是因為這幾道題之間是有規律可循的。

再仔細觀察這組題目及得數,這個規律是什麼?

生:增加0,也就是把原數擴大到它的10倍,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到原來的10倍,積也擴大到原來的10倍

師: 21×9= 2100×9= 那這兩道呢?

生: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到原來的100倍,積也擴大到原來的100倍。

生:也就是説:從上往下觀察,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到原來的幾倍,積也擴大到原來的幾倍。

師:説的很好,咱我們再換一個角度想一想!從下往上觀察,你又能發現什麼規律?

生: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縮小到原來的幾分之一,積也縮小到原來的幾分之一。

師: 對,小小計算也存有大智慧!因數與積的變化規律,對我們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讓我們齊讀一下:

【設計意圖:導入複習部分的創設意在喚起學生已有的舊知,激活學生的思維,為學習新知識做思維方式和知識上的鋪墊。】學生探索一下因數與積之間的變化規律,對後面的學習探索留下一點經驗儲備。

二、提出問題

師:智慧能夠創造奇蹟。2009年,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竣工,它在工程規模、科學技術和綜合效益等諸多方面都聞名於世界。想不想親自目睹下他的風采?(想)請看! [放錄像]

師:誰來繼續介紹一下三峽電廠的具體情況!

師: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乘法問題?(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板書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問題)

【設計意圖:入情入境的教學設計一方面想激發學生繼續研究的興趣,另一方面把數學知識鑲嵌在真實的問題情境中,意在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師小結:剛才,大家提出了這麼多有價值的問題,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可以嗎?6台發電機組每小時能發電多少萬千瓦時?誰來列式?

58.6×6

三、解決問題:

1、估算

師: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的有什麼不一樣?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課題(板書課題:小數乘整數)

師:我們以前學過整數乘法,用以前的方法先來估一估這個算式的結果大約是多少?

生:58.6≈60,60×6=360,58.6×6≈360(萬千瓦時)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加強口算、重視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估算意識的培養要滲透在計算教學中,從而為後面學生計算精確值提供依據。)

2.精確計算

師:那麼58.6×6?的準確結果是多少呢?想一想,能不能利用學過的各種計算知識,來算出58.6×6的準確結果呢?(給點思考時間)

師:誰來繼續介紹一下三峽電廠的具體情況!

生:(讀信息)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個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嗎?(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板書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問題)

【評析:形象的情景教學,使學生如入其境,可見可聞。同時把數學知識鑲嵌在真實的問題情境中,也有助於學生意識到所學知識的相關性和有意義性。】

師:剛才,大家提出了這麼多有價值的問題,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6台發電機組每小時能發電多少萬千瓦時?誰來列式?

生1:58.6×6

三、解決問題:

1、獨立思考

師: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的有什麼不同?

生2:有一個因數是小數!

師:對!我們以前學過整數乘法,可今天遇到了小數乘法。動腦想想,怎樣計算58.6×6?

(生獨立思考)

2、小組合作

師:有同學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下面進行小組合作!注意:第一,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第二,小組長記錄下你們小組討論出來的方法。第三,每組選出兩名同學準備在班內交流。開始活動!

【評析:當學生髮現了對“小數乘法”這個新知識還不理解時,就會產生求知的渴望,都希望自己成為“探索者”,把做題的方法弄個明白,於是他們就會去思考、去聯繫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來尋求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已有的知識就象種子一樣,生長成新的知識,並且這些新知識的“根”就紮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這片“沃土”上。】

3、交流方法:

師:哪位同學向代表你們小組來交流?

第一種:連加

生1:我們小組是這樣做的:58.6+58.6+58.6+58.6+58.6+58.6= 351.6 我們的做法怎麼樣?

生2:我覺得有些麻煩,如果乘300多,你是不是就把300多個58.6相加啊?

師:確實太麻煩了。你不但理解了他們的方法,而且還有了更深入的分析。不過,這個小組小數乘法不會做,就想到用小數加法來解決,也動腦思考了!

【評析:“交流”不僅僅意味着讓學生講出不同的算法給他人聽,更要在理解他人的算法中做出分析和判斷,達到互相溝通的目的。我們在這裏看到了學生之間真正的交流、真正的溝通,我們還聽到教師的評價不但對生2的質疑予以了肯定,同時也表揚了生1開動腦筋努力探索的解題方法。】

第二種:先×10,後÷10

師:還有哪個組想交流?(指生交流)咱們注意聽,有疑問就問!

生1:×10就是把58.6變成586,按照586×6算出結果,還要再把得數÷10,這就能得到58.6×6的積。

師:對於這種方法,你能不能提出自己的疑問?

生2:你們為什麼要先×10,最後又÷10?

師:你的問題很有價值,看來你是用心思考了。

生1:(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這就象我們小組加減分一樣,早晨加了一分,可又被一位同學扣掉一分,互相抵消了,既沒加也沒減。

師:多形象的比喻!這樣解釋明白嗎?還有問題嗎?

生3:為什麼要把58.6×10變成586?

生1:58.6×6不會做,變成586×6,這是整數乘法,我們熟悉、好算!

生3:噢!明白了!

師:真是個好主意!這個方法很巧妙。你們組不但會思考,而且能很好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評析:“學貴生疑”。“能不能提出自己的疑問?”,“還有問題嗎?”——教會學生善於質疑問難,為實現生生互動創造基礎。同時將這些問題直接拋給了學生,拓展了學生與學生直接交流的空間,讓學生與學生直接對話。】

第三種:58×6+06. ×6

師:你們小組有什麼好方法?

生1:我們把58.6分成58和0.6兩部份,分別和6相乘:58×6=348 0.6×6=3.6 3.6+348=351.6

師:大家明白了他們的方法嗎?誰來説説他們是怎樣想的?

(生2把這種方法又介紹了一遍)

師:你知道為什麼0.6×6得3.6,他們怎麼算的?

生2:6×6=36,0.6×6=3.6。

師:哦!也是把0.6看成整數來計算!

【評析:學生的交流讓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們從同學身上學到的許多東西是教科書上所沒有的。】

第四種:豎式

師:還有不同的方法嗎?來看看你們小組的方法!

生1:我們列了一個豎式。遮住小數點,不看。直接算586×6=3516,最後把小數點加上去。

師:注意到沒有,他剛才做了一個很形象的動作是什麼?

生2:遮住小數點!

師:哎!把小數點遮住,他們先算什麼?

