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經驗交流材料 >

城市建設經驗交流材料(精選多篇)

城市建設經驗交流材料(精選多篇)

第一篇:城市建設經驗交流材料

城市建設經驗交流材料(精選多篇)

加快城市化進程是增強區域經濟發展活力、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近年來,××縣堅持科學運作、有序開發,全力做大城市規模,做美城市環境,做旺城市人氣,做優城市品位,城市建設得到快速發展。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1、科學規劃,實施規範化調控。規劃是政府管理城市最重要的手段,是實現資源合理利用的關鍵,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保證。我縣以“淵明故里、禪宗祖庭”兩大品牌為重點,前瞻性、科學性地謀劃城市佈局和未來發展方向。一是高標準編制總規。城市總體規劃是城市建設的藍圖。圍繞建設“城中有園、園中有林、林中有景”的山水生態園林休閒城市目標,聘請省城規院及有關專家對城市總體規劃進行了重新修編,確定了“一心”(行政中心)、“三區”(城東新區、老城區、工業園區)格局的城市發展目標。同時,以50米淵明大道、城東大道為主線,依託優美的山水自然環境,高起點編制了城東新區修建性詳規。二是抓好建設項目評審。成立了由建設、國土、環保等單位為成員的縣規劃評審委員會,認真抓好臨街建築物和重點項目的規劃評審工作,美化建築外形設計,完善配套設施功能,力使每個項目建設都與自然景觀、人文景觀較好的結合。三是從嚴查處違章建築。加大違章建築查處力度,依法嚴厲打擊未批先建、少批多建、違規亂建等行為,確保城市總體規劃及控制性詳規執行到位。去年,共強制拆除違規建房8起,面積1356平方米,有力維護建設市場秩序。

2、市場運作,實行滾動式發展。做好經營城市文章,是推進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重要支柱。我們把城市建設當作最大的資產來經營,逐步實現建設資金自我積累和循環利用,促進城市建設的良性循環發展。一是抓好土地經營。對縣城土地市場實行壟斷經營,根據城市發展的重點和輕重緩急,加強土地儲備的計劃性,讓有限的土地儲備資金用在“刀刃”上。積極實行公開招標、公開拍賣和掛牌交易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土地使用權出讓方式,推行“雙底價”制度,在土地掛牌過程中推出一個明標掛牌底價,同時,制定一個暗標底價,暗標底價由縣政府確定,並予以封存,招拍賣結束時,當場啟封,只有競報最高價等於或高於底價時,土地才能成交,有效地防止蓄意串標,着力提高土地增值收益。xx年,出讓經營性土地性185.95畝,實現收益3496萬元,是前三年的總和。二是搞活無形資產。精心抓好城市冠名權、廣告權、形象和品牌等無形資產的經營,制定出文祕雜燴網台城市户外廣告管理實施辦法,公開拍賣了縣城三條主幹道户外燈箱廣告經營權,獲利20多萬元,為盤活城市無形資產積累了經驗。三是節約工程造價。加強建築市場秩序整頓,規範工程招投標管理,縣城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一律採取“最低價格中標”的方法進行招標,加強了工程質量監督,確保按時保質完成。xx年縣城各項市政基礎設施工程中標價為389.63萬元,節約率達40%。

3、依託資源,抓好特色性建設。城市個性特徵是美化城市的關鍵。我們充分利用現有的自然資源,抓好城市特色建設。一是城東新區建設。面向全國招標並選定行政中心設計方案,以行政中心建設為重點,全面啟動規劃面積達8平方公里的城東新區建設,高質量打造集行政辦公、文化娛樂、休閒居住、賓招服務等區域分明、功能完善的現代化新城區,做大城市規模。二是步行街建設。公開拍賣了原新昌糧管所54畝土地打造精品步行街,建設白澤湖休閒廣場,商業街全長260米,集購物、休閒、娛樂、旅遊為一體,它的建設不僅增添了城市風貌,提高了城市品位,而且帶動了舊城改造,為市民提供多彩多姿的城市帶狀公園。三是“一河兩岸”建設。以耶溪河山水生態為依託,建設“一河兩岸”生態景觀風光帶,做美城市環境,全面搞好綠化、美化、亮化,形成市民休閒娛樂的環行走廊。四是綠地建設。利用現有的綠地資源,在縣城規劃建設淵明園、城東森林公園、市民公園、元形廣場、流源廣場等綠色場所,建設省級園林城市。xx年,縣城共硬化道路12.27萬平方米、綠化4.64公頃、亮化路燈616基,建安工程量9360萬元,是我縣城市建設歷史上項目最多、規模最大、變化最快的一年。

