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

1.知識與能力目標:瞭解燭之武退秦師的前因後果。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誦讀、交流的方法品味燭之武的言辭。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分析燭之武的人物形象,學習他愛國、臨危不懼、充滿智慧等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燭之武説服秦軍退兵的具體內容和邏輯性。

2.難點:分析燭之武的人物形象。

三、教學方法:誦讀體味法、小組討論法和問答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正式上課之前,老師想先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有一次周總理在接待一位美國記者的採訪時,這位美國記者無意中發現周總理的桌子上竟然放着的是美國的鋼筆,所以這個時候他便以幾分嘲諷的口氣問道:請問總理,為什麼你們中國人要用我們美國產的鋼筆呢?這個時候周總理他幽默地回答道:這是我的一個朝鮮朋友送給我的戰利品,我本來想着無功不受祿,但是他説讓我收下做個紀念,我不好拒絕,於是就留下了。這位美國記者聽到周總理的回答之後是啞口無言。周總理用他的智慧挽救了國家的外交尊嚴。而在中國古代,同樣也有一位人物用他的智慧挽救國家於水火之中,這個人就是燭之武。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燭之武退秦師》這篇文章,看一看燭之武是如何運用他的智慧挽救國家命運的。【板書: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二)整體感知

1.(資料積累。)

《燭之武退秦師》一文選自《左傳》,同學們對《左傳》瞭解多少呢?(……)嗯,同學們説到了“春秋三傳”、編年史。沒錯,《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敍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作者是左丘明。《左傳》和《公羊傳》《穀梁傳》都是為了解説《春秋》而作的,所以它們被稱作“春秋三傳”。《左傳》以《春秋》的記事為綱,以時間的先後為序,非常詳細地記述了春秋時期各國的內政外交等大大小小的史實。

《左傳》不僅是我國最早最完備的編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學作品,是歷代散文的典範。在寫作特點上,同學們知道《左傳》有哪些特點嗎?(……)沒錯,《左傳》善於描寫戰爭和人物辭令,它記事條理清楚,詳略適宜;寫人簡而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寥寥幾句就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2.我們在上節課已經梳理了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以及關鍵句式。現在,請同學們誦讀本文,思考文章的四個段落圍繞“退”字分別寫了什麼內容?

明確:好,同學們的誦讀還是很流暢的。那這四個段落圍繞“退”字分別寫了什麼內容呢?第一排這位同學,請你來回答。(……)嗯,你説第一段寫的是為何退,第二段寫的是誰來退,第三段寫的是怎樣退,第四段説的是退的結果,你的概括非常準確,請坐。【板書:為何退;誰來退;怎樣退;結果】

通過這位同學的準確概括,我們已經理清了全文圍繞“退”字所描寫的四部分主要內容。

(三)深入研讀

1.接下來我們就正式進入文章,看看這四部分都是如何展開的。我們知道《左傳》在記事時條理清楚,詳略適宜,文論家對它有“言簡而要”的評價,首先請同學們瀏覽第一段談談為什麼要退?

明確:好,這個問題很簡單,就是因為秦晉兩個大國圍住了鄭國,鄭國為了自己的國家不得不想辦法擺脱這樣的困境。

除了秦晉圍鄭以外,同學們還能從第一段中得出哪些信息?第二排的同學舉手最快,來説説你的理解。(……)。嗯,你説第一段還交代了秦晉圍鄭的原因以及秦晉駐軍的地點,那你能再展開一些作具體闡述嗎?(……)好,你的思路很清晰,請坐。這位同學説,秦晉圍鄭的原因是因為“鄭無禮於晉,且貳於楚”,意思是“鄭國曾經對晉文公無禮,並且在從屬於晉的同時又從屬於楚”;然後秦晉兩國的駐軍地點,一個在函陵一個在氾南。

好,第一段所交代的內容我們都梳理出來了,請同學們結合這些信息思考一個問題,鄭國在當時被兩個大國圍困的情況下,為何還能夠退秦呢?第三排這位同學你來説。(……)嗯,你説首先是因為秦晉圍鄭的理由,“鄭無禮於晉,且貳於楚”,這兩件事都與晉國相關而與秦國利害關係並不大,所以鄭國可以爭取説服秦國退兵;其次是因為秦晉兩國的駐軍地點,一個在函陵一個在氾南,他們是分開駐紮的,所以鄭國有機會單獨與秦國接觸,從而説服秦國退兵。非常好,你的思維很敏捷,請坐。

2.第一段圍繞“為何退”所描寫的具體內容已經分析完了,請同學們瀏覽第二段並思考,鄭國處於被困的危難局勢,這樣的情況下燭之武為何會出面去説服強秦退師?