生3:586×6

師:這個小組也是先把小數變成整數來做的。

【評析:“遮住”雖然學生的語言是稚嫩的,但不難發現,學生對小數乘法的算法更接近了轉化的思想。教師就是要做一個發現者,隨時注意學生所傳達出來的信息,適時點撥,點燃學生想説、想表現的慾望。】

師: (把第二種方法和最後一種方法同時展示,進行對比分析。)哎?那大家看一下,這兩個小組的解體思路就是不謀而合的?

生:(恍然大悟)都是變成整數來計算的。

師:(指一生)來!咱倆一起合作!把你們思考的過程記錄下來。

他們都是,先把58.6擴大到原來的10倍成為586。

再用586和6相乘得到3516,3516是誰的得數?

怎樣才能得到原來58.6×6的積呢?

生:把3516再縮小到原來的1/10

師:這句話很重要我把它記下來。

小數點點在哪?

生:點在6的前面。

師:這個小數點可不是隨便點上去的。是把3516縮小到原來的1/10,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這就得到了351.6

(指生完整的介紹一遍豎式方法的思路。)

【評析:在這裏,你不但看到了多種觀點的分享、溝通和理解,更多的是多種觀點的分析、比較、歸納和整合的互動過程,最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有了更深刻理解。】

4、總結思想

師:多清晰的思路!同學們,你知道嗎?剛才咱們在這整個的研究過程中,不知不覺地運用了一種很重要的數學方法——轉化:把不熟悉的小數乘法轉化成小數加法,或者轉化成整數乘法來計算。在以後的學習中,我們還會用到這種方法,把新問題轉化成我們舊知識來解決。

【評析:思想是數學的靈魂。方法如果沒有思想的引領,方法也只能是一種笨拙的工具。在此,學生在經歷了一個數學家發現的過程後,感受到了比數學知識更重要的“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

師:這是我們思考的過程,實際計算時不用寫出來。只需像這樣列豎式計算。

四:鞏固練習

師:我這裏還有一道題,你會算嗎? 13.2×4

學生獨立完成,找一名同學講講計算過程!後同桌互相檢查看看對不對!

師:再看這個問題,“26台發電機組每小時發電多少萬千瓦時?”列出算式!觀察這個算式與上面的有什麼不同?

生:剛才我們做的是小數乘一位整數,這是小數乘兩位整數。

師:試試看!寫在題板上。如果有問題可以和同桌商量一下!

師:(出示錯題)剛才,老師發現有位同學是這樣做的!你對他的計算過程有什麼看法?

生:因為這次是乘兩位整數,其實這都是計算過程,都要按照整數乘法計算,不用點小數點。到了最後的結果我們再縮小到原來的1/10。

師:其實呀!我們還要好好感謝這位同學,給我們提了個醒。如果還有錯的也不要着急。就像這樣,先仔細找找原因,再改過來!

【評析: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及算法是難點,學生出錯很正常。老師抓住學生出現的錯誤,讓學生通過交流找到錯誤原因,再次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

師生共同歸納:計算一位小數乘整數時,先把一位小數擴大到原來的10倍,轉化成整數,按照整數乘法的方法來計算,然後把結果縮小到原來得1/10,就得到最後的得數。

五、實際應用:

師:小數乘法在生活中的作用很大。最 後老師還給同學們帶來一段有趣的小故事,一起來看!

(故事內容:老爺爺在賣蘋果,1.5元一斤。小姑娘過來講價:“太貴了,5元錢3斤賣不賣?”,老爺爺説:“不賣!不賣!”)

師:看到有的同學笑了,能不能説説你笑什麼?

生1:3斤只有4.5元。如果賣5元錢3斤能多賺5角,老爺爺居然還不賣!

生2:小姑娘不會講價,5元錢3斤,越講越高!哪有這樣講價的?

師:看來不學會小數乘法的知識是不行的。剛才大家都認為老爺爺傻,其實呀,換一個角度想,老爺爺可能並不傻,他不貪圖眼前的小利,講究的是誠信經營。

【評析:擺脱了唯知識的教學,才是以人為本的教學。小故事在本節課裏起到了聯繫實際,重視應用的作用。最後那句平時無華的話,擁有着一種大教學的觀念,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鋪墊着點滴基礎。可以想象,學生在這樣辯證思想的長期薰陶下,他們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會獲得不一樣的收穫。同時,認識世界、評價他人時不會那麼狹隘。】

師:這節課,還有幾個有關小數乘法的問題,以後繼續研究。今天咱們就上到這兒!下課!

堂堂清後測

班級: 姓名: 等級:

1.直接寫出得數。

0.73×10 = 0.73×100 = 0.73×1000=

1.3×3= 1.3×30= 0.13×300 =

2.使用豎式計算。

13×2.5= 0.35×47= 2.48×60=

3.解決問題

1. 一頭山羊每天產奶19.6千克,照這樣計算,這頭山羊10月份可以產奶多少千克?

2.2003年著名的旅遊景點孔孟之鄉——曲阜“三孔”平均每月接待遊客9.8萬人。2003年曲阜“三孔”全年接待遊客約多少萬人?

看了四年級上冊數學小數乘法教學教案的人還看:

1.蘇教版七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2.七年級數學上冊教案人教版

3.人教版國中一年級數學教案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 篇三

[關鍵詞]提問;國小數學;課堂教學;問題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7)17-0089-01

在國小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作為教師常用的一種手段,設計有效提問顯得非常重要。如果教師設計的問題無意義,不能真正啟發學生思維,那麼,學生的數學學習也就只剩下了簡單機械地重複訓練,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把握也就難以達到深刻。要使學生的數學學習真正有效,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設計要提的問題。

一、試探性提問

在教學中,教師試探性的提問可以瞭解學生對知識的瞭解情況。在學生學習新知時,教師通過試探性的提問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狀況,隨時調整教學方案與進度,使課堂教學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例如,教學“認識負數”時,教師設計了一個學習情境(圖片展示):某遊樂場舉行了一次冰雕展會,在展會現場,整個冰雕展區的温度為零下15℃。

師:請問零下15℃一般可以如何表示呢?

生(齊):用負數表示。

師:你們是從哪知道這個信息的?

生1:天氣預報。

生2:我是從“零下”這個詞語知道的。

師:真棒,看來大家對負數都有一定的瞭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負數吧!

