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經驗交流材料 >

鄉鎮財政經驗交流材料

鄉鎮財政經驗交流材料

目錄

鄉鎮財政經驗交流材料
第一篇:鄉鎮財政經驗交流材料第二篇:xx縣深化鄉鎮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經驗交流材料第三篇:財政工作經驗交流材料第四篇:財政工作經驗交流材料第五篇:鄉鎮工作經驗交流材料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鄉鎮財政經驗交流材料

按中央和省財政廳的部署,市委、市政府在《關於在調整優化鄉鎮行政區劃中做好資產處置工作和加強財政管理的指導意見》中明確要求,全市所有鄉鎮在~年7月30日以前全面實行鄉鎮財政集中收付。市財政局結合我市財政管理的實際情況,依託現有的網絡資源和金財工程綜合業務系統,全面推進鄉鎮財政改革,在全市130個鄉鎮建立了全新的財政集中收付中心,取得一定成效。

一、現實選擇

(一)重心轉移需要

由於農業税的減免和財政轉移支付的力度加大,縣、鄉財政的工作重心也將由原來的催糧、催款、抓收入,轉變為加強財政支出管理,需要對專項資金的使用跟蹤問效,這對鄉鎮財政改革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

(二)公共財政需要

按照公共財政的要求財政將保證鄉鎮政府的正常運轉,促進教育、文化、衞生等社會事業的發展,根據財力狀況,為鄉鎮各類經濟組織和廣大農民提供公共性的服務,推進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改革後的鄉鎮財政集中收付中心將面臨更多更龐雜的公共財政基礎數據的統計和分析,需要啟用金財綜合業務系統做支撐。

(三)撤鄉並鎮需要

~年,全市鄉鎮改革,撤鄉並鎮,全市由原來的218個鄉鎮減少到130個,撤併率達到40%以上。大量鄉鎮的撤併,鄉鎮財政職能的重塑和歸位,為我市鄉鎮財政改革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

二、基本做法

(一)人員培訓

為搞好鄉鎮財政集中收付工作,市財政局於~年對全市130個鄉鎮財政所會計人員進行了為期2個月的集中封閉式培訓。培訓內容涉及公文寫作、會計和計算機基礎知識、會計電算化、金財工程應用系統等,為鄉鎮財政集中收付中心的順利實施提供了知識保障。

(二)網絡構架

~年8月以前,各鄉鎮財政所沒有與市縣財政的網絡,為有效推進鄉鎮改革,我市率先開通了省、市、縣、鄉四級財政網絡。今年8月,全市採用適時在線兩兆帶寬的adsl,開通了市財政局到130個鄉鎮財政所的縱向網絡。

(三)規範統一

全市130個鄉鎮在去年7月底以前建立了全新的財政集中收付中心,絕大多數鄉鎮完成了“金財綜合業務系統”初始化工作,部分鄉鎮已正式啟用該系統處理業務。通過“規範”和“並軌”,達到“市縣鄉網絡統一、收付和核算統一、預算內外資金通過綜合預算管理統一”三個有機統一,市、縣、鄉財政業務操作平台全部統一到金財綜合業務系統下。

截止目前,全市130個鄉鎮已經全面使用金財工程綜合業務系統。

(四)集中採購

全市大多數鄉鎮沒有像樣的計算機硬件設備,無法滿足業務開展的需要,全市130個鄉鎮財政的硬件配置、更換和軟件培訓,由各區縣財政統一進行採購,大大降低改革成本,實現了資源的合理配置。其中仁壽縣財政局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籌集了9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鄉鎮財政集中收付中心的硬件配置和軟件培訓。

三、改革成效

實施財政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改變了原來財政資金分散的局面,緩解了鄉鎮財政資金壓力;保證了鄉鎮工資發放、重點支出的需要,提高了鄉鎮政府的經濟應急能力;有效地規範了各部門的支出行為,使單位不敢做假、無法做假、沒人做假;加強了財政監督,變事後監督、間接監督為全程監督和直接監督,前移了財政監督陣地,從源頭上堵住了財政資金的管理漏洞,為黨風廉政建設築起了反腐牆。

此外,全市各鄉鎮使用的會計核算軟件,省信息中心一開始就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有效地利用現有網絡資源,對現有支付軟件和核算軟件實現了同庫操作,使得全市財政在業務上有一個共同的操作平台,無論是對區縣和鄉鎮的業務指導還是軟件升級都非常方便。