4、精心培育,激活房地產市場。房地產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我們堅持把房地產業放在重要位置來抓。一是規範建築規費徵收。實行了建築規費繳交一單清制度,規費徵收實行一個窗口辦理,一個帳户繳費,減少審批手續,提高辦事效益,堵塞徵收漏洞,維護公正、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xx年,縣城建築市場規費徵收達到374.6萬元,是上年的2.2倍。二是合理控制開發數量。城建項目嚴格實行城建領導小組“一支筆”審批制度,每年年初都要對房地產市場進行深入的調研,適當控制當年房產的開發面積、數量和層次,以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三是完善綜合驗收制度。出台了房屋綜合驗收制度,由縣房管局牽頭,建設、城管、國土等部門參與,嚴格把好規劃設計、工程質量、綜合驗收“三關”,重點完善環衞、消防、物業等設施,提高居住質量。xx年,縣城商品房交易面積達9.7萬平方米,平均售價比xx年高237元/平方米,商品房價格穩步攀升。

5、創新機制,推進社會化管理。城市管理工作是推動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我們積極適應現代城市管理要求,不斷推進城市管理工作。一是理順管理體制。在原城管大隊、環衞所等基礎上,順利組建了縣城市管理局,整合資源,充實人員,集中力量,形成城市管理的專職隊伍。對城區所有主次幹道清掃保潔權全部向社會公開招標承包,再成立了4支環衞監管隊伍,採取分片包乾、定崗定責的辦法,加強監管,深入治理“髒、亂、差”行為,縣城環境得到明顯改觀。二是加大執法力度。實行定文祕雜燴網路段、定人員、定目標、定獎懲的“四定”管理制度,把工作重點放在基層,把執法人員充實到街面上,把違法現象解決在一線,使城市管理工作步入經常化、專業化和規範化軌道。執法人員打破8小時,取消節假日,加強上路巡查,做到職責到位,管理不留盲區,及時處置違法違規行為。三是推進社會化管理。按照“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總要求,在進一步提高城市管理執法效能的同時,精心組織相關部門、社會團體、行風監督員等羣眾組織和各類羣眾代表參與城市管理,形成社會管理的整體合力。xx年,我縣聘請了20餘名城管監督員,調動各方面的力量,營造出城市管理人人有責的氛圍。

第二篇:城市建設管理經驗交流材料

堅持以人為本 創新經營理念

全力打造....特色縣城

..縣位於..省最南端,....全縣轄.個鄉鎮,.個行政村,國土面積.平方公里,總人口.萬人。紫陽境內硒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水能資源豐富,...。2014年,全縣實現生產總總值...億元,財政總收入..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元。

近年來,我們把推進城鎮化建設作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一項重中之重的工作,圍繞打造板石特色縣城總體目標,創新理念,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規劃建設,高水平經營管理,縣城面貌日新月異,功能設施日趨完善,板石特色日益彰顯。 在縣城建設管理工作中,我們深深體會到:

一、科學定位,高起點規劃是前提。..是一個山區農業縣,也屬國定貧困縣,在城鎮建設上,處於基礎差、底子薄、發展慢、困難多的狀態。縣城位於..北岸,屬移民遷建城市,三面環水,依山而建,由於早期規劃不完善,控制不嚴,建設隨意性較大,影響了城市整體佈局。近幾年來,我們把規劃擺在“龍頭”位置,立足縣情,狠抓規劃編制和實施。一是明確發展定位。根據..縣城的文化底藴(茶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區位優勢、經濟基礎等獨特資源凜賦,把縣城定位為生態休閒旅遊城市,明確了 1

“一江兩岸,一城三區”的空間佈局,提出了打造..特色縣城總體目標,確定了近中期城市發展方向和建設重點。二是科學編制規劃。2014年,我們先後委託陝西省城鄉規劃設計院、四川興發規劃建築公司等單位對縣城總體規劃進行了修編,編制了教場壩民俗小區和老城區環城路以北修建性詳細規劃、江南休閒旅遊區和任河咀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交通、旅遊、電力、教育等各項專業規劃,形成了總規、詳規和專項規劃配套銜接的規劃體系。在規劃編制過程中,縣委、縣政府反覆組織徵求羣眾意見,多次組織專家進行評審,確保了規劃的品位和超前性。三是強化規劃意識。通過邀請專家進行培訓、組織規劃管理人員外出學習、深入學習宣傳《城鄉規劃法》等途徑,極大地增強了幹部羣眾的規劃意識和規劃執行力。四是嚴格規劃控制。按照節約、集約用地原則,強化土地、規劃控制權,實行政府縣長辦公會集體審批,做到“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管理一個法、建設一盤棋”。建立了規劃管理人員責任追究制,健全了建設項目選址、會審、發證、放線、驗收等一系列制度,形成了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的工作機制,以確保規劃順利實施。

二、以人為本,高標準建設是關鍵。在縣城建設工作中,我們堅持突出重點、解決熱點、突破難點、打造亮點的基本思路,充分體現羣眾意願,在廣泛徵求羣眾意見的基礎上,從解決老百