上述教學案例中,教師通過“零下15℃一般可以如何表示呢?”這個試探性的提問了解到學生對負數有了一定的瞭解,這為教師把準教學脈絡奠定了基礎,使課堂的展開更順利。

二、引導性提問

正確理解數學信息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基礎。因此,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遇到理解困難時,教師要善於通過引導性提問的設計,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引領學生步步深入,從而獲得對數學信息的真正理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如,教學“小數乘整數”時,由於學生已經具備了整數乘整數的學習經驗,因此,教師沒有直接教學生小數乘整數的方法,而是讓學生自主探究,並總結學習規律。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很快探究出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即可先將小數看成整數計算,再點上小數點。

師:小數乘整數時,為什麼乘數的小數位數跟積的小數位數一樣?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 篇四

一、研讀教材,理清脈絡找準生長點

國小數學教材關於計算教學中運用轉化思想方法的實例很多,像小數加減法、小數乘除法、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分數乘除法等等,都需要利用轉化的思想方法將新知轉化成已經學過的舊知來解決。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數學老師為了節省時間直接將計算的方法交給學生,然後進行操練,達到計算熟練的程度。這樣,表面上看是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實際上是剝奪了學生自主探究算理,獲得新知的權利,使學生變成了一個不會思考,不會探究,只會機械接受知識的容器。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作為數學老師必須更新觀念,認真研讀教材。研讀數學教材,就是要分析新知往前向後的知識系統,分析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把握住新知識的最近發展區,理清知識的來龍去脈,準確地找到新知產生的相關舊知,有效幫助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實現獲取新知的跨越。

比如,小數加減法計算是在整數加減法的基礎上教學的,在研讀分析教材時應該關注這一點,教材通過引導學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數加減法的舊知遷移到小數加減法,反過來就是用轉化的方法把小數加減法轉化成整數加減法,即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只是多了一個小數點處理的問題。這裏的轉化思想方法的滲透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規律。因此,準確找到新知的生長點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由舊知向新知的轉化,這應該成為教師課前鑽研教材的重點之一。

二、創設情境,提供由舊到新的支撐點

教學時,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學生已經具備新知學習的知識基礎,但他們自身卻不能充分利用。教師不但要在學生學習新知前設法喚起舊知的重現,簡單複習舊知,還要創設一定的情境,善於變化舊知的呈現方式,使之更加貼近新知,為新知學習提供巧妙的支撐。

例如,在教學小數乘整數,需要喚醒學生對乘法的意義、整數乘法等相關舊知時,沒有簡單直接呈現這些舊知讓學生複習,而是創設了一個購物的情境,將整數乘法的幾種情況包含其中。購物情境是比較簡單的:出示超市情境中的四幅圖(麪包:4元/個 5個,火腿腸:0.8元/根 3根,進口蛇果:16元/個 12個,西瓜:2.35元/千克 3千克),組織學生自主選擇其中一種食品,並根據所提供的信息,提出一個用乘法計算的數學問題。根據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從而得到4道乘法算式。繼而組織學生觀察四道乘法算式,將它們分分類。這樣,通過情境的創設,巧妙地將整數乘法分為一類,小數乘法分為另一類。整數乘法是過去學過的舊知,自然地對與新知有關的舊知進行了複習,這些舊知與新知學習中出現的小數轉化成整數、用加法計算和把小數乘整數先看成整數乘整數計算等更為接近。實踐證明,學生的舊知被充分利用後,與之相關的新知識才能水到渠成。

三、依託舊知,實現由舊到新的轉化

有意義的數學學習都是在學生原有的學習基礎上進行的,幾乎不存在不受原有知識影響的學習。轉化的思想方法很多情況下滲透在學生對舊知的正遷移過程中,舊知與新知之間的關係是垂直方向的縱向聯繫,依託舊知的複習,把新知順應於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從而實現對新知的學習活動。這個獲取新知的學習過程,即新知的形成過程,一定要讓學生親身經歷。

例如,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依託的舊知基礎是分數的意義、通分、約分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涉及到的知識點較多,在轉化的過程中,細節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提供時間和空間讓學生依託舊知,經歷這個由舊知到新知的轉化過程,而不要直接告訴他們把異分母分數化成同分母分數進行計算,然後就進行操練,達到熟練的程度。這樣的學習過程記得快忘得也快,是不符合學習規律的。

在實際教學時,通過班級黑板報版面設計的情境讓學生提出問題,複習相關的舊知後,小組討論“1/2+1/4”該怎樣計算呢?出示研究提示:先獨立思考,可以畫一畫、想一想、算一算,把自己的方法記錄下來。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然後讓學生彙報交流,説説是怎麼想的?學生出現的三種方法逐一展示:(1)畫一畫。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先在實物投影上展示,讓學生説説思考的過程。(2)化成小數。轉化成小數,變成我們學過的知識。(3)通分。老師引導學生重點理解這一種方法。根據學生回答,板書並明確將異分母分數加法轉化為同分母分數“2/4+1/4=3/4”。提出問題:為什麼要通分?通分的依據是什麼?通分後怎麼計算?引導學生理解“2/4+1/4”的算理:分母不同,就是分數單位不同,轉化成分數單位相同的分數後,就是“1個1/4加2個1/4等於3個1/4,也就是3/4”。這時候引導學生比較這三種方法:剛才同學們用畫圖、化成小數、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數這幾種方法算出了二分之一加四分之一的結果,這幾種方法有什麼相同的地方?通過探究發現這幾種方法都是把新知識轉化成舊知識,對學生滲透了轉化是一種很好的數學學習方法,它幫助我們用已經學過的知識解決新的問題。

四、加強對比,形成新的算理算法

尋找新知和舊知之間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是形成計算方法的關鍵之處,一個新知識學習需要利用相關舊知識時,最好要通過對比的方法發現新舊知識之間的異同點,有效地把握住新知的實質,防止其他因素的干擾,影響新知的形成。特別是學生原有知識與新知之間相似但不完全相同,並且原先的學習不清晰時,最容易出現錯誤的結論。比如,蘇教版教材中先學習小數和整數相乘,如果學習時對積的小數位數的確定方法不準確時就會影響後繼學習,所以在教學小數乘小數,學生在理解算理,知道為什麼乘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後,出示整數乘整數、小數乘整數以及末位有0的小數乘法算式組織學生對比,發現小數乘小數和整數乘整數、小數乘整數的區別,進而總結出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 篇五