第二篇:xx縣深化鄉鎮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經驗交流材料

按照公共財政體制框架的要求,我縣加快縣鎮財政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預算管理、集中支付、會計核算、政府採購和國資管理“五個一體化”改革,為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構建規範效能的財力支撐。同時,實施村財鎮管,全面推行村組代理會計核算制度和會計委派制度,提高村組財務管理水平和全縣財政綜合調控能力。1-9月,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7.5億元,同比(下同)增長14.9%;固定資產投資39億元,增長113.4%;全口徑財政收入5.9億元,增長14.5%;地方財政收入3.3億元,增長10.5%,鎮級全口徑税收收入21863萬元。

一、財政改革做法及成效

按照“預算縣鎮共編、資金集中支付、財務分級核算、政府統一採購”的要求,進一步加大政府職能轉變,理清鄉鎮財權、事權,明確鄉鎮的收支範圍和超收分成比例,極大地提高了各鎮培植税收財源和協税護税的積極性。實施綜合預算管理,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努力增收節支,全面提高財政保障能力。

(一)深化收入管理改革,建立財政收入穩步增長機制

一是實施預算縣鎮共編。堅持“保運轉、保穩定、保重點、有保有壓、區別對待”的方針,按照事權、財權相統一原則,合理界定縣鎮兩級事權、財權和收支範圍,將縣、鎮兩級財政的收支情況納入總體預算,通盤考慮,統籌安排,實施預算縣鎮共編。

二是實施鎮級會計集中核算。建立鎮級財政單一賬户體系,註銷鎮級部門銀行賬户,把部門資金歸入會計集中核算中心統一管理,實現統收統支,鎮級財政資金結餘全額在會計核算中心。進一步規範支出管理,鎮級所有支出均由會計集中核算中心集中支付,實行支付直達,對項目資金嚴格按項目進度和審批額撥付給業主;對業務支出,按實際發生額撥付給供應商;對部門開支實行報賬制。

三是實施國庫集中收付。按照“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的要求,健全財政國庫集中收付制度,規範財政國庫單一賬户體系,將非税收入全額繳入收付中心,納入國庫和財政專户管理。所有財政性資金由國庫統收統支,實現資金收支直達,增強全縣集中財力辦大事和調節資金餘缺的調度能力。

四是強化税收徵管。建立了縣、鎮兩級協税護税領導小組,制定了協税護税獎懲激勵機制,與各鎮和縣級相關部門簽訂協税護税協議,加強涉税項目的信息溝通銜接,嚴格實行先證後税,全面建立協税護税網絡體系和目標管理體系,促進税收徵管的規範化建設。同時,加強税收徵管的執法力度,堵塞税收徵管流失漏洞,嚴禁跑冒滴漏,做到應收盡收。

(二)深化支出管理改革,初步建立公共財政的支出體系

一是保障社會公共需要。按照建立公共財政框架的要求,不斷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服務服從於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各項支出得到較好保障。1—9月,財政共安排各項公共支出達2733萬元,增長25.5%;累計完成教科文衞事業支出9551萬元,社會保障支出3213萬元,失地農民就業培訓支出142萬元,切實加大公共支出力度。同時,按時足額發放全縣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費和企業離退休人員的離退休費,逐步提標擴面農村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實現應保盡保。

二是支持“三農”建設。1—9月,累計投入農業發展資金650萬元,佔年初預算的171.05%,比上年同期增加375萬元,增長100%。“三農”資金投放堅持“五個傾斜”:即向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傾斜,向農村科技和農業教育傾斜,向農業產業化尤其是產業化龍頭企業傾斜,向扶貧攻堅項目傾斜,向農村生態建設傾斜,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業產業化水平。

三是加大城鄉一體化建設投入。1—9月,工業項目扶持資金支出1646萬元;工業港建設支出1071萬元;城市基礎設施支出2507萬元;重點鎮建設支出743萬元;“三農”支出5851萬元。以上五項共計投入11818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8%,為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提供了強有力的財力支撐。

四是努力化解鎮級債務。不斷強化“減債也是政績”的觀念,建立和完善減債目標責任制和債務責任追究制度。通過經營國有資產還債、爭取銀行積累還債、經營城鎮還債、鎮級超收分成還債、依法追償債務還債等措施,努力化解鎮級債務。1—9月,全縣財政安排資金化解鎮級債務650萬元。

