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養成教育的探索和實踐

養成教育的探索和實踐

着重養成教育 貫徹立德育人

養成教育的探索和實踐

——養成教育的探索和實踐

德育工作在學校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關係着培養什麼人、如何培養人的問題。養成教育是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個性發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學校作為教育的實施者,要抓好這個重要時期,積極抓好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通過多種有效手段,從細節做起,把養成教育滲透到學校的各項工作之中,幫助學生打好人生基礎。

關於養成教育工作,我校只是從點滴小事做起,從常規管理抓起,從學生養成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工作中的薄弱環節抓起,循序漸進,邊抓邊總結,邊抓邊改進工作方法,邊抓邊完善工作措施,通過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校風、班風有了很大的轉變,贏得了一些好評。

一、師資隊伍促養成。

在養成教育中,教師的榜樣示範作用直接影響着教育的效果,決定着教育的成敗。因此,我校將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作為養成教育中的重要工作來抓。讓教師高尚的師德成為重要的學校養成教育資源。

在教師會上,多次強調教師的言傳身教,要求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樹立“服務意識”。提出教師只要遇到學生有困難、有問題時,無論學生是否是自己所教班級的,都要熱情地幫助學生解決,不得推諉或置之不理。在校園中,我們隨處可以看到老師們與迎面走來的學生熱情地打招呼,看到學生有困難或言行有異常,便主動詢問,幫助解決。這些舉措,使學生在老師無聲的教育中學會了規範自己的行為,學會了文明交往,學會了尊重理解他人。通過對教師的嚴格要求,打造出了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現在,我校一百多名教職員工,都把學校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的。學校把各項具體的工作和各室的管理合理的分配到每位教師,做到人人有事幹,事事有人幹,大家都關心愛護學生、勤奮敬業、開拓進取。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目的只有一個,把學校的任何事情都做好。為我校的養成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開學培訓打好基礎。

每學期開學伊始,我校都要組織學生進行行為習慣和學習方法集中培訓。新生入學時由於年齡較小,自理能力不強,甚至有的學生還跟自己父母同牀睡覺。所以每年我們都對新生進行為期一週的入學行為規範教育。新生入校第一天,召開新生行為習慣動員大會,幫助學生分析中國小的差別,讓學生了解集慧中學的環境及要求。我們都知道每學期開學的前兩週都是行為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機,這段時間形成的行為習慣就會成為學生以後遵守學校紀律的標準。在開學初,全校師生的目標很明確,就是不惜一切代價抓行為習慣養成,寧肯停課,也要糾正壞習慣。具體做法:

1、學生入校,先組織學生學習學校行為標準《集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由學校、級部和班主任結合學校具體情況逐條解讀、反覆學習,並結合學校積累的學生違反紀律的案例教育學生。為了讓學生對學習《手冊》產生興趣,我們採取抽考、寫學習反思等方式實施。讓學校制度從一開始就深入學生心裏,把制度當成今後在校學習、生活的準則。

2、為了讓學生從情感上認同學校管理,從思想上理解學校制度。我們組織學生觀看《讓世界充滿愛》,讓學生理解老師的嚴格管理就是對學生負責。觀看《衝出亞馬遜》,告訴學生必須學會服從,理解合作的重要性。通過這些方法基本消除學生對學校制度的牴觸情緒,培養了學生主動遵守學校紀律、主動改變不良習慣的的積極性,掃除了管理中的阻力。

3、學生從情感上認同學校的制度後,學校從細節入手,從小事入手,在管理中堅持原則絕不妥協。如為了保障排隊走路的整齊、上下樓、集合安全有序,在培訓課上講解隊形怎麼排列才整齊,凳子如何拿安全,如何放等。要求按時上兩操,做操態度認真,姿勢正確,不隨便説話,站隊快、齊、靜。操行完畢後要按照指定線路有序回班。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具體做法後,我們每天都抽出專門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專項訓練,達到我們的預期效果。就寢培訓,我們要求熄燈鈴一響,學生就必須躺在牀上、閉上眼睛,一小時內上廁所屬於違紀,大家會認為這種管理缺乏人性。其實,我們已經提前做了很多工作,新生入學培訓的一週裏,每天晚上,班主任、任課教師、學生幹部、宿管員就在宿舍,反覆提醒學生,下晚自習進宿舍一定先換拖鞋,然後洗刷,上牀之前必須上一次廁所,準備完畢後上牀休息,兩週後學生形成習慣,成為自覺化的行為。如果不從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入手,硬性規定就會成為缺乏人性關懷的不合理制度。就餐培訓,因我們學校的學生來自各個鄉校,生活習慣差別很大,國小階段大多沒有在學校就過餐,入學後不會就餐,到校後組織餐廳人員對學生進行專項講解,從排隊入餐廳,到拿放餐具,到餐後桌面整潔都一一要求。利用每次就餐時值班領導及學生執勤幹部對排隊情況,就餐時説話情況,飯後不亂倒飯菜進行檢查並公佈。我們把學生的行為習慣分專項抓,一次只抓一件事,抓徹底。如抓衞生、文明禮儀。我就開會,只講衞生文明禮儀這一件事。在會上講關於不講文明禮儀案例,不講文明衞生對個人、社會造成的危害。再談一些感受及學校一些具體要求。讓學生通過事例進行自我認知,自我反省,通過一週集中規範,學生的衞生習慣就會發生很大變化,學校的衞生狀況也面貌一新。