明確:靠窗這位同學,你來説。(……)嗯,你説是因為鄭文公的勸説才使得燭之武願意出面,那鄭文公具體是如何勸説燭之武的?(……)好,你找到了,鄭文公對燭之武説“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意思是:我沒有及早重用您,現在由於情況危急來求您,這是我的過錯。但是如果鄭國滅亡了,這對您也是沒有好處的!於是燭之武就答應了去勸退秦軍。你的思路非常正確,請坐。

3.到這裏我們已經把第一段“為何退”、第二段“誰來退”都分析清楚了,接下來我們重點來看看燭之武是“怎樣退”的。請同學們誦讀第三段,按學習小組討論,燭之武都使用了哪些方法來説服秦伯退軍。

明確:好,看來各小組都已經有結果了。第二組舉手最快,先請你們組的代表來説。(……)嗯,你們組認為燭之武見到秦伯後首先用了個以退為進的辦法,你們是從哪裏看出來的呢?(……)很好,就是這一句“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請你結合這句話再具體闡述一下。(……)嗯,你們組的分析很到位,請坐。第二組認為燭之武首先説“鄭國已經知道自己要滅亡了”,目的是解除秦伯的戒備心,進而表達出自己是設身處地在為秦國的利益着想,一下子就拉進了二者之間的距離。【板書:以退為進】

第一組,你們接着來説。(……)你們組認為從“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這句話可以看出燭之武接下來分析了滅亡鄭國對秦國沒有好處反而有害,然後在“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這句話中又許諾如果秦國放棄圍困鄭國,那麼鄭國以後將會為來往的使者提供便利,對秦國也是有好處的,以此來勸説秦伯。那你們組找到的這兩個點可以分別用哪四個字來概括呢?(……)非常好,,可以分別概括為“曉之以弊”、“許之以利”,你們組的分析也很透徹,請坐。【板書:曉之以弊;許之以利】

還有哪個組要來分享討論成果的?第四組,(……)嗯,你們組找到了燭之武挑撥秦晉關係的句子,是哪幾句呢?(……)不錯,就是“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以及“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這兩句。這兩句分別是從什麼角度來挑撥秦晉關係的?(……)很好,先是從回顧歷史的角度,説“秦伯呀,您曾經給予晉惠公恩惠,惠公答應給您焦、瑕這兩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到晉國,晚上就築城防禦”,實在是不守信用;説完歷史,又展望未來,説“晉國怎麼會有滿足的時候呢?現在它已經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又想要向西擴大邊界。如果不使秦國的土地虧損,它到哪裏去奪取土地呢”,如此一來,就使得秦晉之間關係破損。第四組的思路也很清晰,請坐。同學們,燭之武如此巧妙地挑撥秦晉關係,我們又可以用哪四個字來加以概括呢?(……)非常好,就是“巧施離間”。【板書:巧施離間】

在燭之武的一番勸説之下,“退秦”的結果如何呢?(……)沒錯,秦國退兵,並且還與晉國結盟。

4.燭之武退秦師的整個過程我們已經梳理完畢,從這件事當中,燭之武給同學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明確:好,課代表,你來説。(……)嗯,你説燭之武是個愛國之士。你從哪裏看出來的?(……)很好,燭之武原本是懷才不遇的,但是當國家遇到危難時他卻深明大義,不計個人安危,挺身而出挽救了國家命運,你的分析很正確,請坐。除了愛國之外,燭之武在強大的秦國面前又是怎樣的呢?左邊這位同學,你來補充。(……)非常好,在強秦面前,他不卑不亢,能言善辯,充滿智慧,你的分析也是對的,請坐。這兩位同學分別分析了燭之武愛國和智慧的形象,總結起來,可以説燭之武是一個愛國、勇敢、充滿智慧的外交家形象。

(四)總結昇華

同學們,今天的課到這裏已經接近尾聲了。這節課我們都有哪些收穫呢?好,請課代表來總結本節課的收穫。(……)很好,你的總結很全面,請坐。這節課我們先是一起了解了《左傳》的相關知識,明確了燭之武退秦師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包括“為何退、誰來退、怎樣退以及退的結果”四個方面,重點分析了燭之武説服強秦退兵的過程,最後總結了燭之武的人物形象。

(五)佈置作業

1、在課後,請同學們反覆誦讀本文,進一步體會燭之武説服秦伯的邏輯過程。

2、本文在寫作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特點,請大家選擇一兩個方面談談你的看法,形成一篇小短文,下節課分享和交流。

好,同學們,下課!

(結語:我的試講到此結束。)

五、板書設計

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

為何退

誰來退 以退為進

怎樣退 曉之以弊

結果 許之以利

巧施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mvvdq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