(三)加強村組財務管理,進一步提高村組財務管理水平

自去年7月份以來,我縣在全市率先進行了村組代理會計核算改革試點,全縣14個鎮均組建了“會計集中核算中心”,“中心”內設村、組代理核算專櫃,並全面實行村、組會計委派制度,由縣財政局、農發局按程序選拔、委派會計,專職從事村組財務管理,取消村會計和出納,各村只設一名報賬員。村社兩級一律使用《郫縣村社集體經濟專用收據》,實行錢、賬分開管理,村社各項資金交由專職出納管理,任何人不得截留、擠佔、挪用集體資金,不得以收抵支、坐收坐支,不得隱瞞收入,不得公款私存私放。同時,建立健全了村級財務公開制度、定期審計制度和檔案管理制度,各村組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代表羣眾審查收支憑據,對財務公開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確保村組財務管理公開、透明,有關村社財務問題的上訪案件明顯減少,幹羣關係得到緩和,農村社會穩定。

(四)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和經營,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首先對縣級機關佔有和使用的國有資產進行了全面清理、造冊、建檔(下一步將國資統一管理工作延伸到各鎮),並全部移交縣國資辦。國資辦將非經營性國有資產向所佔用機關出具授權管理書,實行授權管理,對經營性國有資產實行委託經營。同時,進一步加強國投公司力量,對全縣經營性國有資產進行統一經營,公司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建立完善了內部機構和管理制度,為城鎮建設和工業集中發展區基礎設施建設搭建投融資平台。目前國投公司已融資6000萬元,在國家開發銀行獲取授信貸款2億元,主要用於新城區基礎設施建設,為全縣城市建設發揮了(推薦打開範文網:)較大作用。

二、幾點體會

財政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增收節支,提高財政的保障水平,因此必須緊緊抓住發展這個關鍵,不斷創新理財觀念,充分利用財税槓桿,促進縣域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做大財政收入“蛋糕”。同時,大力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統籌推進“三個集中”,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

(一)着力加強財源建設。要管財,首先要聚財,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投入的引導和粘合作用,實現以財生財,壯大税收財源。一是抓招商引資促新增財源。通過財政直接投入和以經營性土地預期收益抵押採取bt項目融資等多種形式,加大工業集中發展區載體建設,並實行財政先期投入解決項目拆建安置問題,築巢引鳳,增強招商引資吸引力。同時,加大招商引資獎勵力度,實現全方位、多渠道招商。1—9月,全縣共引進投資超過1000萬元的項目147個,實際到位資金28.7億元,其中工業項目到位資金8.8億元。二是抓企業扶持促主體財源。充分發揮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公司的作用,以及對優勢企業、成長型企業的技改投入和政府貼息貸款支持,服務扶持現有工業企業做大做強。目前,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34家,其中有22家規模以下工業企業發展成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預計全年有34家規模以下工業企業新增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今年5月份以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一直保持37%以上的增長速度,工業經濟依然是我縣財税收入的主體。三是抓城市經營促即期財源。嚴格土地儲備制度,對城區現有閒置、可置換土地進行統一徵用,建立土地儲備庫,以招標拍賣方式出讓,實現土地收益最大化,加快城鎮建設步伐。1—9月,全縣共出讓土地111宗,面積為1981畝,實現土地收入46074.83萬元,實現土地收益34118.4萬元。建安房地產企業實現税收14718萬元,佔地税收入總量的66.04%,同比增長81.79%,對税收增長貢獻率達99.61%,成為拉動税收增長的主要動力。

(二)強化税收徵管。一是建立完善財税部門税收徵管協調機制,強化收入計劃管理,確保應收盡收。二是加大協税護税力度,開展個體零散税收代徵工作,嚴格先税後證,確保應徵税款足額徵收入庫。三是加大重點税源管理,對納税大户進行跟蹤檢查,穩定税收。四是加大税務稽查力度,以查促管,以查增收,努力做大財政增收盤子。

