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學生作文 >

國小生作文 輔導(精選多篇)

國小生作文 輔導(精選多篇)

第一篇:國小生作文輔導一

國小生作文 輔導(精選多篇)

國小生作文輔導:作文提高十技法

一.寫身邊最有感觸的小事

1.要善於抓住身邊的小事來寫

同學們作文時,總是挖空心思去寫那些好人好事,如:幫老大娘過馬路,老師幫我們

批改作業到深夜,遇到壞人偷錢包去舉報等等。生活中並不是每天都遇到這樣的事,這就阻止了我們的思路,讓我們總覺得無話可寫。

2.有感觸的小事就是有意義的事

“意義”是什麼呢?就是一種價值,一種作用。例如:一隻蝴蝶翩翩飛來,你覺得它很美麗,“美麗”就是這隻蝴蝶的價值,也就是它的意義。

再如:一隻蝸牛往上爬,半天爬不了幾釐米,可它還是在不斷的往上爬,你覺得它這種頑強拼搏,堅持不懈的精神很令你感動嗎?這種感動就是它的意義,生活中並不缺少這些有意義的事情,而是缺少感動之餘,馬上動手把它記錄下來的想法和行動。所以啊,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3.要把自己對事情的看法,感受加進去

例如:有文章這樣寫,星期天同學們去郊遊,大家採野花,捕蜻蜓,甚至有的同學把捕來的魚烤着吃等等,你也和大家一起吃飯,但無意間你發現不遠處有一塊“禁止煙火”的明示牌,你馬上告訴大家,大家很快由興奮變成擔心,於是大家一起滅火。也就是説感受能力強弱決定作文的優劣。

範文解讀

想起那件事,我就想笑

童年的事,就像銀河上的繁星點點,每一顆星都發出別緻的光芒,炫耀着自己獨有的

經歷,每一顆都那麼耀眼。有這麼一顆,在我心中留下了永恆的記憶。

記得那次,我大約五歲。一天晚上,我看電視看得入迷,爸爸一聲:“把衣服晾好!”隨後,指着洗衣機,“砰”一身躺在沙發上,翹起二郎腳看電視。我極不情願,可“皇命難違”,我翹起嘴巴,慢條斯理地走向陽台,但眼睛卻一直叮着電視,一動不動。晾着晾着,電視到了高潮起伏的緊張時候,我更是津津有味,只見“噔”一聲,發現一件衣服不見了,我這才回過神來,心中有一種不祥的預感:衣服可能掉下街了。我俯視下去,果然不出我所料,衣服正乖乖地睡在大街上呢。我不知所措,騙爸爸下去拿信,實際上是去撿衣服。 我躡手躡腳地走上樓,又偷偷摸摸地縮進房間,鬼鬼祟祟地藏好,好像一隻老鼠。心想:怎麼辦,這

可是媽媽最心愛的衣服呀。如果被媽媽知道了,一定會怪我的。於是,我決定:瞞天過海。

我在之後,一直悶悶不樂的,心中憋不住了,經過一段心理掙扎。我一口氣地跟爸爸

説了事情的一五一十經過,爸爸聽了沉默了一下,語重心長地對我説:“孩子,你長大了,應分是非黑白了,做一個誠實的孩子很重要。你去跟媽媽説吧,相信她會原諒你的。”我沒

有膽量,心想:我一定不告訴媽媽。可我馬上反駁了自己:老師説過要做一個誠實的小孩,何況我是一個班幹部,更應以身作則。不,我一定要告訴媽媽。

我壯起膽子,鼓起勇氣,詳細地向媽媽説了出來。我出乎意料,媽媽不但沒有罵我,還説我是一個誠實的小孩。

童年的帆船就是一艘裝滿百味糖的船,每顆糖吃起來都有自己獨特的味道。通過那件事,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做事不能一心二用,更不能做一個不誠實的孩子。想起那件事,我就想笑。

考試後的反思

期末考試結束了,我翹首期盼的分數也接踵而至。英語和數學分別是100分和97分,我想語文是我的最強項,考的時候感覺也不難,分數肯定不會差,正當我沾沾自喜的時候,“叮叮”,手機來信息了,我迫不及待的打開手機一看,傻了眼,90分,不會吧,我揉揉眼睛,再仔細一看,沒錯,是90分哦,真是大出我的意料啊,想着媽媽失望的眼神,想着同學質疑的目光,想着晚上可能會上演的女子單打或者男子單打又或者男女混合雙打,我的淚水奪眶而出。

為什麼我大考反而會考的這麼差呢,我分析了一下,有三點。閲讀是我的薄弱環節,大部分的分數都扣在哪裏。哎,我總是剋制不住自己馬虎的審題的習慣,總是粗略的掃視一下文章,就做起題目來,導致審題不仔細而造成的理解不正確;還有我浮躁的心情,就是想着快點做好,做好了又可以玩玩橡皮、動動鉛筆,一副悠哉悠哉的樣子,好像100分就是能輕而易舉的拿下,忽略了檢查的重要環節,所以,在基礎部分扣了三分,其中三分裏是因為寫了錯別字。第三克星就是驕傲。那天英語考試的分數早早就知道了,取得了100分這個好成績,就飄飄然了,好像這個學期必定能考三百分。可就是這種不屑的態度,讓自己感到自滿,期待着結束考試,好出去玩。

雖然這次考試考得不好,但我相信一次考試並不是句號,這可能是對我敲響了警鐘,提早打好了預防針!俗話説“吃一墊,長一智”。以後我要改掉我的壞習慣,為下一個期末考打好紮實的基礎。

你們為我加油吧!