姓最盼望、最迫切的問題入手,堅持每年辦好城市建設十件實事。2014年來,連續辦了城市30件實事,使縣城面貌徹底改善,功能更趨完善。縣城一直沒有公共活動場地,羣眾要求修建廣場的願望十分強烈,但因拆遷難度大、資金缺乏一直未建設。2014年,縣委、縣政府順應羣眾意願,將廣場建設列為當年城市建設十件實事之一,在一個月內完成了12個單位52户住户拆遷工作,投資8000萬元建設了面積1.5萬平方米的廣場,對體育場進行升級改造,與廣場連為一體,為市民提供了一個總面積2.3萬平方米的動靜結合、錯落有致的運動休閒娛樂活動場所,結束了...城無廣場的歷史。在縣城建設過程中,我們注重加大對改善人居環境、完善基礎設施的投入,先後建設了橋溝路、..港及觀江平台、縣城防洪工程、垃圾填埋場、農貿市場和停車場等,對紫府路等主街道、背街小巷及公廁、供水設施和電網進行了綜合改造,新建廉租房7000平方米,完成棚户區改造680户,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市民居住環境進一步改善。今年,我們啟動了西門河移山造地一期工程,擬造地700餘畝,以進一步拉大縣城骨架,修建經濟適用房,平抑房價,解決幹部羣眾住房問題;啟動跨漢江大橋、江南沿江長廊工程建設,打造江南旅遊休閒區,力求把縣城做精、做美、做出特色,彰顯板石縣城魅力。在市政建設上,我們實行一個項目一名縣級領導包抓、一個部門負責、一套班子落實、一

個辦法考核的工作機制,嚴格執行項目建設基本程序,實行清單計價,低價中標,聘請專業機構監理,既節約了建設資金,又保證了工程質量,打造城市精品。

三、創新機制,高水平管理是基礎。城市管理水平直接影響着城市的形象和品位。2014年,我們以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省級衞生城市為抓手,堅持建管並舉,下功夫狠抓縣城管理。一是理順管理體制。進一步整合城市管理職能,將原來由縣城建局、公安交警、城關鎮政府等單位負責的城市管理相關職責及執法力量進行整合,成立了縣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大隊,負責縣城區交通秩序、市容秩序、環衞保潔、城市建設監察管理等工作,城市管理體制進一步理順,運行機制更加科學、高效,管理水平明顯提高。二是開展專項治理。落實了門前“四包”責任,堅持不懈開展了治理城市“六亂”,整頓市場秩序、清理佔道經營,整治交通秩序、杜絕亂停亂放,整治城市環境、淨化美化城市為主要內容的一系列環境綜合整治活動。三是健全管理機制。在不斷摸索總結和借鑑外地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縣城市管理辦法》、《户外廣告管理辦法》、《門前“四包”實施辦法》等規範性文件,實行縣級領導包路段、責任單位抓整治、一套標準考核的工作模式,建立了執法大隊綜合管理、各部門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切實加強城市綜合管理,縣城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四、搞活經營,籌措建設資金是保障。加快城市建設,最為突出的矛盾是資金短缺。面對縣城建設資金缺乏的實際,我們牢固樹立經營城市理念,打破過去政府拿錢、部門辦事、給多少錢辦多少事的思維定勢,建立了辦多少事籌多少錢的新思路,有效解決了資金“瓶頸”制約。一是推行資產置換。在體育場改造中,我們將原體育場垂直升高,與廣場對接,頂層做體育場,地下負

一、二層做綜合商場,負三層做停車場,通過出讓商場和停車場使用權獲得體育場改造資金4500萬元,政府沒拿一分錢順利建設了體育場、地下商場和停車場。二是經營土地資本。位於紫府路繁華地段的原電影院改制後,房產閒置,破舊房屋影響縣城形象,我們將該土地進行公開招標拍賣,獲得城市建設資金2014萬元,同時開發商利用該土地建設了近3萬平方米的集商業、住宅為一體的現代小區,成為..的標誌性建築,改變了縣城面貌,改善了羣眾的居住條件。我們先後對縣城4宗國有土地進行招標拍賣和掛牌出讓,共獲得收益6000萬元,政府從土地增值中獲取的收益,全部投入到城市建設。三是聚集民間資金。本着“誰建設、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把公共服務資源推向市場,我們採用這一辦法,吸引社會資金600萬元建成了河堤路、環城路農貿市場。四是招商引資建設城鎮。投資1500萬元的縣城長途汽車站由..康宏公司建設,為緩解企業投資壓力,縣交通局以土地使用權入股,

通過股份制形式合資建設。五是爭取部門支持。受地理環境限制,紫陽火車站一直沒有停車場,交通擁堵,安全隱患突出,我們抓住襄渝鐵路二線建設機遇,積極與建設單位協調溝通,千方百計爭取將新紫陽隧道棄碴場選在(敬請期待本站推出更好文章:)火車站北側的指甲灣內,我們再將棄碴場改建為停車場,大大節約了建設資金。2014年以來,我縣縣城建設累計投入超過3億元,縣財政除投入一定資金用於公益性設施建設外,其餘全是盤活資產和吸引聚集民間社會資金。