(三)強化財政管理各層面改革。一是狠抓財政體制層面改革。理順鎮鄉事權、財權,進一步明確縣鎮兩級財政管理權限和責任,充分調動各鎮“加快發展、自求平衡”的積極性。二是狠抓預算編制層面改革。通過編制部門綜合預算,加大預算內外財力集中調控力度,集中財力辦大事,有效緩解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資金壓力。三是狠抓預算執行層面改革。大力推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收入一個“籠子”裝,支出一個“漏斗”出,減少財政資金運行的中間環節,確保財政資金安排使用的及時性、有效性和可控性。四是狠抓財政分配層面改革。各類專項資金分配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減少人為因素影響,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五是狠抓財政支出結構改革。不斷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嚴格預算約束管理,把通過調結構節約的資金和新增財力,重點安排在招商引資、項目促建、工業集中發展區建設、重點鎮建設、社會保障、“三農”工作和化解鎮級債務上,不斷鞏固和提高推進城鄉一體化的財力保障水平。

第三篇:財政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財政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近年來,市財政局全體幹部職工在上級財政部門的正確領導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好範文,全國公務員公同的天地積極深化財税改革,加速財政職能轉換,團結拼搏,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全市財政工作取得了新成績。2014年

全市財政總收入完成8.8億元,增長36.71;2014年完成財政收入12.3億元,增長39.39;

2014年完成財政收入16.4億元,增長33.80;2014年財政收入超過20億元,增長28.99,連續四年榮獲省政府授予的“財政收入上台階先進單位”稱號。

財政收入持續高速增長,財政實力明顯增強

近年來,在全市經濟快速發展的基礎上,××財政收入持續高速增長,四年間財政收入總量累計達58.7億元,年均遞增34.7。2014年全市財政收入與2014年相比翻了近兩番,佔gdp的比重比2014年提高了4.8個百分點;鎮(區)財政總收入突破10億元,達11.1億元,18個鎮(區)中,有4個鎮(區)財政收入超億元。四年來,財政收入以每年淨增4億多元的規模高速增長,年年上台階,4年邁出4大步。

在財政收入大幅增加的基礎上,財力相應增長,財政支出規模也不斷擴大。2014年,地方財力總額為14.94億元,比2014年增加10.59億元,增長2.43倍;財政累計支出42.7億元,4年年均遞增35.6。財政收入的增長和財力的增強,較好地保證了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並實現了收支平衡。

服務發展意識增強,支持經濟發展力度明顯加大

2014年以來,財政局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始終堅持服務發展第一要務,按照“富民強市”的思路,認真研究落實支持經濟發展的各項財税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促進全市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4年來,安排企業挖革改支出、科技三項費用及各類貼息支出1.65億元,推動企業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安排旅遊發展基金500多萬元,支持旅遊業發展;安排專項資金5.5億元,大力支持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投資環境,為擴大開放,加快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積極會同税務部門落實好中央、省、市支持經濟發展的各項財税政策,執行好三廢企業和福利企業退税、出口退税、財政政策性退税等各項退税,4年來,累計減免和退税26億元,增強了企業發展後勁。同時,認真落實好出口退税負擔機制改革辦法,為外貿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緩解民營企業貸款難的問題,促進中小企業加快發展。規範財經秩序,優化了投資環境。

落實“三農”政策,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4年來,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繼續保持財政支持“三農”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進一步加大財政對農業的支持力度,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

按照財政支農支出“兩個高於”的政策,建立和完善農業投入的增長機制,優化財政支農資金的結構;加快培育優勢產業,發展農業龍頭企業,開拓農產品市場。2014–2014年期間,財政對“三農”領域的各項投入達到8億元,重點支持水利重點工程項目建設、農橋建設、農業綜合開發、農業產業化經營、外向型農業和農業三項工程等,提高了農業綜合效益。積極調度資金,注入農業貸款信用擔保中心,推動農業投入。