本節課內容是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小數乘法》的第三課時(第4頁)“小數乘小數”中的例3,是小數乘小數(不需添0佔位)。這是學生在整數乘法的基礎上對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進行探究。本節課設計分為三個環節:①複習舊知,鋪墊新知。這部分內容主要是讓學生複習整數乘整數的豎式運算。此環節的設置,主要是幫助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利用舊知識的遷移很快地掌握新知識。②探究算法,明白算理。利用豎式計算小數乘小數,使學生了解計算的算理。③總結方法,拓展思考。此部分是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的總結,以及由此引發的思考。這樣設計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了解一節課的結束,並不是本節課知識的結束,而是新知識的開始,長期的訓練能培養學生們深入思考的習慣。

學情分析

第一,小數乘小數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乘整數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有了知識鋪墊。

第二,五年級的學生具備一定的知識遷移類推理能力,他們能在做題過程中,藉助小數乘整數的計算經驗,自主探索,把小數乘小數轉化成整數乘法進行運算。

第三,五年級的學生對新鮮事物比較好奇,會運用多種感官來接受外部世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自主探索,能正確筆算小數乘小數(不需添0佔位),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理解並掌握小數乘小數的算理。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究小數乘小數的算法,發現兩個乘數的小數位數和積的小數位數的關係,並理解算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感受數學探索活動本身的樂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環境與準備

在計算機上安裝播放器;建立班級QQ羣;在“一起作業網”上建立網上班級,每位學生擁有一個賬號和對應的密碼。

教學過程

1.巧妙創境,激趣引入

我們利用我國神話中的人物形象――唐僧師徒四人創設了一個情境,即在21世紀,唐僧為了使徒弟們更快地適應新生活,特意開辦了“三藏課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用動畫人物導入本課,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使其很快進入到對知識的學習中。

2.找準起點,複習引入

出示“43×58”,複習整數乘整數的豎式計算方法。

小數乘小數是基於整數乘整數的學習而進行的學習活動,因此,可以先讓學生對這個知識點進行復習,以便其更好地利用知識的遷移進行本節課的學習。

3.探究算法,明白算理

(後續以師徒四人為主線拋出的幾個學習任務,被放在一個故事情境中,這樣學生學習起來自然興趣濃厚,接受起來也更容易一些。)

①唐僧出示例題:“一斤桃子0.8元,要買2.4斤,為師要付多少錢?”

豬八戒搶答:“師父,這個簡單,我會用豎式計算。2.4×0.8,列豎式時,小數點對齊。因為24×8=192,所以192的小數點與乘數的小數點對齊,結果是19.2。師父,快表揚我吧。”

(反例是糾正錯誤的常用方法,也是發現問題的重要途徑。在數學教學特別是在新知識的傳授過程中,適時選用反例,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加深其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有助於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數學素質的培養。在這裏,藉助豬八戒“粗心”的人物特點出示一個學生在此知識的學習中最容易出現的錯誤反例,讓學生在學習新知的過程中帶着審視、批判的思想,有助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運用和掌握。)

②悟空發言:“哈哈,過了這麼多年,你還是不愛認真思考。不用師父教你,俺老孫來給你説説。把2.4看成24,它擴大了10倍;把0.8看成8,它也擴大了10倍,它們的積就擴大了100倍,所以應當把24×8的積縮小100倍才對。2.4×0.8的積應當是1.92。師弟們,懂了沒?”

(利用“悟空”聰明的人物特點來糾正豬八戒的錯誤,這樣既能給學生以正確方法的示範,也能讓在前期發現豬八戒的錯誤的學生,對自己予以肯定,認為和悟空一樣聰明,可謂“一舉兩得”。)

然後師徒四人一起來觀察這個豎式,發現“2.4是一個一位小數,0.8也是一個一位小數,那麼它們相乘的積是兩位小數”。

③沙僧:“猴哥,俺懂了,讓我來説説‘1.92×0.9’這道題吧。先把1.92擴大100倍,看作192;把0.9擴大10倍,看作9。192×9等於1728,它是1.92×0.9擴大1000倍後的結果,所以要把1728縮小1000倍,就是1.728。”

悟空:“完全正確。八戒,你懂了嗎?”

(此環節中,利用沙僧“勤學、踏實”的人物性格來再次幫助學生鞏固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以便他們消化新知識。)

最後師徒四人再一起來觀察豎式,發現“1.92是一個兩位小數,0.9是一個一位小數,那麼它們的積的小數位數應該是兩個乘數的小數位數之和,因此,積應該為三位小數”。

(兩次對豎式中小數位數的觀察,是對難點的突破。)

4.總結方法,拓展思考

①豬八戒總結小數乘小數的方法:第一步,先按照整數乘法算出積,再點上小數點。第二步,點小數點時,看乘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此環節是為了讓學生知道只要細心、肯學,及時糾正之前的錯誤,同樣還能成為優秀的學生。這也是對平常愛犯些小錯誤的學生給予心理暗示,告訴他們不要灰心,不要放棄。)

②總結小數乘小數的兒歌:小數乘法很簡單,先看整數乘整數。乘數小數共幾位,積中小數與之同。(兒歌朗朗上口,便於學生對小數乘小數方法的記憶。)

③如果我們在積上點小數點時,位數不夠點,該怎麼辦呢?(學習應該是開放互通的,所以此處設疑是為了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激發他們更好地進行後續學習。)

5.鞏固訓練,提升技能

學生在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之後,進入“一起作業網”完成測試題,以檢測學習效果。學生不僅能及時看到自己的做題情況,而且遇到錯題時還可以點擊查看錯題解析,以便及時糾正錯誤思路。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計算機在線生成的全面分析數據對學生的完成效果和成績進行及時的評價,以幫助學生及時地消滅知識薄弱點。

設計亮點

隨着信息技術對教育的影響,我們的教學方式也在悄悄發生變化。微視頻作為一種新的知識載體,它具備了時間短、問題聚焦、主題突出、易傳播、可反覆觀看等特點。利用它,可以開放學生學習的空間,拓寬學生學習的渠道。本節課製作的微視頻,基於中國小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旨在幫助學生快樂自學,突破重難點,提高學習效率。

1.正誤對比,凸顯重點

在微視頻製作中,針對2.4×0.8=,我們呈現了兩種計算方式:一種是正確的計算方式,另一種是學生易犯的錯誤形式。受到“用豎式計算小數點加減時,要把小數點對齊”知識的負遷移的影響,在用豎式計算時,學生往往會把積的小數點與乘數的小數點對齊,這樣得到的積是19.2。這一錯誤的計算形式與正確的計算形式形成對比,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其對本節課重點的瞭解。