作文歌(一)

小事情,真不少,寫好作文離不了。

多動手,勤思考,記到本上忘不掉。

自己感受也要寫,在寫作文難不倒。

第二篇:國小生作文輔導

國小生作文輔導

(一) 寫身邊最有感觸的小事,並把自己對此事的看法、感受加進去。

(二) 寫出符合自己身份、語言,符合實際的事。

1、 自己能做什麼事就寫什麼事,要用兒童的心態和語言去寫作文(不要總是想這些大

事,不要一開口就是大人腔)。

2、 要寫出自己對這些小事的看法及真實感受,不要唱高調。

(三)怎麼想就怎麼寫,不要説假話、空話

1、只有自己所想、所説、所做的事寫起來才容易,擦能寫出真實的作文。

2、寫的“真”是第一要訣。

(四)親自動手加思考,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

1、自己親自動手做的事,印象才深刻,體會也深。

2、寫自己的心得體會。

(五)主次分明、詳略得當、不要寫流水賬

1、抓住自己感受最深、最有體會的一點來寫,做到重點突出。

對感受深、印象深的事情,採用細節描寫,調動各種修辭手段,把事情生動地表現出來,儘可能貼近現實。

2、要主次分明,不能所有的事都一一列上,要做到詳略得當。

行文要有詳有略,對錶達中心思想很關鍵的時間或事件中某個重要片段要進行詳寫,對中心有幫助但出於次要地位的時間或片段要略寫。如果與主題關係不大,可有可為的時間最好不要寫,這樣文章才能做到主次分明、重點突出。

(六)寫人和記事、寫出對話、動作和心理。

(七)事情過程分步寫,動作環節寫具體

1、事情過程要分成幾個部分來寫,結構才能清晰。

2、動作環節要交代清楚,這樣才能生動具體。

(八)充分運用五官把文章與生動

在記事中把所見、所聞、所感以及內心想法等儘可能地描述出來,以便能準確、真實地反映事物的特徵、狀態,是描寫的食物在讀後眼前顯得“活生生”的。這樣就必須充分調動五官,仔細觀察,把事物的方位、數量、形狀、色澤、聲音、質地、動態、變化等詳盡敍述,文章才能具體、生動。

(九)接個現實生活,充分想象

1、由此及彼 想象法

我們生活中的事物都是相互關聯的,要關注身邊的人、事、物??一旦對身邊的事、物產生了興趣,就可以大膽聯想,想過去、想未來,想事物所有可能的結果。

2、要敢於想象

敢於想象與眾不同的內容,敢於想象別人沒有想過的內容,在源於現實的基礎上進行想象,不必追求合情合理,只要自圓其祥就行。

(十)保持寫作文的興趣

什麼事情做得太費勁兒,就不會產生興趣。只有那些做起來不太難、又能做好的事情,才能激發人的興趣。寫作文也是這樣。

1、 讀書可激發寫作的慾望;

2、 大量讀書能為寫作增加希望;

3、 多讀知識性、感興趣的書。

第三篇:國小生作文輔導篇

美麗春天在這裏

春天,你可知道,大地萬物因你而起。春天,你是遍地的綠野;

你是潤物細無聲;

你是一朵朵綻放的花朵。

你把農民伯伯手中的犁耙喚醒。

你把那睡不飽的小鳥兒吵醒,你真的很壞!

啊!我聽到了,聽到了鳥兒甜美的歌聲,它為你歌誦。你的到來,蒼茫大地脱去了沉重的外衣。你給萬物灑下了渴望,帶來了生機。呀!美麗的春天,你真偉大!

就像哺乳的慈母。

因你,大地有了生命的聲音!

倘若要問你在哪裏?

你就在那一起起蓬勃的生命中。

第四篇:國小生作文如何輔導

國小生作文如何輔導

我們知道,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是綜合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必須的語文能力,也是一個人語文素養高低的重要標誌。古人科舉應試“一篇文章定終身”有其片面性,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國小作文教學旨在培養學生初步的書面表達能力,這方面基礎打得如何,將影響學生一生。

一、確立正確的作文教學理念

1、進一步明確國小生作文的性質。國小生作文的性質是練筆,是習作,不是創作。課程標準規定,低年級寫句子、寫話,中高年級習作。作文一點也不神祕,只要會説話,會寫字,就能寫文章。高玉寶、高爾基等人沒上過多少學,卻寫出了著名的作品,便是證明。“作文就是用筆寫話”“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作文是生活的需要,它不是一種點綴,一種裝飾,而是生活本身。作文“如同衣食一樣,成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個項目”,它能夠使生活更加豐富,更加充實。明確了國小生作文的性質,就不會要求過高、急於求成,就不會讓所有學生的習作向“優秀作文”看齊,揠苗助長。

2、重視激發習作興趣,變“要我寫”為“我要寫”。“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蘇霍姆林斯基説。每一個兒童就其天資來説,都是“詩人”,只要在教學方法上“打開創作的源泉”,就能使詩人的琴絃發出美妙的樂聲。從低年級寫句子、寫話開始,就要激發興趣,使每個學生在練筆時,都有一種慾望,一種衝動,一種躍躍欲試的心態。這樣,寫話、習作成為一種樂事,而不再是負擔。各年段教師,都要重視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並想方設法將習作興趣長久地保持。這是教師要花心思的經常要做的工作。

3、明確求真、立誠是最重要的作文要求。求真,就是習作要“有真意”,説真話,説自己的話,不説假話、空話、成人話;立誠,就是“誠實地説自己的話”,老老實實,實事求是。“誠於中”才能“形於外”。為人真誠,才能説真話,吐真情。這既是作文的問題,又是做人的問題。我們要通過作文教學,既教作文,又教做人,既不斷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又重視正確價值觀的引領。對國小生來説,作文要做到求真、立誠,就要有作文內容。作文的源頭活水是充實的、鮮活的生活。“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想習作不胡編亂造,不搞“五子登科”——動輒就是推車子、抱孩子、領瞎子、撿票子、讓位子,就得有生活,投入現實生活,開源活流,就得做生活的有心人,善於觀察,勤于思考,不斷有所發現——世界上不缺少美好的事物,缺少的是善於發現的眼睛。

4、作文是一種技能,技能的形成靠訓練。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識,空講文章作法是無濟於事的。一定要勤動筆,少束縛,要放手讓學生寫,用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思路寫自己想寫的內容。要把練筆滲透到閲讀教學之中、各科學習之中、日常生活之中,只靠每學期幾次習作,是不可能形成很強的作文能力的。作文還是一種習慣,習慣的養成靠歷練。當種種好的習作習慣一旦養成,必然具有很強的作文能力。因此,教師要把習慣培(更多請關注:)養作為作文教學的重要任務,貫穿於習作教學的全過程。各個年級的教師根據年段要求,注重落實以下習慣的養成:勤於觀察體驗的習慣,積累生活材料和語言材料的習慣,想清楚再寫的習慣,勤於讀書、樂於動筆的習慣,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規範、工整書寫的習慣。