以上是我們近年來在縣城建設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做法。我們將認真學習借鑑兄弟縣區的寶貴經驗,自加壓力,苦拼實幹,再創城鎮建設新局面,為推進紫陽突破發展做出更大努力。

第三篇:城市建設和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經驗交流發言材料

高規劃設計 高品位打造 高標準實施

傾力打造涼山北部人文生態宜居第一縣

——全州城鎮建設暨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會議經驗交流發言材料

各位領導、同志們:

按照會議安排,現將越西縣城市建設暨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情況向大會作簡要彙報。不妥之處,請予批評指正。

一、規劃先行,構築城鎮發展新藍圖

越西縣城總規面積7平方公里,修建性詳規4平方公里。近年來以規劃為龍頭,堅持城鄉建設統籌規劃,在全域涼山戰略大格局和“十二五”規劃大背景中謀劃和定位城市建設,與四川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等知名規劃設計單位合作,完成了《縣城總規》、《控制性詳規》、《修建性詳規》、《縣域新村建設總體規劃》、《彝家新寨修建性詳規》等幾十項規劃編制工作。發展定位上,突出交通區位優勢,確立了打造涼山北部人文生態宜居第一城,打造涼山北部商貿物流中心的戰略目標;特色品位上,以文昌文化、紅色文化、商旅文化等本土歷史文化為背景,賦予城市特有的文化內涵,提升城市競爭力;發展佈局上,構建了以縣城為中心,普雄、中所兩鎮為重點,新民、乃託、大瑞為延伸的整體開發格局;發展目標上,以越西河為軸,濱河大道為載體,成昆鐵路複線越西站點設置為平台,南北延伸、東西拓展,力爭到“十二五”末,“十三五”初,完成投資200億元以上,縣城擴容3倍,面積達15平方公里以上,人口達15-20萬, 全縣城鎮化率達45%。

二、創新體制,增添城市建設新動力

一是建立激勵競爭機制。成立了規劃編制、濱河公園、河堤治理、園林綠化等23個項目建設工作組,集中力量,整體推進城市建 1

設。實施城市建設項目工期倒排、獎懲明確、問責到位的激勵機制,實行項目推進跟蹤督查制度,將每一個項目建設任務與縣四大班子領導、部門領導、施工業主捆綁,形成 “人人頭上有指標、個個肩上有擔子”的目標責任制度,把項目建設作為考察幹部、培養幹部、發現幹部、使用幹部的主戰場,大力營造了幹在實處、爭創一流的激勵機制和競爭氛圍。

二是建立風險評估機制。針對徵地難、拆遷難等城市建設中突出矛盾和棘手問題,在2014年啟動以濱河大道建設為中心的城市大建設前期,建立風險評估機制,組建9個工作組,開通羣眾利益訴求“綠色通道”,堅持羣眾反對的不做、損害羣眾利益的不做、底數不明的不做,做到依法拆遷、和諧拆遷、陽光拆遷。通過近9個月模擬拆遷工作,城市建設得到羣眾大力的支持和參與,縣城新區涉及6個村63個組1780户7950人土地徵用、拆遷補償實現無一例上訪。

三、市場運作,構建多元投入新機制

一是政策主導,激活民間資本。圍繞資本“准入” 等關注點,制定出台優惠政策和辦法,推行代理服務,創建“高效、優質、便捷”的政務環境,營造“人人都是招商員、處處都是招商環境”的氛圍,武漢新六建設集團、温州商會等省內外一批實力雄厚的企業紛紛入駐,“撬動”了民間資本。

二是搶抓機遇,爭取上級資金。緊緊抓住國家擴內需政策機遇,抓好項目庫建設,爭取上級資金支持,總投資8410萬元的城市供水管網改擴建、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城市河堤治理等一批國家投資項目相繼落地,推動了城市設施建設。

三是宣傳促銷,加大招商力度。通過舉辦文昌故里油菜花節等活動,精心選題包裝城市建設項目,積極組團參加各種博覽會,讓

外商認識越西、落户越西、建設越西,推動外來資本快速流入。2014年,全縣城市建設項目完成總投資12億元;目前,參與越西城市建設的外商企業36家,城市建設投資總額突破36億元。

四是市場運作,破解資金難題。大力推行土地招、拍、掛,盤活土地市場,變資源為資本,解決建設資金難的問題。引進華鎣建工集團等4家企業,採用bt模式融資市政建設資金1.96億元,實施了濱河大道、果園路、城北路、文昌大道、濱河生態長廊、濱河公園等項目建設,推動了土地價格上揚,縣城新區土地拍賣均價達每畝150萬元,最高達每畝218萬元,全縣305.66畝土地拍賣收益達34187萬元。

五是搭建平台,暢通融資渠道。積極與州商業銀行、州國投發展公司、州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等8家金融機構合作,發揮國資公司龍頭作用,建立商業金融機構,搭建了銀、政、企廣泛合作的平台。