2.及時總結,突破難點

當正確的豎式方法被寫出來後,學生及時對算式進行觀察總結:一個乘數是一位小數,另一個乘數也是一位小數,那麼它們的積就是兩位小數;一個乘數是兩位小數,另一個乘數是一位小數,那麼它們的積就是三位小數。同時,我們也對小數乘小數的方法進行了總結。這樣從兩方面實現了對難點的突破。

3.兒歌助力,提高效率

兒歌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相對於枯燥的文字敍述來説,學生對兒歌更容易理解並記憶。因此,我們編寫了一首兒歌:小數乘法很簡單,先看整數乘整數。乘數小數共幾位,積中小數與之同。朗朗上口的語言節奏,在無形中幫助學生提高了學習效率。

4.巧妙留白,引發思考

此次微視頻針對的是小數乘小數(不需添0佔位)製作的。如果最後的結尾只是總結新知識,長此以往會對學生的思維發展不利。所以在視頻的最後,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我們在積上點小數點時,位數不夠點,該怎麼辦呢?這樣讓學生的思維處於時刻延伸的狀態,從而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 篇六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小數乘法教案

【設計理念】

小數乘整數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因數與積的變化規律,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以上已習得的知識、經驗對本節課知識的構建非常有必要 ,因此我們在課的設計上力求溝通新舊知識點的聯繫,實現新舊知識的遷移和轉化。 教材以三峽工程——三峽發電了為素材引入課題,以“因數的變化引起積的變化規律”為着力點,把教學重點放在理解算理和方法上。引導學生在小數乘法到整數乘法的轉化過程中逐步達成“理解小數乘整數”算理這一目標,最終歸納出“小數乘整數”的一般計算方法。

【教學目標】

1.經歷小數乘整數算理的理解和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交流算法的過程中學生能説出算理,明白計算方法,並體驗算法的多樣性。

2.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等環節引導學生能進行有序的自主探索中,培養學生的分工合作意識,。

3.在對算理的學習交流時,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繫體會轉化思想,培養數學推理能力 ,規範數學表達。

4.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活動中,感悟數學來源於生活,體會小數乘整數在生活中的價值。在學習過程中感受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樂趣,培養自主探索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及算法。

【教學難點】

1、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及算法。

2、在數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運用數學思維方法探索新知。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教學視頻、音樂、自制答題板。

【教學學法】主要採用了自主探索,觀察發現,合作交流等活動方式,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學習。

【教學手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等等數學活動及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通過判斷、比較、歸納、總結等方式達到幫助學生主動獲得知識的目的。

課例前測

班級: 姓名: 等級:

1.直接寫出得數。

0.8×10= 25.6÷100= 0.37×100=

37.5÷100= 59.7÷1000= 0.37×1000=

縮小它的 ( )

2.按要求填一填。

0.568 擴大到它的10倍是( ),0.568縮小到它的100倍是( )

56.48擴大到它的100倍是( ), 56.48縮小到它的十分之一是 ( )。

430.6擴大它的1000倍是( ) ,430.6縮小到它的一千分之一是 ( ).

3.列豎式計算

25×7= 48×16 =

一、複習導入:

師:同學們,這節我們上什麼課?數學課。數學離不開算數這一關,快想想到現在你都學過哪些計算技能?口算是一種吧,……橫式]豎式、簡算。

讓我們做個課前小熱身,快速搶答得數!

21×9=

210×9=

2100×9=

我們之所以答得這麼快,是因為這幾道題之間是有規律可循的。

再仔細觀察這組題目及得數,這個規律是什麼?

生:增加0,也就是把原數擴大到它的10倍,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到原來的10倍,積也擴大到原來的10倍

師: 21×9= 2100×9= 那這兩道呢?

生: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到原來的100倍,積也擴大到原來的100倍。

生:也就是説:從上往下觀察,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到原來的幾倍,積也擴大到原來的幾倍。

師:説的很好,咱我們再換一個角度想一想!從下往上觀察,你又能發現什麼規律?

生: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縮小到原來的幾分之一,積也縮小到原來的幾分之一。

師: 對,小小計算也存有大智慧!因數與積的變化規律,對我們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讓我們齊讀一下:

【設計意圖:導入複習部分的創設意在喚起學生已有的舊知,激活學生的思維,為學習新知識做思維方式和知識上的鋪墊。】學生探索一下因數與積之間的變化規律,對後面的學習探索留下一點經驗儲備。

二、提出問題

師:智慧能夠創造奇蹟。2009年,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竣工,它在工程規模、科學技術和綜合效益等諸多方面都聞名於世界。想不想親自目睹下他的風采?(想)請看! [放錄像]

師:誰來繼續介紹一下三峽電廠的具體情況!

師: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乘法問題?(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板書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問題)

【設計意圖:入情入境的教學設計一方面想激發學生繼續研究的興趣,另一方面把數學知識鑲嵌在真實的問題情境中,意在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師小結:剛才,大家提出了這麼多有價值的問題,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可以嗎?6台發電機組每小時能發電多少萬千瓦時?誰來列式?

58.6×6

三、解決問題:

1、估算

師: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的有什麼不一樣?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課題(板書課題:小數乘整數)

師:我們以前學過整數乘法,用以前的方法先來估一估這個算式的結果大約是多少?

生:58.6≈60,60×6=360,58.6×6≈360(萬千瓦時)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加強口算、重視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估算意識的培養要滲透在計算教學中,從而為後面學生計算精確值提供依據。)

2.精確計算

師:那麼58.6×6?的準確結果是多少呢?想一想,能不能利用學過的各種計算知識,來算出58.6×6的準確結果呢?(給點思考時間)

師:誰來繼續介紹一下三峽電廠的具體情況!

生:(讀信息)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個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嗎?(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板書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問題)

【評析:形象的情景教學,使學生如入其境,可見可聞。同時把數學知識鑲嵌在真實的問題情境中,也有助於學生意識到所學知識的相關性和有意義性。】

師:剛才,大家提出了這麼多有價值的問題,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6台發電機組每小時能發電多少萬千瓦時?誰來列式?

生1:58.6×6

三、解決問題:

1、獨立思考

師: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的有什麼不同?

生2:有一個因數是小數!

師:對!我們以前學過整數乘法,可今天遇到了小數乘法。動腦想想,怎樣計算58.6×6?

(生獨立思考)

2、小組合作

師:有同學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下面進行小組合作!注意:第一,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第二,小組長記錄下你們小組討論出來的方法。第三,每組選出兩名同學準備在班內交流。開始活動!