5、確立“寫作基於閲讀”的思想。習作能力的根,是閲讀能力。閲讀是寫作的基礎。“勞於讀書,逸於作文。”一是説,“怎樣寫”,大多是從閲讀中悟到的,憑藉課文這一個個例子,可以使學生舉一反三,既不斷熟練閲讀的技巧,又不斷習得作文的技巧。就寫論寫,往往捉襟見肘,以讀促寫,才能海闊天空。二是説,“厚積才能薄發”。既要加強和改進閲讀教學,重視讀中悟寫,讀中學寫,體現讀寫結合;又要加強課外閲讀,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開闊眼界,豐富知識,提高認識,增加文化和語言積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勤於讀書,大量閲讀,必能促進作文能力的提高。

總之,作文教學要體現快樂作文、放膽作文、生活作文、個性化作文等理念。

二、作文訓練從寫句子、寫話到寫片段再到寫成篇的作文,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低年級主要練習寫句子、寫話。包括:用學過的詞語寫句子;觀察簡單事物或圖畫以後寫幾句話;用句子(也可以配上簡單圖畫)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自己的感受或祝福(如,自制賀卡);能寫條據(如,留言條),能寫簡單的日記。低年級最重要的是“對寫話有興趣”,樂於通過寫話,表達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從什麼時候開始讓國小生寫句子、寫話?既要依據教材的編排,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只要學生有這方面的願望,就要積極引導(有的實驗區一年級學生,入學一個多月就開始寫話;二年級就堅持寫日記)。

中年級側重引導學生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除了一般意義上的寫片段的練習以外,素描、童話、書信的習作,應當引起重視。素描是寫記實作文的基本功,可以培養觀察事物和用語言文字描摹事物的能力。低中年級學生天真爛漫、富於想象,喜歡讀童話,也有編童話、講童話的興趣。在培養想象作文能力方面,低年級可以練習編童話、講童話,中年級可以進一步練習寫童話。在應用文方面,中年級適宜學寫書信,並鼓勵學生以書信交友,用書信和他人溝通與交流。

高年級要求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寫常見的應用文,在“綜合性學習”的目標中,還提出了寫簡單研究報告的要求。

三、觀察、思維、表達三種能力結合起來培養

習作首先要有內容,很多習作內容源於生活之中,需要在觀察中發現;有了內容,要想寫好作文,還要靠精心地安排、組織材料,哪些先寫,哪些後寫,哪些詳寫,哪些略寫,哪裏要平鋪直敍,哪裏要畫龍點睛,都要想清楚;心裏有了“譜”,要想最終寫成一篇好作文,還要看語言表達的功夫。因此,平時進行作文教學,觀察、思維、表達都不能忽視,三者要結合起來進行訓練。正如葉老所説,“在實際生活裏,養成精密的觀察跟仔細認識的習慣是一種準備功夫。”“養成推理、判斷都有條理的習慣,又是一種功夫。”“還有一種功夫是養成正確的語言習慣。”葉老在這裏強調,要想寫好文章,就要有敏鋭的觀察力、縝密的思維力和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

先説培養觀察能力。誰的觀察能力強,誰善於發現,誰就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葉老十分強調觀察對於寫好作文的重要性,他説:“初學者,尤其不能不下苦功的是觀察能力的培養。”一要培養細緻觀察的能力。國小生精細觀察的能力不強,要悉心培養。二要培養按一定順序觀察的能力。三要培養抓住特點觀察事物的能力。四要養成熱愛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對身邊事物總保持一種新鮮感:別人未看到的自己能看到;別人知道個大概的,自己觀察得很仔細;同一個事物,每次觀察都有新的發現。寫觀察日記(可定點觀察,可移步觀察,可連續觀察)是提高觀察能力的好辦法。有個國小生,學了課文《小壁虎借尾巴》,就捉了一隻壁虎放在密閉的容器裏天天觀察。過了幾天,他發現壁虎在吃自己的尾巴。這個同學根據觀察中的發現,寫成了觀察日記。

再説培養思維能力。葉老説過:作文無非是想心思。好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想出來的。可見構思對於作文的重要性。想心思,想什麼?不外乎想為什麼寫(文章主旨);寫哪些,不寫哪些(文章內容);哪些先寫,哪些後寫(敍述順序);怎麼寫(語言和表達方法)。想的過程,就是把思想、語言、寫法合在一起思考的過程,熟稱“打腹稿”,想明白了,往往就能一氣呵成寫下來。訓練國小生“想心思”,可以指導他們擬提綱,用提綱幫助想得更清楚、更全面、更有條理。

最後説培養表達能力。這裏主要指語言的表現力。這要靠兩個積累:一個是語言材料的積累,一個是語言範式的積累。一定要多讀多背,還要在課內外閲讀中給學生“點化”。厚積必能薄發。多讀多背多練筆,學生用語言文字表達內容的能力,一定會越來越強。

四、作文指導從內容入手,作文講評重在激勵

先説作文指導。以往的作文指導,公佈作文題目之後,大講寫法,然後讓學生扣住題目循法而作,限制過死,束縛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作文指導,如果能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使每個人都有內容可寫,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就是很大的成功。至於寫法,不宜灌輸,在作中指導,比較有效。

在作文指導課上,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激發興趣,打開思路。贊可夫説:“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中,才能產生使兒童的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打開思路的最好方法,是教師指導學生無拘無束地漫談這次習作都可以寫什麼,進而使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特別想寫的內容。