三、落實“手冊”見成效。

為了能夠讓新課改理念下的養成教育得到落實,我們精心編寫了《集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的校本教材,學生人手一本。《手冊》將黨的教育方針和中學生應遵守的法規及現代中國公民應具備的起碼知識與道德修養彙編40條,分為遵規守紀,勤奮學習;自尊自愛,注重儀表;勤勞儉僕,尊敬父母;誠實守信,禮貌待人;嚴於律己,遵守公德五個部分。內容結合學校教育教學實踐和社會家庭教育的不同責任,分門別類,採取定性與定量,實踐與自評、他評相結合的方法,每月考評一次,考評時先由學生自評、互評,再到教師與家長評,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給出客觀的評價。使學生懂得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該向哪個方向努力,讓學生思想上有方向,行為有標準,以利學生的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在實施過程中,我們的領導首先思路清,再讓教師頭腦明,然後指導學生行,並以督導、考核、競賽等形式加以落實。我們先後圍繞《手冊》開展了“學守冊,懂常規,踐行動”、“學手冊、踐行動、比規範”“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的系列活動。在活動中逐層次,分等級,選類型,擇主題,讓孩子們在落實《手冊》中修身心,提思想,健體魄。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

四、抓住核心,落實常規。

1、發揮學生自治管理的作用,形成學生自我管理氛圍。

學校的很多方面的管理都是由我校學生會的幹部來進行管理。而這些學生幹部的主要來源就是各班的幹部。學生的分級自主管理團隊,校長助理,段長助理,班主任助理,形成完整的自主管理體系,各司其職,分工合作,實施管理和自我管理結合。讓每位學生都成為學習管理者、學校管理者,在管理實踐中培養,發展自身綜合素質。幾年來,我校的學生宿舍(包含內務、衞生、紀律)、食堂的衞生紀律、校園和教室的清潔衞生、學生的儀容儀表檢查等都是由這些學生幹部進行考核和總結。

讓學生養成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能力和習慣是我們目標。為了這個目標,倡導魏書生老師的“事事有人幹,人人有事幹”的精細化管理模式。寄宿制學校班級管理容量大,時間長,無疑給管理增加了難度。班主任工作瑣碎、繁忙,更是事務紛繁複雜,怎樣才能讓大家從這種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來呢?我校採用了“班級分組管理”的模式,把60人每6人分成了1個小組,通過對“學習、衞生、紀律、作業、課間活動、課堂常規等各方面進行考核,評比,使之形成競爭意識,一週一評比,得分最高的受到表揚,得分最低的受到批評。當個別同學做的不好時,記錄在組內,對整組進行處理,被連累的這組就會合力管好該同學,而做得差的同學受輿論的壓力,會有意識的約束自己的行為習慣。充分給予班幹部管理班集體的權力,進一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自己管理班級,組織安排主持班級活動。學生有了責任感,使命感,工作積極主動,班級各個條線都管理得井井有條。每個班都實行值日班長輪流值班,即使老師不到場,也會井然有序,該幹啥幹啥。也正是發揮了學生的管理作用,所以我校的各項管理工作每一天都是有條不紊地進行着。