【評析:當學生髮現了對“小數乘法”這個新知識還不理解時,就會產生求知的渴望,都希望自己成為“探索者”,把做題的方法弄個明白,於是他們就會去思考、去聯繫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來尋求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已有的知識就象種子一樣,生長成新的知識,並且這些新知識的“根”就紮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這片“沃土”上。】

3、交流方法:

師:哪位同學向代表你們小組來交流?

第一種:連加

生1:我們小組是這樣做的:58.6+58.6+58.6+58.6+58.6+58.6= 351.6 我們的做法怎麼樣?

生2:我覺得有些麻煩,如果乘300多,你是不是就把300多個58.6相加啊?

師:確實太麻煩了。你不但理解了他們的方法,而且還有了更深入的分析。不過,這個小組小數乘法不會做,就想到用小數加法來解決,也動腦思考了!

【評析:“交流”不僅僅意味着讓學生講出不同的算法給他人聽,更要在理解他人的算法中做出分析和判斷,達到互相溝通的目的。我們在這裏看到了學生之間真正的交流、真正的溝通,我們還聽到教師的評價不但對生2的質疑予以了肯定,同時也表揚了生1開動腦筋努力探索的解題方法。】

第二種:先×10,後÷10

師:還有哪個組想交流?(指生交流)咱們注意聽,有疑問就問!

生1:×10就是把58.6變成586,按照586×6算出結果,還要再把得數÷10,這就能得到58.6×6的積。

師:對於這種方法,你能不能提出自己的疑問?

生2:你們為什麼要先×10,最後又÷10?

師:你的問題很有價值,看來你是用心思考了。

生1:(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這就象我們小組加減分一樣,早晨加了一分,可又被一位同學扣掉一分,互相抵消了,既沒加也沒減。

師:多形象的比喻!這樣解釋明白嗎?還有問題嗎?

生3:為什麼要把58.6×10變成586?

生1:58.6×6不會做,變成586×6,這是整數乘法,我們熟悉、好算!

生3:噢!明白了!

師:真是個好主意!這個方法很巧妙。你們組不但會思考,而且能很好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評析:“學貴生疑”。“能不能提出自己的疑問?”,“還有問題嗎?”——教會學生善於質疑問難,為實現生生互動創造基礎。同時將這些問題直接拋給了學生,拓展了學生與學生直接交流的空間,讓學生與學生直接對話。】

第三種:58×6+06. ×6

師:你們小組有什麼好方法?

生1:我們把58.6分成58和0.6兩部份,分別和6相乘:58×6=348 0.6×6=3.6 3.6+348=351.6

師:大家明白了他們的方法嗎?誰來説説他們是怎樣想的?

(生2把這種方法又介紹了一遍)

師:你知道為什麼0.6×6得3.6,他們怎麼算的?

生2:6×6=36,0.6×6=3.6。

師:哦!也是把0.6看成整數來計算!

【評析:學生的交流讓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們從同學身上學到的許多東西是教科書上所沒有的。】

第四種:豎式

師:還有不同的方法嗎?來看看你們小組的方法!

生1:我們列了一個豎式。遮住小數點,不看。直接算586×6=3516,最後把小數點加上去。

師:注意到沒有,他剛才做了一個很形象的動作是什麼?

生2:遮住小數點!

師:哎!把小數點遮住,他們先算什麼?

生3:586×6

師:這個小組也是先把小數變成整數來做的。

【評析:“遮住”雖然學生的語言是稚嫩的,但不難發現,學生對小數乘法的算法更接近了轉化的思想。教師就是要做一個發現者,隨時注意學生所傳達出來的信息,適時點撥,點燃學生想説、想表現的慾望。】

師: (把第二種方法和最後一種方法同時展示,進行對比分析。)哎?那大家看一下,這兩個小組的解體思路就是不謀而合的?

生:(恍然大悟)都是變成整數來計算的。

師:(指一生)來!咱倆一起合作!把你們思考的過程記錄下來。

他們都是,先把58.6擴大到原來的10倍成為586。

再用586和6相乘得到3516,3516是誰的得數?

怎樣才能得到原來58.6×6的積呢?

生:把3516再縮小到原來的1/10

師:這句話很重要我把它記下來。

小數點點在哪?

生:點在6的前面。

師:這個小數點可不是隨便點上去的。是把3516縮小到原來的1/10,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這就得到了351.6

(指生完整的介紹一遍豎式方法的思路。)

【評析:在這裏,你不但看到了多種觀點的分享、溝通和理解,更多的是多種觀點的分析、比較、歸納和整合的互動過程,最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有了更深刻理解。】

4、總結思想

師:多清晰的思路!同學們,你知道嗎?剛才咱們在這整個的研究過程中,不知不覺地運用了一種很重要的數學方法()——轉化:把不熟悉的小數乘法轉化成小數加法,或者轉化成整數乘法來計算。在以後的學習中,我們還會用到這種方法,把新問題轉化成我們舊知識來解決。

【評析:思想是數學的靈魂。方法如果沒有思想的引領,方法也只能是一種笨拙的工具。在此,學生在經歷了一個數學家發現的過程後,感受到了比數學知識更重要的“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

師:這是我們思考的過程,實際計算時不用寫出來。只需像這樣列豎式計算。

四:鞏固練習

師:我這裏還有一道題,你會算嗎? 13.2×4

學生獨立完成,找一名同學講講計算過程!後同桌互相檢查看看對不對!

師:再看這個問題,“26台發電機組每小時發電多少萬千瓦時?”列出算式!觀察這個算式與上面的有什麼不同?

生:剛才我們做的是小數乘一位整數,這是小數乘兩位整數。

師:試試看!寫在題板上。如果有問題可以和同桌商量一下!

師:(出示錯題)剛才,老師發現有位同學是這樣做的!你對他的計算過程有什麼看法?

生:因為這次是乘兩位整數,其實這都是計算過程,都要按照整數乘法計算,不用點小數點。到了最後的結果我們再縮小到原來的1/10。

師:其實呀!我們還要好好感謝這位同學,給我們提了個醒。如果還有錯的也不要着急。就像這樣,先仔細找找原因,再改過來!