接下來,要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圍繞本次習作內容,都寫些什麼。最好有新的內容,新的角度,新的認識。比如,很多同學都寫過《介紹自己》一類的習作,我們可不可以換個角度,引導學生思考自己在學校和在家裏的不同表現,寫寫雙重人格的《兩個我》,觸及自己的內心世界,寫出一個真實的我,促使自己在校做個好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再比如,寫《我的父親》《我的母親》一類的作文,我國國小生往往想想便寫,搜腸刮肚,閉門造車。我們可不可以學學外國,讓學生採訪與父母關係密切的人:他們的父母、親人、同事,獲得第一手材料再動筆習作。這樣寫出的作文,內容更具體、更真實。

作文指導,一定要從內容入手,首先解決寫什麼的問題,打開思路,使人人都找到想寫、要寫的內容。一上來大講寫法或用範文、例文開路,容易束縛學生。開始宜“放”,使學生感到想寫的內容很多,教師指導學生從中選擇最有趣、有益的、最熟悉的內容來寫。正如扶學步的小孩走路,立足於他自己走,“雖小心扶持,但時時不忘放手”。至於怎麼寫的問題,在打開思路、選擇要寫的內容的過程中滲透,在作中、在交流草稿的過程中指導,不外乎習作目的是否明確、內容是否具體、順序是否清楚、選詞用語是否合適、是否表達真情實感等幾個方面。

孩子作文怎樣輔導

孩子就是孩子,孩子有孩子自己的世界,孩子有孩子自己的語言,孩子有孩子對待問題的看法。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成人無法看到的,是五彩繽紛的。因此,儘管評價國小生作文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不能忘記:我們所面對的是一羣無憂慮、無牽掛、“不能平視,只能低頭看”的孩子,評價國小生作文應從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他寫的文章是否“真”。所謂“真”,即:説真話、寫真事、抒真情。 作文來源於生活,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點感受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

1、説真話,“一字真言”。

孩子有孩子自己的語言,他不會從成人的角度去選擇語言,避諱語言。他們的喜、怒、哀、樂會毫不掩飾地寫在紙上:“我手上紮了根刺,疼得直哭。”、“我最愛吃土豆。”從這些,你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孩子的純真,如果你非要他寫他如何堅強、非要他把“土豆”改成“馬鈴薯”,不覺得是對純真的扼殺嗎?因此,儘管文中的語言並不優美,儘管文中沒有用任何修辭方法,但只要寫的是真話,就是一篇好文章。鼓勵學生寫真話,也是在教育學生做一個誠實的人。

2、寫真事,“句句真誠”。

與學生們談論作文時,他們異中同聲地説:“實在沒什麼可寫的。”是啊,路上沒撿過錢包,沒遇到過落水兒童,沒趕上老爺爺推車,更沒遇到過盲人過馬路??沒遇到過一件“有意義”的事,的確不知該寫什麼。可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沒有那麼多驚天動地的大事,有的都是雞毛蒜皮式的、瑣瑣碎碎的小事。一首歌中唱道:“平平淡淡”才是真,只有寫身邊發生的平凡的小事,作文才會有血有肉。不僅要寫好的,也可寫一些不良現象,只要不是純心搗亂,不是成心要壞誰,那些生活中的小片段:同學之間的友誼、矛盾,課間的遊戲,因為自己的要求未被滿足而大發脾氣??都可寫入作文。因為是自己親身經歷的、親身感受的,寫起來才會有話可説,有事可寫。雖然文章中透着天真、洋溢着稚氣,卻認我們看到了一顆顆閃亮的童心。一羣乳嗅未乾的國小生,硬要他們寫出“驚天地,泣鬼神”的文章來,豈不是對天性的掠奪嗎?

3、抒真情,“我手寫我心”。

國小生的思想是單純的,天真的,甚至是無知的,他們常常會異想天開,反映在作文中也是這樣。他們常常因受到老師的表揚而興高采烈,也會因被人誤解而痛哭流涕,這些都反映出了學生的“情”,淡淡的,純純的,這種情一股清泉自然地流淌在字裏行間的,這是學生的真情讀白。你非要他們“要愛就愛個死去活來,要恨就恨個咬牙切齒”,不是強人所難嗎?

如果以這三“真”為原則來評價國小生的作文,那麼學生再也不會因“無話可説,無事可寫”而發愁了,再也不會望“題”興歎了。這不僅解決了學生“寫什麼”的問題,而且拉近了學生和作文的距離,使他們清楚地感受到作文就在身邊,作文並不是“高深莫測”的,從而激發他們的作文慾望,去掉這塊“心病”,趕走這個不該是魔鬼的“魔鬼”,為語文學習掃清障礙。

作文是其主體——學生的意識活動的產物,不管是現實生活的記實敍事,還是的議論抒情,從根本上説都只能來源於生活外部和內部的刺激,才能激發傾吐的慾望,寫作的動機和創造性表達的熱情,獲得持久的動力。而濃厚的興趣,卻是作文的一種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動力的源泉。從國小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看,學生的作文興趣呈現出相當明顯的冷淡趨勢,許多人興趣不高,認為是一種“苦差事”,討厭作文,懼怕作文,產生一種談“文”色變的壓抑心理。只有極少部分人有濃厚的興趣,視作文為快樂。我對帶過學生的作文興趣問題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對作文“十分厭惡”在30%,這些學生在主觀上放棄了作文練習,敷衍了事,有消極對待的情緒;對作文“毫無興趣”佔25%,這些學生寫作文完全是為了應付考試,缺乏主動練習的積極性;對作文“有點興趣”佔25%,這些學生大多愛看課外讀物,

除完成課堂作文外,在課外也練習寫作;對作文“興趣較濃”的學生佔20%,這些學生喜歡觀察事物,思考問題,經常練筆,作文多次獲獎。這種鮮明的對比説明興趣是作文積極性的內在源泉,只要學生對寫作有了興趣,就會對作文產生好感和熱愛,留心觀察各種事物,主動積累寫作素材,自覺地、勤奮地吸收範文的精華,並把它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來,從而使作文能力逐步得到發展和提高。因此,教師進行作文教學,理當充分地挖掘利用興趣這一巨大動力,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要積極發展學生作文的興趣,首先就必須探究當前學生作文興趣缺乏的原 因,以便採取適當的教學策略。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國小生獲取作文材料的知覺過程不健全