深化農村税費改革,鞏固改革成果。實行農業税免徵政策,4年來累計免徵農業税0.8億元,安排0.25億元,落實對農民糧食生產實行直接補貼政策,增加農民收入。籌措農村轉移支付資金1.4億元,確保村級組織正常運轉。實施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籌集資金0.47億元,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民參保率達86.5。妥善解決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推進農村五保户“關愛工程”建設,提高了五保户供養標準。完成農村改水工作,農村受益人口66.8萬人。完成了農村草危房改造工作,改造草危房1194户。鞏固農村義務教育體制改革成果。實行農村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制度,全市1499人享受了政府獎勵扶助。多方籌措資金,基本完成了農村道路建設。開展了農村“三清”工作。從而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統籌兼顧科學安排,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近年來,市財政局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按照公共財政的財政支出安排原則,科學、合理地安排財政支出,在保“吃飯”、保運轉的前提下,繼續嚴格控制和壓縮一般性支出,優先安排政府的重點公共支出需求。認真落實“科教興市”戰略,積極支持教育、科技、文化、衞生等事業的發展。注重對科學事業費和科技三項費用的支出安排,促進科技進步;加大對教育事業的投入力度,4年來,教育經費累計支出9.5億元,2014年,教育支出達2.9億元

第四篇:財政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近年來,市財政局全體幹部職工在上級財政部門的正確領導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積極深化財税改革,加速財政職能轉換,團結拼搏,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全市財政工作取得了新成績。2014年全市財政總收入完成8.8億元,增長36.71;2014年完成財政收入12.3億元,增長39.39;

2014年完成財政收入16.4億元,增長33.80;2014年財政收入超過20億元,增長28.99,連續四年榮獲省政府授予的“財政收入上台階先進單位”稱號。

財政收入持續高速增長,財政實力明顯增強

近年來,在全市經濟快速發展的基礎上,**財政收入持續高速增長,四年間財政收入總量累計達58.7億元,年均遞增34.7。2014年全市財政收入與2014年相比翻了近兩番,佔gdp的比重比2014年提高了4.8個百分點;鎮(區)財政總收入突破10億元,達11.1億元,18個鎮(區)中,有4個鎮(區)財政收入超億元。四年來,財政收入以每年淨增4億多元的規模高速增長,年年上台階,4年邁出4大步。

在財政收入大幅增加的基礎上,財力相應增長,財政支出規模也不斷擴大。2014年,地方財力總額為14.94億元,比2014年增加10.59億元,增長2.43倍;財政累計支出42.7億元,4年年均遞增35.6。財政收入的增長和財力的增強,較好地保證了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並實現了收支平衡。

服務發展意識增強,支持經濟發展力度明顯加大

2014年以來,財政局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始終堅持服務發展第一要務,按照“富民強市”的思路,認真研究落實支持經濟發展的各項財税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促進全市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4年來,安排企業挖革改支出、科技三項費用及各類貼息支出1.65億元,推動企業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安排旅遊發展基金500多萬元,支持旅遊業發展;安排專項資金5.5億元,大力支持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投資環境,為擴大開放,加快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積極會同税務部門落實好中央、省、市支持經濟發展的各項財税政策,執行好三廢企業和福利企業退税、出口退税、財政政策性退税等各項退税,4年來,累計減免和退税26億元,增強了企業發展後勁。同時,認真落實好出口退税負擔機制改革辦法,為外貿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緩解民營企業貸款難的問題,促進中小企業加快發展。規範財經秩序,優化了投資環境。

落實“三農”政策,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4年來,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繼續保持財政支持“三農”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進一步加大財政對農業的支持力度,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

按照財政支農支出“兩個高於”的政策,建立和完善農業投入的增長機制,優化財政支農資金的結構;加快培育優勢產業,發展農業龍頭企業,開拓農產品市場。2014–2014年期間,財政對“三農”領域的各項投入達到8億元,重點支持水利重點工程項目建設、農橋建設、農業綜合開發、農業產業化經營、外向型農業和農業三項工程等,提高了農業綜合效益。積極調度資金,注入農業貸款信用擔保中心,推動農業投入。

深化農村税費改革,鞏固改革成果。實行農業税免徵政策,4年來累計免徵農業税0.8億元,安排0.25億元,落實對農民糧食生產實行直接補貼政策,增加農民收入。籌措農村轉移支付資金1.4億元,確保村級組織正常運轉。實施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籌集資金0.47億元,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民參保率達86.5。妥善解決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推進農村五保户“關愛工程”建設,提高了五保户供養標準。完成農村改水工作,農村受益人口66.8萬人。完成了農村草危房改造工作,改造草危房1194户。鞏固農村義務教育體制改革成果。實行農村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制度,全市1499人享受了政府獎勵扶助。多方籌措資金,基本完成了農村道路建設。開展了農村“三清”工作。從而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統籌兼顧科學安排,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近年來,市財政局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按照公共財政的財政支出安排原則,科學、合理地安排財政支出,在保“吃飯”、保運轉的前提下,繼續嚴格控制和壓縮一般性支出,優先安排政府的重點公共支出需求。認真落實“科教興市”戰略,積極支持教育、科技、文化、衞生等事業的發展。注重對科學事業費和科技三項費用的支出安排,促進科技進步;加大對教育事業的投入力度,4年來,教育經費累計支出9.5億元,2014年,教育支出達2.9億元,比2014年翻了一番多。建立了義務教育公用經費保障機制;實行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兩免一補”政策;積極消化義務教育負債;積極籌措資金,支持教育佈局調整和危房改造。於此同時,相關文化政策按規定得到基本落實。