【評析: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及算法是難點,學生出錯很正常。老師抓住學生出現的錯誤,讓學生通過交流找到錯誤原因,再次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

師生共同歸納:計算一位小數乘整數時,先把一位小數擴大到原來的10倍,轉化成整數,按照整數乘法的方法來計算,然後把結果縮小到原來得1/10,就得到最後的得數。

五、實際應用:

師:小數乘法在生活中的作用很大。最 後老師還給同學們帶來一段有趣的小故事,一起來看!

(故事內容:老爺爺在賣蘋果,1.5元一斤。小姑娘過來講價:“太貴了,5元錢3斤賣不賣?”,老爺爺説:“不賣!不賣!”)

師:看到有的同學笑了,能不能説説你笑什麼?

生1:3斤只有4.5元。如果賣5元錢3斤能多賺5角,老爺爺居然還不賣!

生2:小姑娘不會講價,5元錢3斤,越講越高!哪有這樣講價的?

師:看來不學會小數乘法的知識是不行的。剛才大家都認為老爺爺傻,其實呀,換一個角度想,老爺爺可能並不傻,他不貪圖眼前的小利,講究的是誠信經營。

【評析:擺脱了唯知識的教學,才是以人為本的教學。小故事在本節課裏起到了聯繫實際,重視應用的作用。最後那句平時無華的話,擁有着一種大教學的觀念,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鋪墊着點滴基礎。可以想象,學生在這樣辯證思想的長期薰陶下,他們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會獲得不一樣的收穫。同時,認識世界、評價他人時不會那麼狹隘。】

師:這節課,還有幾個有關小數乘法的問題,以後繼續研究。今天咱們就上到這兒!下課!

看了四年級上冊數學小數乘法教案的人還看:

1.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建議

2.四年級數學上冊預習提綱要點以及教案

3.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人教版

4.冀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 篇七

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包括口算乘法和筆算乘法。口算乘法中又包括,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數和每 位積不滿十的一位數乘兩位數,一位數乘幾百幾十數;筆算乘法又包括一位數乘二、三、四位數(不進位的、進位的),被乘數中間有0,末尾有0 的乘法。

二、本單元在國小數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是本冊教材中的重點教學內容之一,又是學習多位數乘法的基礎。因為任何多位數 乘法,不論乘數是幾位數,在計算過程中都要分解成一位數乘多位數。

三、本單元編寫特點

1. 適當加強口算。

為加強口算與筆算的聯繫,為學習筆算做好準備,特意把口算提到筆算之前進行教學,還適當擴展了口算 的範圍。如在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中,開始教學口算乘法,並且先出現一位數乘兩位數而每位乘積不滿10 的, 如12×3等;另外增加了一位數乘幾百幾十而每位乘積不滿10 的,如120×3 等。學生掌握這些口算,便於理解筆 算的算理。

2. 適當調整了筆算乘法的教學順序。

一位數乘二、三、四位數,雖然被乘數的位數不同,但算理、算法是基本相同的。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重點 是使學生掌握乘的順序和某位乘積滿10 如何進位的問題。教材中一開始先教學一位數乘二、三位數,每位乘積 不滿10的,以解決乘的順序問題,接着教學一位數乘四位數,引導學生類推。然後教學某位乘積滿10 的和每位 乘積都滿10 的,着重使學生理解積滿10 進位的道理,並掌握進位的方法。這樣安排僅規律明顯,而且重點突 出。

3. 注意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教材中十分注意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類推出某部分新知識。如教學被乘數末尾有0 的乘法時,先 舉被乘數末尾有一個0 的例子,説明簡便算法,然後出現被乘數末尾有兩個0 的例子, 引導學生類推出簡便算法 ,以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4. 注意引導學生探索規律。

教材注意引導學生髮現規律,如教學用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以後,引導學生想怎樣計算簡便? 從中找出它們的共同規律,總結出簡便算法。

四、備課建議

1. 本單元包括口算乘法和筆算乘法兩部分。

口算乘法主要是解決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數;乘兩位數;乘幾百幾十數的口算方法。編者對這些內 容共設了4 個例題。例1、例2 主要是教學一位數乘整十、整百的數,至於乘整千的數,學生可以類推出簡算方 法。這兩個例題教材中都配有直觀圖,並在虛線框中説明了思維方法和過程。教學時,可通過讓學生操作學具 理解口算乘法的算理和算法,重點應是例1。

例3、例4 主要是解決每位乘積不滿10 的一位數乘兩位數和一位數乘幾百幾十數的口算。這兩個例題中例3 是重點,可以讓學生操作學具,討論交流,使其明白可以把被乘數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分別乘以乘數後再相加 的算理和算法。

筆算乘法主要解決一位數乘多位數乘的順序、進位問題和被乘數有0 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編者共設 計了11 個例題, 它們各自的作用與內在聯繫及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建議如下:

例1、例2、例3,重點解決乘的順序問題, 這是筆算乘法法則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應在理解的基礎上很 好掌握。

這三個例題中,例1 是重點,可讓學生通過操作學具弄懂算理,掌握算法及簡寫方法。例2 和例3 則可 以在老師引導下讓學生推理,或學生自己類推, 掌握乘的順序。 轉貼於

例4、例5、例6、例7 重點是解決進位問題,這是筆算乘法法則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難點。教學例4 應讓學生通過操作學具, 明白進位的算理及進位方法。例4 掌握了,例5、例6可以引導學生推理得出計算方法, 進而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一位數乘多位數的乘法法則。例7 可讓學生獨立做。

例8、例9 重點解決0 和任何數相乘得0 的問題, 它是被乘數中間有0 和末尾有0 的乘法的基礎。教學例10,應着重引導學生明白被乘數中間有0時,乘的順序和積的書寫位置與被乘數中間沒有0 是一樣的。

例11 是被乘數末尾有0 的乘法。在教學時, 可以提問:“如果用筆算,怎樣寫比較簡便?”啟發學生思考 解決。

2. 讓學生建立數學與實際的自然聯繫。

現代數學是一種直接用於生活的技術,為了讓數學更貼近學生生活,使學生感到所學數學是看得見,摸得 着,用得上的科學。在教學時,要把新內容的引入都力求來源於實際生活,使學生感到所學的數學就是身邊的 事情,解決這些問題,就是為了解決生活實際中的問題,使抽象的數學具有實際的意義。

如口算12×3,可以表 述成, 清明節我校去栽樹,每班栽12 棵,3 個班共栽多少棵?然後提問:“要解決這個問題, 應該怎樣計算? ”同學們可以擺一擺小棒,算一算。對於其他例題也最好加上生活情境,這樣所有的計算就具有了實際意義, 不再是抽象的數學和枯燥的計算,學生感到親切,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就會油然而生。這種對科學的興 趣不正是我們孜孜以求的嗎?