事物是怎樣通過知覺——信息進人大腦的門户,而成為國小生作文材料的呢?讓我們先來做一個實驗分析一下。讓學生帶來各種小動物玩具和布娃娃,在校園的草坪上進行了一次觀察、想象、作文訓練——在這次訓練中,老師要求學生觀察帶來的布娃娃和小動物玩具,抓住它們各自的特點,考慮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繫,編童話故事。學生觀察後如果用話言來表達時,出現過於直白、層次不清、單一形態認識,事物是怎樣通過知覺——信息進入大腦的門户,成為國小生作文材料,走進美麗的童話故事的呢?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一般説來,這一過程,大致需要經歷三步。

第一步:“攝取”。

事物的外部屬性具有可見、可聞、可感的直觀特徵。人們通過各感官直接而迅速地攝取。眾多的信息刺激了人的感官,感官使之轉化為生物電脈衝,通過神經傳導輸入中樞,最後投射在大腦皮層上。

這第一步,從幾位學生的發言中是可以揣摩到的。譬如,有位觀察玩具小熊的男同學,他首先獲得的是“渾身棕色的毛、胖墩墩。大腦袋、招風耳、滴溜溜直轉的眼睛,粗壯的四肢”等等小熊的外部特徵。有位編童話故事的女同學,首先注意的也正是玩具小熊的神情,小狗黃黃的動態,捲毛狗漂亮的外貌。 獲取作文材料心理過程的第二步是“疊印”。

事物的種種信息通過人的各種感官進人大腦後,必然激起曾經感知過的類似的體驗。大腦對感官提供的種種信息整理、結合而產生的直接映像與以往經驗中的表象疊印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完整的表象。譬如,剛才提到的玩具小熊,渾身棕毛、大腦袋、招風耳、粗壯的四肢,正面的、背面的、側面的等種種信息,通過視覺感官進人那位男同學的大腦後,就被大腦整理、結合、疊印成一個玩具小動物的完整映像。

這是一個什麼小動物呢?它有什麼樣的個性和本領?於是,大腦就把這一知覺映像同曾經感知過的類似的體驗相對照,從而識別出來了:這是一隻小熊。緊接着,以往曾經在不同地方看到的各類小熊——動物園中的小熊,圖畫上的小熊,童話故事裏的小熊等等在大腦裏留下的種種表象,則同這隻玩具小熊的映像疊印在一起了。這時,他頭腦中的這隻玩具小熊的表象,已不完全如同客觀事物那樣,只是以一個永不變化的姿勢、神態坐在那兒,而是變化不定的,是時而正面、時而背面,時而拔樹、時而推車的,一個新的、完整的、生動活潑的想象中的形象了。

客觀事物通過知覺成為作文材料的第三步是“篩選”。

讓哪些信息成為作文材料呢?她是有思考、有比較、有選擇的。環繞着要表達的中心,她着重抓住了小熊圓圓歡樂的表情,小狗黃黃演奏的動態,小狗菲菲、捲毛狗金金、小黑熊貝貝恬靜、喜悦的神情,編了一個有趣的童話。

這就需要作者善於篩選。剛才所説的是篩選中的一種情況,在知覺事物的過程中,作者主動篩選。 作為客觀事物通過知覺成為作文材料的第三步——篩選,還有自然存在的另一種情況。

心理實驗證明,就在感官脱離具體事物的一瞬間,這一事物在人腦中的印象便立即開始淡化,部分地失去了原有的豐富性和鮮明性。隨着時間的流逝,這一表象便無可避免地受到遺忘的淘汰和篩選,但同時又受到新的映像的輝映和烘染,從而發生一系列變化。一些事物或事物的某些方面可能被削弱、沖淡、消失了,而另一些事物或事物的某些方面則可能被加強、濃縮、凸出了,長期貯存在記憶系統之中,成為庫存的作文材料。

也就是説知覺、觀察不僅是獲取作文材料的第一步,而且直接影響着記憶的效果,真是太重要了。

二、目標過高,學生情緒受挫

作文教學離不開知識,認識水平這一基礎,兩者之間是同步發展,循序漸進的整體。目前還有不少

教師對作文教學的目的不夠明確,常追隨考試這根指揮棒,講求“近期效益”,作文教學超綱,拔高的現象極普遍。如有些學校三年級就要求命題作文,高年級則要求“面面俱到”。在作文教學指導中,產生了盲目、偏高、偏難及對學生習作評估要求過高等現象,使學生覺得寫作“商不可攀”,嚴重地反衝了作文教學應有的效果。長此以往,學生學習作文的情緒就會受到挫傷,使之消極、厭煩,對作文失去興趣。

三、封閉式教學,作文脱離學生實際生活

許多教師在作文教學中,仿襲用舊有的封閉的教學模式,大多側重於命題作文的指導,重形式,輕內容,習慣於教師,學生寫,導致學生“舉一”有餘, “反三”不足,這樣不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來引導的作文教學模式,無異於“閉門造車”,此類奉命作文,學生的思想受到牽制,個性遭受制約,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學生圍着《優秀作文選》和教師的指揮棒轉,依樣畫瓢,奉命而作,無論是選材主意,安排結構,還是語言特點,總是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作文成為無源之水,毫無生活氣息和兒童情趣,這樣狀態導致學生產生僵化的思想模式和機械的思維定勢,當然談不上作文的興趣。作文教學應該以人為本,開放作文形式,採取規定範圍的自己命題的方式進行,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

四、不作及時鼓勵,學生喪失信心

學生學習寫作有一定的艱苦性,但是一旦發生興趣時,就會“樂此不疲”,愉快地學習,這樣才能產生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找到作文的金鑰匙。如果教師對學生的習作求全責備,或用命令的方式去禁止或不屑一顧地去挖苦譏諷,使學生覺得無法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慾望,多次消極的體驗就會發展為對作文的怨恨,原先掌握的一些技能也會自行消退。特別是一些水平稍差的學生,他們對作文本身就存在畏懼心理,教師若再不給他們信心,就更是雪上加霜,產生一種反抗的心理和一蹶不振的自卑感。