四、項目支撐,加快城市建設新步伐

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大力推進項目建設,不斷改善城市面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一是狠抓基礎設施,增強綜合承載能力。以路為綱,按照“兩縱六橫”城市道路建設規劃,投資1億元,新建濱河大道、果園路、文昌大道等“一縱四橫”,全面改造升級舊城區新大街道路“黑化”為主的所有城市道路,構建了12.9公里縣城交通骨架網絡,實現了新老城區有效對接,擴大了城市容量。

二是狠抓風貌塑造,提升城市整體形象。堅持“不求新建、但求新貌”的原則,實施縣城“綠化、“美化”和“亮化”工程。集中清理建築立面,完成縣城1.4公里新大街風貌塑造和店招店牌改造,安

裝新型led節能路燈762盞,堅持政府補貼、單位自籌完成58棟建築物亮化工程,完善了交通標識標線、指示燈、信號燈、“天網”等設施建設。

三是狠抓房地產開發,改善居住環境。嚴格規劃的審批和監管,加快文昌大酒店、世紀城·荊越苑、第二商業步行街等56個150萬平方米房地產項目建設。其中按四星級標準設計、層高16層、總投資1億元的文昌大酒店建設,填補了越西無星級酒店的空白。總投資6億元、佔地104畝、建築面積30萬平米的荊越苑,建成後將成為涼山首個多功能大型生活居住區。總投資2.5億元、建築面積9.5萬平米的廣場國際城,建成後將是集人文景觀、生態環境為一體的現代化高檔商貿、消費和娛樂中心。

四是狠抓新區建設,提升城市品位。按照“以水為靈、以文化為魂”的理念,加快新區開發建設。新區由濱河大道、濱河公園、商業用地和行政辦公區三部份組成,計劃用3年時間投資50億元以上完成規劃建設任務。總投資1.5億元,實施了長5公里、寬23米、雙向四車道的濱河大道項目建設;充分挖掘文昌文化、古商旅文化、紅色文化為主要特色的越西人文資源,融入現代城市園林景觀建設,實施文昌聖蹟、驛道古風、紅色記憶、神龜演義四大主題公園、“十二個廣場”、 7600平方米商業用房、15萬平方米景觀綠化、河堤治理等項目組成的20萬平米濱河公園建設項目;將新建公共服務項目往新區轉移,舊城區其他公共服務項目往新城延伸,全面啟動實施公安、法院、檢察院等13家行政單位辦公區及醫院、學校、農貿市場、加油站、汽車站等公益項目規劃建設;目前,總投資12.8億元493811平方米的新區房地產開發建設正抓緊推進。

五、強化治理,塑造城鄉環境新面貌

堅持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與城市規劃建設相結合、與新農村百村示範建設相結合、與彝家新寨建設相結合,與彝區健康文明新生活運動相結合。強化“六亂”治理,以生活垃圾衞生填埋場建設規範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機制,在13個鄉鎮114個村實施“户定點、組收集、村分類、鄉運輸,縣處理”的集中處理模式;將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專項經費納入縣財政預算,並納入綜合目標考核,建立“流動紅旗”評比和“一通報二誡勉三責令辭職”的問責制度;縣財政投入460萬元增添環衞設施設備,新增160名環衞工人,組建5支鄉鎮環境治理監察隊和1支城管綜合執法隊;投入2196萬元完成9個鄉(鎮)21個村3050户公路沿線風貌塑造;投入4569.69萬元,完成4個省州級環境優美示範村和1個示範鄉建設;組建由50名城鎮低保户、社區幹部組成的專業文明勸導隊,組織學生和志願者開展日常文明勸導活動。今年全面深化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投入350萬元的縣城1125米四條老街改造正有力推進,完成3360户農房風貌塑造,結合“彝家新寨”建設,打造37個環境優美示範村,啟動州級衞生縣城創建活動,進一步塑造城鄉環境新面貌。

越西城市建設和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雖然取得初步的成績與進步,但離州委、州政府的要求及各兄弟縣市的發展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好此次會議精神,虛心借鑑和學習兄弟縣市的經驗和方法,真抓實幹、主動作為,負重拼搏、加快發展,不辜負州委、州政府及全縣各族人民的厚愛和期待!

第四篇:2014年4月聊城市老科協全省老科協基層組織網絡體系建設現場會聊城經驗交流材料

全省老科協基層組織網絡體系建設現場會經驗交流材料

夯實基礎積極作為

不斷增強老科協組織凝聚力戰鬥力

聊城市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

近年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中辦發[2014]9號文件精神,加強組織,夯實基礎,發揮餘熱,老有所為,推動了老科協組織健康發展,增強了老科協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為加快建設生態型強市名城做出積極貢獻。聊城市老科協先後榮獲“全國優秀科學報告團”、“全省老科協工作先進集體”、“全省老科協系統服務三農先進集體”、“全省老幹部老科技工作者攝影書畫作品展優秀組織獎”、“全省慶祝建國60週年暨中國老科協成立20週年書畫攝影展優秀組織獎”以及“全市三下鄉活動先進集體”等一系列榮譽稱號,多次在全國、全省老科協工作會議上做典型發言。主要體會是:

一、黨政領導和有關部門重視支持,是發展壯大老科協組織、增強凝聚力戰鬥力的保障。首先,黨政領導重視老科協工作。按照中辦發[2014]9號文件精神,借鑑中國和省老科協解決老科協專項活動經費的辦法,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關心支持下,經市老科協名譽會長閻廷琛、會長張錫九同志親自協調,市財政部門先後解決市級老科協專項活動經費50餘萬元,市科協還為老科協配備了辦公用房和沙發、寫字枱、文件櫃、電話等辦公設備,有力保障了老科協工作的順利開展。其次,主管單位和相關部門支持老科協。市科協、市委組織部、市委老幹部局、市人事局、市老齡辦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充分發揮老科協組織和老科技工作者作用的意見》,市科協、市衞生局、市委老幹部局、市老齡委、市老科協聯合印發了《關於開展“科普報告城鄉行”活動的實施意見》,市科協、市老科協聯合印發了《關於切實加強縣級老科協組織建設的通知》、《關於加強市直單位老科協組織建設的意見》、《關於實施“科技助農致富”工程的意見》、《關於實施地暖爐示範推廣工程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

二、建立健全老科協組織網絡體系,是發展壯大老科協組織、增強凝聚力戰鬥力的關鍵。近年來,我們一直把加強老科協組織建設、建立完備的組織網絡體系、不斷壯大會員隊伍,作為老科協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不斷理順體制,健全網絡,夯實老科協工作的組織基礎,取得明顯進展。目前,我市老科協設有農業、 1

工業、建設、水利、教育、衞生、化工等7個專業委員會,先後建立了水利、教育、農業、衞生、建設等5個市直大系統老科技工作者協會,同時在8個縣(市區)全部建立了老科協組織,是全省第4個全部建立縣級老科協組織的市,另外建立高校老科協1個,鄉鎮老科協8個、社區老科協17個、企業老科協4個,各級老科協共建立專業委員會89個,會員總數達3000餘人,在全市初步形成了左右相聯、上下貫通的老科協組織網絡。

三、行之有效地開展活動,是發展壯大老科協組織、增強凝聚力戰鬥力的源泉。一是大力實施“科技助農致富”工程,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先後選擇30個鄉鎮、300個村、3000户農民,為農村提供科普宣傳和技術服務,建立科技示範基地50餘處,邀請和組織各級老專家開展技術服務500多人次,舉辦各種技術培訓班80多期,發放科技資料15000餘份,培訓農民20140多人次。實施了生態地暖爐示範推廣工程,在全市推廣地暖爐用户8萬餘户,既為農民解決了冬季取暖問題,又節能了能源資源,保護了環境。二是積極開展科學普及活動,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質。市老科協成立了由130多人組成的老專家科普報告團,先後參與“科普之春”、“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等大型科普宣傳活動,會同科協、衞生局、健康協會等單位共同舉辦“九九老人.夕陽健康”大型活動,會同有關單位編印《大眾科普知識手冊》、《節能環保手冊》、《為水吶喊》、《西瓜栽培技術》、《老年健康與養生》、《老年心身健康手冊》等系列科普圖書20萬餘冊。組織開展“科普報告校園行”活動,先後邀請中國科學院八位老科學家在聊城一中、三中等全市15所中國小校舉辦科普報告,組織市級水利、氣象、教育老專家分別在臨清京華中學、臨清一中、泰安寧陽縣舉辦了節水、氣象、教育的人性化管理等科普報告會,5萬多名師生受益。三是實施“夕陽紅營養健康行動計劃”,提高公民特別是中老年人的健康素質。組織老醫學專家赴基層醫院開展診療活動50多人次,下鄉診治病人1300餘人次,為醫院醫護人員指導手術12次,舉辦醫務技術講座20餘次,贈送健康手冊5000餘冊,免費贈送藥品近萬元。組織開展了“衞生科普報告城鄉行”活動,先後在8縣(市、區)和市直單位舉辦健康科普講座120場次,受益羣眾45000餘人次。四是組織開展科技諮詢和建言獻策活動,推動企業和各行業科技進步。支持會員創辦了興牧食品有限公司、聊城綠澤園林科技有限公司、鑫興銀杏大觀園林場、魯西勘察設計有限公司、東昌

府區老農業專家諮詢服務中心等科技經濟服務實體15個。圍繞民營企業和各行業的發展,參與評審論證項目90多個,編制項目可行性報告和項目考察報告30多項,組織老水利專家開展技術諮詢160多人次,提科技建議30餘條。組織老建設專家為20餘家建築公司和規劃建築設計院服務,先後審查180餘個建築工程,查出違反強制性建築設計標準500多條、安全隱患200多條。組織工業和化工行業老專家參加全市安全生產大檢查和安全評審活動37人次,檢查企業70餘個,提出整改意見320餘條,舉辦安全知識講座授課380課時,培訓6000餘人。