2、抓好“一日常規的養成教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利校會、年級段會、班會、晨會,培養守紀律的常規習慣。紀律是成功的關鍵,家有家法,校有校規,班級也有班級的紀律。這些規定和紀律,是同學們養成好習慣的保證,是形成良好的班風的基石。平時我們要求入樓即靜,入室即學,上課要認認真真聽,提問多動腦,發言先舉手,回答要得當,態度要大方,聲音要洪亮,説話要説完,聽講要聽全,讀書要流暢,寫字要規範。課間規範學生的活動,教育學生在校園內不玩危險性的遊戲,不在課間追逐奔跑,不攀爬窗户和護欄。在走廊內要輕聲慢步,上下樓梯要靠右邊,為了保障上下樓的安全強調任何情況下都不得推前邊的同學。升國旗、奏國歌時,肅立行注目禮。每次放假時站隊離校時,全體領導組成員和班主任督查集合情況,要求站隊和行進都要整齊有序,不説話不打鬧。

五、主題活動鞏成果。

德育活動日程化,讓每項活動更有計劃和規範,有利於養成教育落實到實處。學校每期開學根據學生需要,設計教育活動,開設修身課,師生讀古代經典,讓師生與聖賢為友,與經典同行,在中華傳統文化的滋潤下,“養性”、“養德”,修性立德,學會做人。學校開展“孝心”教育,培養學生孝敬父母,尊重長輩。開展“誠信教育”,培養學生學會做人;開展“寬容教育”,培養學生學會合作。“校園之星”評選活動傳遞正能量。每學年評出的校園之星,予以隆重表彰和獎勵,以此傳遞真善美。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學校設有心理諮詢室,有專職的心理諮詢教師,從七年級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解決青少年心理問題。

利用清明、五四、七一建黨、十一國慶、元旦等重大節日,組織開展為烈士掃墓,學習雷鋒月,“祖國在我心中”演講比賽、元旦文藝晚會、詩歌朗誦會等一系列政治、文化教育活動,對學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培養學生愛國、誠信、友善、敬業的高尚品質。走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成功之路。定期召開家長會,培訓家長,徵求意見,介紹經驗,交流體會,找準學校、家長、社會三者共同教育結合點,不斷創新育人渠道、方法和內容。多法並舉,務求實效的德育工作,結出了豐碩成果。這些活動成為了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基石。豐富的活動讓校園充滿無限活力,讓德育思想漸漸印入學生的靈魂深處,悄然改變學生的生命軌跡。長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積極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昇華了養成教育。

六、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用環境影響行為。

多年來,我們學校充分挖掘校園人文資源,以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以學生髮展為根本,推動校園文化建設,以師生校園生活為背景,大力開展了系列化、校本化、人文化的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使有形無形的文化自然流淌,讓校園內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一角一景,都入眼、入耳、入腦、入心,做到處處景點會説話,面面牆壁能育人。我們通過詳細謀劃和有效開展,努力營造健康、和諧、高雅的校園文化。

通過堅持不懈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使學校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校風、學風更加濃厚。現在學校到處是一片潔淨,關心集體、助人為樂等好人好事蔚然成風;校園內不再有亂扔垃圾的學生了;到處可見主動跟教職工行禮問候的學生;同學之間互助互愛、互相謙讓;課間追逐打鬧現象沒有了,學生中説髒話、罵人現象聽不到了;課餘時間跑鬧、閒玩的學生沒了,愛讀書的學生多了。校園裏處處呈現出團結、文明、勤奮進取的良好氛圍。良好的行為習慣基本養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更多的看到了自身的不足,由於社會環境、家庭狀況等各方面的影響,部分學生校內、校外表現不一致。學生養成教育的培養是一個長期性、反覆性、複雜性的教育過程,需要我們繼續加強學習,積極探索養成教育工作的藝術和方法,進一步創新工作思路,逐漸形成具有我校德育特色的文化。

伴隨時代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新觀念、新事物的層出不窮,家庭教育在學校德育工作中所佔的比重愈來愈高、社會影響、家長影響及家庭變化都給國中學生的心理帶來深刻的影響和變化。我們從德育工作的實踐中深深體會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體會到了家校配合的不可或缺。雖然我們在這方面想了許多辦法,加強了家校聯繫和配合,每學期召開校級家長會、段級家長會,班級家校聯誼會,開設了多種與家長的交流方式,毋庸諱言,效果至今不盡人意,今後這方面是個要大力加強的工作。

養成教育,立德樹人是百年大計,不敢懈慢,也不敢馬虎。今後,我校將更進一步抓好學生各項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繼續用集慧人的智慧和汗水,澆灌學生的心靈、培育學生的品質,努力把我校辦成一所學生喜歡、家長放心、人民滿意的的學校。

今天,對中學生來説:成人比成才重要,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比知識本身重要。所以我們要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具有中國靈魂,世界胸懷的合格中國公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jv3dk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