五、批改缺少反饋交流,不能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

學生每次作文,只要一寫完,上交給老師,似乎就是任務完成了,不管它好還是不好,自己不會再去修改,大部分教師對交上來的作文也只是打個成績,大概地寫幾句評語,發還給學生,就算是一次作文教學結束了。學生面對作文的單一讀者——教師,得到的反饋不僅僅是一個分數和一些模稜兩可的評語,當然提不起作文的的興趣,每次的作文教學也不可能收到較好的效果。根據上述這些原因,我們在作文教學中,要採取一些相應措施,以消除學生作文的懼怕心理,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

(一)讓學生在切實的需要下作文

需要是主體的一種情感心理需求,是謀求心理平衡或表露某種情感的慾望。心理學認為,需要是動機產生的基礎,當某種客觀事物可以滿足這種需要時,這種伴隨着應激狀態的需要就激勵人去行動而成為有效的動機了。因此,作文教學應力求讓學生明確作文訓練的目的、意義,讓他們感受到寫作確實是學習、生活、交流思想的需要,從而產生強烈而穩定的寫作動機。這種目的教育應該是符合學生心理髮展特點的,要通過生動、具體而富有感染力的方式來進行,才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學生才會積極主動的寫作。

(二)目標適當,調動積極情緒

在教學中,學生積極情緒的利用可以內經為良好的行為,促使學生朝着成功的方向發展,教師應從學生的年齡特徵,認知水平和文字表達能力等實際情況出發,以班級的基礎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作文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應敞開思想,互相溝通,取長補短,信任學生,鼓勵學生,使他們增強寫作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使寫作的心境處於最佳狀態,要注意學生重分數這一心理,在給學生評分時,要對學生作文水平作具體分析,評分標準要因人而異。對寫作基礎好的學生,要促使其向更高目標發展,對寫作基礎較差的學生,要降低要求,進行前後比較,以激起差生寫好每次作文的情緒。儘量為學生創造一個輕鬆的寫作氛圍,逐步消除作文對學生的壓力。

(三)廣闢渠道,引來源頭活水

寫作興趣的源頭在於生活,如果學生生活豐富,接觸的事物多,見識廣,視野開闊,感受就會深刻,寫起作文來就會左右逢源,觸類旁通。因此,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認識事物。注重從學生實際出發,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組織學生參加演講比賽,鼓勵學生寫倡議書,廣播稿等,讓他們在實踐中嚐到寫作的樂趣。在班級中定期舉行信息交流會,讓學生將各人收集的材料寫感受進行交流,以擴大活動效果,使每個個體都能獲得全體的信息量,從而使他們感到“處處留心皆文

章”,寫出生活氣息濃厚的習作來。

(四)創造成功機會,獲得成功體驗

心理學研究表明,成功動機能激發人們的奮鬥精神,成功是興趣的支柱。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作文要儘可能創造成功的機會,鼓勵和幫助學生去獲得成功的體驗,用滿意的效果去強化學習興趣。要充分挖掘捕捉每一個不生作文的成功點、閃光點,及時加以肯定。學生作文不可能十全十美,但也不會是一無是處。“數予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教師的評判對學生來説是非常重要的,點滴的成功,會使學生心理立即興奮,激起喜悦之情。這樣就能調動大多數學生,尤其是中差生的寫作積極性。如果在作文訓練中學生總是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感,就會產生焦慮、自卑,從而失去學習作文的興趣。

(五)雙邊批改,增加反饋交流

學生作文完成後,可以採取師生互相交流批改,以增加作文興趣,作文本收上來後,或先由教師大概批改,指出一些較明顯的缺點,再讓學生精細批改,斟酌字、詞句的用法是否妥帖;或先由學生互相批改,再由教師進行檢查性批閲,雙向交流,對交流中出現的問題,教師再進行個別集體評講。這樣做,對全班學生來説都是大有好處的,大家都要經歷一個複雜而細緻的思維過程,諸如:遣詞造句是否合理準確,語言是否生動鮮明,説理是否嚴密合於邏輯等,都得動腦筋分析推理,然後做出判斷,並逐一予以修改。而且,寫得差的同學改到寫得好的作文可能學到方法,得到啟發;寫得好的同學,改到差的作文,也會從中得到教訓。每互改一次,無異於一次觀摩和交流。對於一些好的作文,可以在學校、班級的學習天地、黑板報、校刊上刊登,擴大作文的讀者對象,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競爭心理,增強寫作的投入感。

如何進行國小語文作文教學

論文摘要:國小作文是國小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是國小語文教師感到十分棘手頭痛的課題.如何進行國小語文作文的教學?本文提出了6點建議。

國小作文是國小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是國小語文教師感到十分棘手頭痛的課題.也是國小生最不願意完成的功課。傳統的語文教學往往是從國小中年級開始進入作文教學.其實國小一年級語文教學就開始重視作文教學了.從學説完整通順的一句話到書寫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門的開端。然而國小生的語文功底差.觀察能力低.更沒有組織和駕馭語言能力,作文時經常是下筆無話可寫。或者是茶壺煮餃子——有話吐不出。即使是東湊西拼勉強完成一篇習作。也是內容空洞。條理分不清,或者是詞不表意.馬頭牛嘴對不上。讓教師無法修改,苦不堪言。那麼,如何進行國小語文作文的教學?

1作文與生活相結合

“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語),這就告訴我們在指導學生進行寫作時,“思維”十分重要,大量地背範文、套模式,期望通過模仿提高寫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這是因為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略了思維訓練,沒有開拓思路。只有在“思維”中獲取靈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湧、下筆有神、筆奕生輝。例如,教師要帶領我們的國小生走入廣闊的生活,以拓展思維領域法國雕塑家羅丹語曾説:“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一些學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樣,寫不出新意來,就是因為缺少細緻的觀察、發現,觀察本身就是一種“沉默”的思維。由於生活面比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門就進校門,缺少社會實踐,視野不開闊,活動領域不寬廣,導致對周圍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據目前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地帶領學生走入生活,不僅是讓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廣泛接觸社會,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學會觀察社會、觀察生活、認識事物的方法。事實證明,往往是參加了社會生活實踐活動後,寫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顯生動、有形。以就是説,教師要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維的起點。