四、提供優質服務,是發展壯大老科協組織、增強凝聚力戰鬥力的基礎。先後召開老科協理事會、常務理事會、工作經驗交流會和老專家迎春座談會等各類會議30餘次,為健全組織、推動工作、加強交流搭建了平台。在“江北水城科普網”開設了老科協欄目,先後編印市級老科協活動簡報160多期,為各級老科協組織和會員瞭解全市動態、交流工作經驗、學習有關政策提供了園地。開展了評選表彰活動,由市科協、市人事局、市委老幹部局、市老科協聯合表彰全市優秀離退休科技工作者27名,由市科協、市老科協聯合評選表彰“聊城市十佳銀髮科技之星”10名、“聊城市銀髮科技之星”20名,由市老科協命名錶彰全市老科協系統十佳農業科技項目示範基地10處、優秀農業科技項目示範基地4處、優秀科普圖書10部、優秀科技論文20篇,並有1名老專家榮獲全國優秀老科技工作者,6名老專家榮獲全省優秀老科技工作者,6名會員榮獲全省老科協工作先進個人。組織參加全省老科協系統建言獻策研討會,5篇論文收入省老科協《論文集》,2篇獲二、三等獎,另有1篇論文獲中國科協徵文一等獎。組織開展了離退休科技工作者高級職稱晉升推薦工作,全市先後有150餘名老科協會員晉升高級職稱。在全市老科協會員中開展了“為實施藍黃戰略奉獻建功”、書畫攝影展、詩詞大賽等活動,激發了老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熱情。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市要以此次會議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全省老科協基層組織網絡體系建設現場經驗交流會精神,學習借鑑兄弟單位的先進經驗,進一步推動全市老科協基層組織建設,更加富有成效地開展活動,努力建設老科技工作者之家,不斷增強老科協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為建設生態型強市名城、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2014年4月)

第五篇:城市管理經驗交流材料

建立完善大城管工作格局 創建幸福生態文明新肅州

創新爭優活動開展以來,肅州區針對近年來城市化進程逐步加快帶來的城市管理矛盾突出以及市民對城市形象要求的不斷提升的實際,牢固樹立“城市建設管理是最大的民生工程”這一管理理念,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適應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城市管理模式,以建立完善城市管理統一領導指揮、部門協作聯動、全民共同參與的“大城管”工作格局為牽引,着力破解市容環境管理重點、難點問題,努力創造乾淨、整潔、有序、優美的城市城市環境。

一、抓宣傳教育,營造城市精細化管理良好氛圍。一是廣泛宣傳發動。採取集中宣傳、講師組下基層宣講、散發宣傳單、懸掛標語、召開會議等形式,對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涉及到的法律法規等進行全面宣傳,同時,深入開展了“城市管理法律法規知識”和城市精細化管理進社區、進村組、進企業 、進單位、進學校為主要內容的“五進”集中宣講等活動,收教育羣眾達到10萬人以上,極大地提高了廣大市民對城市精細化管理的認知程度,增強市民的責任意識和文明意識。二是藉助媒體監督。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宣傳、監督作用,在電視台開闢“環境衞生排行榜”、環境衞生整治宣傳標題、公共參與性節目,專題片《中國西部名城---肅州》、《創優美環境,樹文明行風》和《積極動手美化家園》等電視廣播專欄,定期不定期對市民的不文明行為進行公開曝光,堅持每週對城市精細化的有關工作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宣傳,加深了全體市民對城市精細

化管理重要性的認識。三是依託載體推動。以打造“國際明星城市”為目標,認真開展市容市貌及城鄉結合部環境集中整治等活動,寄教育於活動,引導市民遠離不文明行為,共同營造良好的市容環境,在全區上下形成了全民參與、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

二、抓機制創新,形成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長效機制。一是建立了部門聯動、分級管理的城市管理新機制。區上成立城市管理委員會,相關部門組成成員單位,各社區也分別成立了城市管理辦公室,建立起 “兩級政府、三級管理”的城市管理全新體系,將城市管理的重心下移,形成了城管工作分級管理,多方參與,上下聯動的新格局,實現了執法全天候,管理無縫隙,責任全覆蓋的目標。二是制定完善了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相關規章制度。圍繞加強市容市貌和環境衞生整治,認真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自行車、機動車輛統一、定點、集中停放管理制度,城區綠地管護、環衞設施管理等制度。同時,還制定出台了《肅州區城市環境衞生管理辦法》、《肅州區城市綠地管理辦法》、《肅州區環衞設施管理辦法》、《肅州區非機動車管理辦法》、《肅州區城市出租車管理辦法》、《肅州區市場管理辦法》、《肅州區城區門前“三包”管理辦法》、《肅州區殯葬服務管理辦法》、《肅州區地名標誌牌管理實施辦法》等一系列城市管理規章制度。圍繞加強城市社區物業管理,制定並實施了《肅州區街道社區環境衞生管理辦法》、《肅州區居民小區物業管理納入社區管理實施辦法》和《肅州區散居樓院管理辦法》,完成全區920個小區樓院2014個單元樓棟的精細化管理,打造