加大社會保障等方面投入,支持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和促進社會穩定。進一步加強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和失業保險等社保體系建設。加大了就業再就業資金投入;完善企業養老保險徵繳機制,確保了全市退休職工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4年來,養老保險基金收入累計達5.2億元,至2014年底,基金累計結餘1.9億元,進一步提高了抗風險能力;完善了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累計安排衞生事業費1.03億元,安排基本醫療保障經費1.01億元;建立了公共衞生應急準備基金;支持農村衞生院建設,改善了鎮(區)衞生醫療條件;完善了疾病預防控制體系。

堅持開拓創新,財政改革取得明顯成果

2014年以來,市財政局根據逐步構建和完善公共財政框架的要求,緊密結合工作實際,深化了財政改革,財政管理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

改革和完善鎮(區)財政體制。2014年對鎮(區)實行了“劃分收支範圍,核定收支基數,收支掛鈎”的新體制,確定比較寬鬆的收支基數(收入基數遞增比例為15、13、11,支出遞增比例為7、6.5、6),改進了收支掛鈎方式,明確了超收財力全留的辦法(除上交省20和所得税中央60部分)。2014年又適時進行了完善,適當提高了收入基數,進一步放寬了收支基數的遞增比例(收入基數遞增比例為11,支出遞增比例為6.5等),新的鎮(區)財政體制調動了鎮(區)當家理財、增收節支和發展經濟的積極性,促進了鎮(區)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

推進部門預算改革。2014年,實行了部門預算試點,2014年全面推進了部門預算改革工作,至2014年,部門、單位的預算內、外資金已全部納入部門預算編制範圍,部門預算編制框架體系初步形成,細化了預算編制,規範了收支行為,強化了預算約束力。

穩步推進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2014年,對國庫集中收付制度進行了初步探索,實行機關事業單位財政統一發放工資,確保了市級單位和教師工資的及時發放。從2014年7月1日起,在市級機關選擇5個部門9個單位進行了國庫集中收付改革試點。探索建立以國庫單一帳户體系為基礎,資金繳撥以國庫集中收付為主要形式的現代國庫管理制度,提高預算執行透明度,實行了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的財政管理監督,提高了財政資金的運行效率和使用效益。全面建立了鎮(區)財政結算中心,增強了鎮級財政的調控力度,提高了鎮級財政的管理水平。

完善政府採購制度。進一步擴大政府採購範圍。2014年政府採購目錄增加到39個,並將工程採購納入了政府採購範圍,使採購規模逐年擴大。4年來,累計完成採購金額1.43億元,節約資金0.18億元,節約率為11。

積極參與產權制度改革。深化市屬國有、集體企業和事業單位的改革改制工作,規範操作,不留尾巴。2014–2014年期間共完成近300户企、事業單位改制工作,通過改制,激活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展。

構建預算外資金管理新體系。初步建立了新的非税收入徵管制度,啟用新的非税收入徵管網絡信息化系統,完善以“收支脱鈎”和“票款分離”為核心的管理辦法。

堅持以人為本,團隊建設能力明顯提高

加強財政隊伍建設是財政事業取得成功的關鍵。幾年來,市財政局堅持以人為本,圍繞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的要求,全面推進思想、作風和能力建設,有力促進了財政各項工作任務的完成。近年來共榮獲各級授予的榮譽稱號達28項。2014–2014連續四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文明單位”、“團結、廉潔、開拓”好班子、“先進黨支部”;2014年被市委評為“全市建設學習型城市先進集體”。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幾年來,市財政局硬化財政幹部的政治理論學習制度,強化財政幹部的學習、考核、獎懲和任用機制。緊密聯繫財政幹部的思想現狀和工作實際,深入開展“三個代表”、服務宗旨和職業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突出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愛祖國、愛財政、愛崗位教育,教育和引導幹部職工珍惜熱愛財政工作崗位,忠於職守腳踏實地地為社會主義財政事業勤奮工作,提高了幹部職工的思想政治素質,自覺服務於發展大局;同時,通過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進一步增強了黨員幹部的學習意識、宗旨意識、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和發展意識,增強了在財政工作中實踐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覺性。