2閲讀訓練與作文教學相結合

閲讀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閲讀能力是指學生積極涉獵書海,不斷接受文化薰陶,主動培養審美情趣,為作文大量儲備知識的能力。一個學生缺乏閲讀能力或者説這種能力低下,知識心理就發育不全,很難激發作文興趣。大文學家杜甫曾深有體會地説:“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一個人如果生活經驗欠缺,書本知識貧乏,寫作時必然腹空筆澀。茅盾先生曾説:“一個作家閲讀古今中

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領會其構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處,並且每讀一遍會有新的心得,這就意味着他的欣賞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賞力的步步提高反過來會提高表現能力。”(《漫談文藝創作》)。實踐告訴我們,大量閲讀古今中外文學名著,閲讀其他相關書籍。既可以繼續擴大學生的生活視野,擴寬知識面,又可以引發學生的寫作慾望,提高鑑賞能力,還可以逐步豐富他們的語言、詞彙、寫作素材,領會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寫作規律。“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國小生閲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是一項時間長,見效相對緩慢的工作,需要師生雙方的長期共同合作,積極參與。教師要有耐心和毅力來培養我們的學生。在作文教學中,我們還應認真運用好每篇課文的寫作方法,指導學生學會仿寫,從而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當然,在對學生進行範文指導的過程中,我們應教育學生避免機械地照搬照抄。仿寫是指仿其文(仿範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範文佈局、格式、結構、寫作思路),仿其法(仿範文觀察方法、思路方法)。學生經過反覆多次的仿寫練習,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後,就要鼓勵他們採取不同的表現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題材,發展求異思維。如從不同的角度去選材表現同一中心的題材內容安排可“先分後總”或“先總後分”,還可按“順序”、“插敍”、“倒敍”去進行一題多練。先扶後放,從仿到創,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3注重平時積累

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閲讀一樣需要積累,比如好詞、句、精彩片段等。

3.1根據課文內容來積累

“重視文本”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就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説。比如:在教完《頤和園》這課後,就讓學生以後寫熟悉的景物作鋪墊。

3.2通過寫日記來積累

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由於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昕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總之,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無拘無柬地表達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比如:每組織學生看完一場電影,搞完一次大掃除,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

4及時修改作文,加快思想交流

學生辛辛苦苦寫好作文後,總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讚許,在很短的時間內,印象很深,應給予及時的評價,並提出修改意見,學生很容易接受,讓學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別人的,或輪流交換互閲等。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明確修改作文的目標,要求學生能寫出他們的真情實感,用通順的語句、清楚的層次、鮮明的觀點,恰如其分地記敍見聞、寫景狀物、説明事物、發表意見,此時,若再重新習作一次,就能上一個等級,這無疑提高了作文水平。

5培養學生的自我修改的能力

丁有寬老師主編的國小語文教材是以培養和發展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為中心,以培養自學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為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達到大面積提高國小生聽説讀寫的能力為目的。這是新時期素質教育的體現,指出了作文的能力培訓的一條途徑。“自改”作文,既能培養學生的自學精神,又能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在多年的國小語文作文教學中,筆者一直嘗試讓學生參與作文評改。學生把自己的作文看幾遍,通讀幾遍後,看它是否順口,以發現錯漏之處,並自己進行修改,以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6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頭痛於作文的學生,則是作文還提不起他們的興趣。興趣是寫好作文的起點。作文教學要取得一定成效,語文教師必須千方百計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變被動學寫為主動學寫,逐步使他們樂寫。

以上幾點,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依賴,相互制約。只要我們切實抓好各個環節,努力創造條件,在實踐中加強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就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第五篇:國小生作文輔導

以寫人為主的作文主要是通過對人物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和典型事例的敍述來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質、等特點。要寫好寫人為主的作文,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寫好人物的形象。

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徵,包括容貌、衣着、姿態、神情等等。外貌描寫首先必須從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發,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質特徵,有選擇、有重點地描寫。人物的語言包括人物的獨白,對話,交談以及語氣。人物的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直接表現。因此成功的語言描寫能恰當地表現人物的身份、年齡、思想、品質、作風和個性特點。描寫人物語言時,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間的關係。描寫人物的動作時,不僅要寫出人物“做什麼”,還要寫出“怎麼做”。心理活動是無聲的語言,是直接表現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活動的手段。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時,要注意把心理活動產生的原因敍述清楚,還要注意與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結合起來。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寫好了,人物的形象就突出、鮮明瞭。

2、選用典型事例。

人與事是分不開的。一個人做的事很多,在作文時我們應選擇那些最能表現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件。

3、運用細節描寫。

細節描寫就是對能充分表現文章中心思想的人物外貌,語言、動作、表情等細小環節作具體、細緻的描寫

三、詞語積累。分類描寫人類外貌的詞語

頭髮

披肩長髮 柔軟的頭髮 齊眉的劉海 禿頭(沒有頭髮)

白髮蒼蒼頭髮烏潤 頭髮稀疏

眼睛

大眼睛忽閃忽閃烏溜溜的眼珠 眼睛佈滿血絲 會説話的眼睛 慈祥的目光 明亮的眼睛兇狠的目光 眼睛眯成一條縫

眉青目秀炯炯有神華語網(原華語網)

鼻子

高鼻樑 鷹鈎鼻 酒糟鼻 蒜頭鼻 朝天鼻 塌鼻樑

又遍又平的鼻子又高又直的鼻子 尖尖的鼻子

寬鼻闊嘴 華語網()

櫻桃小嘴 抿着小嘴 血盆大口 尖嘴猴腮 厚嘴脣 薄嘴脣

嘴脣蒼白脣如胭脂 脣無血色 齒白脣紅

參差不齊的牙齒 白而發亮的牙齒咬緊牙關 滿口銀牙 青面獠牙

面容

蘋果臉 瓜子臉 鵝蛋臉 長方臉 四方臉

俊美的臉 醜陋的臉 清瘦的臉 滿臉憔悴 一臉稚氣 古銅色的臉 黑裏透紅的臉 紅撲撲的臉 佈滿皺紋的臉

臉色蒼白 愁眉苦臉 嬉皮笑臉 面黃肌瘦 滿臉雀斑面如桃花 面如土色 天

庭飽滿 臉頰緋紅 面目可憎 油頭粉面 面不改色心不跳

臉“刷”地一下白了 臉“騰”地一下紅了

十指尖尖 纖纖素手 粗壯的大手

身材

身材矮小 身材苗條 身材豐腴體態輕盈 身材臃腫 佝僂着身子 身強力壯 虎背熊腰 膀闊腰圓肌腱發達 腰板挺直 彪形大漢 大腹便便 腦滿腸肥

身材高挑亭亭玉立 裊裊婷婷 弱不禁風 瘦骨嶙峋 瘦骨如柴 短小精悍[衣着]