精品小區53個,精品樓院218個,精品街巷133個,“三延伸”示範樓院266個,評選和諧樓院365個,和諧家庭16865户,進一步改善了全區人居環境。三是建立健全了城市精細化管理監督檢查落實機制。健全完善了《日檢查、周評比、月通報制度》、《城市精細化管理監督考核辦法》等管理制度,邊檢查邊整治,嚴管重罰,使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逐步制度化、經常化、規範化,初步建立起城市精細化管理長效機制。特別是在每週星期五下午開展全區週末衞生大掃除活動,並由愛衞辦牽頭,建設局、監察局、廣電局、文明辦、環衞局等單位組成聯合檢查組,進行集中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相關部門進行改正,並視情節嚴重在電視台曝光或給予相應處罰。

三、抓重點整治,營造良好的市容市貌環境。一是合力實施環衞保潔精質化。各相關單位按照《城市精細化管理實施辦法》中各自的工作職責及要求,採取垃圾落地不超過15分鐘保潔的辦法和實行“定段、定人、定面積、定作業標準、定工資報酬、定考核標準”的“六定”措施,確保各自轄區及城區各單位、小區、門店衞生乾淨整潔。城區清掃保潔優良率達到9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裝修建築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實現100%的目標,有效提升了城市環衞保潔質量。二是着力實施園林綠化精品化目標。按照“一條街道一個風格、一塊綠地一處景色、一個小區一種特色”及“主要地段規劃一步到位、植物一次配置、景觀一次成形、綠化當年見效”的建設思路,着力增加城市綠率、提高綠化檔次、打造園林綠化精品。累計投資1000餘萬元,重點實施了城區、城市出入口、城鄉結合部道路綠化、公共綠地

建設等綠化建設工程。共栽植各類樹木90餘萬株,灌木70餘萬株,種植草坪40萬萬平方米,完成綠化總面積近100萬平方米。至目前,城區綠地率達到27%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了9.1平方米,榮獲省級園林城市的殊榮。三是大力規範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管理。針對城區道路交通秩序管理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對全區範圍內開展了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活動,重點查處無證駕駛、無牌上路、酒後駕駛、亂停亂放、佔道行車、違法調頭、不繫安全帶、駕車打手機、駕車吸煙等交通違法行為和非機動車、行人交通違法行為,以及其它道路主要查處車輛超速、超載、客車超員、無牌上路、疲勞駕駛、酒後駕駛、強超搶會、貨車、農用車載人等嚴重違法行為,對老城區四大街亂停車、自行車停放無序、行人不走人行橫道線的行為進行了及時地糾正、勸阻、宣傳,並派專人進行自行車合理擺放,城市交通行為進一步規範,交通秩序明顯好轉。四是強化商貿市場整治。採取抓管理促機制,抓服務促經營,抓招商促品牌等措施,培育發展了以尚武街為主的歐洲苑美食餐飲一條街和以肅園街為主的婦女兒童服飾品一條街等標誌獨特、新穎美觀、街內門眉匾額、商鋪字號等宣傳製品製作規範,外觀尺寸統一,內容健康,字體書寫規範的專業特色街區。同時,工商部門積極加強與各社區的協作配合,採取各工商所與“社區管理範圍對應、管理人員對應,聯絡方式對應”及“一週一查一反饋,一月一會一總結”,“一月一評一流動,一季一查一考核”等多種方式方法和有效措施,積極配合各社區對個體經營户門前“三包”責任制落實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和整治,清理佔道經營行為311户,清理流動攤點530餘個,制止

亂搭亂建150餘户,清理整頓市場87餘次,共出動執法人員537人(次),檢查經營户門店2813餘户。通過科學的制度,規範的管理,堅持不懈的宣傳教育,全面提高經營者的素質,有效促進了市場潔淨化目標的實現。五是全力規範城市供熱管理。為了進一步加強我區供熱市場監管,規範供熱市場秩序,提高供熱服務水平,今年在城區推行供熱特許經營制度,通過與供熱企業簽定《城市供熱特許經營協議》,向供熱企業收取供熱運營保證金和特許經營權出讓費,建立供熱市場準入、退出機制,規範供熱企業服務行為,切實提高供熱質量和服務水平。同時,制定了《供熱特許經營實施辦法》和《供熱特許經營協議》,進一步規範了供熱用雙方的責、權、利,將有效保障城區供熱安全、持續、穩定運行。六是嚴格落實監督考評機制。區上制定了城市精細化管理監督考核辦法,把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納入各街道社區和相關部門目標管理責任書,明確考核標準,量化考核指標,嚴格進行考核,充分調動了各街道社區和相關部門的工作積極性。各社區、各單位、各部門積極探索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突破點、着力點,提出了一系列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措施、好制度,收到了良好的管理效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jiaoliu/6drg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