重視制度建設。幾年來,為了規範和約束幹部職工的行為,制訂和完善了《機關辦事議事規定》、《機關工作紀律》、和《局機關考核工作實施辦法》、《財政局創“三優”服務承諾》、《財政局機關行政管理制度》、等5大類共24項制度,強化了內部管理,有效地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開展。

突出文明創建。局黨組把推進學習型、發展型、服務型機關建設與推進財政工作上台階緊密結合起來。在全局開展了“三創三滿意”活動,即圍繞提高幹部素質,創建學習型機關;圍繞促進經濟建設,創建發展型機關;圍繞轉變工作作風,創建服務型機關,使財政各項工作達到基層滿意、羣眾滿意、領導滿意的目標。全局通過開展“全市經濟上台階,財政機關服務如何上水平”的大討論,進一步增強了幹部職工服務中心工作的機遇意識、發展意識、創新意識、爭創意識和羣眾意識,形成人人圍繞發展轉,齊心協力促發展的良好氛圍。深化“三優”科室創建活動,制定了一系列服務型機關建設的措施,如《市財政局積極推進責任型,服務型機關建設意見》、《市財政局關於進一步加強機關作風建設的意見》。全面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同時,緊緊圍繞“風正、氣順、心齊、業興”的目標,堅持道德修養和業務素質兩手抓,在幹部隊伍中逐步形成了重作風、講效率的風氣。幾年來,全局未收到一封反映黨員幹部違法違紀的人民來信,無一人受到黨紀政紀處理。

第五篇:鄉鎮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鄉鎮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各位領導、同志們:

鎮位於××市中部,總面積××平方公里,轄××個行政村,××萬人,鄉鎮工作經驗交流材料。目前全鎮殘疾人××人,佔全鎮人口總數的××。多年來,我們在上級的正確領導下,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把殘疾人工作作為關愛弱勢羣體、密切黨羣幹羣關係,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環節和組成部分,千方百計創造條件,做到了殘疾人工作有位置、有投入、有組織、有實效,真心實意為殘疾人辦實事、辦好事,初步探索出了一條扶殘助殘的成功之路。先後榮獲山東省和濟南市殘疾人工作示範鄉鎮等稱號。

一、抓建設,努力夯實工作基礎

以提高殘聯“代表、管理、服務”功能為目標,以加快發展為主題,重點強化四項建設,進一步提高為殘疾人服務的能力。一是加強了殘工委組織建設。鎮上成立由鎮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殘聯、民政、衞生、財政、婦聯、共青團、教育、計生、公安、司法、勞動保障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殘疾人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全鎮殘疾人工作的組織、開展和落實。黨政領導每月聽取殘疾人工作情況彙報,親自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難點問題,並且做到了組織、人員、資金和場地“四個保證”,形成了殘疾人工作不但有“網”,而且有人;不但有站,而且能“轉”的工作機制和上下聯動,協調發展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強了鎮村殘疾人組織建設。鎮殘聯達到了“六有”標準,即:有專職幹部、有固定的辦公地點、有領導小組、有完整的組織機構、有一套切實可行的工作制度、有康復站和服務社。全鎮××個行政村利用兩委換屆的有利時機,全部成立了殘疾人協會,由村主任擔任協會主席,由名村幹部兼任協理員,協助主席辦理日常事務。同時,我們注重將有一定政治頭腦和工作能力的殘疾人選拔為村幹部。山西村殘疾人韓寶東自強不息,利用自己學到的養殖技術帶領羣眾致富,受到村民的擁護和支持,被黨員和羣眾推選為支部書記兼村主任。三是建立了志願者助殘聯絡站,為廣大殘疾人提供康復、就業、醫療、娛樂等系列化服務。鎮團委、婦聯、衞生院等單位的幹部職工,踴躍擔當助殘志願者,每年都利用“五四”青年節、“三八”婦女節、老人節、春節等節日,採取捐款獻愛心、送節目上門、為殘疾人義務健康查體的形式,為廣大殘疾人提供各種服務和幫助。四是成立了鎮肢殘協會,工作總結《鄉鎮工作經驗交流材料》。在××年非典期間,組織開展了向全鎮醫務

