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論文模板 >

關於人文課堂的實踐與探索

關於人文課堂的實踐與探索

打造人文課堂,促進幸福成長

關於人文課堂的實踐與探索

關於人文課堂的實踐與探索

化學組樑豔萍

新課程的化學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可是,化學教學中僅僅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就足夠了嗎?通過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我深刻感受到僅僅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是不夠的,還要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重視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人文課堂實施方面的幾點思考。

一、人格人文素養的內涵

人文素養是指“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內容是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主要表現為人格、氣質和修養。 人文素養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導學生如何做人,如何處理人對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問題。所以,在我們的化學教學中,要努力滲透和加強這方面的教育。

二、利用古代詩歌和諺語培養人文素養

利用古代詩歌和諺語能夠把化學知識和能力活化,給那些死板的知識注入生機和活力。例如在新課程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材《化學 1 》的第一章第一節講到了物質的分離和提純,講到這裏時我們可以借用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的《浪淘沙》一詩,“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裏來。”讓學生深切體會,同時也對淘洗法去除金子中間的沙的科學原理(利用密度的差異,需要反覆多次)進行深刻理解。用這種簡潔和優美的詩句來表達和記憶分離原理,顯得新穎而又詩意盎然,學生也容易接受。

古代的諺語如何融入化學教學中呢?還是用實例來説話吧。例如新課程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材《化學 1 》的第二章第一節講到了分散系——膠體。那麼,在講膠體的聚沉時可以引用民間諺語: 一物降一物,滷水點豆腐。用這樣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講授,膠體聚沉的條件和豆腐製作的原理就一目瞭然啦!其實,像這樣藴涵化學知識和原理的諺語還有很多。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燃燒的條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絕對純淨的物質是沒有的);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金剛石的硬度大)等等。我們教師平時應多積累這方面的知識,可以靈活地運用於實際的化學教學中。

三、利用化學史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興趣不是天生的,興趣的差異主要是人的生活實踐不同而造成的。在化學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內部驅動力。如果教師只是按照書本的固定模式來講課,會使學生認為化學就是簡單的實驗、定律和記憶過程,這樣會使學生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從而使學習興趣降低。若在教學中適當地穿插一些與化學知識相關的逸聞趣事,引導學生尋求化學發展的歷程,就會增強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例如,在講有機化合物苯時可以穿插凱庫勒確定它的結構時夢見蛇咬尾巴的故事;在講氧化反應時,講一講拉瓦錫因為否認燃素説而被送上斷頭台的故事;在講化學實驗時,可以講一講俄國化學家庫切洛夫,在研究乙炔的水化實驗中,多次實驗都不能取得預想的結果,由於不慎打碎温度計使反應效率大大提高,他抓住這個現象不放,深入研究,終於發現了炔烴水化反應的汞鹽催化劑,取得了國際公認的成就。

對於人文課堂的實踐與探索我會繼續進行下去,同時我也會加大閲讀量,積累與此有關的人文教學素材去激發學生用知識和智慧揭開化學奧祕的興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384gdd.html
專題