3. 重視學生參與,讓學生“活”起來,“動”起來。

北師大教授周玉仁講:“要讓學生做科學,而不是讓學生聽科學。”經驗也告訴我們,要想把學生真正放 在主體位置,就必須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數學,在實際生活中學數學。學生的動手能力是在活動中得以提高,學 生的智力是在活動中得以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在不斷表達自己的思想和做法中得到鍛鍊。所以在課堂 教學中要讓每個同學全身心地參與教學活動全過程,讓學生在活動中手“動”起來,口“説”起來,思維“活 ”起來。從而使學生的素質得到提高。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操作活動是非常必要,也是觀察和演示不能替代的重要活動形式之一。在課堂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操作。學具操作目的要明確,操作的時機最好為學生想獲得新知,又苦於沒有 好的辦法時,教師提出用相應的學具試一試,這時讓學生操作學具為好。重視操作方法的指導,一般來講,學 生操作學具,應讓其先自由操作,再規範操作。自由操作就是完全按自己的意願去操作,去探討,不要強求一 致,以便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發展他們的個性,使其體驗成功的愉悦。在操作過程中, 要求學生把操作、思維、語言及計算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實現數學學具操作數學化。如教學口算12×3。可以讓 學生擺小棒,學生可能有以下三種擺法。 ①每行擺12 根小棒,擺3 行,可以列算式為12 + 12 + 12= 36 ;②先擺 10 根一行的,擺3 行,再擺2 根一行的,擺3 行,可以列算式為10×3 + 2×3 = 36 ;③先擺2 根一行的,擺3 行,再 擺10 根一行的,擺3 行,可以列算式為2 ×3 + 10×3 =36。這些不同的擺法,反映出不同的思考過程。 之後引 導學生髮現10×3 +2×3 符合先算高位再算低位的口算方法, 這時可讓學生按這種方法再操作一遍,最後總結 歸納。像以上這樣把操作、思維、語言、計算有機結合,既有利於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又有利於發展學 生思維,開發智力,培養能力。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 篇八

一、新課改下國小數學教學研究

1.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老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一定的情境鼓勵引導同學們進入到情境中,通過角色與氛圍的設定逐步將課程導人,為下一步學生進入探究做好鋪墊,只有讓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才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探究式教學過程中,進人探究式課堂的狀態以後,老師要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進行學、思、疑、問這幾個過程,讓他們形成一種對知識的體驗,產生對探究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的關鍵之處就在於老師要想方設法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同時給學生營造出一個自主探究的氛圍與環境。

2.針對課堂內容提出相關的問題,採用不同的合作方式完成探究

探究的方式有多種,其中一種是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讓小組內部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給他們佈置特定的任務,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讓每一名組員都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所在,大家共同集思廣益、各抒己見,一些人的觀點可能會對組內的其他成員產生啟發,既能夠很好地開拓大家的思維,同時又能做到思維上的互補,對探究問題的不斷深化,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吸收。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可以有效促進思想感情的交流,培養同學們的團結協作精神。

3.多進行交流與溝通,對探究過程與結果進行驗證

經過了探究的過程,接下來要對學生已有的探究成果進行鞏固,同時對學生的自主探究效果進行檢驗與驗證,這也是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指導與幫助的途徑,讓他們對問題的分析與認識更加多元化,第一步老師要以課堂知識的授課要點以及學生探究的具體情況,對大家的探路結果進行一個綜合歸納與概括,對那些表現優秀的地方要特意提出來表揚,對於那些還需要改進的方面也要及時指出,以便於後期的不斷完善;再者,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通過自主探討學到的知識以及獲取的信息進行靈活的運用的能力,對於類似的問題在下一次遇到時可以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第三點則是引導學生對知識不斷地深化與理解,進而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思維的拓展能力。

二、新課改環境下國小數學探究式課堂教學設計

以《小數乘整數》為例,進行具體的教學過程分析:

老師:同學們,夏天快要到了,有很多大家愛吃的水果要成熟了,我一起去水果超市看看吧,這時老師以課件的形式展示出帶有價格的水果圖片,香蕉2元每千克,甜瓜0.9元每千克;現在老師先買了2千克的香蕉,同學們計算一下老師一共花了多少錢,然後又買了3千克的甜瓜,你們計算一下老師又花了多少錢?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談論和計算,然後互相交流計算方法以及計算結果。接下來是小組的發言時間了,對於甜瓜來説每千克0.9元,買了3千克,就是0.9乘以3,也就是3個0.9相加,一共2.7元。

首先是創設情境,提出課堂內容的問題,老師可以以學生都喜歡水果為開篇將生活中的情境引入到課堂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繫起來,讓學生能夠很快地進入到學習狀態,對於香蕉的價格計算,學生很容易計算出來,下一個甜瓜的計算因為牽涉到了小數與整數的乘法,這是學生之前沒有見過的,但是藉助之前的學習經驗,整個問題還是可以有一定程度的突破,讓同學們通過自主的探索與交流,可以想出多種解決辦法,從而對數學問題計算方法的多樣性以及解題策略的多樣化有所感受與體驗。

下一步讓學生對小數乘整數的計算原理與計算方法進行自主的探索,展示一些整數與小數相乘的算式,比如123×0.35、15×3.56、55×2.5等,讓同學們猜一猜這幾種算式的乘積結果會有幾位小數,然後再用計算器進行計算,驗證一下是否與自己的猜測結果相一致,讓小組之間進行討論如何才能確定小數的位數,最後得出結論,在對小數乘整數進行計算時,先按照整數乘法進行計算,然後看一看因數裏面有幾位小數,就從乘積的右側開始數幾位,最後點上小數點,這個環節主要是以教學要求為導向,將教學內容逐漸深入,同時有效利用計算器,讓同學們找到乘積與因數的小數位數之間的關係;第三步讓學生根據已知的乘積算式比如132×23=3036,直接寫出下面變式的結果,例如13.2×23、132×2.3、132×0.23、1.32×23的計算結果,然後在小組內進行交流,這個環節的設計意圖主要是讓學生對乘積與因數的小數位之間的聯繫進行基本的練習,不僅可以讓學生對於小數乘法與整數乘法之間的相同之處有所體會,同時也讓學生對計算方法有了進一步的鞏固與練習,為以後學習小數與小數之間的乘積打好基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z4m6o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