樸素 大方 整潔 時髦 摩登 講究 筆挺 邋遢 俗氣

穿戴整齊衣冠楚楚 穿紅戴綠 衣着入時 珠光寶氣 花枝招展 衣衫不整

不修邊幅 破破爛爛 袒臂露肩 衣不蔽體 赤身裸體 一絲不掛

人物的表情、心情

寫景,就是用語言文字把人們看到的、聽到的和接觸到的各種自然景物具體地、生動地描繪出來,以此來烘托環境氣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襯托人物的心情,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寫景記敍文是以描寫自然景物為主的記敍文,它是國小生經常練習並要掌握其方法的重要作文類型之一。

寫景,主要是突出景物的特徵,寫出此景與他景的不同,向讀者描繪出一幅獨具特色的風景畫。怎樣才能抓住景物的特徵呢?

首先要注意觀察。在確定觀察對象以後,要進行長時間、全面、深入地觀察,既要觀察它的整體,又要觀察它的局部,既要觀察它的靜態(顏色、姿態等),也要觀察它的動態(生長過程、四季變化、颳風下雨等);還要善於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力求形象、生動、明晰、特點顯著。還要與其他景物進行比較,找出其相同與不同之處。通過比較,把握其與眾不同的地方,才能把握住景物的特徵。

另外,寫景要選好觀察點,按一定的順序寫。有的先寫全貌,再寫部分,有的從上到下,有的由內而外, 有的自遠及近??總之,要有一個基點,確定觀察的順序。

再有,寫景作文離不開抒情,寫景是手段,抒情才是目的,絕沒有單純為寫景而寫景的文章。通過生動、細緻的描寫,把自己的感情表達出來。只有滲透了作者真實的情感,才能更好地表現文章的中心,起到它應有的作用。

那麼,怎樣才能把感情寄託在景物描寫之中,使寫景和抒情相結合呢?

首先應尋找適合自己表達感情的景物,一個風景點的景物是豐富多彩的,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將它們全寫進去,使文章非常蕪雜,不知所云。應該根據感情表達的需要,造反能

寓情的景物來寫。同時,作者應有豐富的聯想,採用多種寫作手法,如擬人、比喻等,使描繪的景物形象化,帶有人的特點、人的感情,這樣就能做到文章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有機的融為一體.

對在我們周圍生活着很多可愛的小動物,怎樣寫好一種可愛的動物,是我們作文考試時經常碰到的命題。因此,小朋友們平時就該掌握這類題目的寫作要領,具體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怎樣寫小動物作文的關鍵是善於觀察。只有在觀察細緻的基礎上,才能寫好它們。觀察一般從外形特徵、活動特性等幾個方面有順序地進行。在動筆寫的時候,要把觀察的結果,有重點地加以選擇、有條理地加以描述。

第二,描寫外形要側重於靜態,描寫活動情況要側重於動態。按照從靜態到動態,從外形到活動,有條理、有層次地觀察和描寫。首先要描寫它的外形,頭部、尾部、毛色、四肢是什麼樣的,然後再寫它的生活習性,如怎樣吃東西、怎樣嬉戲、睡覺等。

第三,要把自己的喜愛之情寫進文章中。可以具體地描寫小動物的樣子、外形,把自己的喜愛融在裏面,也可以用簡略的話直抒情感,還可以兩種方法兼用。

除此之外,還應該注意一點,那就是小動物雖不像人那樣能思維、會説話,但是它們也有“語言”,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觀察小動物的時候,應該從它們的動作和叫聲中去注意體會和想像它們的“情緒”變化。恰當地運用擬人的手法,這樣寫出的小動物就會活潑可愛。本期範文:爺爺家的大母雞

星期天,我跟媽媽一道去看爺爺。爺爺家裏有一隻大母雞,身體胖胖的,一身金黃的羽毛,格外招人喜愛,尖尖的小嘴露出烏黑色,冠子紅紅的,脖子一伸一縮,羽毛也跟着抖動,一雙小腳總是不停地在地上撓來撓去。

午飯前,我聽見那隻大母雞一直叫個不停,就問:“雞為什麼叫個不停?”媽媽告訴我:“因為它餓了,你如果喂一點食給它,它就不會再叫了。”我拿來稻穀撒在地上。大母雞吃了食,真的不叫了。

過了一會兒,它飛進了雞窩。媽媽説:“雞要下蛋了。”幾分鐘後,它果然生下了一隻蛋。我從窩裏拿出熱乎乎的蛋,交給了爺爺。大母雞得意地“咯、咯??”喊了幾聲之後,就一搖一擺地走遠了。

下午,我和媽媽要走了。剛出門,就發現大母雞緊跟在我們後面。我想:它是捨不得我們離開。我們又把它送回到爺爺家才走。一路上,我回頭望了好幾次。

讀了這篇習作,相信小朋友一定會受到啟發,寫出惟妙惟肖的動物佳作來。

不過,也許有小朋友會問:動物的各方面的不同特徵哪能瞭解得清、掌握得全呢?這就要靠平時加強觀察、分析。小朋友可以有意地選擇一種或幾種小動物,作連續觀察,作一些觀察筆記,進行比較、分析,掌握不同動物的不同特徵。這樣,到了寫作文時,小朋友就可以把觀察得最細緻、瞭解得最多和自己最感興趣的那種小動物的各方面特徵形象地表達出來,那時候,你就有話可説,有“特徵”可寫了,説不定也能寫成一篇佳作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uowen/36rg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