工作者獻愛心活動,在短短的兩天時間裏,餘名肢殘會員自籌資金一千多元,為醫務工作者購買了消暑飲料。××村殘疾人××書寫了“仁義博

愛”的橫幅,搖着輪椅親自送到鎮衞生院,表達了全鎮殘疾人積極參與,回報社會的一片愛心。

二、善引導,全力營造扶殘助殘氛圍

始終以做好實現殘疾人康復和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為己任,想殘疾人所想,急殘疾人所急,做殘疾人所需,制定優惠政策,提

供資金支持,使殘疾人工作深入到千家萬户,形成了全社會理解、關心、支持殘疾人事業發展的良好輿-論環境。先後制定出台了《××鎮關於加

強殘聯組織建設的實施意見》和《××鎮提高殘疾人生活水平的若干意見》,從根本上保證了殘疾人工作的健康順利開展。在工作中一是投資萬

元,建立了高標準的殘聯辦公室,配備了名工作人員,明確理事長享受部門中層正職待遇,專職幹事協助理事長開展工作。為辦公室配齊了電

話、檔案櫥、微機、打印機等辦公設施。同時規定在落實好“兩保”的同時,全鎮名殘疾人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二是要求勞動保障、工商

、税務等部門認真落實好安排殘疾人就業優惠政策,維護殘疾人平待取得勞動報酬的合法權益。三是為殘疾人設立了生活困難殘疾人醫療救助

專項資金,建立生活困難殘疾人臨時生活救助制度,及時對因生病或自然災害致貧的殘疾人給予救助。四是把殘疾人事業經費列入鎮財政預算

,並逐年加大投入力度,保證了我鎮殘疾人事業的全面發展。截至目前,全鎮累計投入資金餘萬元,完善了鎮村兩級殘疾人康復服務體系,

目前已建成鎮殘疾人康復服務中心,設立了個殘疾人康復服務站,為殘疾人提供就近、優質的康復訓練與服務。

三、強服務,着力構建四個平台

⒈構建增收平台。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出台了《××鎮安置殘疾人就業實施辦法》,對全鎮餘家企業的殘疾人安置情況進行按比例就業調查

統計。近年來按比例安排就業殘疾人餘人。同時,大力落實扶持福利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市福利鑄造廠等家福利企業,集中安置就業

殘疾人名,較好的發展了殘疾人就業龍頭和主力軍的作用。在扶持殘疾人個體從業和自願組織就業工作中,我們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幫助

殘疾人找準市場需求,選擇適合於他們特點的投資孝見效快的小種植嘗小養殖嘗小商店等經營方式,並且積極協調與農村金融等部門的

關係,從資金、技術等方面為殘疾人發展生產提供全方位服務,使他們渡過生活和經濟難關。先後對全鎮餘户貧困殘疾人家庭投入扶持貸款

近萬元。同時,我們以種、養殖業為發展重點,積極籌劃建立殘疾人就業基地,制定相應的優惠扶持措施,形成了以點帶面的工作格局。去

年,我鎮多方籌資萬元,建立了濟南市殘疾人扶貧就業培訓基地。基地佔地畝,以種植苗木、大葱為主,兼種果樹、雜糧等經濟作物,年

總收入達萬元。現已安排名殘疾人常年在基地從事生產勞動,不僅減輕了他們的家庭經濟負擔,而且為他們的生活提供了可靠的收入來源

。同時,我們充分發揮就業基地農業科技知識培訓中心的作用,今年以來,已舉辦培訓班期次,培訓殘疾人餘人次,不同程度的提高了他

們的生產勞動技能,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下步,我們將投資萬元,硬化道路平方米,投資萬元擴建培訓教室平方米

歡迎閲讀其他精彩內容:

在全縣鄉鎮企業會上的經驗交流材料

財政績效管理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財政政風行風建設經驗交流材料

財政支農資金整合經驗交流材料

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經驗交流材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jiaoliu/yozn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